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2)证悟的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又是速行道、易行道有七个原因我们这么说:第一、极乐世界没有恶缘,所以我们在那边永远不会造作恶业——我们永远不会被那边的任何五欲所引诱而造作恶业。而且当我们能够离开莲花见佛闻法时,表示性障已经消除了,所以永远不造恶业。在那边所有的众生都具有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那你想想看,想造恶业的话,能造吗?不能啊!刚一起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修学佛法通常有四种过程,大家要了知一下:第一、从散乱到专一。第二、从专一中进入清净的状态(从有入无)。第三、从清净进入真实的状态(从无入真)。第四、从真实中观照一切法的实相(从真入实)。要有这个四种过程,道业才能够迅速增上,道业才能够有所成就。在这里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从散乱到专一」呢?就是说一般学佛人,刚开始都是妄想纷飞、妄念纷飞, 三摩地

2018-07-20

正因为单纯不攀缘,所以许多同修来共修一年或两年就能够成就无相念佛的净念相继这门功夫,而转入体究念佛;乃至因为第一义谛真如三昧知见深细,而得转依修学。因此前方便的戒、善知识的具足、远离三心等,就确实是不会让修行人虚耗生命、金钱;而依于究竟了义第一义谛,就能快速进入菩萨庄严地的修学。所以,欲界定的证得、轻安的发起,乃至断我见的成就,都只是依于证得实相心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天,父母弄了好多的鲜美饮食,他不吃、不喝。第二天,弄了好多的金银财宝在庭院中堆积成山,大精进菩萨连看都不看,连动都不动。第三天起,找了好多知识来,亲朋好友也来劝他:「为了年老父母,你不应当出家。」打车轮战,一个个来,来了又走了,川流不息。大精进菩萨就是不讲话。第五天,看看没办法了,挑选了八万四千彩女来,(所谓彩女就是涂粉擦脂,装扮得很漂亮的女 三摩地

2018-07-20

不住莲花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五力具足);深信因果(成就四不坏信)、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佛国。摄受大乘种性的大心菩萨念佛人。西方三圣接引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 三摩地

2018-07-20

一般来说,喜欢打坐修习的人,他对于外境的敏感性会比较大,容易起瞋,因为自己一直想要入定,但是外境的影响很大,所以那时候就会落入瞋恼的计较当中;不同于第一种状况在于,第一种是被外境带着走,而这边说落入瞋恼的计较中,其实是落入了自己所相应的杂染心所法,而被自己的瞋恼系缚而起思惟,导致于无法安住于无相拜佛,或者无法安置于定境法尘中。当然,会引起内心散乱的 三摩地

2018-07-20

圆背拜佛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通常如下:预备开始用立姿,双足分开约肩宽、两膝微屈、当胸合掌。先低头至胸前,向前弓背弯腰时,脊椎骨逐一拉开,头顶向下,双掌分开著地,双腕靠近脚趾。回到直立的动作正相反,开始时双手著地,头顶向下,两膝微屈。直腰直背时,脊椎骨逐一合拢,下垂两臂渐合掌至胸前,最后垂在胸前的头抬起,回复直立。从侧面看这两段动作,背部弓成圆圆的弧形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个部分是基本的人天善法,就已经要叫众生要修十善以及慈心不杀等等,虽然这只是通于一般的世间善法,但却是求生西方修证佛法的基础。换而言之,有了这一部分的基础,再加上善因缘成就,才会有第二个部分第一项的受持三归;以受持三归的基础,再进一步去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为什么这么说?假如你看到一个人,很真切地在持名念佛求生西方的人,通常他一定是已经受了三归依的; 三摩地

2018-07-20

而其中很多的目的,我们简略来说常见的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乃是要让行者起信,能够继续进步,但是却不是让众生要执着这个瑞相。因此,加持有些人见到瑞相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个行者能够生起信心,成就信力;对于三宝的信心生起的缘故,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信乐,对于自己能够产生足够的信力;所以,诸佛菩萨偶尔会现起一些特殊的境界,让某些众生遇到;但是不 三摩地

2018-07-20

这是上品上生,所必须发起的第一个心!如果这个人他是所悟不真,他很难对于弥陀世尊发起至诚心,因为他不知道佛地的功德是多么的广大殊胜无量无边;也不知道自身与佛地的功德差别是非常的大,误以为一悟即至佛地,因为这样的误会,所以他很容易生起慢心,那就无法发起对于弥陀世尊的至诚心,那他就无法具足第一个条件。我们再来看深心,深心乃是心乐而不动摇,对于的信受乃是非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来看看上品中生在经典上是怎么说的,经典是这样讲:【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到这个,我们就知道:在上品中生的这个阶段,它主要是在摄受大乘种性的大心菩萨这些念佛人。虽然他不用证悟实相而转依法界实相心如来藏,而也受持、持守证悟 三摩地

