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尔时,清净慧菩萨在众中坐,为欲愍念诸有情故,作是思惟:诸佛如来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复作是念:诸众生类,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知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无上菩提?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长跪合掌白(bó)佛言:世尊!我欲请问,愿垂听许。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我当为说。 admin

2020-06-13

  ------------《涅槃经》卷六龙树菩萨根据《无尽智慧所说经》中“说诸法究竟性空者为了义经,以种种名相说世俗法者为不了义”为总旨,视第二法轮《般若》部诸经为了义经,广泛开演般若深义、诸法缘起性空之理,造中观六论,开创了中观见。依《解深密经》的划分原则,第一、第二法轮为不了义,第三法轮是了义;依《无尽智慧所说经》的划分原则,第一、第三法轮为不了义 admin

2020-06-12

然而布施与成就佛道之因果与关联,属于因果之了知,其中原理并非等觉菩萨所能全部了知,故说因果之深细广大,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而菩萨尽未来际之修行,恒以施为上首,若不先行了知施因与未来受果之关联者,即不能了知布施与异熟果报间之关系;若不知者,欲求诸菩萨尽未来际行施而成就佛果,殆无可能;由是缘故,佛为菩萨弟子四众宣演此经,令得知悉行施与果报间之因果关系 admin

2020-06-11

  而所谓的摩诃衍,就是大乘的般若波罗蜜,早于阿含部之《央掘魔罗经》中,世尊已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若有人以灭除五阴当作是究竟之出世间法,认为即是佛所说之无我法全部,正是不知如来隐覆所说无我性之真我如来藏一乘中道教义者。是故佛般涅槃以后五百年之正法时期中,由于声闻人阿罗汉只是断除烦恼障所摄之五阴人我执,尚有菩萨道中无始无明所知障相应的法我执未知未断,因 admin

2020-06-10

  菩萨从三贤位修证到十地、等觉,最后妙觉地究竟佛所证之无住处涅槃,也是不离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现观此识与其所生之五阴和合运作、不一不异,现观此识所生现之五阴法界与涅槃法界空有不二、不一不异,如是现观五阴众生常住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所得之智慧就是般若波罗蜜,这是必须亲证第八识以后才能生起的大 admin

2020-06-10

  )佛菩提道能够含摄一切万法,菩萨依此胜法才能够救护学人向正道;菩萨依此也能够次第进修而成就究竟的佛道。(节录自平实导师着《楞严经讲记》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9年12月初版二刷,页191。)其实佛法本来没有三乘道,三乘道都是从唯一佛道里面方便分解出来,让众生起信之用的。因此一乘道才是究竟道,而一乘道是成佛之道——佛菩提道,不是解 admin

2020-06-08

  般若系诸经中,进一步显示此第八识空性之中道性;唯识系诸经进一步显示此第八识之究竟性、能生万法之性、无我之性、涅槃之性、成佛之性,如是方名真正佛法也。--------平实导师《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由如来藏所生的六根与六尘来出生能返观自己的意识心,然后由意识觉知心来证知如来藏的所在,来返观如来藏的不可思议 admin

2020-06-08

  禅宗最究竟的地步,就是让你在牢关上面证得有余涅槃,就是让你有能力取证涅槃,再过去就没有了。再过去就是要走佛菩提道的次第进修种智的路,把这个经由佛菩提道所证悟的禅宗的解脱道放在一边,不去取证无余涅槃;回过头来,再来走佛菩提的大道——修学一切种智。现在末法时期,有些大法师说:禅宗哪里有三关?骗人的啦!其实就只是一关而已,哪儿有三关?可是,当你 admin

2020-06-08

  --------平实导师《心经密意》一切种智上的无生法忍的中观,才是究竟的中观;因为一切种智的中观,是大乘佛法增上慧学的中观,属于地上菩萨所亲证的中道现观,函盖八识心王的一切种子的般若慧,这个般若慧才叫做究竟的中观。因为祂具足了断我执和断法执的功德;并且我执的断除,是究竟断而不是像声闻阿罗汉的方便断——只断现行而不断习气种子;只有这种中道的现观, admin

2020-06-08

  唯有究竟佛地之佛性是真「常乐我净」,究竟离变易死故,永无暂灭时故,「无有涅盘佛,无有佛涅盘」故。若未真明自心,未眼见佛性,未修一切种智,未知佛道次第千差万别,而妄说真如佛性是一是异,妄说佛性是断是常,何益于道﹖唯有真实证验真如,亲眼看见佛性,并修一切种智,了解佛道次第参差涉入,获得道种智者,方能真知佛性与真如非一非异之理。若主张真如佛性是一是二者, admin

