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第七个最吉祥的就是你不要憍慢、不要自大,你应该要知足;而且你应该要反复的能够诵习第一义谛的佛法教理,出三界的佛法教理,这是最吉祥的。第八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忍于种种的欲界的苦患,种种的欲界的爱染,你能够非常高兴地看到依三乘菩提而修学的出家人,愿意依著他们在法上好好的修学,这是最吉祥的。第九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持斋修梵行,而且希望自己能够常常遇到真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八)这段的意思是说,唯有证得这个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第一义谛、究竟一实、平等不二之理,找到了佛法中的不二法门,依止这个圣者自证、众圣所由的不二法门,才能够逐渐迈向成佛之道。所以,虽然佛法看来有八万四千法门,乃至于有无量无边的法门,但是这八万四千法门,全部都是由最胜第一义—如来藏—所开演出来的,所以当然全部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另外还有所谓的实义菩萨,则是指已经实证甚深佛法的真实义——第一义谛的菩萨;也就是指已经明心证真,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七住位以上的菩萨。例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世尊曾开示说:【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既然出生在世间中,孝养父母、供养师长,这都是作人子的、作人弟子的所应尽的种种本分;乃至于修止观、读诵经典、思惟经典;乃至于修证,证得这第一义谛,离开贪瞋痴种种诸法,离开性障一切诸烦恼;乃至随烦恼中一一能够消灭,这都是为菩提而能精进勤行,这样才是究竟的般若波罗蜜。 而菩萨于过程中就会去想,我如果今天休息一下,那会导致于什么样呢?菩萨经过思惟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比佛陀更早就出现在这个地方的菩萨们,他们把佛法的如来藏第一义谛,用隐覆的方式广传出去,弘传到整个印度社会;即使是贩夫走卒也都知道,每天要礼敬那个无形无相,却又无所不在的大梵。这种先让印度的人们熏习似是而非的佛法概念,目的就是为了要植入众生相似佛法的种子。这些都是菩萨的密行,其实很不容易了知。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众生的习性,从无知的凡夫位提升上来,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有智慧的佛弟子们,应该要好好思惟,入了佛门究竟要当哪一种达人,如果能够作最正确、最究竟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啊!------《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003集总释宗通与说通----证第一义谛(一)>正光老师 (原标题:世出世间法--菩萨五十二阶位)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也就是说,大乘的无我观是兼含世俗谛与法界实相的胜义谛;而二乘的无我观则是在现象界上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作观行,也就是作“人无我”的观行,或者作蕴处界“法无我”粗相的观行,永远都无法触及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也就是永远不能知道第一义谛,所以说永远都只能依世俗谛而作观行。各位菩萨,以上所说的是大乘法与二乘法所作无我观行的差异之处。 | 三摩地 2018-07-22 |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解释如下:宗通就是宗门的教示,乃是为真正的修行人而说的第一义谛法,也就是明心见性。说通就是接引及度化初机人,犹如启发佛法中的童蒙,建立佛法的正知见,为证悟作准备。原来佛菩提道的明心见性,就是宗通。然后以宗通的法,教导学人未来能够明心见性,这就是说通。接下来要详细说明宗通与说通的内涵。宗通就是大乘见道的明心见性。首先谈明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乘人无我、法无我的修证,具足人无我与法无我的现观,兼含世俗谛与法界实相的胜义谛,函盖了二乘“诸法无我”之人无我、法无我智;二乘的无我观永远不能触及法界实相心,不能触及第一义谛,故非真正法无我。这是大乘与二乘法所作无我观的最大差异处。7.从所断无明上来看二者的差别世尊在《圆觉经》中说有两个障碍——理障和事障,使人不能成佛。理障即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此理当然,则不当说有何菩萨果位可证,更不必说有何菩萨道可行,这三藏十二部等经典都可以歇止了,因为外道印顺以为离开了无余涅盘,一切断灭之外,无有可说之法,如是之凡夫外道臆测之说,全然违背大乘经典!