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恶业的罪报如此,布施的福报也一样在来生,要等因缘成熟才受报。像《毘耶娑问经》中世尊开示:如是施报不离施主,未熟不受;命行不尽,不得施报。譬如树王尼拘陀子,其子微细,种之在地则不可见,至树生时方乃可见。施主施福亦复如是,和合熟时乃得果报。(《毘耶娑问经》卷1)必须等到尼拘陀树种子消失,新树才显现出来。布施的福报也是一样,必须今生舍报——五蕴 三摩地

2018-07-22

无为涅槃指的是什么呢?无为涅槃指的是这个法本身,祂是无相无分别与所分别的,祂永远息灭一切诤论、一切烦恼结使、真如无我,而且絶诸意乐与所求;祂从来不会生起祂想要生天、祂想要成就不分别、祂想要去累积多少福报、祂想要去修道,祂从来没有这些意乐与所求,祂不是觉知心与觉知心相应的心所法的境界,这个无为涅槃,佛陀虽于人间示现成佛后舍报入灭,但是这个基础还是以无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这个教导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基础来讲——佛陀教给大家的基础,比方说,什么是正确的因果观,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这些因果关系;或者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保得住人身;或者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有很大的福报,这个是关于五戒十善的一些事情,这是基础。另外,佛陀也教给我们怎么解脱。那当然解脱呢,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烦恼,知道真正烦恼的来源跟它 三摩地

2018-07-22

末法时代的我们请到经书太容易了,这是我们的福报。我们应该虔诚恭敬、礼拜供养、奉诵经典,不要让它束之高阁。否则,我们对不起那些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带回经书的古代西行求法的大德们。-----微信公众号《心香2013》2014-05-01(原标题:血肉带回的《楞严经》)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他很执着,你就告诉他:所有财产都带不到未来世去,何必那么看重?何不为自己来世的世间福报做一点儿准备?用世俗的道理为他讲,就听得进去,假使为众生说人生无常,他们会接受,你就从色身无常开始讲,然后再谈到四念处观,众生比较容易接受,这是因为你已了解世谛,所以能随顺众生的话来说。===首页与分页与分页之间分隔符===实义菩萨的第二十四个条件:当你发了菩萨心,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这时还不认为流转三界六道是痛苦的,认为在三界六道中轮转时是乐多于苦的,当然就得要修习苦圣谛了,才能确实了知苦的存在,才能真断我见与三缚结;也得要藉苦圣谛的修习,了解自己不可能是永远住在人间而且世世都有福报享乐的,往往会流落于贫穷孤独的状况中,或是下坠于三恶道中有苦而无乐。由于在苦圣谛中这样的推求观察,才愿意确实断除三缚结,确定自己要走上解脱道的 三摩地

2018-07-22

以修行人的角度来说,欲界天乃是消耗福报的地方,众生辛辛苦苦于人间持戒行善而积集福德,应该是为了累积成佛的资粮,以此资粮利益众生而成就来世更大的资粮以成就佛道。但是众生却因无明所障,而跟错了师父,信受了未悟的师父说:「做就对了,不必求悟。」此句话就足以断送众生法身慧命。譬如慈济人努力做利益众生的事,此乃佛道成就的前方便,藉此来累积将来见道时应有的福德 三摩地

2018-07-22

也有少数有福报的饿鬼,如河神、山神、鬼王等,他们皈依佛教的同时也保佑学佛的人。饿鬼寿命不定,极长寿者可达一万五千岁(或谓其一天相当于人间五百年)。饿鬼有胎生、化生两种。出生在饿鬼道者,往往是生前欺世盗名、极度吝啬,或者犯有杀生、偷盗、贪赃枉法、举债不还等罪(中品十恶)的众生,如《佛说业报差别经》载: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一者,身行轻恶业;二者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他很执着,你就告诉他:所有财产都带不到未来世去,何必那么看重?何不为自己来世的世间福报做一点儿准备?用世俗的道理为他讲,就听得进去,假使为众生说人生无常,他们会接受,你就从色身无常开始讲,然后再谈到四念处观,众生比较容易接受,这是因为你已了解世谛,所以能随顺众生的话来说。实义菩萨的第二十四个条件:当你发了菩萨心,为众生做事而受苦时,得要坚定其心 三摩地

2018-07-22

此诸天人初间身时,犹如色界天人,保证是中性身,不分男女;以福报尽故,地蜜渐渐消失不现,复生地肥;虽不如地蜜,仍极可口。复经多时,地肥亦尽,于是地上自然而生粳米,遂改食粳米,身体倍复坚韧粗重。其后自然粳米亦尽,转生古人所食糙米。须食之人自行割取,聪明之人为免麻烦,一次割三天粮米。多虑之人一次割取十天半月粮米,终至有人占据地盘,画界为限,不许他人割取, 三摩地

