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引自《再议印度之佛教》)诚如导师在《起信论讲记》自序中说明,《大乘起信论》论中义理极深,又宣示成佛之道精神所在之一切种智内涵,多属佛弟子四众闻所未闻之甚深法。实为进入大乘“无门之门”的开导书也。【此论之作,以佛入灭六百年中,小乘之人不信唯心,心外取法,多起诤论,外道邪执,破坏正法,故论主兴悲,特造此论,故云:为欲除疑、舍邪执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戒慧直往菩萨初地所具备的无生法忍道种智、大乘照明三昧、永伏思惑而不现行如阿罗汉,明心初果菩萨仍未具足。我们举个例来说,譬如菩萨初地的大智慧光明三昧,也就是《楞伽经》讲的大乘照明三昧,菩萨初果尚未修证。戒定直往菩萨初地能同时面见百尊佛,能见一百佛世界,能够振动百佛世界,能够住于世间百劫而不坏。而断三缚结的菩萨初果这些都做不到,何况其他更多功德呢?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学人于深入后得智时,修除性障及随分修学禅定,得以次第增上,修证十行阳焰观(现观具有能取六尘之心,犹如阳焰虚妄不实);并修学一切种智三转法轮经典如楞伽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进而参究末后句,解悟末后句,透牢关,亲自体验末后句境界,亲见实相无得无失,成就禅宗所说无事人境界。如是双具十行阳焰观及亲证牢关境界,救护一切有情回向正道,护持世尊了 | 三摩地 2018-07-21 |
|
总合来说,整个成佛之道都是以如来藏八识心王为根本,也就是必须修得般若实相智慧以及一切种智具足,才能次第圆成佛菩提果之修证,此时就名之为波罗蜜多。各位菩萨,佛菩提道之阶段差别总共六个单元,已经全部讲述完毕。相信菩萨们经过我们的说明之后,在深心之中也升起了对佛菩提道有欣羡向往之心,愿意和我们一样一起迈向无比庄严殊胜的成佛之道。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 | 三摩地 2018-07-21 |
|
成性自性具足圆满,是故佛地真如唯带旧种,不受新熏,识种流注已断,离变易生死,得无住处涅槃及一切种智,不共等觉菩萨。七种性自性及七种第一义菩提具足修证,过恒河沙数上烦恼断尽——尘沙惑已尽,从此以去永无异熟果,金刚道成,永无识种生灭。证得过恒河沙数所应证之一切法,住于法身佛境界;不须经由前七识,而直接由真如与有缘佛子相应,法身功德圆满成就,是 | admin 2018-07-21 |
|
如果已经具足三德了,当然就有三身、四智,那就是已经成就一切种智的究竟佛了。成为究竟佛是依靠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指了知一切种子的智慧,那么一切种子是收藏在哪里?种子又名功能差别,又名为界,而我们的无明种子、业种、六根、六尘、六识的功能差别,也就是所有的种子,究竟收藏在哪里?是在我们各人的如来藏里面。当我们证得如来藏以后,就可以去观察如来藏自己的功能, | admin 2018-07-21 |
|
再者,佛之广长舌相殊胜于转轮圣王之相,因为佛乃是证得一切种智,具足了知一切法的实相,无有一法不如实知,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四无碍辩、十八不共法……等无量无边的功德,能够应众生根器深浅,而说无量无边的法要来利益众生,没有不受度者。如《僧伽罗剎所集经》卷二:【是时,世尊有如是广长舌,未曾有虚,善色不可坏,如阿舒伽树华(无忧),犹莲 | admin 2018-07-21 |
|
另外还有对于十方虚空无穷无尽的佛土世界、种种的的器世间,这些器世间的成住坏空,佛陀也都能够具足了知,这是一切种智的境界,也不是诸地菩萨道种智的境界所能够达到的,所以这叫作世间解。第八个名号叫作调御丈夫。诸佛又称为调御丈夫,是因为祂能够知道众生与心,还有众生的境界,并且也知道一切的器世间,所以诸佛能够运用无边的善巧方便来调伏众生,来教导众生。所谓的调 | 三摩地 2018-07-21 |
|
正遍知也称为正等觉,是说佛陀具足一切种智,对于一切世间法,二乘人所修的出世间法,乃至菩萨进一步修学的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不觉悟、无不了知,因此称为正遍知;又能以此正知的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就无上觉,所以称为正等觉。第四个称号是明行足。明行足,这里明指的是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这三明;行足是说佛陀身、口、意业都已经善修,真正的清净,因此称为明行足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但是,真见道的菩萨只是证得如来藏的总相智而已,还要在紧接着开始的三贤位中,相见道位修学如来藏的别相智,十回向位并且要修学熏习一切种智,直到满心时,完成了相见道位的修学。在这三贤位的阶段当中,菩萨在解脱道方面要继续薄贪瞋痴,成为二果解脱;断五下分结,成为三果解脱;乃至消除性障如阿罗汉,断除烦恼障的现行,已有能力舍报后入无余涅槃,成为四果解脱。但是却由 | 三摩地 2018-07-21 |
|
