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见众生受诸恶报,饥渴难耐,衣不蔽体,亦无归处,无所依止,无所归趣,亦无住处,远离福业,因为这样便生殷切郑重的怜悯之心,而发心:「我今天应该为了受苦众生,而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我当以现有财物悉施与受此种种众苦之众生,制作衣服饮食令其饱满充足,乃至作为众生急难之倚靠归依,给予房舍作为遮覆的依止」,虽然能够作这样的布施,而心中不生一念:「我布施财物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我们才可以称他作菩萨呢?菩萨的全名就是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悟,这里的菩提指的是大菩提,也就是佛菩提,佛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么萨埵就是有情,所以菩萨就是说具有佛菩提性的有情,我们就说他是菩萨;也可以这样子说了,发大菩提心想要求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就称他作菩萨。所以当一个人在三皈依的时候,他发了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见众生受诸恶报,饥渴难耐,衣不蔽体,亦无归处,无所依止,无所归趣,亦无住处,远离福业,因为这样便生殷切郑重的怜悯之心,而发心:「我今天应该为了受苦众生,而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我当以现有财物悉施与受此种种众苦之众生,制作衣服饮食令其饱满充足,乃至作为众生急难之倚靠归依,给予房舍作为遮覆的依止」,虽然能够作这样的布施,而心中不生一念:「我布施财物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见众生受诸恶报,饥渴难耐,衣不蔽体,亦无归处,无所依止,无所归趣,亦无住处,远离福业,因为这样便生殷切郑重的怜悯之心,而发心:「我今天应该为了受苦众生,而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我当以现有财物悉施与受此种种众苦之众生,制作衣服饮食令其饱满充足,乃至作为众生急难之倚靠归依,给予房舍作为遮覆的依止」,虽然能够作这样的布施,而心中不生一念:「我布施财物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受持八关斋戒的人,佛说应该他要发起这样的誓愿:我今天以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回向不要下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中,也不要出生到无法听闻佛法的八难之处,也不要出生到佛法的边境,也不要出生到罗刹国等凶弊之处;更不要追随奉事教导错误佛法知见的恶知识,出生我们的父母他们能够专注而闻熏到正确的佛法,不要熏习到种种不正的佛法知见;希望我将来能够出生在听闻 三摩地

2018-07-22

复持此八关斋法,用学佛道、辟支佛道、阿罗汉道,诸世界学者亦习此业,正使将来弥勒佛出现世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值遇彼会,使得时度。弥勒出现世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之众,第三会九十二亿比丘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亦值彼王及国土教授师。’作如是之教,无令缺漏。】对于受持八关斋戒的人,佛说应该他要发起这样的誓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我们才可以称他作菩萨呢?菩萨的全名就是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悟,这里的菩提指的是大菩提,也就是佛菩提,佛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那么萨埵就是有情,所以菩萨就是说具有佛菩提性的有情,我们就说他是菩萨;也可以这样子说了,发大菩提心想要求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就称他作菩萨。所以当一个人在三皈依的时候,他发了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想要修学解脱道的根本,第一个就是一定要先持五戒,一定要对众生持这五种无畏施的;乃至于说,如果没有这五种无畏施,也就是说不持这五戒的话,你想要证得佛菩提道的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其实这五戒为什么说有无量无边的福德,因为它有功德,所以才会有无量无边的福德。这是前面一段。那第二段,佛又继续这么讲说: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 三摩地

2018-07-22

受持八关斋戒法(据《在家律要广集》摘编)一、归依三宝(各称自己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二、三结(各称自己名)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三、教受斋戒法(各称自己名)若身业不善,若口业不善,若意业不善:贪欲、嗔恚、愚痴故 三摩地

2018-07-22

大众顶礼八关斋戒证明师上○下○和尚三拜!《维那白:大众长跪合掌念诵》:(维那起腔)祈请大德:慈念○○○(自呼己名),为作八关斋戒证明师;我依大德故,得受八关斋戒,由大德慈愍故!《顶礼一拜》3、(维那白)问遮难4、(维那白)请圣证明(和尚独自唱诵香花迎,大众从香花请开始接着唱诵)香花迎!香花请!○○○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三摩地

2018-07-22

复持此八关斋法,用学佛道、辟支佛道、阿罗汉道,诸世界学正法者亦习此业,正使将来弥勒佛出现世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值遇彼会,使得时度。’弥勒出现世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之众,第三会九十二亿比丘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亦值彼王及国土教授师,作如是之教,无令缺漏。”是时,优波离白世尊言:“说彼善 三摩地

2018-07-22

彼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作如是忆念如来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如来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譬若如人,头有垢腻,因膏泽、暖汤、人力洗沐故,彼便得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如来, 三摩地

2018-07-22

乃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誓归依佛二足胜尊。誓归依法离欲胜尊。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如是三宝是所归趣。我某甲净信优婆塞。惟愿阿阇梨。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汔。于明旦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奉持八戒。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花鬘庄严其身及歌舞戏等。八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 三摩地

2018-07-22

等正觉。为明行足。为善逝世间父无上士经法御天人师。号曰佛。是念佛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思乐佛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沐头垢浊得除。斋念佛者。其淨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二当念法。佛所说法三十七品。具足不毁思念勿忘。当知此法为世间明。是念法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善心自生用乐法业。譬如以麻油澡豆浴身垢浊得除。斋念法者。其淨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三 三摩地

2018-07-22

彼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彼作如是忆念如来已。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居士妇。多闻圣弟子缘如来故。心靖得喜。若有恶伺。彼便得灭。所有秽污恶不善法。彼亦得灭。譬若如人。头有垢腻。因膏泽.暖汤.人力.洗沐故。彼便得净。如是多闻圣弟子若持斋时。忆念如来。彼世尊.如来. 三摩地

2018-07-22

乃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誓归依佛二足胜尊。誓归依法离欲胜尊。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如是三宝是所归趣。我某甲净信优婆塞。惟愿阿阇梨。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汔。于明旦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奉持八戒。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语。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花鬘庄严其身及歌舞戏等。八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 三摩地

2018-07-22

又譬如《法华经》中,舍利弗尊者怀疑女身垢秽不成法器,如何能得无上菩提?又说:“女人身犹有五障,不得作梵天王、帝释、魔王、转轮圣王和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然而当时年仅八岁的龙女,忽然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成等正觉,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由此可见,众生皆本具清净智慧德相,人人皆得成佛。因此在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 三摩地

2018-07-22

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这是赞说善知识是具足全梵行功德的人。如四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此偈已,告善财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复欲勤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汝 三摩地

2018-07-22

二乘菩提所证只有解脱道,只能出离三界分段生死,但是不知不证法界实相,不能成佛;也就是说,二乘菩提是有上菩提,譬如证得初果是有上,为什么呢?因为还有二果;乃至四果阿罗汉还是有上,因为七住位菩萨所证的实相般若,阿罗汉就不知不证了;但是七住位菩萨也是有上,为什么呢?因为还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乃至等觉、妙觉仍然是有上,必须到达佛地才是无上正等正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