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净无想道的问题就出在,如果以它为究竟的涅槃的道路的话,其实他是有可能产生见解上的错误,所以佛陀并不认可证得非想非非想定,就一定是获得涅槃;问题就在这里,因为真正的解脱在于智慧,要有解脱的智慧,能够断除我见、去除我执,这样子才是解脱啊!所以说,在声闻法道里面的解脱道,慧解脱的阿罗汉,他没有四禅的禅定力,可是他就可以入无余涅槃了。也就是说,他只要能 admin

2020-06-08

  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发起初禅)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不落入断灭空),究竟苦边。】(《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710经)语译如下:【尔时世尊告诉诸比丘说:圣弟子若能清净信心,专心精进而听闻正法的话,就能断除五法,修习七法,使他获得满足。是哪些法而说有五种呢?是说贪欲的遮盖、嗔恚的遮盖、睡眠的遮盖、掉悔的遮盖、心疑不信 admin

2020-06-08

  所谓真如无为,乃是行者经由修习二障之法,具足前面所说的五种无为法以后,进一步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一切随眠;当二障随眠究竟断尽的时候,不但可以远离分段生死,也可以断尽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非大阿罗汉所能知;除此以外,也断尽无始无明一切随眠,非等觉菩萨所能知;从此所说诸法,不再有如等觉菩萨之有极微细之过失。这样的无为境界,乃是第八识中所有杂 admin

2020-06-08

  妙相庄严圣种类身:此谓九地菩萨之庄严报身也,亦名种类生无行作意生身,简称变化身,能随意变化不同种类之有情身相而度众生;此是九地菩萨至究竟佛地所皆有之出世间果报。戒定直往之地上菩萨及戒慧直往之三地满心菩萨有二种法身:法性身及应化法身,此是出世间果报。法性身者,以法性藏识为本体,集藏第一义谛实相般若慧法,应缘能雨大法水,普润众生,以能集藏故名为身,是名 admin

2020-06-08

  别教佛者庄严报身佛也,亦即圆教六即之究竟即佛也。圆教佛者说有六种,谓六即佛也。三藏教及通教之佛,布衣木食,菩提树下吉祥草为座;别教佛及圆教究竟佛皆是究竟佛,以庄严应身,于欲界六天现有锦衣玉食;亦如释迦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于色究竟天宫以禅悦为食,七宝金刚为座。此谓藏通别圆四教佛有异有同,说有四种佛。---------楞伽经详解第一辑p225智慧佛能说法度众,化 admin

2020-06-08

  别教佛者庄严报身佛也,亦即圆教六即之究竟即佛也。圆教佛者说有六种,谓六即佛也。三藏教及通教之佛,布衣木食,菩提树下吉祥草为座;别教佛及圆教究竟佛皆是究竟佛,以庄严应身,于欲界六天现有锦衣玉食;亦如释迦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于色究竟天宫以禅悦为食,七宝金刚为座。此谓藏通别圆四教佛有异有同,说有四种佛。---------楞伽经详解第一辑p225法身、涅槃、离自性者 admin

2020-06-08

  初地乃至等觉菩萨之一切种智未圆满故,名为道种智;道种智位菩萨唯有下品中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佛地一切种智具足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及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究竟圆满。一切智之十智乃是解脱果,三乘无学通有;通教三乘有学无学依此建立果位,显示解脱果修证之位次,故名通教。是故大乘菩萨依此通教解脱果之修证,亦分四果四向,非唯别教五十二位次。一切智之十智具足,乃二乘菩 admin

2020-06-08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了解,从究竟来讲是没有真实的所得,因此这个修学者,他就不会花很大的生命力来追求有为法。如果能够再加上思考说:如果去执着这些有为诸法,会引生很大的过失;这样子修学者的心就能够住在无愿的境界中。所以我们看阿罗汉,他都是灰色作意的,也就是说,他对于世间法并没有爱乐之心。二乘人能够比对:蕴处界是虚幻、生灭无常的,而且能够引生种种的苦;而相对 admin

2020-06-08

  所以这样也就能够不违背菩萨利乐众生的大愿,这个大愿就是要成佛及尽未来际利乐众生,这是菩萨的究竟目标。对如来藏来说,祂也不会去分别这个菩萨大愿,因此究竟来说还是无愿三昧。修行人的愿是他前进的动力,因此在三三昧中,施设这个无愿三昧,可以让修学者分辨哪些法要无愿,而对于哪些法是要有愿的,这样才能有效率地朝着目标快速前进。而菩萨对于世间法,虽然能够因为了知 admin

