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大法鼓经讲义》摘录 出版社:正智出版社装订:平装规格:平装/326/32k/普级/单色印刷/初版首刷出版地:台湾语言:繁体中文(全套共六册)第一辑【出版日期】2023年01月【书号】978-626-96703-2-1 书籍简介 本经解说佛法的总成:法、非法。由开解法、非法二义,说明了义佛法与世间戏论法的差异,指出佛法实证之目标即是法——第八识如来藏;并显示实证 | admin 2020-03-19 |
|
第一种邪见指的是什么呢?第一种邪见他认为说:无情也能成佛。这样的一个说法是为什么?因为有一些古德,他曾经在经忏本里面说到,就是“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这样一个说法出现。可是有一些人,读到这样的一个经忏里面所说以后,他就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说法认定为是真实的道理;结果他就这样解释:那这样的话,无情也具有佛性,无情也能成佛。就 | admin 2020-03-12 |
|
不过有些公案,倒也可以依文解义一番,好像也还说得通;只是说得通的,都是世俗法,从来与第一义扯不上边,这就是现代诸方大师解释公案的模样。只如今,明心了,佛法大意、祖师西来意、曹源一滴水等等,从此不再是虚无缥缈,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实,般若诸经可以不用再猜、猜、猜,不用再想像;成佛之道,导师已为我们铺陈,在正觉,所有外面道场认为不可能实证的中观般若,在这里 | admin 2020-03-03 |
|
也就是说,我们要用这个色身当作道器,修习六度波罗蜜,熏习第一义谛知见,锻炼动中定力以及参禅功夫,来寻找生命的实相──第八识如来藏。《优婆塞戒经》卷6接着又开示说: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优婆塞戒经》卷6)要以不坚固的财物来换取坚固的法财。什么是不坚固的财物呢?譬如金钱、珠宝、黄金等等。有智慧的人都明白这些身外之物不坚固,这一生要用的足够就行了,剩下的就用 | admin 2020-02-21 |
|
所以,第一个,他就走到山崖的上面往下跳!说也奇怪,他跳下去以后一点受伤的痕迹都没有。他想了一想:这不是办法!怎么我不会死呢?因此,他第二次就去找大河纵身一跳,不过说来也是奇怪,最后河水硬是把他的身体从没入的河水中,把他给托了上来,所以他也是没死。那他又决定来吃毒药,结果吃了毒药以后身体还是完好的!这样都不会死,让他觉得非常失望。他想:我就是想要一死 | admin 2020-02-21 |
|
结果侍者第一次去就找到了罽夷罗,他想:这一户人家真是贫穷啊!讲一讲,应该很容易就可以把这事情搞定。结果没想到被罽夷罗拒绝了,而且说:实在是没有办法!不论侍者怎么说,他都不答应。侍者没有办法,就只好再回去找国王;如是三次的往返都没有答应,于是国王就非常非常的火大!他想:竟然有人是我的子民,却敢跟我作对!于是他就亲自要来找罽夷罗。这时候,他的王后也在旁 | admin 2020-02-21 |
|
到净土去以后成为不动如来座下的第一个弟子,那被守护的说法比丘后来往生后却变成了不动如来的第二弟子。所以虽然同样是杀,同样是得有作罪及无作罪,但他却是不下地狱的;但因为这个双得有作及无作罪,性罪的果报是将来缘熟相遇时,还是会被死亡的恶人索回一条命,这个就是善心杀人而得有作与无作罪的未来世的果报。无作罪在什么时候才会完全不存在呢?这个是只有在等觉菩萨到 | admin 2020-02-21 |
|
对佛法不了解的人因为没有正确的知见,会将这个说法认定为事实,并作为言传身教的重要内容和心得而不断地传承下去,因此,仅以小文一篇,以正视听!(------微信公众号《佛法文摘》2019/1/7)那么,为何有些人在群众中,会没有威势而被人欺负或瞧不起呢?经典是这样教导我们:最主要的、排在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于诸众生起嫉妒心。过去无量劫来,心起嫉妒与众结怨,来世果报当然 | admin 2020-02-21 |
|
(《起信论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131)像这样依着佛道修学过程的因缘,令众生第八识如来藏从阿赖耶识转变为异熟识,再从异熟识进一步转变为无垢识,就是一段因缘转易的过程,都不离第八识如来藏心体。依第八识如来藏的因缘转易,而有三种缘起法建立,完全含摄了轮回与解脱的现象,摄尽一切世出世间法。这三种缘起法就是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其中业感缘起与赖 | admin 2020-02-21 |
|
首先谈第一个,所行不遂,怀恨在心起瞋,并发起毒誓,导致与众生结下恶缘,未来有因缘遇见时,就会对这位众生无缘无故起瞋,这个起瞋的恶缘,往往断了自己摄受众生、摄受佛土的机会,使得自己成就佛道的时程大大延迟了许多。所以佛在《菩萨善戒经》中曾开示,起瞋会断了与众生的缘,经文如下:【优波离!若诸菩萨犯如恒河沙等贪,如是菩萨不名毁戒;若犯一瞋因缘毁戒,是名破戒 | admin 2020-02-21 |
|
