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html第01集学佛的目的(一)正源老师主讲第02集学佛的目的(二)正源老师主讲第03集佛法之实修与念佛正源老师主讲第04集略说各种念佛法门正源老师主讲第05集念佛法门之殊胜与禅净圆融正源老师主讲 第06集三资粮之信正礼老师主讲第07集三资粮之愿正礼老师主讲第08集积集世间福德之行正礼老师主讲第09集受持三归之行(一)正礼老师主讲第10集受持三归之行(二)正礼老师主讲 admin

2018-12-23

这个“心、意、识”又叫做三种能变识,为什么叫做三种能变?因为第八识心,祂可以变现种种的法,也可以出生祂自己的功能差别,也可以变现众生的五蕴、十八界,变生六尘万法,这是第一能变识。第二能变的识,是说意根,也就是末那识,祂能变生识的种种的执着,因此而有贪瞋痴慢疑等。第三能变的识,就是意识心,祂能让你产生六尘境界上的种种分别,这就是你的三种能变 admin

2018-11-14

大梵天也是世间有情,有情能出生到梵天中,这个能生于梵天中的有情又曾是人间其他的有情所生,因此大梵天并非世间第一位有情;照此理论推之,只有第一位有情才能造有情器世间,而第一位有情不可得,因此梵天能造有情器世间的说法并不能成立。又所谓有情就是七转识,七转识是无常变化的,是如来藏所生,出生以后与如来藏共同运作,显示于外法中而被众生所了知;含藏在如来藏内的 admin

2018-11-13

第一次在禅堂与双腿做痛苦的斗争,终获得心境的清凉。老和尚开示说:“要降伏其心,先降伏其腿。”老和尚犹如深山古松,一副禅师风范,令人敬仰。我专门抽空去拜谒老和尚,说自己是六祖故乡的子弟,重走祖师路,学习祖师的精神。老和尚连说知道、知道。之后逢节假日公休时间都去四祖寺、老祖寺参加禅七。也不知道禅七选佛场究竟选什么,对开悟的内容也一无所知。只知 admin

2018-11-10

第一次见到这位老师的时候,内心对她颇有些意见,感觉她有些盛气凌人。因为当我们初见面的时候,就看到有几位她的学生,正在恭恭敬敬地为她准备饮食!这让我很是诧异,心里就嘀咕着:“这是谁啊?竟然受到这么高规格的待遇?架子好大诶!”因此使我有些退缩,直觉这个人慢心太重,太过盛气凌人,这不是我心目中那种谦恭温让的学佛人。但后来她开始讲解萧平实导师的 admin

2018-11-10

  因为完全否定第一义谛,印顺坠入地狱是大概率事件。安慧论师(475—555年)的《大乘广五蕴论》是六识论邪见。寂天论师(687—763年)的《入菩萨行论》也是六识论邪见。阿底峡(0982—1054)的《菩提道次第灯论》是六识论宗喀巴(1357—1419)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同样是六识论藏密各派,除了古代的觉囊派,都没有实证第八识的开悟者,所以他们没有般若慧。近期宗喀 admin

2018-11-07

 第一位就是心法。世亲菩萨说,一切法中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以及阿赖耶识这八个识,是三界万法中最重要的,是三界万法之王,所以称为八识心王,所以说一切最胜故。 因为接下来的第二位的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六根本烦恼,还有二十随烦恼以及四个不定,这总共五十一个心所有法,都是与八识心王相应,都是为八识心王所有。乃至再接着第三 admin

2018-11-03

仪容第一举世无双。猕猴比之。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佛言。汝见天宫不答言未见。可更捉衣角。即便执衣还。若鹅王上虚空界至三十三天。告难陀曰。汝可观望天宫胜处。难陀即往欢喜园。婇身园粗身园交合园圆生树善法堂。如是等处诸天苑园花果浴池游戏之处。殊胜欢娱悉皆遍察。次入善见城中。复见种种鼓乐丝竹微妙音声。廊宇疏通床帷映设。处处皆有天妙婇女。共相娱乐。难陀遍观见一处所 三摩地

2018-10-14

马鸣菩萨说:这个第一义谛如来藏心,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来的平等法身,依于这个从不生灭的平等法身,才会说一切如来是“本觉”;因为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都有这个本觉,但是众生却从来没有察觉,所以说还没有证悟明心的众生都是“不觉”;当有情经过十信位以及六住位的修学,再加上四加行,对蕴处界法虚妄的观行,以及听闻善知识对如来藏正理的开示,有朝 admin

2018-08-21

而我们修行人,要第一要行布施。也就是要修人天善法。做人做不好,一定不能成为菩萨,阿罗汉。   甚至很多朋友跟我说:佛教就是要人活在当下。   当下也不过是意识心不断的运作而已,是【行蕴】而已。而心经不是说:【照见五蕴皆空】嘛。所以【当下】也是空的哦。所以【活在当下】这样的论调,怎么可能是佛法,不可能的。   而修 admin