2018-07-20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进入到了上品下生的部分,上品下生的菩萨他的条件又比上品中生的菩萨简单了一些:他不必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他也不必深解第一义谛的旨趣。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受持方等经典,不需要证悟实相、亲见自性弥陀,也不需要深解,只要了解部分的第一义谛的旨趣;他不像上品中生菩萨要在知见上闻熏具足,他这个上品下生的菩萨,并不需要具足,可 三摩地

2018-07-20

中品上生的这个菩萨,跟上品生的三生的菩萨不一样:上品三生的菩萨都是西方三圣来接引或有化佛,可是中品生的菩萨,中品上生的菩萨是阿弥陀佛及比丘众的无量眷属来接引;而且中品上生的菩萨,佛赞叹他,也为他演说苦、空、无常、无我,来赞叹出家要得离众苦,就说这些声闻法要来讲给这一个中品上生的菩萨,所以这与上品生的菩萨不一样,上品生的菩萨就跟他开示第一义,赞叹他是 三摩地

2018-07-20

谨供参考,阿弥陀佛!lc菩萨答:末学曾听亲教师说过,其大义是当您参禅时,遇有需专心处理之事,而不知参禅,但事毕后第一念仍在参禅,表示功夫成片。故末学以为,无法终日无相念佛,非全业障之事,功夫及知见亦有关系。当然如jade99师兄所言,参加共修可与亲教师小参最佳。正依菩萨答:(1)、从师兄表述来看,师兄忆佛功夫当在第七目,导师书中明确说明:第七目功夫有时会断,故 三摩地

2018-07-20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所以无相念佛的功德乃是可以如经上所说的「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祈愿各位修此法门者,能够如实亲证体会此一行门的殊胜功德,再施设各种的方便接引有缘佛弟子。否定无相念佛,其实是在否定〈念佛圆通章〉的忆佛念佛,这是有大过失的谤法行为。因为忆佛 三摩地

2018-07-20

佛陀说的第一个方法叫作念善相应。念善相应就是:我们的心去安住在善法之中,或者是我们安住在忆佛的念当中,或者我们的心安住在清净无为的、这样的清净心当中。佛陀说要把心安住在善的这一念,祂举的例子说:好像木工师,他们要切割木头的时候,会拿一条墨线,用那条墨线为准则来切割木头,那样的木头就可以切得很正。同样的道理,用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的心,常常都住在善 三摩地

2018-07-20

这是第一次来台北讲堂,第一次近距离面见平实导师,心中雀跃不已。归依典礼庄严而肃穆,当我从平实导师的手中接到纪念佛像时,平实导师慈悲的向我说恭喜,心中非常感动而兴奋,深觉自己十分幸运,能有机缘修学了义,从今天起我就是正式的三宝。算算进入正觉禅净班到今天正好满八个月。犹记得两三年前,家中同修邀我ㄧ起参加禅净班,我因不了解正觉,特别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发现 三摩地

2018-07-20

菩萨一定要了知意识心在三界九地中所有的境界状况,所以能够因知见的正确建立,于参禅的时候能够不落于以定为禅的过失中!因为定境本身都是意识心的境界,既然是意识心的境界,就不是常住法!那么知道参禅就不能、不该落在意识的境界中,但是在知见上,一定要先建立意识所能够到达境界的智慧,从欲界到四禅到四空定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三摩地

2018-07-20

有的人问我:不想拜佛是不是业障太重?第一个:我不知道你的内心是在想什么。第二个:你不能用业障来说明。因为我们一讲:这是业障,我们就可以对自己不负责任了。这是业障,好象跟自己无关了,还应该看看自己为什么这样。这个我帮不了你,只能是你自己观察自己。你得看看自己背后究竟是什么,哪些事牵挂着你。就好象每个人的有很多,不同的欲求它随着环境的不同会生起不同的欲 三摩地

2018-07-20

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莲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不退转,修一小劫以后才进入初地乃至第八地,比上品上生人迟很久。上品下生人,他也相信因果,虽然不能理解第一义,但是不诽谤大乘。他发成佛之心而不造作各种恶业。此种人往生彼国七宝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