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 | 三摩地 2018-07-21 |
|
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世尊。于五盖中几是奢摩他障。几是毗钵舍那障。几是俱障。善男子。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惛沉睡眠疑是毗钵舍那障。贪欲嗔恚当知俱障。世尊。齐何名得奢摩他道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沉睡眠正善除遣齐是名得奢摩他道清净。世尊。齐何名得毗钵舍那道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掉举恶作正善除遣。齐是名得毗钵舍那道清净。世尊。若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二者波罗蜜多是其究竟饶益一切自他因故。三者波罗蜜多是当来世彼可爱果异熟因故。四者波罗蜜多非诸杂染所依事故。五者波罗蜜多非是毕竟变坏法故。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几种最胜威德。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当知一切波罗蜜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一者于此波罗蜜多正修行时。能舍悭吝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趣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正等菩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言涅槃究竟寂静。如是等频。当知是名善清净言教相。善男子。是故由此五种相故。名善观察清净道理。由清净故应可修习。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一切智相者。当知有几种。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略有五种。一者若有出现世间。一切智声无不普闻。二者成就三十二种大丈夫相。三者具足十力。能断一切众生一切疑惑。四者具足四无所畏宣说。不为一切他论所伏。而能摧伏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究竟淡然清净澄洁。为诸众生之所愿见。微妙上地一切智地一切无碍。入此中住至无比能已得法王大自在力。我说名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阿难。是如来界于三位中一切处等。悉无挂碍本来寂静。譬如虚空一切色种不能覆不能满不能塞。若土器若银器若金器。虚空处等如来界者亦复如是。于三位中一切处等悉无挂碍。阿难。一切如来在因地时。依如实知依如量修。观如来界五种功德。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亦名行究竟。阿难。有十种法受持此经。何等为十。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传流。四者谛听。五者自读。六者忆持。七者广说。八者自诵。九者思惟。十者修行。阿难。此十种法能持此经。真功德聚无量无尽。阿难。譬如如意珠王所在之处。一切众宝悉皆出现。持此经人亦复如是。一切善法皆悉得成。阿难。譬如一切树林药草。悉依于地而得生长。善法亦尔。皆因此经而得增长。阿难。譬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书持读诵究竟通利广为人说。终不疲厌不疑不谤。以佛神力。常得自然如意供养。乃至菩提无乏无尽。除定报业。如持戒比丘。不缓持戒。终身天神随侍供养。若彼能于如是深经。乃至不起一念谤想。当得如来藏如来常住。常见诸佛亲近供养。如转轮圣王。凡所七宝常随。如是安慰说者所住之处。如是比经常与彼俱。如转轮圣王所住之处。七宝随住不住余处。其非真宝住于余处。如是安慰说者。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而说偈言一切诸世间 生者皆归死寿命虽无量 要必当有尽夫盛必有衰 合会有别离壮年不久停 盛色病所侵命为死所吞 无有法常者诸王得自在 势力无等双一切皆迁动 寿命亦如是众苦轮无际 流转无休息三界皆无常 诸有无有乐有道本性相 一切皆空无可坏法流转 常有忧患等恐怖诸过恶 老病死衰恼是诸无有边 易坏怨所侵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于十四音是究竟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于诸经论最为究竟。是故名炮庵者能遮一切诸不净物。于佛法中能舍一切金银宝物。是故名庵。阿者名胜乘义。何以故。此大乘典大涅槃经。于诸经中最为殊胜。是故名阿迦者于诸众生起大慈悲。生于子想如罗睺罗作妙上善义。是故名迦。佉者名非善友。非善友者名为杂秽。不信如来秘密之藏。是故名佉。伽者名藏。藏者即是如来秘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无师戒无作戒无荒戒无污染戒竟已戒究竟戒。得平等戒。于香涂身及以斫刺等无憎爱。愿诸众生得无上戒大乘之戒非小乘戒。愿诸众生悉得具足尸波罗蜜。犹如诸佛所成就戒。愿诸众生悉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智之所薰修。愿诸众生悉得成于大般涅槃微妙莲花。其花香气充满十方。愿诸众生纯食大乘大般涅槃无上香馔。犹蜂采花但取香味。愿诸众生悉得成就无量功德所薰之身。善男子。菩萨摩诃 | 三摩地 2018-07-21 |
|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开示说: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我独尊的真心。《心经》是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譬如二乘人不知道无余涅槃本际在哪里,可是菩萨知道无余涅槃本际之所在,而且还会示现机锋,让有缘的众生知道无余涅槃本际到底在哪里;又譬如菩萨说,二乘人需要灭尽自己的烦恼才能证菩提,可是菩萨不用断烦恼证菩提;又譬如菩萨说,二乘人入无余涅槃仍然不知无余涅槃究竟是什么?可是菩萨可以很详细说明无余涅槃是没有六根、六尘、六识极寂静的境界。菩萨证此无余涅槃本际,当 | 三摩地 2018-07-21 |
|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菩萨依所亲证的真心,及转依真心无智亦无得的体性来修行,心里不会有种种罣碍。因为没有罣碍的缘故,心里不会有种种恐怖事情出现,所以能够远离种种颠倒与梦想的境界,最后可以证得菩萨最究竟的涅槃,那就是佛地的无住处涅槃。《心经》已经告诉大众,证此无智亦无得真心,以此为基础来修行,到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一个人究竟有几个心?现代科学家把人类的心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层次,您可知道,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说的吗?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我们每个人都有八个心,在佛经里,这八个心通常被称为『八识』。『识』是指能够认知的功能:眼识是视觉功能,能分辨色彩。耳识是听觉功能,能分辨声音。鼻识是嗅觉功能,能分辨气味。舌识是味觉功能,能分辨味道。身识是触觉功能,能分辨身体的各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说这个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天里面的无想定—它是有为的,而且它有所思维,所以它并不是真正可以获得解脱,所以它只是一个净无想道,而不是能够究竟解脱。所以佛陀在《中阿含经》里面也说,这样子证得的无想定,还不能确保他获得圣果。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这里所说的无想定,只是非非想天里面的禅定力,所指的并不是真正获得解脱的一种禅定、一种智慧定力。(如果想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的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德,为了成就菩萨的三十二大人相、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心经》顾名思义是在说心,包括讲真心、妄心、众生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解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 三摩地 2018-07-21 |
|
唯识如来藏经典既是最后说,应是最究竟法。乃竟以先说之方便化城法而非议后说之究竟法,宁有斯理?譬如世间法律,后立之法优于先立之法,母法优于子法。佛法亦如是,后说之法究竟于先说之法,唯识如来藏系经典诸法是母,是根本;除去母法,则余般若法空及二乘我空等法,皆无所附丽,同于外道断灭论者。故不应因自身未能证得如来藏,便学一神教学者之思想,否定佛晚期及于诸天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增上慧学谓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有二:一者般若空性——如来藏总相智,地前菩萨之胜行智也;二者唯识空性——如来藏别相智、地上菩萨之道种智与究竟佛地之一切种智也。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以四禅八定、无想定、灭尽定为主,衍生之无量三昧为辅。四禅八定者,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合名四禅。初禅境中有觉有观,眼耳身意识俱,鼻舌识不现。二禅以上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