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七逆罪里面的内容,其中比较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于说,第一个,从五逆罪里面的杀阿罗汉,到了菩萨七逆的时候,就变成了杀圣人,而不是杀阿罗汉而已。除了这个之外呢,菩萨的这个七逆罪里面,也把杀和尚、杀阿阇梨这两项都把它放进去。因为在菩萨道里面,因为是要生生世世的修习,所以尊师重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和尚跟阿阇梨在我们的菩萨道上,都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大恩人;这个 admin

2019-07-03

末学认为应该是自已好好的去看导师法宝,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第一辑看到最后一辑,全部看完再看导师下一法宝。看亲教师的《三乘菩提》电视弘法也是一样,应该从第一集看到最后一集,看完再续看下一个《三乘菩提》系列。3、容易疏于实修,而把佛法学术化佛法乃实证法门,沈迷网络群组,只有吸收佛法知见,而疏于实修。拜佛时间不够,定力难以增长,性障未除,久之只有一堆佛 admin

2019-06-28

再次又来到台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台南共修处即将要再开新班,所以须要南下,来为大家打打气,把缘结得更深一点。第二个原因倒是隐隐约约的,怎么说呢?因为我们《真假开悟》出版到现在刚好满一周年了,也应该来作一个预定的回顾;所以,这一回台南讲堂的邀请,我又接受了。再说台南同修们也已经多次的邀请,所以更得要来。有了这么多的原因应当要来,我就爽快 三摩地

2019-06-25

 所以者何?谓第一义谛甚深绝妙,尚非三明六通大阿罗汉之所能知,而十方诸佛弘传之时亦必隐覆密意以说妙法,绝非诸经文字表义之所显示者,云何不事实修之学术界凡夫僧俗乃至外道等从事文字训诂而能知之?观乎粗浅如四大部《阿含经》所说声闻、缘觉解脱之道,尚非学术界诸多教授、副教授之所能知,研之究之数十年后,仍皆未断我见以致三缚结具在;何况三明六通大阿罗汉所未 三摩地

2019-06-25

 喇嘛教为了帮“绿度母”造神,还不惜大费周章前后编了“三次发愿”的神话:第一次发愿是说,在无量劫前有一公主名“般若月”(或译为“慧月”),天生善根深植,礼敬三宝,诸比丘众都赞叹祂道:“若是能至心于佛前发愿,一切所愿必能成就,那么您何不发愿转变女身成男,方便修行呢?”般若月公主就说云:“我观 admin

2019-06-19

这是第一个例子。也就是说,意根对于过去事你还没有处理完,而且它很重要的,祂就会一直提醒。譬如说,老板交代你一个工作,你还没做完,你是不是回家的时候,吃饭也在想,看电视也在想,跟人家聊天的时候也在想?因为你的工作没做完,老板明天可能要叫你交卷了。所以,为什么你会不断的想起这样的一个事情,工作没有做完这样的一个事情为什么不断的想起来?就是因为意根,祂记 admin

2019-06-19

或者这十二年显教基础是代表你学到了究竟圆满佛道?佛道既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既已无上,学满佛道后还要学密,岂非画蛇添足的头上安头?纯属无聊无义的多余之举么?或者说,藏密的意思就是说显教成佛并不究竟,在显教中你即便成佛了,依然还有更高深秘密的佛法应学?那么显然是在说世尊当年四十九年说法已经化缘圆满的佛语,乃是妄语!若佛说无妄,则此种藏密的说法就是一种严重 admin

2019-05-05

(注:三大无量数劫菩萨道中,第一大无量数劫梦境中亦有欲爱现行,故排除于欲爱习气种子流注期间之外,摄归现行位中,然非无种子流注。第二大无量数劫起,梦中已无欲爱现行;初地开始断除欲界爱习气种子,至七地心时多劫来之亲密眷属已满足三地心,故菩萨放心开始远行,七地满心位时断尽欲界爱习气种子,烦恼障一切习气种子同时断尽。)歌词分段语译如下:佛地难思议,我今在遥 admin

2019-05-05

(拜)四、三番皈依:(自行观想纳戒体)第一番:(某甲称自己法名,男众称优婆塞,女众称优婆夷)弟子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第二番:弟子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第三番:弟子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结皈:弟子某甲,皈依 admin

