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可是在佛法里面,我们有说六度波罗蜜的第一个,叫作布施波罗蜜,布施波罗蜜就是跟世间的方法刚好相反。世间人总是喜爱七宝,对世间的珍贵之物,特别是金钱,特别的珍贵,而且要守护它。可是在佛法里面所教导的,反而是要把我们所拥有的金钱财物要布施给众生,让众生能够获得安乐。那布施这个法,事实上就等于是把我们凡俗所贵的财物把它推出去,然后不要自己拥有;这从世间人的 admin

2020-02-21

第一种布施是眼施。这是说:我们应该要常常以柔和恭敬的眼神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的恶眼来观视他们,像这样的布施就叫作眼施。能这样作的话,舍寿后再次受身的时候,就会得到清净眼的果报;而未来成佛时,也会因此得到天眼以及佛眼,这就是第一种眼施的果报。第二种布施是和颜悦色施。这是说:对于父母、师长、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我们 admin

2020-02-21

另外,佛陀在《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说:【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由此可知,端正的果报是要内心安忍、不生气。世间人有句话说:真正的不生气,是让人感到你内心在微笑。由此可知,我们除了外表要和颜悦色之外,内心也要能够安忍、不生气,这样未来才能得到容貌端正 admin

2020-02-21

那这里有几个福要为大家说明:第一个是供佛之福。供佛之福就是佛陀曾经说过,祂虽然不在,当时已经示现大般涅槃不在人间,可是我们有情只要对佛像供养,等于祂生身的供养,这个福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设斋供佛为亡灵来追福,这是其中之一。第二个说不杀畜生,不杀生。不杀生这个部分为什么是福呢?因为不杀生,相当于对畜生行无畏施,因为布施分三种:一种是财施、第二种是法布 admin

2020-02-21

那这里有几个福要为大家说明:第一个是供佛之福。供佛之福就是佛陀曾经说过,祂虽然不在,当时已经示现大般涅槃不在人间,可是我们有情只要对佛像供养,等于祂生身的供养,这个福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设斋供佛为亡灵来追福,这是其中之一。第二个说不杀畜生,不杀生。不杀生这个部分为什么是福呢?因为不杀生,相当于对畜生行无畏施,因为布施分三种:一种是财施、第二种是法布 admin

2020-02-21

也就是说,中阴身最多只有七次的出生过程,以第一次往生的福报最好,越后面往生福报就越差。中阴身是在生与死二有中间所生,又叫作中有身,也叫作寻香,因为中阴身必须以食物的香气为食,如果没有香气来长养,中阴身就会死掉。一般世俗所认知的灵魂,有形有色,其实是中阴身,并不是单指意识心,也不是本心如来藏。然而《那洛六法》却说:【吸烟之人,其梵门被烟气所堵,死时灵 admin

2020-02-21

众生虽然这么多,那一些人就想:众生真的是可以度尽吗?以前释迦牟尼佛祂在摄受众生的时候,祂菩萨因地当作宝海梵志,祂就在佛前发大愿:愿我现在所摄受的这些有情,他们犯下五逆罪,他们是诸佛世界所不存在的这些有情们,然而我愿意一一救度,使他们可以快上一大阿僧祇劫成佛,可以在这个法会中第一成佛者成佛的时候,他们也一起成佛。你想地狱的种性的众生,又犯下五逆这种的 admin

2020-02-21

我们应该从一般的状况而说,而其第一关就难在说:过分贪求五欲,所以反而被五欲所束缚;要能够多多少少的舍弃对五欲的执取,那才是苦行的初分罢了!第二种快乐是出世间乐,因为它不像受用世间的五欲乐所引生的快乐,但是为了彰显它的功德,所以也借着世间乐的这个快乐来加以形容,好让众生能够想象乃至了解,或者也能够进一步亲证。而要亲证这样的快乐,它的过程更可以称为苦行 admin

2020-02-21

那么,佛弟子的丧葬有什么要值得注意的呢?第一点,也就是在生前,应该像前面佛陀的开示,少作恶业,广行十善法,培植自己的福德功德。这都是为了未来的往生,以及未来生所作的、最好的准备。行十善法可以累积福德智慧,让我们下一生至少有生天的福德。但是,佛弟子更进一步的知道,最好能够往生净土,速得圆满道业;或者,发大心的菩萨愿意回入娑婆,继续来这个地方度众。所以 admin

2020-02-21

在《阿含正义》第一辑中,平实导师开示说:【因为有六入,而又迷于六入的缘故,全都误认为外法而且执为实有,就导致无明凡夫众生流转生死,也导致佛弟子四众不能证得初果解脱,更间接的导致大乘行者落入五阴中而无法证得如来藏,所以无法破参明心。】(《阿含正义》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272-273。)因此众生因为不如实知六入的真实道理,不知有外六入与内六入,因此误认六识 admin

