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这里也方便的来为大家作一个简单的说明:第一种状况叫作常见,执取见闻觉知心为常不坏心,虚妄的认为说,这个心是轮回的根本识,是一切法的根源。因为执持意识心为常不坏心,所以称为常见外道。但是,外道这个词并不是骂人的话,是因为说在心外求法的缘故,所以才称为外道。乃至于说佛门之中,也有很多所谓的佛门外道。而这种常见有很多种外相,举例来说:有一种是什么执持空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修学佛法通常有四种过程,大家要了知一下:第一、从散乱到专一。第二、从专一中进入清净的状态(从有入无)。第三、从清净进入真实的状态(从无入真)。第四、从真实中观照一切法的实相(从真入实)。要有这个四种过程,道业才能够迅速增上,道业才能够有所成就。在这里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从散乱到专一」呢?就是说一般学佛人,刚开始都是妄想纷飞、妄念纷飞,心都是 三摩地

2018-07-23

刚来人世的我们,弱小无助,没有半点自我协助能力,小鸡小鸭破壳而出就可以自己行走,而我们只会躺着,若不是助产师打了一下我们的,那股疼痛和恐惧逼迫我们大声哭出来,如此我们才在外力的协助下,完成生命中第一次呼吸。透过哭泣,我们在寻求帮助,将我们的需要呐喊出来,妈妈听见我们哭,连忙过去看我们有什么需要,是肚子饿了?还是尿布湿了?还是睡的床硌着身体了。我们只 三摩地

2018-07-23

且道:汝本有之如来藏何在?五、应明五时三教:佛于菩提树下、吉祥草上成佛后,七日中不动不语时,其庄严报身于天法界说华严经,此第一时也。七日后以应化身人间,觅憍陈如五人,于鹿野苑说声闻法,建立僧团,此第二时第一教也。后说大乘般若空,以如来藏空性中道义而说蕴处界等一切法空、遣声闻教之执著我空法有,此第三时第二教也。由此能兴论主诤,故说唯识经典:如来藏经、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这个心落在觉观境界里面;《解深密经》说,第一义相离诸觉观,觉观是名世间境界。5、虚空不是真心有人说,真心就是虚空,一无所有,因为经上讲了嘛:真如犹如虚空,是无所有无所得境界。但他是落到顽空里面去了,也错了;如果真心是虚空,一无所有,那就变成断灭,跟断见外道一样。6、入定的能看的心不是真心有人就主张说:入定的时候那一个能看的心就是真心。可是那个心 三摩地

2018-07-23

但信心的获得,也要经由一段时间的多闻熏习才能增强,所以还要多闻熏习第一义知见增长信心。3、必须修慧学修学慧学仍然要多闻熏习,多闻熏习以后,自己要常常思维整理,去融会贯通。但禅法所说的慧,并不限定在佛法上的多闻熏习,还包括世间法的多闻熏习(但不是指恶法的多闻熏习)。譬如工巧明等慧力也必须具足,否则就看不见佛性。4、必须消除性障、降伏我慢如果性障不肯消除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节禅净互通末法时期,常有佛弟子因为修行法门之不同而相互评论高下,尤其是净土与禅的修行者。某些修禅的人认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萨,只知念佛,不知内摄,不知开发自己本具的佛性。某些念佛人则认为修禅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法门可以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禅与净土的各种法门,而生误会。以致教内互动干戈,或者言语批评,或者写文章,打笔仗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的善知识,亲遇不易;大乘行者应有列十个正见:第一、不会破坏佛子求悟般若禅之信心者,并愿意助成佛子悟明心性者,方是真实善知识。第二、能教授修禅之知见,而无错误者。如是善知识能使行者远离错误知见,即能有悟入般若正理的机会。第三、愿使随学者能有定期亲近咨询之机会者,譬如每周一次、每月一次,或至少每年一次,能使行者亲近修学、解惑释疑。第四、有善巧方便能 三摩地

2018-07-23

佛法虽然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每一法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亲见佛性或断除烦恼。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一),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第一句,譬如有位禅师问云:“你是那一国人?”“我是朝鲜人。”禅师说:“你正要离开朝鲜,准备上船的时候,我就该给你一棒了!”那并不是说禅不可说,而是说禅是个密意,不能明说,因为明说会害人。这意思是说,禅并不是在语言上,也不是在文字上,当然更不在刚刚这一则公案的这一个指头上。可见要会禅呀,真是难。那么禅究竟是什么?&l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门:眼见色而悟入。譬如:当年世尊在人天大众围绕的时候,他就用手捻起一支花,这青莲花据说是梵天天主所供养的。世尊用两指捻起来只是微笑,没有讲话,人天大众悉皆惘然,弄不清楚世尊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有金色头陀——大迦叶尊者会心微笑。所以世尊讲: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眼藏,教外别传,嘱咐迦叶尊者。这个是不说而说,见色明心。又譬如说阿 三摩地