完全不知大乘经典之甚深法义直说此蕴处界中有实相的功德生起,有实相法可以追寻,而此实相为一切内外诸万法之根本,如是之第一义谛,外道虽入佛门,岂能知之!5.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菩萨藏的深邃法义,根本在这说法的现场一开始,就已经不是二乘人所能够了解的,乃至全场听闻,只能够从自己声闻的心态去领受,当会场在演说第一义谛时候,二乘人根本还不知道当时在这法会所谈的实相心在那里,本来整场法会都是在听雷,既然连知道都不知道,就不会有事后来有二乘人去参加这种集结的,这叫做不知为不知,不需要像世间人明明不知道,还要硬着头皮去做自己根本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真信于佛法实相正法,必定于此第一义谛无有怀疑,更对菩萨集结此大乘经典无有怀疑,所以不是菩萨种性者,说也是白说!菩萨何必自作其解,以其无有愿于众生者,以佛陀尚且于第二转法轮说此密意,隐覆而说般若实相,此实相心既然非可新学菩萨可解,多说于集结大乘之事,亦无可救挽邪见众生!3. 竟然有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经由不断闻熏如来藏第一义谛法,知见具足,深刻了解后,就会对如来藏生起欣羡仰渴之心了。过去当我们赞叹宇宙星球之浩瀚,大自然力量之伟大,身体之奥妙,动物之奇观;这时悟了,就转而知道要赞叹如来藏之胜妙了!如来藏虽隐而不见,却是一切生命事物之根源,是究竟之实相。唯有本来不变、本来自在的如来藏,才能生出多变而且多样化的现象界事物;在现象界之人、事、物种种生灭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是二乘涅盘证已,亦回心大乘者,即不畏生死,此乃方便引导而回心菩萨法道,终究必将成就佛道,所以二乘相空之法,也只是方便权教之法,仍非第一义谛法。只有不共二乘之大乘菩萨道法,方依法界实相而说、而修、而证,是故唯有菩萨法才能证空性心如来藏故,唯有菩萨法才能眼见佛性故,唯有菩萨法才能证得种智故,唯有菩萨法才能究竟成佛故,所以说唯有大乘不共二乘的菩萨法,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即是法身。2.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3.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阿赖耶。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辗转无差别!4.真如离心法,远离于分别。5.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6.如来藏为无始虚 | 三摩地 2018-07-22 |
|
此师说:「事实上我也没得说,为什么呢?因心地法门没有开口处,我们的心充虚空遍法界,没有形相可见,没有声音可闻,要从哪里开口说呢?」如是者都是不如理的思惟作意,此师有嘴巴,有如是功能,胜义根又没有坏,为何不能够用人世间共通的语言来说法呢?当然可以,只是没有开悟的人因为急于去附会佛经的「没有说法」,所以就到处「口不择言」,因为世间人都知道可以「说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对于说有一个第一义谛,或是说如来藏真心可以追寻,那就是本来真正的自己,他听了更是无法理解。然而在这世间上,作人还是免不了有很多的生死的痛苦;这些痛苦会造成许许多多的忧愁烦恼,甚至很多人都因此走上了不归路。我们在看待生死的烦恼的同时,你想,学佛是不是可以利益这些在生死忧患中的人呢?如果可以,我们为什么不来学佛呢?学佛的话,就象是你在大海中有一个罗盘, | 三摩地 2018-07-22 |
|
真实如来藏(4)──从取精生子和自由主义谈起栗子鼠在这一系列的文章里,谈到的虽是佛家,但是第一义谛因为是宇宙人生究竟的实相,因此当然也与世间法相通,举凡有关生命科学,神通,命运等看似不相干的东西,其实在了悟第一义谛--真实如来藏後,都会升起殊胜的般若智能,去慢慢了解这些原属世间法上的学问,到底可以发展到什麽程度?或是如何进修神通,如何改变命运等,是故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胜金光明忏》是从《金光明最胜王经》卷2〈梦见金鼓忏悔品〉第四中所节录出,是个很好的忏悔文;但是唱颂此之前,必须先了解此经乃是第一义谛之法,此经不是宗喀巴所说「无因论的一切法空」邪见;如果要用此作忏悔,必须先了解五蕴十八界法的虚妄,以及如来藏的真实,否则作忏仍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宗喀巴主张意识是不生灭心,并且不许有第八识如来藏存在,都与此经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今天我们要说,如果说要酬偿业果,就应该从这个地方来深思来思惟,真正的业是由自心种子的转异、转变、转化,这些透过正确的道理(正确的道理就是佛法的大乘第一义谛的圣教),透过第一义谛的圣教,就可以知道说,业它是被收藏的,所以业没有分这个人或那个人,没有分是我的、他的,只要在这种业性的染著这种情况下,阿赖耶性就会产生这样的业的种子,所以许许多多业的种子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