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其实哪有颠倒或矛盾?佛在后期的二、三转法轮诸经讲的常住我是第八识,四阿含中讲的无常不住的无我性的“我”,是第六识及第七识意根,但是应成派中观的凡夫们听不懂,误以为佛说法前后互相颠倒,把第八识当作是识阴中的第六识我,所以佛才会说“我于‘凡’愚不开演”。佛对愚人也不开演如来藏妙法的,“愚”不是凡夫,是圣人而智慧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实哪有颠倒或矛盾?佛在后期的二、三转法轮诸经讲的常住我是第八识,四阿含中讲的无常不住的无我性的“我”,是第六识及第七识意根,但是应成派中观的凡夫们听不懂,误以为佛说法前后互相颠倒,把第八识当作是识阴中的第六识我,所以佛才会说“我于‘凡’愚不开演”。佛对愚人也不开演如来藏妙法的,“愚”不是凡夫,是圣人而智慧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众生根本就不懂这个道理,就坚持自己错误的想法:我已经研读经论好几十年了,我现在统统知道佛法了!佛的境界也不过就像我这样而已啦!然后就主张说:没有真如心体啦!所谓真如就是一切法缘起性空啦!根本就没有第七识、第八识,就只有一切法缘起性空。懂得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这就是懂得佛法、亲证佛法啦!他们都是用自己错误的想法来衡量佛地的智慧境界,所以那些弘传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三个部分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在阿含里面称祂为意根。祂具有思量、作主、作决定的这个功能,也就是祂会时时作主,处处作主——那作主呢——就是因为祂不断在思量。另外这个第七识这个末那识,祂对于六尘的境界也是有所了别,可是祂的了别非常的粗劣,只有在有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动上面去作了别。第四个部分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个如来藏祂在凡 | admin 2018-07-21 |
|
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刹那,如来藏便进驻受精卵(同时进驻的还有第七识末那识),操纵其、生长、分化,以及胚胎的形成与发育,从婴儿长大;一切生命活动,悉皆离不开如来藏的大种性自性;如来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世间生物医学家不知如来藏,往往认为只要有完好无损的肉身,便能够自己进行生命活动,乃至认为意识等心理活动是由大脑产生的。殊不知如无如来藏的执持,肉身自 | 三摩地 2018-07-21 |
|
声闻解脱道的修证就是四向四果,其中初果须陀洹所要修证的是断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而断我见就是要不认见闻觉知六识心以及处处作主的第七识意根为真实不坏我。四大部阿含中处处记载了,佛陀开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都是根与尘为缘所生。例如在《杂阿含经》卷九中:【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首先,就是既然每一个众生今世的烦恼与业,都是依五蕴假我而造作的,未来世也是依五蕴假我而感得福、非福的果报,可是五蕴的假体出生聚合后,又会由聚合而散坏,都是只有一期生死而已,也就是说,造作烦恼与业的五蕴(它其实是五阴),与感得福报或非福报的五阴,其实并不是同一个,那又是以什么作为感得果报的所依呢?其次,今生由五蕴假我所造作的业,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三个阿赖耶性,当他把它灭掉以后,也就是灭掉意根的无明以后,第七识意根就不会再我爱执藏;因为祂已经知道祂是依于第八识而有,第八识不是祂所生,也不是祂所拥有,所以祂我爱执藏的体性就消失了;因为这个体性消失了,所以第八识就没有能藏、所藏的这个性,也就是说,这个能藏、所藏的性就不见了,这样子我们就不能叫祂作阿赖耶识。譬如说一个人他当经理,他退休以后他就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小乘来讲识蕴只及于六识,不及于第七识、不及于第八识。那五蕴既然没有任何一法能够记持业种,必定有五蕴之外的另外一法能够记持业种。这在小乘没有明说,因为小乘人要求解脱,他不需要证得这个如来藏──第八识;反过来,大乘人要证得佛地所证的一切种智,他必须要先证得一切种子识。所谓一切种子如瀑流,这个阿陀那识,分界差别就这么大,所以才产生了三转法轮当中佛所说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二乘法就是成佛之道,没有如来藏可证,第七识和第八识都只是佛的方便说。”要不然就说(大乘经典)是后来的人假造的,然后讲“入涅槃就是成佛,所以阿罗汉就是佛”……,等等等等。这一类的说法现在的确已经弥漫在整个佛教界,而且积非成是,劣币要驱逐良币。