2020-06-08

  菩萨于亲证如来藏以后,转依祂的清净的体性而修行,使得菩萨未来能够一一亲证如来藏所含藏一切种子的内涵;也就是菩萨能够亲证真心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法道,不仅让菩萨的智慧可以不断地增上,以此来求别相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而且还可以不断地培养福德,最后得以成就福慧圆满、四智圆明的究竟佛。从这里可以了知,菩提就是觉悟真心如来藏,菩提道就是佛菩提的法道,是让菩萨 admin

2020-06-08

  但仍有法执,至佛地断尽无始无明,法执才究竟破尽。》余意:菩萨之现起空执者有二:一为七地满足者,二为三贤位见道菩萨之已断尽一念无明四住地起烦恼者。非单指「七地进诣八地前才会现起空执」,非唯七地有空执,三贤位菩萨之已断尽一念无明而退失大乘者亦起空执。《平实书笺》依理依教,说菩萨断愚圆智,地地升进,于七地具证生空,断尽人我执,不执五阴空,转入八地,继续分 admin

2020-06-08

  我以前就是不先观察众生的根性与因缘,就一心想要把了义而且究竟的妙法传给别人,所以在禅三时统统有奖,也发生了总共三次退转的事件,而且都反咬我一大口,特别是这一次,比以前两次更严重,那真是惨痛的经验。所以我后来就开始观察众生的根性,特别是在禅三小参时,借着你们小参时的专精一心而体会各人的根性与因缘。众生的根性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是凡夫根性;凡夫根性倒还 admin

2020-06-08

  但仍有法执,至佛地断尽无始无明,法执才究竟破尽。故知菩萨明心见性,不须以断一念无明及无始无明为条件。乃至最后身菩萨于人间成佛时,亦是先明心见性后而断尽无始无明破尽法执,不是先找到无始无明,将它打破而明心见性。--------平实导师《平实书笺》 admin

2020-06-08

  但是八地菩萨破无始无明而未究竟,七住十住菩萨也破无始无明而未尽。阿罗汉、辟支佛虽断分段生死,却仍末与无始无明相应。阿罗汉辟支佛尚且末与无始无明相应,何况凡夫众生起心动念如何得与无始无明相应呢?故知一切凡夫众生起心动念产生思想,都是一念无明「起烦恼」相应,无始无明尚未「受刺激」也。《正法眼藏‐护法集》四住地烦恼能生一切起烦恼,所以众生的妄想妄念随灭随 admin

2020-06-08

  又如喇嘛教的《密续》中所教导观想中脉、明点,拙火、宝瓶气等,只是为了达到持久淫乐,说是大贪不贪、说是解脱,或说是究竟、成就抱身佛,这都是欲界最低阶的邪缘相应。有些畜生道的众生,不必它们那么辛苦的,功夫就比他们好。在《正法念处经》中,佛陀为弟子说明了天界众生享受妙五欲的状况以后说了一句重话,祂说:畜生行欲,痴力所作;天若如是,畜生无异。(《正法念处经 admin

2020-06-08

  至于菩萨究竟地,成佛后的解脱境界差异,那就更大了。--------平实导师《心经密意》心所以能自在,是因为有般若慧加上解脱慧。解脱绝对不是因定而得,绝对是智慧,即使是俱解脱,也是靠着尽智的智慧、无生智的智慧而得,不是靠定力而证得;定的本身不能使人出离三界生死,有解脱智慧辅佐,定才能帮人解脱生死。--------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第一辑)》 admin

2020-06-08

  世尊不忍众生久处漫漫长夜、求出无期,故开示涅盘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二门;犹如欲界六天之天主以甘露水润泽一切众生,佛亦如是,欲令众生永断生死,得究竟安乐,故传此二种出世间甘露法门,是真究竟不死药也。如《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中诸梵天王以偈赞佛云:「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此之谓也。世间的甘露有二种:第一种是人间的甘露,第二种是欲界 admin

2020-06-08

  此生若有悟处,便可永离三恶道,最迟者七次人天往返,亦得究竟解脱,不亦乐乎?兹略述以定为禅之十种层次于左:1.散乱攀缘心:以日常生活中或课诵中能知能观之心为真心。2.以法定心:以数息、念佛、忆佛、观心、内观,或其它方法摄心而定住之心为真心。3.常寂常照︰以一念不生时常寂常照之灵知心为真心。此境界犹有观照寂照,不离知也,犹是妄心。此中有十余种定境变化,皆幻而 admin

2020-06-08

  智慧无境界,无所得,乃是究竟了义之佛法。禅定则有境界,有所得,通外道法,须以般若慧为前导,乃能了生死,兹略分述如下:禅定之法皆有境界、有所依、有所住、有入出,境界分段故。前时入某境界、后时出某境界;前时依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前时住某境界、后时舍某境界;生时依某境界、死时舍某境界而别依业力所生另一境界。皆是境界分段之出入依住,佛云:「意识者,境界分 admin

2020-06-08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81   82   下一页»   共1624条/82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