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百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千万斛,食之香甘,其味如蜜,甘果熟落,人民食之,众病除愈,眼目精明。佛坐树下,时诸比丘,取果食之。佛语阿难:吾观天地万 admin

2020-06-14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世世无口患,齿不疏黄黑,唇不厚褰缺,无有可恶相;舌不干黑短,鼻高修且直,额广而平正,面目悉端严,为人所喜见,口气无臭秽,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须臾闻欢喜,今当说其福:后生天人中,得妙象马车,珍宝之辇舆,及乘天宫殿。若于讲法处,劝 admin

2020-06-14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若有人轻毁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终无所获。’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若轻笑之者,当世世牙齿疏缺,丑唇平鼻,手脚缭戾,眼目角睐,身体臭 admin

2020-06-14

  尔时,清净慧菩萨在众中坐,为欲愍念诸有情故,作是思惟:诸佛如来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复作是念:诸众生类,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知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无上菩提?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长跪合掌白(bó)佛言:世尊!我欲请问,愿垂听许。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我当为说。 admin

2020-06-13

  意思是死有三种;一种是寿命满尽而死,称为时死;另一种是福报尽而死,如缺吃少船没钱治病等;第三种是不能避开死亡的原因而死。死的痛苦,是指众生死的时候,身心同时全面地感觉到了苦受,身与心共同升起大烦恼。人一断气,呼吸心跳停止,这时头脑中的今世记忆将瞬间移至第八识如来藏,因而导致业境现前,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一格一格迅速闪过脑海,一瞬间就 admin

2020-06-08

  不要耍小聪明,不要以不正当的手法去赚钱,如果以这样的方法所得的钱财,这样不是正财;以不正当的钱财来謢持三宝,当然是属于庄严不清净,未来世虽然能够有很多的福报,但是不善业报也会缠身,而障碍修行。又如有人布施,但是他没有办法以智慧去观照,所以他种的不是福田,种的反而是毒田。他布施的对象是破坏佛法,是毁谤大乘,是毁谤三宝,是以邪法误导众生的,结果,未来世 admin

2020-06-08

  这个僧衣,比较有福报的人,就拿到比较完整的裹尸布,缝起来就成为三条衣;因为它比较宽,只要三条缝起来就够了。如果福德比较不够的,只能捡到破破碎碎的小布条,可都要拼拼凑凑;所以有的人拼凑起来时,一件僧衣就要五条的长条布来缝,乃至更小的布块就要七条来缝。最差的就要九条,因为很零碎而捡来裁成的布条就成为最小的,全都窄窄的一条,于是得要九条才能缝成一件外衣。 admin

2020-06-08

  生天就是三界诸天,依着福报生到三界诸天。那么世间天当然指的就是世间,在这个人间的,譬如说国王,或者说现代人所说的总统。那么这个生天跟世间天,都是因为他们过去造作的善业,然后报得今生这个福报。另外还有出世间天,也就是所谓的解脱天,那么解脱天指的就是一切的三乘的贤圣,因为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之苦。另外还有第一义天,第一义天就要亲证这个涅槃实相,具有实相智慧的菩 admin

2020-06-08

  又如修学禅定,一出定又会与世俗粗重的五尘相应;生到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有一定的寿命,福报享尽还是会下堕;因此只要身心有热恼无法定下来、无法寂静,对三界任何一法有所着,都无法脱离烦恼的范围与系缚。而为什么修行人要对治烦恼障呢?只要是三界烦恼所系,障碍出离三界,这个烦恼障就无法让我们顺利地实证解脱果。在二乘法中就是三缚结——我见、疑见 admin

2020-06-08

  第一个中阴身是最好的,因此如果能在第一个中阴身阶段往生,来世的福报通常会比在下一个中阴身阶段往生的福报更好;所以应该把握在第一个中阴身坏掉之前早点去往生,千万不要对于生前的眷属,与财产眷恋不舍,而拖延往生的时间。因此较有智慧者,在第二个中阴身时,因为已经经历了第一个中阴身,知道中阴身仍然是会生灭的,而且第二个中阴身显然功德不如第一个中阴身,那他就知 admin