这些都是佛早已经预记、预说的,只是众生福薄,还是(盲从迷信而)让这样坏法的情况产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再看看李女士的痴情,讲一句比较不重听的话,这样的深情虽然动人,但却是无济于事的,其实我们的眷属,因为这一世跟我们有缘所以成为眷属,可是因为第八识无始以来每每被被第七识拖去轮回,因此我们的眷属其实是无量无边的,不是只限在这一世的,因为隔阴之迷的关系,每一世全新的意识都贪求这一世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以为这一世的眷属是自己的眷属,然而事实上,实相并非如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成论》云:「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彼识(意根)若无,定不转故。」《成唯识论》所云:「唯第八识恒无转变,自能立故,无俱有依(此依无余涅盘位而说,非依有余涅盘位而说)。」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云:「问: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言灭?答:实然!今言灭者,但心相灭,非心体灭。……众生亦尔,以无明力令其心动,无明灭故动相即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能够确实了解十八界与涅槃本际的内涵,就能够信受世尊在《阿含经》中所说的都是如实语,确实是有第七识及第八识的存在,一切有情都是八识心王具足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什么叫作十八界。所谓十八界,就是指六根、六尘和六识,这是一般学佛人都知道的道理。人间的六根即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以及意根;六尘则是指内、外相分的色、声、香、味、触、法;六识乃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在我们上一集,为大家说明这两识之间的这个转换过程当中呢,曾经为大家说明,就是因为这个第七识末那识祂的执著性,把六识的自性作为祂的自性,然后不愿意自己消失,所以就会让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流注意识的种子。可是中阴当中,这个意识、这六识的功能越来越衰弱,这个时候,祂就会让这个中阴去投胎,然后再出生了新一世的五色根,然后有新一世的六识出现,那么再去领纳六尘 | 三摩地 2018-07-21 |
|
由此可知,前六识是生灭法,而且前五识是以意识为俱有依,既然意识是生灭法,如果有人不承认七、八二识,将第七识、第八识摄归于意识细心,你就知道那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佛在《杂阿含经》开示:“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也就是说:不管是粗意识,譬如白天的五俱意识,或者是极细意识,譬如非想非想天的极细意识,都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出生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大德来函所举彼说云:【【玄奘菩萨之「八识规矩颂」亦说明「转识成智」唯于「欢喜地」初起;第六识颂有「发起初心欢喜地」、第七识颂明「极喜初心平等性」等句。萧老师如此建立,似乎有别大乘唯识教!而萧老师于《明心与初地》一册中却只论「七住」与「初地」慧力差别,却未交代与诸经论相异因由,未免有所不足。】】此亦是彼严重误会者所作错解之说也!谓玄奘菩萨所说者与余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若是进一步说到前六识的四分、第七识的四分、第八识的四分时,未悟的人就不可能理解的了;即使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当他回心而入大乘法中,在还没有证得第七、八识的时候,他们还是绝无能力真正听懂这种深妙法的,只能似懂非懂罢了!所以从诸地菩萨所修证的一切种智上来说:诸识各有四分。绝非古天竺安慧法师所说的都无见分与相分。-----平实导师《识蕴真义》第八章<安慧妄言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近日由同修会共修学员手中获得《大乘百法明门论笔记蠡测》一书(作者:高雄文殊讲堂之释法宣),其中部分所述与本会所说法义大不相同,兹引述其中文句如下:第37页谓有言能分别者是第六识,而于其中取舍决定者为第七识,例如一时同见茶酒,第六识了别一为清茶、一是白酒,第七识思惟作主以茶代酒、或取酒舍茶,以此证成第七识。然经论中说,第七识内执第八识见分为我,恒以第八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为第七识的意根末那识,是由阿赖耶识所出生的。意根为何由阿赖耶识中出生呢?那是因为无明!阿赖耶识中执持了意根与意识的无明种子,导致意根始终执著自我的永续存在,不肯灭失掉自己,就因为这无明的种子作为出生的助缘。当有情众生舍寿的时候,就会促使阿赖耶识产生一个中阴身出来,所以上一世的肉身死了,意识不再能借著上一世的身体而现起的时候,意根和意识就会借著阿赖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教将人的一心分为八个识: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前面这五个识简称前五识),六者意识(第六识),七者末那识(第七识),八者阿赖耶识(第八识),称为八识心王。八识心王的每一个识既有自己独立的功用,又和合运作,是一个整体。譬如,眼识了别色彩,耳识了别音声,鼻识了别气味,舌识了别滋味,身识了别的是和身体接触物的冷热粗滑软硬以及身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