2018-07-22

诸天虽然长寿快乐,神通自在,为世人艳羡,但也仍有其苦恼,欲界天下二天中,有宿世修福不多而相对贫穷者,或为人臣妾,受他所制,或神通未能如意,或受阿修罗作乱的战祸威胁;而且不管寿命多长,福报多大,即贵为天主,也终有一死。六欲天临死前有五种预兆出现:身光消失、不乐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坏、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戏玩乐的天女们,见到这种“五衰相现” 三摩地

2018-07-22

诸天虽然长寿快乐,神通自在,为世人艳羡,但也仍有其苦恼,欲界天下二天中,有宿世修福不多而相对贫穷者,或为人臣妾,受他所制,或神通未能如意,或受阿修罗作乱的战祸威胁;而且不管寿命多长,福报多大,即贵为天主,也终有一死。六欲天临死前有五种预兆出现:身光消失、不乐本座、花冠枯萎、天衣垢坏、身出汗臭,生平一起嬉戏玩乐的天女们,见到这种“五衰相现” 三摩地

2018-07-22

见到饮食干净或污秽,都是由于现前福报的缘故。有财鬼随著他们的福报,各自感应,各得丰饶的饮食。由于天生不同,所受用也各自不同。因此不可以以偏盖全,或以此论彼。好比地狱的众生,是变化而生的,他们的色身死后还可再续生,其他道的众生都不是这样的。而人道的众生,有很强的心念智慧来修行,这是其他趣的众生所比不上的。而天道的众生,能随心之所念而现出所欲之物。由此 三摩地

2018-07-22

如此众生,一世生为人,下一世出生于天界,然后在善业福报享用完后,只剩下恶业果报,因此再下一世就出生为饿鬼,然后在饿鬼报尽后,再下一世上升出生为畜生,畜生报尽后,然后才有机会上升投胎当人,当人时,如果造了恶业,又下地狱去,如此反复地循环不已,形成了所谓的:众生六道轮回、反复不停,无有出期的现象。佛,则是永远出离三界的存在,永远不受苦恼,永远常、乐,我 三摩地

2018-07-22

意思是死有三种;一种是寿命满尽而死,称为时死;另一种是福报尽而死,如缺吃少船没钱治病等;第三种是不能避开死亡的原因而死。死的痛苦,是指众生死的时候,身心同时全面地感觉到了苦受,身与心共同升起大烦恼。人一断气,呼吸心跳停止,这时头脑中的今世记忆将瞬间移至第八识如来藏,因而导致业境现前,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一格一格迅速闪过脑海,一瞬间就 三摩地

2018-07-22

那位穷人就是佛陀祂本身的前生,然后这个菩萨,他无量劫的修行都发这个愿,希望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这样的一个修行持戒,能够感得这样的福报。所谓的修习佛法,无非就是修福跟修慧这两样。那先说修福,事实上在我们的戒、定、慧三无漏学里面,戒本身是一个福业,定也是一个福业,只有慧才是最上的一个修行方法。如果是细分叫作戒、定、慧,如果分大类叫作福跟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真心无形无色无相,不像意识心那样会敏锐的了别、领纳六尘并产生爱、憎、好、恶的分别与执著,但我们的福报和世间所谓的际遇都需要由它来借缘运作完成。想要认识您身中这个神秘而又功能强大的真心如来藏的庐山真面目吗?请到了义的殿堂中来闻熏、思维、修证佛法正理,期待您能早日认清自己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此生不了道,又更待何时!阿弥陀佛!&n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做同供佛所获的福报没有两样。▲察友在为谋,别伴在急时,观妻在房乐,欲知智在说。(《法句经--多闻品》)[今译]观察朋友要看看他怎样为你计谋,分别伙伴要看看他在危急时的态度。了解妻子要看看她在家里以何为乐,想辨别一个人有没有智慧,首先要看看他怎么说。▲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在这一类“感应”的书籍中,所教授的只是人天道的善法,依此修行所得到的果报也仅仅是升官发财、消灾愈病等等世间有漏的福报,根本没有一丝出离世间的念头。而一些佛弟子却沉迷于此,真是不应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人们对世间福报的贪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人将这种人天道的善法误认为是佛法中的“人天乘”。下面就谈一谈这两者的区别 三摩地

2018-07-22

阿那邠坻长者就用八千个金钱做条件,才能换取他的儿子去受戒;这儿子真是有福报,为自己有好处而去受戒,还有八千个金币可以得。他也是为了八千个金币而去受戒的,虽然不是自己主动,是受引诱而受戒,即使如此,仍然得到了无量的功德果报。所以佛交代说:善男子啊!为钱财而去受戒尚且可以得到利益,何况佛以至诚心为了求取解脱而受戒,怎么可能得不到解脱呢?所以为了解脱而至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