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马鸣菩萨说:这个第一义谛如来藏心,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的平等法身,依于这个从不生灭的平等法身,才会说一切如来是“本觉”;因为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都有这个本觉,但是众生却从来没有察觉,所以说还没有证悟明心的众生都是“不觉”;当有情经过十信位以及六住位的修学,再加上四加行,对蕴处界法虚妄的观行,以及听闻善知识对如来藏正理的开示,有朝 admin

2018-08-07

既然是修证的内容有所不同,就有必要清楚的了知您所修的法门是哪一种?三乘法门的内容有异有同,哪些是同?哪些是不共二乘的?皆要有所了知,不能盲修瞎练,倘若走错了方向,如何能抵达自己设定的目标?第一节解脱道的修法二乘人因怕生死轮回,不想再受生死轮回的系缚而断除我见与我执烦恼,证得解脱果,赶快出离三界轮回生死。因此解脱道的意思就是如何来断除我见及我执,出离 admin

2018-08-07

例如佛陀在成佛之前,最后一位教他外道法的老师叫做郁头蓝弗,佛陀成佛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度的人就是他,因为这位老师曾经教导世尊证得三界中层次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定;可是佛陀用神通来观察,发现这个人已经往生到非非想天去了。佛陀又观察他未来天福享尽之后会去到哪里,结果发觉他将会下堕到地狱去。这是因为他在修深定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旁生众生在他身边活 admin

2018-08-07

第五章佛弟子应有之认识第一节邪见是佛教之大危机最后,我们要讲的是佛弟子、尤其是台湾当今的佛弟子,应有的认识:佛法中的邪见,是当今佛教的大危机,但也是佛教的大转机,这要看我们怎么做。佛教现在表面上很兴盛,但实际上没有它的实质,跟佛陀在世时完全不同,现在已经质变为佛学研究教育,及断见常见外道法了。所以,佛教的灭亡,已经不会很久了;除非我们能尽快的摧邪显 三摩地

2018-08-06

黄○龙的姊姊算是这个团体中第一位抛家弃子跟随常师父出家的人,后来渐渐有人受影响而跟进;当时在周围的人都误以为那是正法难遇,竟然掀起了一股盲从的风潮,甚至还有同修道友把年幼的孩子送去当小沙弥,为了“修行”几乎到了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的地步。〔编案:或许就是因为日常法师的邪教导所致,因为他说在修行上:“在家居士是一壶永远烧不开的 admin

2018-08-06

进入正法的第一步就是要“受持三归”,就是受三归依戒。这个三归依它本身就是戒,为什么它是戒呢?就好比说佛法就像一个学校,我们要进去里面学习的时候,这个学校它有它的校规,这个校规最基本的校规就叫做三归依。所以如果我们要去这个学校去修学的时候,我们当然要当一个好学生,当一个好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校规,这个校规就叫做三归依,就是对于三宝的信受。 admin

2018-08-06

佛法虽然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每一法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亲见佛性或断除烦恼。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二),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的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属于禅定的范围 admin

2018-08-06

若未见性,但能善解方等经典之义趣,而于第一义,心不惊动,迥向往生者,可生实报庄严土,上品中生也。虽未见性,亦不解第一义,但能不谤大乘,深信因果,而发无上道心者,亦可得生实报庄严土,上品下生也。(注一)但上品下生人在极乐世界修行时间极长远,所得境界亦复远逊于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行者当自审察。所以,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若无更殊胜之法门时,当“ admin

2018-08-06

到底什么样的布施才是正确的布施?这个主题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布施的定义是什么?第二个部分:所布施的对象为何?第三个部分:布施有何果报?首先谈第一个部分:布施的定义是什么?所谓的布施,就是将自己所拥有的施与他人,让他人可以受益。这样的布施可分为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所谓的财施,就是拿自己的钱财、拿自己的物品—譬如衣服、饮食、卧具、汤 admin

2018-08-05

(1)“生、成、熟、烂,修成莲花果,如何能知道?”莲花果,这个是问什么?是问说你在极乐世界有没有莲花存在?是不是?还是问什么?请哪一位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把这个第一题讲清楚一下好不好?我不太清楚你写这样是什么意思?(有人起来说明:“不好意思!刚开始的时候,有提到说看到什么莲花的花苞,那是怎么回事?那是什么样的境界会去悟到那个东西?然后又 admin

