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佛子以有正见,安住久之,发觉心缘诸界种子,心必散乱,定力必减;又复了知此心住此定中,乃相对于空无边处之向外而向内安住,不离内外,非究竟法;遂舍此定,不缘十方空,不缘内心识,于无所有中安住,舍一切法相定境,是名无所有处定。佛子于此中住,若无见地者,便自以为已证空性,谓为圣人,谓此为出三界,便成妄语,入三恶道,不离轮回。当知此定中之微细了知心仍是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问:请问妄想因何而生?打坐中虽无语言念头,但见心识依然流注不已,知道有无数种子生灭不已。坐中一段时间会有一个念头形成妄想出来,是否因第七识之恒审思量执著之特性而去引出第八识中此刻与其相应之粗重种子、遂成妄想?答:你说的没错,事实上就是这个样子。妄想因何而生?大家都很想知道,因为有很多人想要成就一念不生的功夫,想要入定却入不了。修定时很想不起妄想,偏 | 三摩地 2018-07-23 |
|
缘於四取则出生后有种子,所以灭除四取是解脱生死的初步行门。经云:【缘受(有)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缘爱(有)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缘取(有)有者,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缘有(有)生者,云何为生?若彼彼众生,彼彼身种类,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阴、得界、得入处、得命根,是名为生。】《(杂阿含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者,无明的消除是透过明心见性后,于历缘对境中将自己的烦恼现行、习气种子随眠以及无始无明随眠消除,不是透过脉、气、明点来消除。二者,神通的获得是要靠性障的消除而发起禅定,然后加修神通才能获得,不是靠练拙火才能获得。三者,这些坦特罗佛教所有的法义都离不开男女双身邪淫法,离不开两合的观念,因此坦特罗佛教的无上瑜伽就是不断与女信徒;也难怪坦特罗佛教主张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由经文开示可知,意识乃是意根、法尘相接触后,才由真心如来藏流注意识的种子,才有意识的出现;所以意识是所生法,是生灭法,如来藏才是能生法,才是常住法。因为意识的出现了,才有吾人所受用的诸法境界出现,才能够与人互相沟通。由此可知意识是被生的法,不是自己能够出生的法;既然是被生的法,当然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因此,如果有人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藉由读诵经典,也可以把这些善净法的种子,种进心田之中带到未来世去,届时便很容易与佛法相应,因此利益很大。即使对于经中的某些义理无法完全理解,但是因为时常诵念的关系,把这些记在心里面,或者有时候就把其中几句,在心中让它浮现及思惟它的义理,有时候就突然懂了;或者因为听到别的法义,而让原来其他不懂的法义,也跟着懂了;或者因为某些境界的现前,也突然间领 | 三摩地 2018-07-23 |
|
离欲与正淫并不互相冲突,一位离欲的初禅人,其色身的功能仍然与正常人无异,若其配偶并未想要修离欲行,恐眷属对于佛法修行有怨言,则菩萨仍然可以被动配合眷属而有一般正常夫妻间的正淫之行;最后身菩萨及妙觉位的维摩诘菩萨,在成佛前都还示现娶妻生子,可见是仍有欲行而无欲心,因为他们都是在二大阿僧祇劫前就已入地而离欲了,也在一大阿僧祇劫前就已断尽欲爱的习气种子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类似的花果树种子如果不落地,则不可能有开花结果的一天;就像一个人从来不曾听闻佛法,不知出离、不知出要,是不可能趣向解脱、涅槃道路的。因此信根之四预流支,首先要亲近善士听闻佛法,对佛法如理思惟后,产生了信心与出离的欲念,成就了对佛、法、僧、戒四不坏净,依四圣谛与八正道,法随法行的完成解脱涅槃之道。如偈云:信地为根基四谛慧日照八道甘露水时时勤浇灌身心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二乘菩提不是无上法,它是有上法,只能让你断烦恼障的现行,不能断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所以阿罗汉会有习气种子的现行,根本烦恼不会现行。但佛菩提的无上菩提,和二乘菩提不相同,除了烦恼障的习气种子随眠要断除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求证心真如——证得第八识心体的真实法性与如如法性,因此而生起般若的智慧;再从这个基础上进修一切种智,一步一步的迈向究竟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语译如下:佛说:「大慧!这个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的种种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人,都无法分别了知,为什么呢?由于如来藏心体是清净相,但是因为有客心七识相应的烦恼法尘染污了祂内含的种子,所以有污垢杂染不净。」从这两段的开示中,可以知道的:如来藏的境界是菩萨所亲证的境界,非声闻缘觉所能够亲证、分别了知。