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菩萨则不然,不忍心众生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因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来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此来求菩萨的真见道;于真见道以后,知道五蕴是以如来藏为因,借着种种缘而从如来藏出生,本来就是如来藏的局部体性,不能外于如来藏而有,所以五蕴我与真实我的如来藏,本来就是非一非异;也知道五蕴现前的当下,就是在无余涅槃中,所以不会像二乘人一样,断除五蕴而入无余涅 | admin 2020-02-18 |
|
佛在经典里面就经常这样子的比喻:就譬如像薪火一样、像木头、像木炭,原来第一根木炭的火在燃烧的时候,这个火是属于这个木炭的火,当这一根木炭的火快燃掉的时候,我们再拿另外一根木炭引着这个火继续地燃烧。请问这个火是第一根木炭的还是第二根木炭的?第一根木炭的火跟第二根木炭的火有没有一样?很显然第二根木炭的火是由第一根木炭的火所引燃的,所以第一根木炭的火,跟 | admin 2020-02-18 |
|
这里面我们就分为几点来作说明:第一点就是说,首先佛法因为难以证明或亲证的关系,因为这样的缘故,就导致于佛法道理难以被真正了解、了知。这主要是因为佛法非常深奥而非常广泛,因为佛法含摄三界六道,也含摄十方三世的道理,因此它非常难以观察。譬如说如果要观察三世因果,那就是他必须要能够观察此世跟前世的种种,将它们产生这个因果关连。这个当然就必须要有宿命通的能 | admin 2020-02-18 |
|
世尊当时作这个观行的时候,确立了万法的根源就是这个本识,一切的万法推究其根源,都是这个出生万法的第一因本识;再也没有一个法能够超过本识,五蕴名色都源自于本识,本识之上不会再有法了。本识是三界中的第一因,不论彼时有佛、无佛出世,最究竟的道理就是如此,这是不会改变的定量;从无量生前一向就是如此了,所以把这个本识如来藏之法叫作古仙人道。------《三乘菩提之 | admin 2020-02-18 |
|
在《阿含正义》第一辑中,平实导师开示说:【因为有六入,而又迷于六入的缘故,全都误认为外法而且执为实有,就导致无明凡夫众生流转生死,也导致佛弟子四众不能证得初果解脱,更间接的导致大乘行者落入五阴中而无法证得如来藏,所以无法破参明心。】(《阿含正义》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272-273。)因此众生因为不如实知六入的真实道理,不知有外六入与内六入,因此误认六识 | admin 2020-02-18 |
|
证初果是修学佛法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想要离开三界生死轮回的烦恼,所以要修出离观。二乘人所说的出离观就是简略的十二因缘观,这是世俗谛中的现观。出离观就是以十二因缘支来仔细观察十八界法的虚妄不实,断除我见、我执的现行,因此而得以离开三界生死;或是以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为行门,依此四圣谛而作观行,观察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的我,是虚妄不实而断我见、断三缚结,然后 | admin 2020-02-18 |
|
这是几百年来一般人对佛教的观感;然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会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会去学佛;而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佛是什么?佛法是在讲什么?鬼谷子的智慧,那是没话说,天下第一等人物,他的智慧旷世超群,奇谋韬略、神机妙算;不论从政、从商、为人处事,他的智慧都是令人佩服赞叹的。鬼谷子有什么智慧呢?他的智慧出类拔萃,叫作领袖的智慧。古代的 | admin 2020-02-18 |
|
我们现在先来说明一下:何谓三乘菩提呢?我们知道佛法分为三乘菩提,这三乘菩提约略地说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解脱道,另一个部分是佛菩提道。那什么是解脱道呢?所谓的解脱道,就是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道理跟行门。那什么叫作佛菩提道呢?佛菩提,就是每个众生在证知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时及后续所出生的智慧(这个法界实相是各个有情都有的真如与佛性),那亲证 | admin 2020-02-18 |
|
这是学佛人第一件大事,若误认六识为常住不坏我,或偶参得些相似光影便罢了,自以为从此天下太平,无事去也,却仍旧不离无明;不知意识觉知心是每夜断灭的,就算是梦中也无法作主;何况眠熟无梦,意识已经灭失而不在了!因此,第六意识是无常生灭法,永劫不离病等诸苦与生死。(注6)------正觉电子报<第131期不以佛法当人情----大慧宗杲禅师的风骨(上)>张正玄老师—&mdas | admin 2020-02-18 |
|
就这样,世尊将实相无相微妙法门的正法眼藏----如来藏妙法,第一个传给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再传给阿难尊者,传到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时,菩提达摩看见东方中国有大乘气象,于是在梁武帝普通年间,从海路抵达广州,再由广州来到南京与梁武帝会面,可惜两个人话不相契。梁武帝问达摩大师说:你从天竺带来了什么教法?达摩大师回答说:一个字也没带来。梁武帝觉得非常惊讶,难道眼前 | admin 2020-02-18 |