2018-07-23

《央掘摩罗经》云: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来住世余八十年,安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若有众生持诸同类是亦甚难。若有众生闻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随顺如实,是亦甚难。六祖大师曰:汝慎勿错解经义。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此事古今多有,而于今为烈。积非成是,深入禅子心中,难转难移。我无名气,复无师 三摩地

2018-07-23

何等为三?所谓虚妄分别相、因缘相、第一义相。(《深密解脱经》卷二)一切法,举例而言,桌子是无量无边法中的一个法,而从现象界来看,它是依于人们的分别建立,假名施设而称为桌子,没有它的真实体性存在,所以说是虚妄分别相;可是又依于人们的种树、伐木、裁制,或是开矿、冶炼、锻造而有木桌或是铁桌的种种外相差别,乃至材质的差别,因为它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所 三摩地

2018-07-23

当我们从沉睡中苏醒,第一个觉知就是觉知我们自己的身体躺着;接下来可能是色身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比方棉被里面的温度,光照进来了多少等等;有了这些感受之后,也许因为天气冷,想赖在床上,多赖一、两分钟;随后会想起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解决,所以不能够赖床。那么这些部分,我们就开始有想----许多的想----这个作用会现起。当我们把这些个层次,想清楚之后,就决 三摩地

2018-07-23

当我们从沉睡中苏醒,第一个觉知就是觉知我们自己的身体躺着;接下来可能是色身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比方棉被里面的温度,光照进来了多少等等;有了这些感受之后,也许因为天气冷,想赖在床上,多赖一、两分钟;随后会想起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解决,所以不能够赖床。那么这些部分,我们就开始有想----许多的想----这个作用会现起。当我们把这些个层次,想清楚之后,就决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想要证入圣果的第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就是要能够断我见、身见。能够断我见就能够证得声闻的初果,这也是所有佛法的基础,是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的共同法。断了我见之后,才有能力去取证二三四果,也才有能力去求证大乘的证悟;如果没有以断三缚结为前提的话,那么修学佛法始终都只能停留在凡夫的外门修行。也就是说,佛法的实证以断我见为起点。-----《三乘菩提之学佛释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事实上,我以我的觉知心去取了种种境界,它都是假有的,不是真实存在,不是永恒存在的法,所以它不是实际存在的境界,它是假有实无的境界;能够这样子去第一次观察,去如实地观察种种的境界,这个时候就叫作创观。如果能够这样子经常去实行,就能够获得煖相,就能够进入四加行里面的煖位。有了煖位之后,对于这个菩萨来说,他还要再更进一步去进行重观。也就是说,在初步创 三摩地

2018-07-23

首先,要修四加行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具足种性,也就是要能够具足菩萨的种性。什么是菩萨的种性呢?菩萨的种性是相对于声闻种性或者缘觉种性来说的,声闻种性跟缘觉种性,它与菩萨种性有很大差别的;因为菩萨种性就是,能够为的流传,还有整体的佛教将来的永续流传,能够考虑;可是声闻种性或者是缘觉种性,他们是修解脱道,不是修佛菩提道,所以说修解脱道而不修佛菩提道的这些声 三摩地

2018-07-23

以此「双印能所取空」,心得决定,说名发起「无间定」,将来必入大乘真见道故,而说此位乃是世间第一无上之法,故名「世第一法」。这就是窥基大师于《辩中边论述记》卷3所说的:「增上忍位及世第一,二空双印,得入真故。」《辩中边论述记》卷2:「次世第一法前位。及与世第一法。皆能发起真见道。」《辩中边论》卷3:「发起最胜者。在胜解行地最上品忍中。至得最胜者。在极喜 三摩地

2018-07-23

在大乘佛法中,学佛人的第一目标即是断我见,继之以大乘法的见道,成为真实义菩萨,此后才是真入内门广修菩萨万行,一步一步确实迈向成佛之道;若不得大乘法的见道功德,而言修学成佛之道,都属自我安慰之言,并无实质。大乘法之见道,则唯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一途,别无他途;离如来藏之亲证而说有般若智慧可证者,都属谬说。这里导师明白的开示:首先要确立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