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我们也举了有人有很严重的文字障,这个就是所谓的妄念有相,如果能够实证第八识如来藏,就能够妄念无相。我们上一集说到,悲智他主张无想就是涅槃,而且主张无想定,所谓的净无想道,就是到达涅槃的一个道路。基本上他那样说,他是对的,可是他又认为说所谓的四禅中的无想定,是不存在的,这个就是他的无明,也是他的妄念。我们上一集已经介绍了所谓的无想定,它是非想非非想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证得四念处当中第三个观心无常,这一个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的观心无常,心主要指的是六识心,因为小乘里面没有特意地去讲第七识意根,更没有明确地去讲到第八识;因为小乘的修行,它只是要把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要如实现前去觉察。这一切有作有为,因为因缘而和合而造作所成的依他起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就好像第八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完全不了知五尘外境一样,但是其实如来藏大智若愚,具足非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而且妖怪们都知道,只要吃了唐三藏的肉就可以长生不死;这又是将唐三藏来譬喻如来藏的另外一个体性——长生不死、不生不灭。所以《西游记》中人物的角色,和八识心王之功能还蛮匹配的。由此可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位对大乘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什么叫作虚空无为呢?所谓虚空无为是说,众生本有的第八识如来藏其体性犹如虚空,是无为性,是无作性,非由他作,是不生性,是常性,是不坏性,是不老死性;由于藏识具有以上所说的种种体性,因此说其性犹如虚空、无为无作,就称之为虚空无为。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依凡夫众生分位来说第八识心体所处的境界。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是指一切有情自心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建立正确方向以后再让你去寻寻觅觅,不断的否定五阴的种种变相,死掉自我以后,才敢承担起第八识心,才能保住自己不退失于佛菩提的见道,这就是五浊众生的心性。如果在极乐世界说法就不必如此辛苦,明说就行了,因为生到极乐世界以后要住在莲花中不断熏习:苦啊!空啊!无我啊!无常啊!六波罗蜜、般若……要熏习多久呢?熏习无量劫啊!如果是上品中生,还得要在莲 | 三摩地 2018-07-22 |
|
“烦恼无尽誓愿断”,主要指的就是成佛所必须要断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当中的相应于分段生死的烦恼障,也就是一念无明,也就是人我执或简称我执,无边无量的这些储存在我们第八识如来藏当中的这一些烦恼心性的ㄧ些种子。我们说过,特别是正觉讲堂当中,每一次我们上课结束都会唱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在这里指的就是烦 | 三摩地 2018-07-22 |
|
宗喀巴否定第八识而执取意识心为真实,具足常见外道的知见;新竹凤山寺的《广论》的修学者因此等于是佛法中的文盲,又如何能证知蕴处界诸法的缘起性空观?如此知见浅薄,却奢谈声闻初果、菩萨初果,不啻异想天开。五蕴事实上,在佛法中,下士道应该是声闻人所修的四圣谛、八正道的解脱道,中士道应该是缘觉人所修的因缘观解脱道,上士道应该是菩萨所修的般若中道观及一切种智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阿底峡、宗喀巴等中观应成派诸人,否定三乘经中所说实可亲证的第八识如来藏;然而事实上,若无第八识本来常住,就不可能有众生继续存在三界中,则三乘菩提都成为戏论;阿底峡、宗喀巴等中观应成派诸人,坚持六识论而拨无佛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已造下了谤佛、谤法大恶业,已成就来世的地狱业;现今在新竹的凤山寺「菩提道次第广论团体」,在上位之僧众,实应多作反省:是否曾造诽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任何的善恶业,因于我们身口意行的造作,身口意行是从如来藏—从第八识—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当中的生灭法的一部分;依五蕴当中七转识的造作有了身口意行,生灭的五蕴它虽然是刹那生灭、刹那就过去了,不是常住之法,可是依这个刹那生灭出生的五蕴而有的身口意行,这个身口意行这些造作的身口意业,在生灭的五蕴落谢之后,却依然会储存于如来藏当中。如来藏当中既然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七)、《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三云:“观自在菩萨无见、无闻,彼无自性,乃至如来亦所不见”可说是模仿大乘般若经义之言,然而,无见无闻的,不该是观自在菩萨,而是其第八识心;又说此是“如来亦所不见”,亦可见伪造者于佛法之愚昧也!(八)、又此经中所载,乘海而堕罗刹国等说,都以世间之时而言;若对照于事实,亦有差距,故不是真正的佛经也!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个「摩尼宝珠」在佛法上来讲,就是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说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就是要找到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第八识如来藏。那么学佛要了生死、要除烦恼,可是它最终的目的是要做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当中祂又这样子开示,祂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这个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祂降生来人间,为了要让大家开 | 三摩地 2018-07-22 |