2018-08-20

《阿含正义》第一辑,正智出版社,(自序)页5-6。 导师在《阿含正义》的序里面这样子说明。那我们在后面的系列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导师举证的《阿含经》里面有非常多大乘的法义,而且处处都在说有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只是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并不以如来藏这三个字来呈现,祂有非常多的名相都在说明如来藏,譬如说涅槃本际、入胎识……还有非常多的证据, 三摩地

2018-08-16

净空“法师”几十年所说全都不出意识心境界,丝毫没有触及佛法的“世出世间第一义”,丝毫不涉及如来藏法义,说什么“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末法时期,不可能有人开悟”之类,把博大精深的三乘菩提矮化、世俗化、浅薄化到如此地步,只怕 佛祖见了也会落泪。早年时听人说“念佛最殊胜、最究竟了,能往生极乐世界。&rd admin

2018-08-16

黄正幸老师是悬绝七年无人见性后的第一人,她于2009年的见性报告刊于本书的第二辑中,为大众证明佛性确实可以眼见;其后七年之中求见性者都属解悟佛性而无人眼见,幸而又经七年后的2016冬初,以及2017夏初的禅三,复有三人眼见佛性,希冀鼓舞四众佛子求见佛性之大心,今则具载一则于书末,显示求见佛性之事实经历,供养现代佛教界欲得见性之四众弟子。 平实导师简序  admin

2018-08-16

在《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这么开示:“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无退久住”。(《瑜伽师地论》卷14)其中就有:“于可供养、不可供养补特伽罗,能善简择此可供养、此不可供养。(《瑜伽师地论》卷14)”这个就是表示,虽然善根淳厚、深知因果、精勤行施的佛弟子,可也不能一味地盲目。弥勒菩萨接著开示:“能善拣择补特伽罗故,于诸世 admin

2018-08-15

第一个“自为”,相信大家都听过圣教里面的开示:“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因此,因果道理的正确了解,对于持戒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作一件事情以前,要先判断它是善事还是恶事,然后再去作。能判断事情的善恶性质以后,也要确实了知,作恶业会得到哪一些恶的果报,作善业会得到哪一些善的果报;因为所作的善恶业一定会产生力量, admin

2018-08-15

布施法的第一种既然叫作法施,当然指的是布施“法”,世间法的布施部分,包括人天善法,这是使人可以再生而为人、天的法,还有一种是可以使人得以营生的种种世间的工艺技巧等等;进一步说,布施与人可以使其亲证解脱道、佛菩提道的种种的知见与义理,这个就是真正的佛法布施了。但不管是世间法或者是佛法的布施,必须要有一个原则,就是说,所说的法是要正确的。因为 admin

2018-08-15

】举例来说明,第一段之中说“众生闻法,断除瞋心。”必然表示说,听法者因为听闻了说法者所开示的,包括说关于瞋心的过患,譬如说一个人假如起瞋的时候,不可能是和颜悦色的嘛!那么众生见了会喜欢吗?再者因为起瞋的缘故,心肺等的负荷也会加重的,相对于就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不好的影响。这么一来就可以思惟:到底我们是不是要广结善缘?是不是要自己的身体都能健 admin

2018-08-15

”(《优婆塞戒经》卷2)除了前面所说的七种法相之外,世尊接着又开示:具足福智庄严的菩萨摩诃萨还有七种法相:第一个是乐化怨雠。既然菩萨利益众生是多方面的,就好像说菩萨戒的内涵是分为三个大部分——叫作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就说明了菩萨应该不但要去能够帮助有缘的众生,还要不去做会伤害有情的事;因为谁也不希望在世世修福的过程中, admin

2018-08-15

在〈发愿品〉第七里面,我们又有两个部分要跟各位来作说明:第一个,是菩萨应如何发愿是为智者;第二个,是菩萨具足哪些条件,得名为法财长者?我们现在就慢慢的来为各位说明。在上一集里面,我们蔡正礼老师为各位说明了菩萨的这个三十二相,也就是说成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到底是谁能成就这个三十二大人相呢?这边我们来看一下经文:【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 admin

2018-08-15

四种问者:一者、何物是第一财,二者、何物最为乐,三者、何物味中胜,四者、何物寿最长。』牓5着王门上。国王得已,促问国中:『谁解此者?若有解者,欲求何事,皆满所愿。』长者子取此文书,解其义言:『信为第一财,正法最为乐,实语第一味,智慧命第一。』解此义已,还着王门头。天神见已,心大欢喜,王亦大欢喜。王问长者子言:『谁教汝此语?』答言:『我父教我。』王言 admin

2018-08-1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