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也有众生是为了求证真相:“究竟世间是有边、还是无边?”为了探究这个真相而发菩提心。这种现象,在我们会中早就有这种人了,所以会因为想要探究真相而发菩提心。不过,有个问题说:“到底世界是有边、还是无边?”这个观念,大家应该转变一下。早期的科学家有人主张世间有边,也有科学家主张世间无边。认为世间有边的人,他是从三界的器世间来说;认为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假使在坏劫到来时,因为信受净土经典的开示,念佛七天后自己提前断命,也可以往生去极乐世界,那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是超越了!不然的话,发愿往生去琉璃光如来的世界,那也是超越劫浊啊!再不然,往生去色究竟天也可以啊!这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所以,众生不能超越劫浊、被劫所限制的原因,都是因为坚固妄想;对于色身存有坚固的虚妄想,认为色身是我,所以存想固形的结果,就被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学佛,当然是要作菩萨,菩萨五十二阶位,大部分的人在于初信到这十信位之间,以娑婆世界如此浊恶难当,应当发心让一切众生得闻阿弥陀佛的名号,让佛陀的度生誓愿可以方便成就,令一切信位菩萨可以在此无穷止尽的轮回岁月里面得到歇息!而我们又既然有缘接触到佛陀殊胜的大乘法义,就要确立行门阶位,应当以信位为首要,当对三宝有绝对的信受以后,善知识的话就会听进去,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初地乃至等觉菩萨之一切种智未故,名为道种智;道种智位菩萨唯有下品中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佛地一切种智具足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及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究竟。一切智之十智乃是解脱果,三乘无学通有;通教三乘有学无学依此建立果位,显示解脱果修证之位次,故名通教。是故大乘菩萨依此通教解脱果之修证,亦分四果四向,非唯别教五十二位次。一切智之十智具足,乃二乘菩提之极果 | 三摩地 2018-07-23 |
|
问他究竟怎样是菩萨,都是哑口无言,而但认偶像为菩萨;所以见大的叫大菩萨,小的叫小菩萨,卧的叫困熟菩萨,甚至有把瓦料烧成的儿童玩品也叫它为小菩萨。前年,一本小学教科书里有个小洋人的画像,旁边注有洋菩萨三字,所以一般儿童都叫洋菩萨。由这种种错误迷谬,简直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无遗!以致引起一般知识份子,排斥拜菩萨为迷信。其实、种种偶像,不单限定在菩萨,有比 | 三摩地 2018-07-23 |
|
”很气自己!可是最后还是得要走参禅求悟这条路!悟后还是得要走成佛之路!因为解脱生死、亲证实相是最后也是最究竟的路。成佛是一切众生最终之路,所以修学佛道的过程中,虽然也曾后悔走上佛菩提之路,可是最后还是要走回这条难行之路来。菩萨正是如此,自身受种种苦,心中却不厌恶佛菩提道,最后一定不后悔走上这条路。第三点就是要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勤就是很勤快,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有众生是为了求证真相:“究竟世间是有边、还是无边?”为了探究这个真相而发菩提心。这种现象,在我们会中早就有这种人了,所以会因为想要探究真相而发菩提心。不过,有个问题说:“到底世界是有边、还是无边?”这个观念,大家应该转变一下。早期的科学家有人主张世间有边,也有科学家主张世间无边。认为世间有边的人,他是从三界的器世间来说;认为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些都是世间法上的利益,但不是真正究竟的利益。又譬如说,在人间募化许多钱财来救济众生的贫病,这是世间的善事,并不究竟,不是真实的善事;因为这种事情会使行善的人生到欲界天去享福,但是享福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生就过去了;欲界天的一生过去了,以前在人间修来的福报就都享尽了,只剩下在人间时曾造的小恶业了,接着就要还报恶业而入三恶道了!短时间内无法再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至于“如何改良色身、使身心年轻化”,乃至“参禅前修之可否”,若发菩提心,具正知见修一切善法、次法,则事事无碍,皆不失精进,理应甚明;又观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一一好有无量好,皆属福德之业,可知相好庄严非不修也;然事有缓急,道有次第,法有多门,如何安心从现乐到后乐乃至究竟乐,就请您自行斟酌了。(原标题:《华严经》中佛说:&ldquo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兹引述《华严经》卷十四记载:无量无数劫,菩提心难得,若能一心求,究竟无上道。设于念念中,供养无数佛,不知是方便,彼犹非供养。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生,无量劫受苦,决定求菩提。这是说明欲求菩提心现前,非常之难。要经无数劫,无三心二意、不散乱心、真发一心去求,最后一定可以究竟无上道。所谓无上道即菩提。菩提---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又称之为真如、智慧。