2020-06-08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了解,从究竟来讲是没有真实的所得,因此这个修学者,他就不会花很大的生命力来追求有为法。如果能够再加上思考说:如果去执着这些有为诸法,会引生很大的过失;这样子修学者的心就能够住在无愿的境界中。所以我们看阿罗汉,他都是灰色作意的,也就是说,他对于世间法并没有爱乐之心。二乘人能够比对:蕴处界是虚幻、生灭无常的,而且能够引生种种的苦;而相对 admin

2020-06-08

  他不相信有极乐世界,琉璃世界丶十方净土,更不相信有地狱令众生受恶业之果报……他大胆否定佛法的根本如来藏,以及否定二乘菩提堕于断灭空,也使得大乘菩提的般若成为性空唯名的戏论,使得大乘菩提的增上慧学——般若实相的第三转法轮诸经的究竟智慧一切种智——成为虚妄唯识论。从此以后,真正的三乘菩提都变成了不可实修丶不可实证的戏论,同 admin

2020-06-08

  这个谛者之称叫如来藏之法界,万法之根本,若没有如来藏,即无任何一法可得,此是法界究竟道理,无可改变或替代,故名为谛,也称为真实。此谛为世间、出世间、世出世间道理之最究竟义,为一切法界之真实相,故名胜义谛。像这样,二乘菩提只在世俗法上观行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也得要断除蕴处界我诸法上之我见与我执,才能证得为圣者,才能得以出离三界分段生死。---- admin

2020-06-08

  但却要在舍离受阴以后,心中先建立一个灭尽五阴以后的如,知道灭尽五阴以后不是断灭空无的一切法空境界,而是真实不断灭的,因此在灭除喜受时,比丘应当专念不忘而保持不退;接著再断除忧受的爱著,再断除舍受的爱著,都是以灭除五阴为目标的;这样断除了喜、忧、舍受以后,究竟远离受阴而成为四果人,如是断除有漏与无明漏了,才算是受具足戒,所以佛说:舍此忧已,如所忧,不 admin

2020-06-08

  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经中圣教说:【云何破僧?谓异相诸阴和合积聚,究竟断彼,名为破僧。】(《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3)意思是说:种种法相不同的五阴和合积聚的缘故,就称为僧。如果能够究竟断尽五阴,不令后世的五阴重新积聚,那就是破僧。这很明显就是从理和来说,因为一切的僧都是五阴所作,如果离开五阴尚且没有我的存在,何况能有僧呢?而且每一个众生五阴的一一阴, admin

2020-06-08

  此果报,十不善业中无;唯于佛法中修八支圣道,灭诸烦恼,造十善业道,而转成清净之业,方能得之;若诸异生凡夫,不断我见而以世俗道灭诸烦恼,此不究竟故,所以非离系果。--------《广论之平议》─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平议正雄居士 admin

2020-06-08

  悟后修学一切种智---如来藏系诸经,而触证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等八识心王诸心所法,证入百法明门而发起道种智者,名为分证即佛,犹非是究竟即佛也。《平实书笺》 admin

2020-06-08

  这个增上慧学,要地地进修,一直都不断的,直到绝对究竟圆满为止。但是四地有一个观行,他得要观察:三地菩萨修成四禅八定、修成四无量心、五神通,都已具足,又现观法音宣流犹如谷响,所以现在成四地心,可以随意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随意化现了(四禅八定及五神通未修学具足者,则不能发起意生身,不能去至他佛世界;也不能在各佛世界化现及度众生)。可是他观察:「我化现这 admin

2020-06-08

  九地满心后,不久就会进入十地,进入十地可就漂亮了、庄严了;怎么说呢?当你到了十地的时候,把你在九地之前所修的一切福德、一切的功德来作回向,回向的结果,你就在色究竟天宫完成了一个大宝莲花王宝殿。这个大宝莲花王宝殿无量广阔,当你进入十地完成这个部份的时候,坐上宝殿里的宝座而放光照耀十方佛世界时,十方诸佛就发动十方世界所有的十地菩萨,带着他们各自的九地以 admin

2020-06-08

  第八识如来藏于识别众生七识心之心行上,及于此等种种了别性上,极为伶俐,非众生七识心所能了知;唯有证悟此心之初悟菩萨,能极少分了知其识别性;证悟此心之久学菩萨,能多分了知其识别性;诸佛能究竟了知此心之识别性及余种种功能差别而无遗余,并具足了知七识心之一切识别性,故名一切种智。由如来藏具备此了别性,故维摩诘菩萨于《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宣说此心 admin

2020-06-08

  这样从因地开始修除第八识的阿赖耶性,而到达解脱道的极果;再修除烦恼障的习气种子,再修除无始无明的所有随眠,成为究竟地的真如心,成为究竟佛;这个第八识转变内涵而成为佛地真如的过程,就称为真如缘起。--------平实导师《心经密意》附录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