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由于凡夫众生执著我所:于“我所见、我所闻、我所嗅、我所尝、我所触觉、我所有身色、我所了知”等我所万法,恒生执著;由如是我所执著之故,便教导初学解脱道之浅学众生当离我所:以离我所境界而作为断我见,作为亲证初果,作为修行第一方。令其远离我所之贪著,令其面对六尘中之种种我所时,应当不贪不求,应当防意如城、藏六如龟。如是之法,本是方便法、不了义法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斯弘扬南传佛法等人,皆是逃避现实之辈者也,而悉不肯承认二乘法之唯有解脱之道,不具能成佛道之佛菩提道;复又悉皆不肯承认自己未断我见,不肯承认南传二乘法之未具足佛法、之不具成佛之道;亦不肯承认南传佛法之修证永远不能证知法界体性、永远不能证知法界实相、永远不能证知第一义谛,不肯承认自己根本不懂大乘法第一义谛之佛菩提道。如是心行不正之人,却又目空一切,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欲知六祖不思善恶公案之内情者,请详阅拙著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第39、40则之举示,此处容略。)如今星云认为:觉知心不思善、亦不思恶时,一念不生,不起烦恼妄想时,即是真如佛性;认为至如是不起心念之时,即是禅宗之证道、得道时。堕于我所之中,如是境界正是我所故──正是觉知心我所有之境界故。堕于我所,而不能了知我之虚妄者,乃是我见具足之人,焉得是禅宗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关于是非,我平常总觉得有个原则,我们第一不说是非,第二不听是非,第三不怕是非。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是非止于智者。是是非非别人嘴中搬来弄去,我何必那么认真?那么计较?所以没有用的人就不会处理环境、处理垃圾,甚至把家里弄得很混乱;有用的人他就会处理是非,解除烦恼,像贪瞋痴慢疑邪见,只要用教里面所谓“戒定慧”,三学四无量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于认定一切法空即是般若解脱,故认为一法不立即是佛法,一切法皆空即是般若,从此不肯再让人拜以为师(编案:牛头法融禅师见四祖等事,详见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第九十九则“牛头怖佛”公案)。且道:牛头见四祖前之与人为师,及见四祖后之不与人为师,投子如是二答之语,意在什么处?岂是专言与人或不与人为师者?莫错会!错会者,小心投子晚间入梦来赐尔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而《迷悟之间》一书,始自第一辑,阅至第四辑,所说者皆是世间法,实与佛法三乘菩提修证之悟无关,是故星云法师于序文中自言:【所谓‘迷悟之间’,主要的就是吾人在日常行事之中,总有一些“迷”与“悟”的牵扯,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几句小语,偶而给予点破,增加取舍,也会给自己一番的深思。】此即星云法师《迷悟之间》一书之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圣严法师云:《“蚊子上铁牛”是禅宗的常用语,有两层含意:第一,是悟境不容置喙,根本开不了口形容;第二,未开悟前的修行过程中,明知目标是一只铁牛,你自己是一只蚊子,仍要继续不断叮下去。从思辩和逻辑的角度看,那是愚蠢的、无聊的;但以用功夫而言,唯有如此才能踏踏实实。既不要用力,同时也不要放弃;既是在用力,同时也不要祈求;既不是等待,同时也要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拙著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重拈之际,因忆及曹永松伉俪之亲身经历,感叹彼二人之遇人不淑:二十五年来亲近佛光山,却被星云法师误导,而专在世间法上用心,不能建立三乘菩提之正知见,不能亲证三乘菩提之一,难免舍离。虽然曾入佛教宝山,却只在宝山山脚下富丽堂皇之佛光山中,迂回打转而未曾登上宝山,却被佛光山星云等人指称为已入真正之宝山,浪费二十五年之时间、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更勿言语,否则便露破绽,招得悟者当面戳破,须不好看!非唯如此,事既败露,被人举向诸方悟者面前时,必招悟者依禅门古风拈提之,载于典籍流传,遗臭万年,岂有丝毫益处?且道:取柴劈向学人,竟是什么意?参!(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原标题:01忻州打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师您受教后,若能解得钉这一缝,便见宝寿亲切为人处,亦见平实立地处,老赵州自然立在大师眼前;他时后日,天下一切人皆不能奈何您老也!(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原标题:02宝寿打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师若有一日忽然回心自省,来觅平实者,咱家当时且为大师再开一线,便道:“请随我来!”(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原标题:03大随随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以未悟之身而说悟法,故示为悟者,只是野狐禅师尔,于己于众悉无其利,舍寿后之果报,岂未之知?且道:吃粥了,洗钵盂去一句,究竟有什么玄机,便教此僧悟去?次道:吃粥与吃茶,是同是异?若人有眼,于中检得出,平实道尔有来由!三道:吃粥了洗钵,便得悟去;尔星云大师何妨每日吃茶了,亲自洗杯去?莫教侍者代洗,侍者洗底是侍者底,与大师浑然无干也!大师何妨听受平实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而尔星云大师信心满满,得得来到正觉讲堂时,平实却有一句话请问尔:汝唤什么作真佛?又唤什么作礼佛?(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原标题:05雪窦划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平实从来不知不见,何曾责尔星云大师?又何曾为尔说过法?莫谤我好!(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原标题:06鹅湖点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真是参不得,且请端一盆水来洗把脸,打起精神再参!(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原标题:07马祖看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于唯能分析及知解,不能实地观行故,往往错解唯识学之真实意旨,亦必定产生了误会第一能变识阿赖耶识心性之邪见;是故,未悟之人修习唯识学,只能知解及分析之后,心中设想有一唯识学之主体,谓有如来藏为万法唯识之主体识,即是唯识学中所说之“心中立少物,谓唯识实性”,乃是加行位中之学人也,不入真见道位中。如是未见道之人,即是星云法师所说“重知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尔星云法师欲会真正之实相么?且听在下一言:莫砍树木,且率领佛光山上下四众,共携圆锹树苗,同上全岛各处高尔夫球场,遍处植满树木去!(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原标题:09南泉赚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会不得,时刻皆“险!”莫怪无门禅师未曾先言!(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原标题:10南泉斩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不具足如是四法者,十年后悟不得时,莫怪平实未曾先言!(由公案拈提第一辑《宗门正眼》录出) (原标题:11温州卓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是说法者未曾说法,未曾说法者名为第一义谛。”如是说者方名正说,不如是说即名魔说。是故悟抑未悟,不可冒充、不能瞒诸明眼人,唯能瞒诸未悟及初悟之人也!是故往往一言半语之中,久悟之人便能判定说法者之真悟抑或假悟;平实此语,绝非虚假笼罩之言,观乎曾被平实评为未悟、错悟之一切人,何曾有人能写书或当面证明其悟?可知平实言之不虚也!然而此言非是主张: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