为什么?这牵涉到共业有情的真心如来藏,共同变现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间,以及自己的如来藏,变现了五根身来摄取外境,这两个部分来说明:首先谈第一个部分,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共同变现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间;由于众生在世间有种种行,因此需要一个地方作为众生依止及共同生活的处所,所以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必须变现一个处所,而且能够适合有情居住时,有情才会在这个处所出现及生活 | admin 2020-02-21 |
|
所以在《本生经》第87卷里面提到:王舍城中有一位全国第一的婆罗门算命师;有一天,这位婆罗门发现一件被老鼠咬破的衣物非常不吉祥,会导致自己与别人的大灾难,于是他连忙对儿子说:孩子!这一件衣服你赶快去把它拿到坟场丢掉,而且还得注意千万不要用手去碰到它,那会带来灾难的,你找根棍子夹着它去丢掉吧!这一天早晨,释迦世尊一早便来到坟场的门口,此时算命师的儿子用竹 | admin 2020-02-21 |
|
其中她们遇到第一位,给她们的劝告竟然是叫她们要还俗;因为这位比丘尼看到这么多豪门妇女她们的衣服、衣钵都非常好,所以她想:她们如果还俗的话,那接下来这些东西可不就都是我的了,这样三衣一钵或等等就可以变得很多钵。所以她就跟她们讲,她怎么说呢?她说:你们就回家去啦!因为你们家里面那么富贵,你想布施就布施,你想要护持就护持,你这样不是可以随意自在,何必一定 | admin 2020-02-21 |
|
只要能够惭愧发露忏悔的话,在我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当中,有两种人叫作无所犯,什么叫作无所犯呢?第一种人是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也就是说这个已经久劫—经过久远劫来—已经修行的人,也就是说已经离开异生性障的菩萨,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也就是说以道共戒为修行为依归了。以道共戒为修行为依归,广义来讲,明心开悟以后,就是依止着道共戒、依止着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 | admin 2020-02-21 |
|
舍利弗说:您是世尊弟子当中神通第一,为什么不用神通避开呢?目连尊者回答说:要索受报,终不可避。当人家要来讨回所受的业报时,终究是无法逃避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佛说:生死无始罪无穷,烦恼大海深无底;业障峻极如须弥,造业由因二种起;所谓现行及种子,藏识持缘一切种;如影随形不离身,一切时中障圣道。意思是说,众生无始劫来,于三界六道中不断地生死流转 | admin 2020-02-21 |
|
五根不具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说:他的五扶尘根并不具足;另外一个意思是说:他的胜义根是不具足的。五扶尘根的不具足,譬如说----是说他的色身的五根不具足;例如,他眼睛有了异样、有了残障的情形,或者眼睛缺少,或者是说他的耳朵残障等等的原因,所以使得他的眼根、耳根等等不能正常的运作;这是五根当中五扶尘根不具足的情形。另外一种情形,则是说他的胜义根不具足。譬如来说: | admin 2020-02-21 |
|
所以,我们在佛教里面看因果,第一个就要先建立这个观念,就是因果一定要通看三世。在这一世里面会碰到的一些境界,或者是说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个要看我们之前到底种了什么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前世做了什么样的事情,那么它的结果有可能是到这一世,才发挥影响力,才显现的。这个就是我们看因果要建立的第一个观念。所以,当我们按照这样眼光去看的时候,我们就比较容易 | admin 2020-02-21 |
|
这还是要扣回我们刚前面所说的,主要就是对于法的无知的无明障,也就是对于名闻利养的虚妄、解脱道的胜义、第一义谛的殊胜无知。在《杂阿含经》卷24中,佛陀开示着: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杂阿含经》卷24)佛陀要弟子们要能在细微的罪上----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的罪上,就要生起大怖畏,从身行上明显可见的离杀、断杀,到意 | admin 2020-02-21 |
|
所以一定要在佛法中长养善根、熏习正知正见,最起码第一个要先断除三恶道的恶业,接下来才有往解脱的路上走。因为有情是有八个心识,所以他能够见闻觉知、思惟、分析、比较;当听闻到佛法正知正见以后能够思惟、分析、比较,原来这个生死之苦确实是这样子。自己能够从现量中来了解解脱是什么意涵,也能够从佛法正知正见中了解。这样子的过程,在这个见闻觉知、思惟、分析、比较过程里 | admin 2020-02-21 |
|
第一个说杀生。如果说有情在过去世,造作很多杀生的业,那么去受过可能三恶道的这些酬偿的业以后,回到人间来了;那么到人间来了,要受用什么样的福呢?因为杀害众生的命根,这是折损福德很大的恶业;既然是折损福德,那么来到人间以后,他所受用的福,当然不同于一般造作善业以及其它业的福。这里面 弥勒菩萨讲:这样的有情来到人间以后,他的饮食果实医药都很少,而且本身能够增长色身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