从初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兹引述《华严经》卷十四记载:无量无数劫,菩提心难得,若能一心求,究竟无上道。设于念念中,供养无数佛,不知是方便,彼犹非供养。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生,无量劫受苦,决定求菩提。这是说明欲求菩提心现前,非常之难。要经无数劫,无三心二意、不散乱心、真发一心去求,最后一定可以究竟无上道。所谓无上道即菩提。菩提---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又称之为真如、智慧。从初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缘于末法之世,有善知识平实导师,秉佛慈命、续佛法脉,创立佛教正觉同修会,广传唯一佛乘之宗门了义究竟兼弘二乘菩提。平实导师为了久住、为了利益更多有缘众生,日夜不辞辛劳著书,详解佛经及菩萨论典,亦为救护无量无数被邪见误导的佛,故而撰写破邪显正之论著。由于导师乃累劫久修之悲增利智菩萨,遍以大悲心愿般若智水常净熏修而行普贤行!由于悲心利智使然,故能把隐晦艰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听到善知识开示,或是读到经典之中说,佛法是可以让人离苦得乐的;那也许因为他修定的缘故,引生了种种境界,或是种种的快乐,他就以为说现前就已经亲证离苦得乐的究竟法;却不知道说,都是不离开世间的乐,乃至于说都只是在禅定的乐而已,都不是真正佛法中的离苦得乐。因为基本的离苦得乐,是要断我见的;不断我见而执着世间的种种乐,都是在执取因缘所生法,这是缘散将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如来藏中没有含藏愤怒的种子,怎么会感到愤怒?造成我们愤怒的究竟是外面那个人,还是我们自身?没有觉察的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究竟在生谁的气。因为无明,使得我们不知道其实我们本不是这一具肉身,不是感受和想法,不是觉知世界的心,我们错认方向,因此感受到自我无边的匮乏与不安,如此表现出来的种种就是痴;因愚痴错以为自我与匮乏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就想办法向外求索 | 三摩地 2018-07-23 |
|
唯识如来藏经典既是最后说,应是最究竟法。乃竟以先说之方便化城法而非议后说之究竟法,宁有斯理?譬如世间法律,后立之法优于先立之法,母法优于子法。佛法亦如是,后说之法究竟于先说之法,唯识如来藏系经典诸法是母,是根本;除去母法,则余般若法空及二乘我空等法,皆无所附丽,同于外道断灭论者。故不应因自身未能证得如来藏,便学一神教学者之思想,否定佛晚期及于诸天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是世尊拈花微笑的时候究竟说了什么法?若道他有所说,祂明明未说;若道祂拈花微笑是无所说,大迦叶菩萨为什么却一念相应就悟了?所以无门慧开大师讲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故事时,说世尊是挂羊头卖狗肉。所以说,禅既然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就一念相应而得,可见不是禅定,因为禅定是必须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修学才能成就,禅却是从一念相应而来,所以禅是般若,禅是智慧。禅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净土,是唯心净土,真正的、究竟的净土,非如前三种净土是诸佛化现的化土。是故,禅定是方法,净土是结果。明乎此,即无需为禅与净土而互相争执。三宝弟子在此世界修学禅定,是难行道,也是速成道。往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若具此无相念佛工夫者,欲往生极乐净土,一生即可成办;若以证得究竟解脱境界而言,则往生极乐净土者所需时间超过在此世界之修行者十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但几乎没有多少人真的相信这个道理,都心有不甘,情有不愿,还在不断努力尝试、争取!再多的失败也绝不放弃,再多的揭示也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而这背后的推动力就是无明,就是恐惧、就是担忧、就是不安!究竟谁在恐惧?谁在担忧?谁在不安?那就是自我!在自我的世界里就是如此的破败不堪,就是如此的顽固不舍,于此颠倒梦想勇猛精进,每一个自我都在暗暗发誓:将此轮回进行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净土,是唯心净土,真正的、究竟的净土,非如前三种净土是诸佛化现的化土。是故,禅定是方法,净土是结果。明乎此,即无需为禅与净土而互相争执。(二)禅净互通之事修一般念佛人大多执持佛号,散心念佛。虽然称为念佛,但大约是打妄想的时候居多。较精进者,发觉妄想时,便赶紧回到佛号。真正精进的人,是念佛时不但心中默念佛号,也同时忆念着佛。最后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禅究竟是什么?“禅”,它的本质并不是一般人所想的,很玄很妙的东西。实际上禅是很现成的,很平凡的,很实在的。但是从这个平凡与实在之中却显现出无比的智慧,显现出真实的解脱,显现出究竟的涅槃,这才是禅。可是这样子讲的话,禅到底又是什么?从名相来说,禅就是“般若智慧”。但是禅除了明心开悟以外呢,还有重关的眼见佛性。这个见性,见得分明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