2020-06-08

  临命终的时候,由于过去生修来的福报,遇到过善知识跟他说大乘十二部经的名字和意义,听完以后他就叉手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因此可以除掉五十亿劫生死的重罪,乘宝莲花往生。他在极乐世界的宝莲花里面住七七四十九天才能花开,见到的是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两位大士,跟他讲甚深的十二部经,再经过十个小劫才能证得初地。下品中生人,是受五戒而犯五戒,受八关斋戒而犯戒,受具 admin

2020-06-08

  【如为身命耕田种作,随其种子获其果实,施主施已亦复如是,随其所施获其福报。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辩,施主亦得如是五报;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善男子!我今为汝分别诸福田故,作如是说:得百倍报至无量报。若能至心生大怜愍、 admin

2020-06-08

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知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令彼善根速能究竟无上菩提。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顶礼佛足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欲请问愿垂听许。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我当为说。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诸佛如来应正等觉。以何因缘得清净身相好具足。又诸众生得值如来亲近供养。所获福报无量无边。未审如来般涅槃后。所有众生作何供养修何功德。 admin

2020-04-07

他们在年老舍寿后,将会先受最重罪之报,然后就是在无量世以后再领受行善的果报;他们会先入无间地狱之中,这样受尽五种无间之苦,然后再次第上生到上层比较小的地狱之中,这样历经了十劫,一一受报完毕以后才能够转生于饿鬼道当中去继续受苦,受尽完毕以后,再转生到旁生畜生道当中去受种种的苦,一直到成为人类的宠物以后,已经是几十大劫以后的事了;这个时候就是即将受完谤 admin

2020-04-07

众生在世间的福报都是有因果的,不可能无因无果就变成很有钱或很穷。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连一只鸡它想要吃到一滴水,想要在地上找到一粒米来吃,都有过去世的因缘。一个人固然要努力求财,但是应该如何求财,这一生分内有多少财,都是有因果的。分上不该他得的,他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分上该他得的,他只要努力去作,一定可以得到。譬如,有的人辛苦一辈子也买不起一间公寓;有 admin

2020-02-21

因此,这位天神想:要找到一个有福德、有福报的人来当这位大臣的儿子,似乎并不太容易啊!他想了想,就去找另外一位天王(位在他之上的一位天神),然后叙述了同样的事情;但大家想了一想,好像也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原来,要当一位大臣的儿子也并不容易,必须要有福德,而且也必须要有种种的因缘。最后,不得已就去找我们世间人所说的玉皇大帝(这玉皇大帝在印度称为帝释);帝 admin

2020-02-21

可是没有,你杀害对方以后,你很快就下地狱了,你想要帮忙你父母在三宝前供养种种功德,你都来不及作了,对你的父母哪有一点点的利益可言呢?你要跟他再说明:因为世间的一切有情在三界轮转,所缺乏的就是福报、福德;你能够这样去思惟,就想:你父母因为过去生的业力,所以跟人家结怨,今生受报,那已经结束了。可是他们如果在中阴身看到你,却是这样的忿怒痛苦,他们心里面就 admin

2020-02-21

行布施的善业,将来的福报也是一样,必须今生五阴消失后,等待因缘成熟,来生五阴现前才受报。但《优婆塞戒经》除了现报、生报、后报这三种业之外,又有说无报业,或许有人乍看之下会心生怀疑,那不是跟前集节目,引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的圣教有所冲突?其实不然,因为《大宝积经》的偈中,已经设定了假设的情况, admin

2020-02-21

如果众生多造十恶业道,他们的收成就不会好,有很多的空壳;由于十恶业道而导致众生的福报减少了,于是米贵人饥。在这种状况之下还会有许多的恶风暴雨,导致物资烂臭败坏。我们常常被称为宝岛,其实大家都应该要感恩的,因为老天爷啊老是只把你需要的水送给你,大风却送去别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要抱怨说:雨为什么要下那么大?已经够好了!如果没有台风送雨来,能维持一年到头有 admin

2020-02-21

人的福报皆来自于心性,单纯善良就是好心性的直接表现。这样的人在过去生一定做过许多善行,因此今生会有许多善果等着他去采摘,想到这里,真为他们偷着乐,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处处有惊喜?我的好朋友,一位善良能干的女性,别人都羡慕她深得老板信任,殊不知,在老板将一个新部门交给她并许以二十万年薪时,她却说工作还没就绪,每月只拿几千元就好了,在别人眼里是犯傻,但真诚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