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佛真慈悲,把这三个因缘也说了,也就是种福田时特别要注意到的三件事:第一、所布施的食物、财物都应该清净。第二、布施时心中要清净。第三、所种的福田也应该是清净福田,而不是染污、不净的福田。为何不净田也是福田?譬如有人是虚妄说法、滥膺信施,你去那边施财、施力也算是种福田;就算是个凡夫众生,你施与财、力,也是福田。除非他谤法、破法,如果不谤法、不破法而示现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一种布施是眼施:常常以柔和恭敬底好眼光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底恶眼来观视他们,这样的布施就名为眼施。舍寿后再受身时,会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即得天眼与佛眼,是名第一种布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对于父母、师长、出家修行人与在家修行人,不是皱眉嫌恶的表情面貌,而是常面带笑容。这样布施的人,当他舍寿后,未来世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6、不退弱施:云何不退弱施?谓诸菩萨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闻诸菩萨广大第一最胜施时,不自轻蔑恐怖退弱。菩萨布施之前,心诚意悦,布施之时,心乃清净,布施之后亦不生后悔之心,听闻到菩萨能够行广大第一最殊胜的惠施行时,也不会心生轻蔑、恐怖、退怯之想,谓己无力达成。7、不下劣施:云何不下劣施?谓诸菩萨于诸施物,勤数简择,最胜最妙饮食、车乘、衣服等物,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一、因为布施能破除烦恼:众生最多的烦恼就是我所烦恼,众生对于我见烦恼,还没有机会接触到时,一般烦恼都是我所上面的烦恼;譬如这是我所有的眷属、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田地、我所有财产、我所有的名声、我所有的权利、我所有的power,这就是众生的我所烦恼。如果能布施,就能渐渐破除这些我所烦恼,他会开始认清这些都是无常之物、无常之法,何必悭贪?如果能布施,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一、有人布施而得到胜果,是因为胜财:他所布施的财物殊胜。有人布施的心态不太好:以自己吃剩的食物用来布施,以自己用剩而不想要的财物去布施,这叫作劣财。胜财是先预留下来专供布施的,不是自己用剩而不想要的财物;并且必须是以良好的物品布施,这才是胜财。若是以钱财在正法最需要时大力护持,就是法供养中的胜财供养,来世将会得到想象不到的大福报,这是以胜财而做及 | 三摩地 2018-07-23 |
|
名为第一正感之果。从地狱出受畜生身。身常劳苦。水草不足。经多时中酬损他财。如是众苦。名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已生饿鬼中困饥渴苦。无量千劫不闻浆水饮食之名。其咽如针其腹如山。纵得饮食随变为火。如是苦身。名为第三正感之果。毕是罪已来生人间。贫穷下贱为他所使。于诸财宝所求难得。于一切时而不自在。如是余报名相似果。(原标题:吝啬之罪)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一、是为了调伏自心,不对我所起贪,因此可以不受系缚,在我所上面获得解脱。第二、是为坏除怨心和瞋心,诸如来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而称为无上尊。一般众生看见别人比自己有钱时,就会起怨心;看见众生来求取财物,使自己不能迅速比别人更有钱,所以就起瞋心了!诸如来都没有这种怨心,也没有这种瞋心,所以都有大智慧,因此称为无上尊。有智慧的人布施了以后,不追求或希望受施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佛做个结论说:除了布施以外,不可能得到二个果报:第一、自在,第二、解脱。因为布施可以获得世间富乐,无人能劫夺,所以自在。因为布施,所以远离我与我所的系缚而得解脱。(原标题:策贫施-《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在家菩萨修学佛法为什么以布施为第一要务?因为在家菩萨修证佛菩提道,必须先修集见道、修道、入地、成佛所必须具备之福德。福德不具足,则没有可能进入大乘见道位中,欲求修道实证及成佛即无可能。所以菩萨以修施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然后才能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进入大乘见道位中。而且,不是仅仅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 | 三摩地 2018-07-23 |
|
