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这个三品智慧发起具足的同时,佛陀也把从七地入八地的时候,所刻意生起的一分俱生微细烦恼障,也就是(最后一分)习气种子把它断尽,在那个时间会有这个成就在。那最主要是由我们说成佛那个部分最后一分的微细的烦恼障,这个主要是因为实际上菩萨的修行从六地的时候,就已经证入灭尽定,就已经可以如同阿罗汉一样入无余涅槃!但是,就是因为菩萨有生生世世的受生愿,所以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那么阿罗汉在证初果之后,最多七返人天就会证阿罗汉果了,那么从初果之后,到这个阿罗汉果也不过(最多最多也不过)七返人天,那么七返人天的福德怎么能够跟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修集)的这个福德来相比呢?最后我们也看到佛典上面的记载:最后身菩萨成佛的时候是断尽一切的习气种子,就如同我们刚才讲的初夜明心的时候这个状况一样,佛是断尽了所有的习气种子。(第八识中)所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这个三品智慧发起具足的同时,佛陀也把从七地入八地的时候,所刻意生起的一分俱生微细烦恼障,也就是(最后一分)习气种子把它断尽,在那个时间会有这个成就在。那最主要是由我们说成佛那个部分最后一分的微细的烦恼障,这个主要是因为实际上菩萨的修行从六地的时候,就已经证入灭尽定,就已经可以如同阿罗汉一样入无余涅槃!但是,就是因为菩萨有生生世世的受生愿,所以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诸佛对于一切法的根本这个第八识乃是究竟了知的,对于第八识中的一切种子已经具足了现观、具足了亲证,所以可以具足真谛。佛具足了这二谛,所以称为正等正觉;只有真觉觉了这二谛而且透彻源底,才能够称之为正等正觉。接下来,佛陀也可以叫作明行足。经典上说: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优婆塞戒经》卷三)佛陀因为从因地菩萨道中修行,就世世修持净戒,所以具足了三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真正成佛时,当祂见到一个人就知道那个人的来历,因为诸佛可以了知众生心中的种子,这才叫作成佛。正遍知一定有这个功德,对于世间法具足了解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出世间法;也就是对二乘菩提具足了知,然后再针对大乘菩提这个世出世间法也具足了知,就叫作正遍知。也就是说,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以及世出世间法都具足了知,才叫作正遍知。阿罗汉为什么没有正遍知的名号呢? | 三摩地 2018-07-21 |
|
至于不回心的阿罗汉,因为急证涅槃,只修习解脱道,并不修学佛菩提道,所以对于万法本源这实相心如来藏是不知也不证,而他所修习的解脱道也是不具足的;只要断尽烦恼障的现行,然后舍报后不再来三界中受生,就入了无余涅槃,并不以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为必要。所以,阿罗汉既没有七住明心菩萨所证般若总相智,接着三贤位菩萨的般若别相智,以及诸地菩萨的道种智,当然沾不到边啊 | 三摩地 2018-07-21 |
|
而且无垢识已经是纯善性的心,断除一切不善种子,当然是「唯善性摄」,所以一定会藉五别境心所法来与善十一心所法相应。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诸佛法性身,本觉自然智;是真胜义谛,唯佛方证知。」既言清净智(大圆镜智)光明,又言唯佛方证知,可见不是等觉位所证的境界,当然不同于等觉菩萨的异熟识唯与五遍行心所法相应,而必定会再与别境五、善十一相应,此亦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以真正成佛时,当祂见到一个人就知道那个人的来历,因为诸佛可以了知众生心中的种子,这才叫作成佛。正遍知一定有这个功德,对于世间法具足了解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出世间法;也就是对二乘菩提具足了知,然后再针对大乘菩提这个世出世间法也具足了知,就叫作正遍知。也就是说,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以及世出世间法都具足了知,才叫作正遍知。阿罗汉为什么没有正遍知的名号呢?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阿僧祇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 | 三摩地 2018-07-21 |
|
在诸地已经开始断习气种子随眠时,就不可能会有排斥怨家的事情出现了,何况是佛地呢?所以,佛地已经断尽一切无量烦恼。无量两字就包括所知障的上烦恼在内了。四住地烦恼是有量的,只不过四种住地烦恼而已,但是所知障的上烦恼是无数量的。所以无量二字是包括无始无明的恒河沙数上烦恼(又名尘沙惑),诸佛把这些烦恼也都断尽了,所以一切无量烦恼当然一一皆知。既然如此,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1 |
|