|
至于植物,植物是共业有情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共同化现出来的。植物没有心识,没有精神活动,属于无情物,不是佛教所说之有情。佛教的众生观,是指佛教对宇宙内,处在轮回状态中的所有生命形态(生命体)的认知。佛教所说的生命形态,很大一部分是人类所不知所不见的,也是人类以现有的知识、经验难以理解接受的。众生生命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依其生理、心理特征可以笼统地分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建立正确方向以后再让你去寻寻觅觅,不断的否定五阴的种种变相,死掉自我以后,才敢承担起第八识心,才能保住自己不退失于佛菩提的见道,这就是五浊众生的心性。如果在极乐世界说法就不必如此辛苦,明说就行了,因为生到极乐世界以后要住在莲花中不断熏习:苦啊!空啊!无我啊!无常啊!六波罗蜜、般若……要熏习多久呢?熏习无量劫啊!如果是上品中生,还得要在莲 | 三摩地 2018-07-22 |
|
极微涉及到虚空,涉及到心(第八识阿赖耶识)与物质的互相关系,并非仅仅是物质问题。微尘(七倍于极微)是天人天眼所见的最小微粒,也是未来科学研究最小粒子的终极目标,但是难以实现,因为欲界人类的科学认知无法达到天人的水平。极微是依色的极量边际所假立的名称,色法並非由極微所聚合,而是由四大聚合所成的,四大是众生的第八识共同变现出来的,并由第八识所执持,以形 | 三摩地 2018-07-22 |
|
谓如凡夫、外道之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断法者,皆属我见末断之人,或谓南传佛法中错悟二乘菩提者,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之意识心作为涅槃心者,即是声闻法中未断我见之人,或谓大乘法中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譬如长久安住于一念不生境界中之离念灵知、或如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中间之短暂离念灵知、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等》,作为第八识真如、如来藏者,皆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因为它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所以它又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因此有的祖师说:如来藏中藏如来。佛菩提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至高无上,故名为大。一切智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所要修证的主要内容。 | 三摩地 2018-07-22 |
|
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完全是在讲解脱道,也就是教导众生如何把三界的贪著给修除掉,然后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之苦;而佛菩提则是教导众生如何去亲证生命的实相,也就是亲证第八识如来藏,然后以亲证如来藏为基础循序渐进,次第迈向究竟的成佛之道。在简单介绍过佛法中的这两大甘露法门以后,为了帮助大家能够进一步的了解这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间的差别,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五、作意缘:若眼识无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的作意心所有法为俱有依,如何使眼识五遍行作意等心所有法出现,乃至成就眼识了别色尘青黄赤白之功能出现?因此眼识现行必须有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作意心所有法出现才能现行。六、分别依缘:眼识只能分别青黄赤白等显色功能,若没有意识的功能差别──归纳、分析、整理,如何能够了知色尘之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之种种差 | 三摩地 2018-07-22 |
|
于初住开始布施,二住持戒乃至五住修禅定,于五住位转入六住位;于六住位修般若,建立佛法的正知见——所谓的五蕴十八界虚妄,有一真实心不虚妄,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等等,于六住位熏习后转入七住;依照善知识所教导的参禅正知见去参禅,于因缘成熟时,破参明心找到了第八识,发起了般若的智慧,以及依第八识的立场来观待蕴处界虚妄,再加上善知识摄受,七住,转入八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地狱的境界相与梦中的境界相类似,是由有情的第八识根据业种自然流注产生相应的内相分,而由有情的七转识于众受苦。如同近代感应录中记载的章太炎梦做阎罗王的故事所说:叙述人:朱镜宙(是章太炎女婿,是位财经科学的专家,曾担任西康、四川的财政局长,及浙江省财政厅长,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追随总司令蒋中正先生,在总司令部担任军需处副处长职务)民国四年,袁世凯想做皇帝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