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无色界的结是什么?四禅之后如果不修四无量心,而直接去修无边处定;当我们进入无边处的时候,那是什么的作用?还是有意识在。因有识在,所以你才能证得无边处定。在无边处里面仍有苦,还是要离,如果知见不够,就在那边安住,心扩散,定就丧失掉了,又退回到色界天来。所以不能攀缘于,因此舍离无边处,那就要往自心里面来安住,心才不会散。往自心安住时,就要缘 admin

2020-06-08

  即使在一切的五欲之中,仍然清楚照见真如佛性的与运作。所以履行义务之时行淫欲,义务履行完了再也不去思念、憧憬、不去回忆,能够深入的观照到欲的过患。在悟后起修的过程里面,菩萨终究有一天会亲自照见五欲,包括淫欲在内,根本就像一条毒蛇。那么到这个地步,我们说他的贪欲就断了。虽然断了贪欲,因缘须要他去做的时候,还是照做不误,只是心中丝毫没有那贪心,如此而已 admin

2020-06-08

  见此比丘于虚中,来往经行。为说普速疾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无碍解脱门已。乃云:如诸菩萨持大悲戒,乃至离垢戒等,如是功德,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弥伽大士。〔四参〕,善财承教,至达里鼻荼国,自在城,参弥伽大士。为说妙音陀罗尼光明法门已。乃云:如诸菩萨普入一切众生种种想海等功德,我今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解脱长者。(梵语达里鼻荼,华言消融。梵语陀罗尼,华言 admin

2020-06-08

  什么有呢?就是在四定中已经除去了种种粗细念之后,所剩下的一念不生的极微细觉知心,这个极微细的定中觉知心就是无色界有;由于执着这个觉知心我,不肯自我舍弃,不肯自我灭除掉,所以不能进入涅盘,不能出离三界生死;如果是真正有智能的人,听善知识开示这个道理而能信受奉行,便可以断除「有爱」,成为慧解脱者,舍寿时便可以不再贪着自己,便可以进入无余涅盘。这四种住 admin

2020-06-08

  」此外,无始无明所蒙蔽的时候,那个境界并不是一切皆。阿罗汉、辟支佛断尽一念无明之后,证得五蕴皆而除去一切起烦恼,所以永无妄想妄念而证得涅盘;但是还有恒河沙数上烦恼末断,因此并不是一切皆,状若平等。所以《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作是念︰我离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察时,得不受后有,观第一苏息处涅盘地。 admin

2020-06-08

  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进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此是佛 admin

2020-06-08

  如果到了实相念佛的地步,证知到性,也知道什么是不与不与假、有与无,了然分明。这个智慧已经出现了,就知道有是不二,这个便是实相,是第一义,这是出世间的慧。念佛可以俱足事上与理上的慧。所以,念佛可以俱足三无漏学---事上的三无漏学俱足,理上的三无漏学也俱足。这也是念佛的果报的殊胜。--------平实导师《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果报 admin

2020-06-08

  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 admin

2020-06-08

  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 admin

2020-06-08

  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 admin

2020-06-08

  另外,如果我们单纯从逻辑上来看,一个世界就只有一尊佛出世,如今有那么多道场都在修学即身成佛之法,那看来也只有一个道场,可能成就即身成佛,而这个可能成就的道场,也只有一个人,可能成就即身成佛,那其他人不是都将希望落了吗?而如同刚才所举证的圣教来看,事实上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有人成佛的;因为下一尊佛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我们一定要谨遵世尊 admin

2020-06-08

  无相观者,能伏妄想,唯观实性,不见十相;一切诸法,体本寂,无见无知,是名正观。若有佛子,安住正念,如是观察,长时修习,无相无为,妄想猛风,寂然不动,圣智现观,证理圆成。(《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依真实心如来藏的诸法实相来施设的,因为真心无形无色,又能出生万法,也能在与万法和合的运作当中,显示出真如实相无为之性;所以说,修学无相 admin

2020-06-08

  三轮体到底在讲什么?也就是说,有一个你布施的对象,也有一个人在布施,就是我在布施,那有施者,有被布施者,所以有这两者,但是也有一个在布施的这件事情;三轮体就是说,无有施者,无有被布施者,也没有布施这件事情,这才能说叫三轮体。三轮体觉知心是办不到的,因为觉知心一定知道祂要布施给谁,祂也知道我在布施,也知道有布施这回事;如果祂不知道要布施给谁, admin

2020-06-08

  众生若觉,何物不说解脱法?何处不说解脱法?那一条路不是解脱之路呢!然后从眼见佛性的这个境界,深入去观察思惟,便见那个不生不灭的真如虽然无形相,却能够在一切四大五阴、六根六尘之中自在运作,并且经由佛性,在一切的相上示现。这就是念佛圆通章里面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念佛圆通章讲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指的就是见这个 admin

2020-06-08

  增上慧学谓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有二:一者般若性——如来藏总相智,地前菩萨之胜行智也;二者唯识性——如来藏别相智、地上菩萨之道种智与究竟佛地之一切种智也。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以四禅八定、无想定、灭尽定为主,衍生之无量三昧为辅。四禅八定者,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合名四禅。初禅境中有觉有观,眼耳身意识俱,鼻舌识不现。二禅以上 admin

2020-06-08

  但是,证悟的菩萨得以实相忏悔,这个人他可以现观罪性本,是因为他有实证实相心的基础以及转依的功德。可是我们也要注意的是,这个实相忏悔的修法,很容易被人拿来误用,作为其犯戒的藉口。其实这个犯戒的人,他根本没有实证第八识,却自己以为实证第八识,然后他一直犯戒不断,根本没有转依的功德。那这样的人,其实他是恶取的人,这个人他对于经文是断章取义,只会挑自己 admin

2020-06-08

  所以在能够满足十信位,应当要具足的信根的前提下,才能够进入住位中修学,进入住位中修学的话,就要来了一法修一法,了什么法?修什么法呢?了知进入住位里面,就是要能够修学现象界五蕴以及般若,修学般若就要能够知道五蕴的法内容是什么?五蕴法的内容就是色受想行识。自己这个觉知心本身祂就属于识蕴里面的意识心,既然是属于五蕴中的心,那就不可能转变为真实,祂就 admin

2020-06-08

  所谓择灭无为是指行者以虚无为为基础,而继续进修出世间法;由于无漏法之修学,产生了简择的智慧,因此就有了抉择力,而得以灭除种种导致分段生死之杂染;从此能以择灭无为之无漏智,而使烦恼障种子在现行时得以加以灭除;由于这种灭除烦恼障现行之无漏性,是依抉择力而产生,所以就立名为择灭无为。这显示出第八阿赖耶识心体中的择灭无为种子已经开始生长了。如果依解脱果来 admin

2020-06-08

  什么叫作虚无为呢?所谓虚无为是说,众生本有的第八识如来藏其体性犹如虚,是无为性,是无作性,非由他作,是不生性,是常性,是不坏性,是不老死性;由于藏识具有以上所说的种种体性,因此说其性犹如虚、无为无作,就称之为虚无为。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这是依凡夫众生分位来说第八识心体所处的境界。这个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乃是指一切有情自心藏 admin

2020-06-08

  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作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