2020-02-21

好,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所有一切的受,其实都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呢?古时候有一句话说: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这个谈的就是说,一旦我们习惯,我们原先进入一个境界的时候,跟一个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会生起初始的感受;可是这个初始的感受,居然会随着我们的习惯适应之后,它再也不是那样的感受了。就如同我们刚刚讲的,本来这个境界,我们刚入鲍鱼 admin

2020-02-21

那有了这个贪欲心,就会导致于这些轮回,所以在修行的过程里面,戒除贪欲是第一步----要把对于这些五欲六尘的贪爱要把它舍弃、放下,不要去执著外面的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的享受。那第二个瞋恨心又是什么呢?瞋恨心是针对前面的贪欲心而来的,有了对于外面的这些五欲六尘的贪爱,但是当这些贪爱没有办法获得,没有办法忍、满足的时候,就会起了瞋恨心----我为什么没有办法得到这些 admin

2020-02-21

五阴的内容:第一个就是色阴,所谓的色阴就是有情所拥有的这个身体的实际物质;也就是实际上的这个身体,有重量、有体积的这个身体。有情所拥有的这个身体,它是由四大的元素----地水火风这四种元素所积聚起来的;这样子的一个积聚起来的,地水火风所积聚起来的这样子的一个四大物质身体,它顶多就只有一百年,以人身来讲的话,顶多就只有一百年。过了一百年以后,这个四大所聚 admin

2020-02-21

光音天人会下堕在人间,也是由于食贪,由第一口地味的尝试开始。本来光音天下来的天人是没有男女相,他们可以自在的飞行,他们没有我相、人相的分别,没有我与我所的烦恼;但是因为吃了地蜜,失去了神足通飞不起来,不能回到天上,于是他们就留在这里吃地蜜;因为有的人吃得多、有的人吃得少,所以每个人身体就产生了不同的变化,产生了不同变化,互相看来看去,就产生了情欲; admin

2020-02-21

哪四种事呢?第一种事,就是我们在中阴中就不得不受生;第二个,如果我们已经受生了,就不可能不老;第三个,我们已经老了,就不可能不生病;第四个,既然已经病了以后,就不可能不死。所以,生、老、病、死是我们所拥有的这个色身必经的路程。古德曾经说,一个学佛的人,因为有些病痛,反而能够更加精进、更加积极,把这个病痛当成是鞭策自己在佛菩提道上行进的一个激励。因为 admin

2020-02-21

考试结果刚刚公布,这次他的成绩是班级第3名,在他的世界里,这无异于全面的崩塌,因为他的父母一直在警告他,只有每次成绩得第一,他才有未来,他不能承受父母的咆哮和羞辱,于是选择了。每一个人来的这个世界上,除了生理的生命以外,我们还不自觉的彼此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角色生命,学术生命、婚姻生命、生命、宗教生命……在一个个自创或被创的生命中生、老、病 admin

2020-02-21

我们常常脑海里面想像到所谓的自由自在,我们通常想像到,第一个能够想像到的对象,就是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其次,我们或许也会看到水中的鱼儿可以很自在地在水里面游来游去,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文学家在描述自由自在洒脱的状况的时候,往往都会比拟作天上飞翔的鸟儿跟水中自由自在游泳的鱼儿。可是,我们这里就不妨我们花点心思想想看,当鸟儿在天空中自在地飞翔的 admin

2020-02-21

其中她们找到的第一位(偷罗难陀比丘尼),给她们的劝告竟然是叫她们要还俗;因为这位比丘尼看到这么多豪门妇女,她们的僧服及钵都非常好,所以她想:她们如果还俗的话,那接下来这些东西可不就都是我的了吗?这样三衣一钵等等就可以变得有很多。所以她就跟她们讲,她怎么说呢?她说:你们就回家去吧!因为你们家里面那么富贵,你想布施就能布施,你想要护持就能护持,你这样不 admin

2020-02-21

我见没断,悟了这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心以后,会后患无穷,甚至会反过来否定第一义谛,还会回头去认知这一个意识心离念灵知的境界,把祂当作是佛地真如。所以一一众生,他会受制于一个烦恼,而在无量世当中流转,这一个烦恼就是我见;只要能够断了我见,最多就只有七次的人天往返,必然能够出三界。所以如果我们只从一个人个人的自身利害来考虑,断我见是最重要的,远比明心与见性 admin

2020-02-21

那在前面几个讲次里面,我们曾经跟大家说忍辱度的内涵:第一个内涵,就是所谓的世间忍的层次,而世间忍有绝大部分,都是在对治瞋!对治瞋并不容易,因为你想想看,众生都是这么自私自利,可是却不断地犯瞋的心行,来伤害自己而且不肯改过(也很难改过)。这个就是告诉你,要对治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样的它得要有一些方法,这个方法,佛菩萨在忍辱度里面,有教给我们一些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