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像他们这样的般若,实际上是无因论的般若,变成世俗谛的灭相般若,正是禅宗六祖所破斥的“将灭止生”的凡夫见解,已经不是大乘第一义谛的本来常住般若了;所以他们以这样误会后的解脱道,辩称是大乘法中的佛菩提道,妄执错误的解脱道即是成佛之道而说一切法空的时候,当然就是世俗化与浅化佛法,那正是破坏佛法者,当然一定不是正行僧了。如果是正行僧,他一定会告诉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皈依了表相三宝后的凤山寺《广论》班同修们,虽发心修学佛道,却因为错误知见的导,反而都不能深入第一义谛,都只能在世间法上用功而已;如此而说要在事相上遇境除烦恼,那是不可能的事,反倒是烦恼越除越多。是不是如此?《广论》班的同修若肯如实的扪心自问,自能知晓。皈依三宝真正最主要的是要皈依自性三宝,所谓「自性」即是指「空性」,但只有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体 三摩地

2018-07-22

信因信果就会相信二乘的四圣谛、大乘法的第一义谛必定真实有,当然就会努力清净自心,三归依就会更清净了。最后要相信世间必定有得道之人,也必定有让人证道的法门;有人绝不相信,特别是土城老人走了以后,而我们刚刚出来弘法时;当年我想要把法送给别人,他们还不相信啊!他们认为这个年代已经没有人能得道了,不管是解脱道、佛菩提道,都没有人能得。我太直爽,心想:我信了 三摩地

2018-07-22

应作是说当令归依第一义谛无为僧宝。所以者何以是无为常住僧故。而此僧宝无漏无为。不变不异自证之法。归依如是无漏僧宝。能灭有情一切苦故。复愿有情当获如是无漏功德。得此法已演三乘法度脱有情。我所归依佛法僧宝。不为怖畏三恶道苦。亦不愿乐生于人天。誓救有情出生死苦。是则名为归依僧宝。复次慈氏若有众生。归依三宝应发是心。我今此身已生人趣。得离八难难得能得。以善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七个最吉祥的就是你不要憍慢、不要自大,你应该要知足;而且你应该要反复的能够诵习第一义谛的佛法教理,出三界的佛法教理,这是最吉祥的。第八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忍于种种的欲界的苦患,种种的欲界的爱染,你能够非常高兴地看到依三乘菩提而修学的出家人,愿意依著他们在法上好好的修学,这是最吉祥的。第九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持斋修梵行,而且希望自己能够常常遇到真正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第一种有布施而没有波罗蜜,指的就是一般世间的布施;像是号称为佛教的某个功德会,虽然在寺院当中有佛像,但是却从来不曾谈到不生灭的如来藏第一义谛。所有的一切世间法都是生灭无常的,包括一切有情的五蕴身也同样都是生灭无常的,唯有世间万法的根本——一切有情的如来藏心,才是永不生灭的波罗蜜彼岸。如果我们不教导众生依止自身永不生灭而安隐的如来藏,表 三摩地

2018-07-22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的心体呢?在《佛说不增不减经》卷一里面讲:“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卷一)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包括佛的法身都是如来藏。再来说,为什么叫第一义谛即是众生界?因为一切众生都从如来藏中出生。为什么叫第一义?因为没有再一个法可以 三摩地

2018-07-21

《佛说不增不减经》:「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2-2,p.156)2.《合部金光明经》三身分别品第三:「善男子!是法身者……若了义说,是身即是大乘,是如来性,是如来藏。」(2-3,p.163)3.《胜鬘经》法身章:「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2-3,p.174)(二)法身即是真如(心)。《 三摩地

2018-07-21

在这一系列的文章里,谈到的虽是佛家,但是第一义谛因为是宇宙人生究竟的实相,因此当然也与世间法相通,举凡有关生命科学,神通,命运等看似不相干的东西,其实在了悟第一义谛--真实如来藏後,都会升起殊胜的般若智能,去慢慢了解这些原属世间法上的学问,到底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或是如何进修神通,如何改变命运等,是故证知如来藏,其实只是佛门里的新鲜人,不但不能得少为 三摩地

2018-07-21

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No.839占察善恶业报经(卷2)T17,p0907c2卷隋菩提灯译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定性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十八界法永远灭尽了,已经没有阿罗汉存在了,也已经没有觉知法尘境界的觉知心存在;而这无余涅槃的境界,又有谁能证得呢?难道还有阿罗汉能证得吗?如果是依世俗谛而言,方便说阿罗汉已经证得涅槃,已经入了无余涅槃;但是如果依第一义谛而言,阿罗汉其实是未知未证无余涅槃的。因为无余涅槃中,唯是异熟识独存而永远灭尽十八界法,是无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一些都是世尊所刻意安排的,用来主导整个印度的思想,目的是在世尊出世之前,使得印度的文化能够具足了施论、戒论、之论;更重要的是教导印度人民,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于世间的五欲享乐,而是在于对人生终极第一义谛的追求。也就是世尊为了日后能够弘传真如如来藏事先做好的准备,把印度的文化提升到一定的水平,让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寻求第一义谛这样的想法成为 三摩地

2018-07-21

另外在《佛说不增不灭经》里面,也有一段经文,佛言:【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灭经》卷一)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如来藏跟众生界其实是同一的;众生界当然就是众生的这个生灭变异的五阴十八界,众生界跟如来藏,说众生界就是如来藏;又说如来藏祂就是清净的法身。所以从这个地方,大家就 三摩地

2018-07-21

首先要谈的是,如来藏到底是不是佛所说的法身?佛在《不增不减经》曾开示:【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佛说不增不减经》卷一)解释如下:舍利弗!我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甚深的义理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法能够超过祂;因为诸法都是以祂为因,藉著种种法而出生的,所以第一义谛就是佛所 三摩地

2018-07-21

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T16,p0489b「佛告 三摩地

2018-07-21

〈一谛章〉第十世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何以故?三谛入有为相,入有为相者是无常,无常者是虚妄法,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是故苦谛、集谛、道谛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一依章〉第十一一苦灭谛,离有为相;离有为相者是常,常者非虚妄法,非虚妄法者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颠倒真实章〉第十二不思议是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亦非一切阿罗 三摩地

2018-07-21

何以故?一切如来唯是法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作用,但随众生见闻等故,而有种种作用不同。此用有二:一、依分别事识,谓凡夫二乘心所见者,是名化身;此人不知转识影现,见从外来,取色分限;然佛化身无有限量。二、依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受用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具无量功德庄严,随所应见无量无边无际无断, 三摩地

2018-07-21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 三摩地

2018-07-2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四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世尊常推说法人中、我为第一;今闻如来微妙法音,犹如聋人逾百步外聆于蚊蚋,本所不见,何况得闻?佛虽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如阿难辈虽则开悟,习漏未除;我等会中登无 三摩地

2018-07-21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