|
那,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譬如说要请善知识教导基本的定力,教导三乘菩提的正知正见,教导断我见的观行,教导如何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教导第一义的知见,教导参禅的知见,然后等待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修行人一念相应,触证了法界实相,证得如来藏,能够现观这个如来藏确实就是经典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根本心;这个法界实相、这个如来藏跟世间的一切 | admin 2020-02-18 |
|
比方说,我们所感受到的佛陀,第一个是:佛陀是大智跟大能。比方说,佛陀在成佛的时候,发起的各式各样的智慧,像比方说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那这一些的智慧,使得佛陀因着这个智慧,也具有了无比的能力。所以,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他的宿命如何,他的业报是什么,他的因缘是怎么样,他的根器是如何,往往都是完全的掌握的;也因此,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的 | admin 2020-02-18 |
|
般若从字义的表相来解释,通常说它叫做智慧;可是,如果一定要把它翻成智慧两字的话,也有问题啊!因为智慧有很多种啊!那你们佛法中讲的智慧,究竟是什么智慧呢?插花有插花的智慧,书法有书法的智慧,音乐有音乐的智慧,农穑有农穑的智慧,……种种世间法中都有种种的智慧啊!你说的智慧,讲的是什么智慧?因为佛法里面的般若,讲的是世间蕴处界万法的缘起性空, | admin 2020-02-18 |
|
那这天龙八部这八部,第一个是天,第二个是龙,还有夜叉,乾[qián]闼婆就是乐神,阿修罗,还有金翅鸟,还有紧那罗就是歌神,摩睺罗伽是大蟒神。我们稍微对这天龙八部来介绍一下。天当然大家都知道,最有名的,你所知道的就是玉皇大帝。但是天在佛经里面讲的,目前的忉利天天主叫作释提桓因,但是还有四大天王,还有魔——天魔,然后还有初禅天、二禅天、三禅 | admin 2020-02-18 |
|
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篇文章的摘录:‘你不喜欢提着重物跟我说话,为何你却喜欢带着烦恼来跟我说话,过着你的生活呢?手酸了,放下就好,对待烦恼,不也是这样?或是这些烦恼就像是那些西红柿汁一样,是你自己用手把它们给举起来的呢?’是的,许多烦恼确实是我们自己放不下,这位师父很聪明的使用了提放重物的直观体验教人如何处理烦恼,知道了这点并在日常生活中随时 | admin 2020-02-18 |
|
而且在婆罗门女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件事情:地狱中她要先过第一重海,这第一重是一个恶海----不好的海。如果说亡灭的人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眷属没有一个人来替他们作任何一点的佛事,来替他们植福,来替他们回向,来替他们念诵经典,来作种种有利于亡者的事情,那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业力,最后来受报了;这亡者就很痛苦地在第一重海里面辗转。所以我们应当发自己的悲心,就算 | admin 2020-02-18 |
|
那一次我到西安去赏雪,几天以后回到,从桃园机场走出来的第一个感觉是:不冷嘛!但是亲戚来接机却说:哎哟!你这几天不在,你不晓得啊!这几天真是冷死了啊!我们躲在被窝里都不敢出来。同一个外境,为什么两个人的感触是完全不同的?后来我想了一下:因为在西安的时候,每天习惯从温暖的旅馆走到街上,瞬间温度就从二十几度降到零下十度,所以我的皮肤已经适应了那种极度温度的这种差异的感 | admin 2020-02-18 |
|
一般来说三昧可以概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属于禅定的境界,第二种是属于观行以后产生的智慧境界。今天我们要谈的主要是智慧三昧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观行的内容能够心得决定,使得心能够安住在一个境界而不退转。我们先来看这个三三昧的意思:三三昧包括空三昧、无相三昧,还有无愿三昧。三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在《长阿含经》卷10中的开示:云何三法趣向涅槃? | admin 2020-02-18 |
|
所以,只要是这几点,就是说你的心性具备了人的品德,因为人、天它是三界六道中的善报,所以你要跟这个佛法善法相应,第一个就是要有人的品德,同时具备善根,深信因果,那么就可以入一切佛教了。可是,学佛入了佛教以后,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佛法的正知见。也就是说,佛教修道所运用的方法,是三十七道品中八正道所说的正见。那么要依止于正见来正思惟,正思惟所应该修学的内容, | admin 2020-02-18 |
|
第一种、因为佛乘甚深难解,如果佛一开始出来就讲大乘法,那么很多人是无法信受的;单就一个二乘法的“我见”的内涵,就好多人都听不懂了,而不要说讲如来藏这样的一个如此甚深微妙的法。所以祂必须先把比较简单的二乘法拿出来说,因为二乘法只要一辈子努力去做就可以修成,但是大乘佛法,他必须走三大阿僧只劫;所以佛为了要让大家信受祂所说的法的缘故,必须把二乘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