诸佛对如来藏究竟了知,对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已经具足现观、具足亲证,所以称之为具足真谛。佛具足了这二谛,所以称为三藐三佛陀。五、佛为什么被称为明行足呢?《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明行足就是指具足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等三明。诸佛都有天眼明:任何一个人只要到达不退转位时,佛就会知道这个人未来多少劫之后 | 三摩地 2018-07-21 |
|
所谓真如无为,乃是行者经由修习二障之法,具足前面所说的五种无为法以后,进一步断尽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和无始无明一切随眠;当二障随眠究竟断尽的时候,不但可以远离分段生死,也可以断尽烦恼障之习气种子随眠,非大阿罗汉所能知;除此以外,也断尽无始无明一切随眠,非等觉菩萨所能知;从此所说诸法,不再有如等觉菩萨之有极微细之过失。这样的无为境界,乃是第八识中所有杂 | 三摩地 2018-07-21 |
|
譬如农夫先治畦垄,次下种子,后以粪水而覆溉之;彼亦如是,如足善住相业有如是百思庄严,乃至顶上乌瑟腻沙相业亦复如是。由此故说,佛一一相百福庄严。这个就是说到,什么是百福庄严呢?事实上百福就是说,要有一百个思。什么叫作一百个思呢?就是,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要修足善住相,这是三十二大人相的某一个相,这个时候要先生起五十种思,然后起这个五十种思,来让我们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这个过程是要断尽所知障的,也是要同时断除一切习气种子的随眠,不再有习气种子随眠在第八识中了,这样修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四种涅槃。佛地所具足的四种涅槃,诸位熟知的是阿罗汉所得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这两种涅槃,菩萨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一样要实证,但是另外两种涅槃呢?却是只有菩萨与佛才能证的。譬如说菩萨明心了,他刚刚进入见道位了,就可以现前看见自己的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1 |
|
因地阿赖耶识修除执藏三界有漏法种之执藏性已,舍阿赖耶名;复修除变易生死之种子流注,断尽尘沙惑已,复舍庵摩罗名,无有异熟,方名真如。一体三名,随于修证层次差别而分别安立,实唯一心,非谓有三;故云现今异生凡夫身中之阿赖耶识,与未来三无量数劫后之真如非一非异;二、依教判三身内涵以上依佛三身,说佛有三种:谓应化身、庄严报身、真如法身。此外依有情一心说有三身 | 三摩地 2018-07-21 |
|
声闻人和缘觉人虽然能断烦恼,但是他们所断的烦恼,只是断现行而不能断习气种子。例如,断烦恼现行的声闻人和缘觉人不会再因瞋而骂人,不会再因贪而去偷盗,但是仍然会有贪、瞋等习气存在。又例如毕陵尊者仍有慢的余习未尽,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佛教历史典故。声闻人和缘觉人的种子习气还在,所以他们的解脱仍不究竟,不能称之为佛。诸佛不仅断烦恼现行而且能断烦恼习气种子,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最后则是漏尽智力,也就是漏尽通,但是不像阿罗汉还有八万大劫的局限而无法具足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性;也因为断尽烦恼障中的习气种子随眠,断尽无始无明随眠,所以诸佛的漏尽智力不同于阿罗汉们。什么是四无所畏呢?四无所畏是从九地菩萨的四无碍辩衍生出来具足的无畏大力。第一是总持诸法无畏,不管是谁问一切种智的任何部分,诸佛都了知,因为总持无碍;有了总持而无障碍时,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诸佛对如来藏究竟了知,对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已经具足现观、具足亲证,所以称之为具足真谛。佛具足了这二谛,所以称为三藐三佛陀。五、佛为什么被称为明行足呢?《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明行足就是指具足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等三明。诸佛都有天眼明:任何一个人只要到达不退转位时,佛就会知道这个人未来多少劫之后将会成佛,他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论坛上有曹兄质疑佛陀,以凡夫知见来窥测如来,此举动如同没有学佛的愚人,将来只是多障碍自己的道业,异想天开的越多,只是让自己将来更加的辛苦,不论是继续轮回,或者是求取佛道,都是障碍!因此奉劝网络上一切大众,若是不知此理,随说着去,切莫于此留下证据!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也有出家人拜了文殊菩萨以后心想:欸!文殊菩萨长得这么庄严,可是为什么要穿这么华丽?所有出家人都只能穿染衣,布料都要染成灰色、坏色,为什么祂竟然可以穿天衣,每天穿戴得这么庄严?这哪能叫作出家?其实,祂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声闻法中的出家人,并不需要一世又一世地示现福德的广大,因为舍报后就要入无余涅槃了,那当然要舍离世间的一切我所贪爱;而大乘法中的等觉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