2018-08-05

第一种就是要发起“惭愧心”。指的就是说,要自己思惟自己与释迦如来在无量劫以前都同样是凡夫,可是现在世尊成道以来,已经过了尘沙数劫这么久了,我们还是互相沉溺染著在六尘中,流浪生死永无出期。想到这件事情,应该感到这个是天下最为惭愧羞耻的事了。 第二种生起“恐怖心”。指的是说,既然是凡夫身、口、意业会常常与罪业相应,以这样的因缘来 admin

2018-08-05

虽然处于五浊恶世,一般众生善法退减,但如果能够依照正法精进修行,就可以逐渐具足善根乃至亲证第一义而入内门修学。譬如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如果众生具足善根,就可以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而且会对真善知识所传的正法具足信心,而不会心中始终生疑不信,渐渐地就能随著善知识亲证自己的法身如来藏,这就是“一切众生善根,感此实智法身”。】 admin

2018-08-05

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正法团体,让你可以在正法团体修学正法,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正法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了正法团体,让你明心见性了。诸如上面所说的缘都是善缘。因此,凡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 admin

2018-08-05

可是佛菩提道就不一样,因为这个修行的目的最主要是要成佛,所以第一个特征就是在于说,他的修行的时间非常非常的长,乃至于以三大阿僧祇劫来量度。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可以说除了解脱于所有一切的烦恼的现行跟习气之外,也包含了解所有一切世间万法它的本源,以及它的种种的种子流注,所有一切的这个过程都完全了知,那等到完全了知之后,最终就是可以成佛,这是他修行的 admin

2018-08-05

比如欲界众生最重要的受用的境界法就是男女贪,男女贪第一个就是色——容貌;然后声音、香味,最后到男女的淫触。所以呢,这五种就代表你从众生去取的。不管你说是有情或是无情,你都是以这五种取来作为目标的,那现在就把它开始转变过来。可是菩萨总是会想,这些境界法要舍弃,真的是很难,而我们在这里说的:是心舍,不是身舍。我们可以讲白一点,释迦如来现在也有 admin

2018-08-04

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那么敏锐,所以如来可以一口气说一百多个,讲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说菩萨一定在这个地方有十个法,这时候他会怎么样。接下来又讲,菩 admin

2018-08-04

回到家里,儿子说他考试全班第一名,哇!听了好高兴,这时候心情又变好了,那心情好是谁在心情好呢?又是五阴。心情一下不好、一下好,是不是无常呢?是无常,是生灭变异之法。苦与乐都是无常,并且两者互相含摄;譬如生病时,病痛是苦受,当病情稍微好转,病痛减轻时就有乐受出现,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乐受又会消失,觉得:唉呀!怎么这么久了,还没完全好呢?就这样苦受与 admin

2018-08-04

经由如是真如缘起的转易,众生就能成就三乘解脱果及大乘别教佛菩提果,而其转易的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转阿赖耶识成异熟识成就解脱道。而解脱道并非只有二乘人修习大乘通教,别教初地至六地满心菩萨也是这样修、这样子断,这样子来证是修学佛菩提必经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进一步转易异熟识成无垢识真如,法无我智圆满究竟,成就四智圆明,具足四种涅槃,究竟成佛。因 admin

2018-08-04

譬如〈正觉总持咒〉的第一个重点五阴,五阴是什么?经中如何诠释五阴?它包含了哪些内涵?为什么解脱道中说五阴无常、苦、空、无我,是虚妄法?在现象界又该如何现观它的虚妄性?这样辅之以经典及譬喻,一一详细说明。五阴讲完了,接下来讲十八界,什么是十八界?经中如何诠释十八界?它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十八界法也是无常、苦、空、无我的虚妄法?在现象界中又该如何现观它 admin

2018-08-04

这个颂中的第一句“一切最胜故”,是在讲欲界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但是一切有情的八识心王却又归结于第八识如来藏,或称阿赖耶识,因为前面七个识都是由阿赖耶识所出生的。我们所有的一切法所能运用的、每天都在受用领纳的一切法,统统是由这八识心王辗转而出生的。八识心王在一切法中最殊胜,所以称之为“一切最胜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第七识的意根 admin

2018-08-0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