2019-05-05

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辨正释印顺对佛法的无量误解) 【作者】游宗明老师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书号】978-986-6431-40-1 【开本】244页 【定价】250元台币 【目录】 第一篇雾峰无雾─给哥哥的信 一、修行勿等待、善知识难逢6 二、寻找生命的实相8 三、请哥哥对自己要好一点13 四、三归依18 五、为何要修行?2 admin

2019-05-01

 内容试阅 第一章佛性的本质──佛性不是六识的知觉性 第一节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本书所说见性的意思,是说禅宗的重关──证悟看见佛性,是《大般涅槃经》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这不是明心时看见如来藏具有能使人成佛的自性,更不是指眼识的能见之性。佛说诸菩萨所证的佛性有四种层次:凡夫菩萨所知道的佛性、未入地的十住菩萨所证的佛性、已入地菩萨 admin

2019-05-01

走了八十多里,终于看见第一座烽火台,奘师怕被台上的守兵发现,就躲藏在沙沟中,一直等到天黑,才出来取水。他在烽火台的西边发现了水草,人马都喝足了水,正要起身去拿装水用的皮囊时,冷不防飕的一声,射来一支箭,险些儿射中他的膝盖。接着第二支箭又射过来,这时,奘师知道自己已被守兵发现了,就大声的喊:“我是长安来的和尚,请不要再射了!”说完便牵马走向 admin

2019-04-29

(《大乘起信论》卷2)而在这一段之前,马鸣菩萨说:“观第一义谛非心所行,不可譬喻不可言说。”(《大乘起信论》卷2)也就是说,菩萨在经由参禅的过程找到第八识如来藏,证得第一义谛实相心时,就有了法界的实相般若智慧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再观察一切的众生从无始劫以来,都是因为无明熏习力量的缘故,所以枉受种种无量的身苦以及心苦,而且往往都是大苦;过去 admin

2019-04-24

第一、顿悟是理悟而不是事悟,从来只有理悟事修,没有事悟。故《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圆觉经》云:「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除了《楞严经、圆觉经》说「理」 admin

2019-04-24

--------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十辑》 第一、顿悟是理悟而不是事悟,从来只有理悟事修,没有事悟。故《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圆觉经》云:「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 admin

2019-04-24

在大乘法中,一念无明分为四种住地烦恼,第一种是「见一处住地」,也就是我见;因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维而误认觉知心为常不坏之我,执着这个恶见,住于这种错误的见解之中,在这个境界中安住,名为见一处住之地。第二个烦恼名为「欲界爱住地」,就是贪着欲界的五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而以贪着男女欲为主要。第三个烦恼名为「色界爱住地」,就是贪着色界的境 admin

2019-04-24

要到什么时候众生才会相应到无始无明呢?要到他心中起疑,想要探究法界万法的真实相,想要了解万法是从哪里来的?想要了解万法的根源是什么?想要证知万法的实际是什么?想要了知法界的真实体性是什么?这时候,才算是第一次与无始无明相应了。这就是众生进入大乘佛教,开始修学大乘法,想要证知般若实相的时候,这才是正式与无始无明相应的时候。在这之前,是不会与无始无明相 admin

2019-04-24

至于外道五现见涅槃最粗重的第一种,就是以欲界五欲境界为涅槃。再来说,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的第四种是无色界爱住地,又称为有爱住地。“有”不是指此物为我所有的有,这里所谓的有是说还有一个心在。我们修学禅定,断除色界爱烦恼,超过了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进入无色界的时候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这受、想、行、识就是一般我们所说的心&mdash admin

2019-04-24

可是当他寿命结束的时候,他的心中就会生起一念;对于这一念,第一刹那,这个无想天的天人不知道是什么,第二刹那他想去了解探讨这一念到底是什么,第三刹那他终于知道这一念就是他的觉知心,这一念就是(觉知有)“我”存在,这时候这位无想天天人就会下堕,下堕去当毛毛虫或是下堕到地狱、饿鬼、畜生,不一定;或是下堕去当人,这就要看这位无想天天人过去世所造善 admin

2019-04-24

】意识确实很难理解,往往有许多人误会意识,而落在九十六种外道见或六十二种外道见,都是因为不能真实理解意识心有种种变相境界,所以就恣意妄想,施设了种种常住不坏的意识境界相,譬如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细意识、极细意识,然后就以其中某一种变相境界中的意识心,误认为真如或误认为佛法身,或误认为宇宙万法的第一因,其实都是误计本住法,堕于心外求法的外道见。所以 admin

2019-04-2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