同样是布施,别人得的果报好,他得的果报却不胜妙:第一、刚开始发心布施时说:我决定要布施给你一卡车的粮食。可时后来想:一卡车要好几万元,我看不用布施那么多,给他半卡车吧!人家问说:不是一卡车吗?唉呀!我刚好手头不便啦!抱歉!这叫作先多发心,后则少与。这样一来,同样是布施半卡车粮食,一人是一开始就说是半卡车而至诚心欢喜的布施,他是先说一卡车而反悔后,再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是布施于一般人,以及僧宝身上,则有两种福:第一、从使用而生福,第二、从接受而生福。所以既然用也生福,受也生福,那就不必一定要求说:师父呀!你先吃一碗给我看看,我好安心。不用!你布施了,只要师父收受了,你的来世福德就有了,只要他接过去或颔首点头说:好!接受你布施。那么你只要往桌上一放,师父领受了,你就有福德了,并且是领受时福德就确定了!所以说从用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一、因为布施能破除烦恼:众生最多的烦恼就是我所烦恼,众生对于我见烦恼,还没有机会接触到时,一般烦恼都是我所上面的烦恼;譬如这是我所有的眷属、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田地、我所有财产、我所有的名声、我所有的权利、我所有的power,这就是众生的我所烦恼。如果能布施,就能渐渐破除这些我所烦恼,他会开始认清这些都是无常之物、无常之法,何必悭贪?如果能布施,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布施财物时有两大类的施物:第一类被布施的是众生,譬如布施象马牛羊鸡鸭等等。第二类是布施非众生类的财物,譬如钱财田舍车乘药草及非动物性的饮食等。在这两类被布施的财物中,众生的部分包括自己的身命都不吝惜,就是一切施,能布施内财是很不容易的。谈到布施内财,有一点要特别提出说明,你们也应该转告在慈济中的亲朋好友;他们愿意舍寿时捐赠器官,这是立意良善之举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一、因为悭贪的心没有破除掉,所以就会拖累你。”每次想要布施时都要斟酌再三,总是考虑了很久很久才能下决定布施,这就是悭贪之心拖累了布施。“第二、从来不肯修布施行”,以前没有常常布施,所以第一次布施时都会很困难。如果布施习惯了,就不会有困难。当他第一次布施以后,受施者很感激他,他想:“人家很感激,感觉很不错哩!”心中就很快乐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佛陀教导我们:1、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呢?2、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暇修行或自助助人。3、贫穷导致众生相互之间的侵夺、杀害,造下沦堕三恶道的因。4、在《佛说罪福报应经》当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六度集经布施度无极章第一(-)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其心已经开悟,通达真如实相,见到世间万事万物生住异灭,成住坏空,没有一件是长久不变的,就是人的荣华富贵,甚至自己的生命,也都难以保得长久。所以,他就将自己所有的财富,全部拿出布施给大众。忉利天王帝释天看到菩萨以如此慈悲之心抚育众生,施舍救济众生,树立了极大的功勋,德高望重受到十方世界的尊重,害怕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就说菩萨发菩提心的时候,这菩提心是超过一切世间所有的事情,因为一切世间事不跟佛菩提道相应的;唯有菩萨发起这佛菩提道、这个成佛之心的时候,这个菩提心就第一次被点燃了。在很早以前释迦牟尼佛曾经在地狱的时候,祂看到跟祂一起推着这个火车的另外一位众生(同样是地狱有情)受到苦难的时候,还受到这狱卒不断地鞭打这样的刺痛,他发出很惨烈的哀嚎。因此释迦牟尼佛在因地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3)这十种菩萨生起大悲心的因缘:第一,是看到众生的五阴身心,其实是虚幻不实不可依靠,但众生却执着不舍,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二,是看到众生不知道修正自己造作善恶的业力和习性,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三,是看到众生没有深不可拔的坚固善心,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四,是看到众生在漫漫的无明长夜中昏睡不知醒悟,因而生起了大悲心;第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我们曾在第一集当中说过,如果一位佛弟子,他能够勇于发大菩提心,乐于在三界火宅之中,以三大无量数劫的久远修行来自度度他,共同求得究竟圆满无上佛果的有情,我们就可以称他为菩萨。佛陀也在《优婆塞戒经》中说,“发菩提心故名菩萨”。可以见得,能够发起成佛的大菩提心才能够称为是“菩萨”。而在初发菩提心开始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宗通与说通【共130集】第006集总释宗通与说通-证第一义谛(四)(原标题:菩萨异生性深且广,仍然有可能退失佛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