佛具足了了知一切法,没有一法祂不知;一切法所指的就是众生心所起的一切法,所以佛的智慧就称为一切种智。而且,佛具足能够行一切的行,修证成佛所应当修的一切行,都已经修过了,具足了,所以佛可以称为佛。佛陀还有另外一个尊称,就叫作婆伽婆,或者称为世尊。经中说:能破四魔,名婆伽婆。(《优婆塞戒经》卷三)或者说: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婆伽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不论七住以上亲证如来藏有中道实相般若智慧的贤位菩萨,或初地以上证得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的圣位菩萨,乃至等觉及妙觉的一生补处最后身菩萨位,都还不是佛。因为佛是超越菩萨,已经成就了佛菩提道,也就是祂是修学菩萨道的究竟果位。至于不回心的阿罗汉,因为急证涅槃,只修习解脱道,并不修学佛菩提道,所以对于万法本源这实相心如来藏是不知也不证,而他所修习的解脱道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远比明心与见性更重要;明心与见性的重要是为整体佛教,为全体众生而说的;因为如果能明心、见性,渐渐发起道种智,就能护持正法,不让任何人破坏,所以是为全体众生考虑,也为整体佛教考虑的。但是若从每一个人自身的切身利害来考虑,我告诉你:断我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使人流转生死的最主要烦恼——我见——诸位去禅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为有妙观察与平等性二种智慧,才能渐修至究竟佛地而得顿生大圆镜智与成所作智。从此,四智,就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第三章佛有十种功德名号《佛说十号经》卷1说,佛有十种功德名号,即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果我们了解佛的十种功德名号的由来,就能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了,就知道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只要落入意识心中而否定如来藏,就不会求证如来藏,就永远都无法证得如来藏,那他所知的中观就会变成戏论,般若就会变成戏论而被他判定为性空唯名,而成佛所凭藉的一切种智也一样会变成戏论──唯有名相而无种子等法可证;那么增上慧学─万法唯识的增上慧学─所说的一切种智,就会被他们改变成虚妄唯识论。可是,增上慧学的唯识学总共有两门:有真实唯识门、也有虚妄唯识门,二 | 三摩地 2018-07-21 |
|
三、佛之三身所说法义的不同智慧佛能说法度众,化身佛多示因缘,很少说法,不名智慧佛;应身佛多说二乘法,二乘法说已,复说大乘法之总相,少说一切种智;此是智慧佛,以应身住世时多所饶益人天故。报身佛多说大乘一切种智,少有宣说二乘法者;唯有地上菩萨之具意生身及轮宝者能见,戒慧直往之初入三地菩萨犹不能见;所说诸法甚深难解,未入地者闻之不解,于报身佛所说诸经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为一切种智的法义无量无边、深广无比,除非成佛了,否则永远都思惟不尽,所以菩萨对于闻、思二法心无疲厌,最后才能成为究竟佛。七、智和器的清净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中说: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声闻、缘觉智虽清净,而器不净;如来不尔,智、器俱净,是故名佛。佛用了一个譬喻说明了声闻、缘觉和佛智和器的清净不同。佛说:善男子!譬 | 三摩地 2018-07-21 |
|
第三种叫做静虑解脱等至……等等智力,就是说四禅八定该怎么修?解脱道怎么修?等至与等持的差别是什么?也懂得解脱道法义而有解脱慧的智力,以及佛菩提道的一切种智的智力等等。第四是根上下的智力,能观察众生的上根、中根、下根等根性,诸佛都有这种观察的智力。第五是种种胜解的智力,就是不管人家说什么法,诸佛都能胜解;乃至外道说他的法多么胜妙,诸佛都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具足了知众生世间及国土世间的境界是一切种智(注)的境界,不是诸地菩萨道种智(注)的境界,更不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八、佛为什么被称为调御丈夫呢?《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调即调伏,就是降伏其心的意思,御是教导的意思。也就是说,诸佛因为善知方便善巧、能调伏、教导一切众生,所以称为调御丈夫。诸佛善知众生心与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以是故说:「欲以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问曰:但断习?亦除烦恼?答曰:有人言:断烦恼及习俱尽,如先说习尽无馀。阿罗汉、辟支佛但断烦恼,不能断习;菩萨断一切烦恼及习,令尽无馀。有人言:佛久[己>已]远欲。如佛说:我见定光佛已来已离欲,以方便力故,现有生死、妻子眷属。有人言:从得无生法忍来,得诸法实相故,一切烦恼及习尽。有人言:佛从初发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