「精进四句差别」的小节中所说:又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古往今后,都没有不摄受众生而能成就佛土的佛,因为当你发了大愿、行菩萨道、事事利乐众生,以利乐众生来摄受众生,这些众生从物质的布施以及从佛法的布施当中,得到你给他们的利益;当你给他们这些利益以后,众生的如来藏就会流注与你相应的种子出来,以后就会一世又一世不断的追随你。这样子,经由如来藏的运作,以及经由诸佛菩萨的安排,被你摄受的众生们将会生生世世追随着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彼岸者,『五蕴身为我』的邪见灭,不再造作诸业的种子,灭染求度,断尽烦恼,直取无余涅盘,不再受后世的五蕴身而轮转生死。(以上仍落生与无生两边)中没者,就如有情众生因无明遮盖,妄心染着,贪恋男女欲爱,不知自拔,就好像沉没在江水中,无法摆脱江水的纠缠。在岸上者,即追逐享受世间『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境界乐,而不知放舍此五欲系缚。为人所捉者,就有如在家佛发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为他把随烦恼都断尽了,也已经可以任运的断除烦恼障的习气种子了;所知障的无明随眠也断除很多了,所以这样的大菩萨,绝对不会用下巴看人,绝不会对任何人生起轻视的心。 (原标题:云何修精进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当我们的心念更多的关注自身的无始无明时,证明我们在佛菩提道上已经在持续进步了,相应地,一念无明就会在关注无始无明心念的无量功德下渐渐伏除,心量、证量也会迅速提高--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为什么无始无明的关注会渐渐转依一念无明呢?因为,一念无明的起因就是对无始无明的不了解所造成的,在消除无始无明上烦恼的过程当中,会兼除一念无明的烦恼种子现行,对无始无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经》卷7佛又开示说:【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优婆塞戒经》卷7)如果连世间法的小事都不能忍受了,如何能当个菩萨?又如何能调伏众生进入佛法中呢?忍辱就是修成佛菩提的正因,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修忍辱所得到的果实。如果不能种下忍辱的种子,未来如何能获得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经》卷7佛又开示说:【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优婆塞戒经》卷7)如果连世间法的小事都不能忍受了,如何能当个菩萨?又如何能调伏众生进入佛法中呢?忍辱就是修成佛菩提的正因,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修忍辱所得到的果实。如果不能种下忍辱的种子,未来如何能获得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优婆塞戒经》卷7佛又开示说:【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优婆塞戒经》卷7)如果连世间法的小事都不能忍受了,如何能当个菩萨?又如何能调伏众生进入佛法中呢?忍辱就是修成佛菩提的正因,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修忍辱所得到的果实。如果不能种下忍辱的种子,未来如何能获得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可是极喜地的一切种智是要从如来藏所含藏种子的观行实证而来的;离开如来藏种子观行的实证,就不能得到种智,就进不了极喜地。可是这种子观行的智慧,得要有基础;亲证如来藏。若是连如来藏在哪里都不知道,哪有可能证知如来藏的种子?所以入初地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亲证如来藏,再进修相见道位的般若别相智慧,再进修一切种智而发起初分的道种智,才能进入初地。不是每天很欢喜作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既然生因,那就如同我们在前一集当中曾经讲过说:生因就好像种子一样,有能生芽结果的作用,它不像了因,只能够像灯一样照着物品,让结果更加显著明了而已。释迦牟尼佛就由于大悲心这个生因,而发菩提心的缘故,所以经中说:“疾得成佛”,非常快速就成就究竟佛道。因为一切都是为了救度众生,视众生犹如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不敢起瞋、也不忍起瞋。像《金刚经》 | 三摩地 2018-07-23 |
|
也因此弥勒菩萨所开示的根本大论,《瑜伽师地论》的一开始,属于声闻地的法中就开示:要相应五识的方法,不能离种子依——一切功能差别的起行、执受所依、异熟所摄的阿赖耶识,这是三乘菩提共通的法要。所以在佛世时,印度婆罗门和许多外道,都相信轮回这一件事,也知道轮回是苦无止息的,一些证有神通的人,也能看到一些三界流转的因缘果报而说出来;因此那时佛陀只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