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布施的对象为何?布施时,应当观察所布施的对象是谁,譬如你看见贫穷、孤苦无依的老人、小孩、妇孺很可怜,所以用钱财来布施,或者为他们做事,让他们离开贫穷、孤苦、恐惧的生活,使他们生活得以衣食无缺、免于恐惧等等;虽然这些都属于人天善法的福德,可是这些都是菩萨应该去做的事,不应该去推辞。又譬如布施给出家人,也是应该要做的事,因为在家人本来就应该供养出家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一切施的福德最大,这是因为他能够舍弃一切的贪爱,同时又具有功德,不只是大福德而已。而不思议施则更不容易,是要能够把自己的内财—也就是身上的各种器官—都能够随众生的需要布施出去;或者说服他的配偶、子女,把所看重的珍贵财物,都拿出来布施给众生。佛陀说,这样就叫作不可思议的布施。上面所说的一切施和不思议施,都是非常难作到的,因为一般人都是要再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些人听了佛陀有关布施的开示以后,明了了由于有如来藏异熟性的缘故,所以今生所造的善业,在来世会得到百千万倍不等的果报;但是却认为,来世命终之后,今生所造善业的果报,就会完全失坏了,要再靠来生努力去造作善业,来积累后世的福德。但是这种见解其实是不正确的。世尊为我们开示说:【若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施已命终 | 三摩地 2018-07-23 |
|
】(《杂宝藏经》卷二)这意思就是,孝养父母所得的福德,与供养一切天神、一切僧宝,乃至供养诸佛菩萨所得的福德相同而没有差别。末学想,现在是末法时期,最难见到的就是诸佛菩萨了,那种与佛同在心神安定的感觉,很难找到。可是,我在恭读了萧平实导师所写的《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中的那段开示,以及上述《杂宝藏经》卷二中佛对于供养父母的开示之后,结合自己对无相忆佛拜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关于福德资粮的修集「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这些诸佛度众的常法我们可以为人说法流传。2.可是关于「实证」的部分,也就是个人的观行内容、体验内容,我们为了保护大众未来实证的功德,也是不可以写书或上网流传的。3.另外就是有些佛法的内容或是事相的内容,是要选择根器或场合,以免外道或是盗法者,乃至未悟的人诽谤三宝或嫌弃,这些内容我们也不应该流传,以免害众生造恶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布施的时候,人们常常在布施后而生起了悔心,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的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的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这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之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时有山神,语须菩提言:汝今何故,舍家来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则无利益,唐自疲苦?今有世尊在祇桓中,有大福德,能教众生修善断恶。今若至彼,必能除汝瞋恚恶毒。」时须菩提闻山神语,即生欢喜,寻问之曰:「今者世尊,为在何处?」山神答曰:「汝但眠眼,我自将汝,至世尊所。」时须菩提用山神语,眠目须臾,不觉自然在祇桓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 | 三摩地 2018-07-23 |
|
时有山神,语须菩提言:汝今何故,舍家来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则无利益,唐自疲苦?今有世尊在祇桓中,有大福德,能教众生修善断恶。今若至彼,必能除汝嗔恚恶毒。」时须菩提闻山神语,即生欢喜,寻问之曰:「今者世尊,为在何处?」山神答曰:「汝但眠眼,我自将汝,至世尊所。」时须菩提用山神语,眠目须臾,不觉自然在祇桓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 | 三摩地 2018-07-23 |
|
现在台湾不管谁出家,都别丢了佛的面子,佛陀三十二相的大福德,还用得着你穿补钉的破衣吗?三十二大人相都是大福德修成的,随便一相就够后世的佛弟子吃穿不完了,还得穿着补钉的衣服来丢佛的面子吗?所以,那都只是表相上面的修行,都不是真正的苦行。真正的苦行只有菩萨懂,真正的苦行是什么呢?真正的苦行叫作心不放逸,这才是最难修的苦行。世间苦行只要劳苦身体就行了,这 | admin 2018-07-23 |
|
以前布施的时候,虽然也熏习过三轮体空,也就是施者、受者、所施物空;可是往往正在布施的时候,一定也会犹豫不决,多多少少会生起一念说我是不是要布施?那当然在这个同时,就对将来布施所得的福德是有减损的,同时的功德的受用也难以。但是,假如你因为断我见的关系,能进一步去证三轮体空的一分功德,不但正在布施的时候能够多分的舍下悭贪,再加上知道说,三轮体空的背后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佛法是要让自己更加解脱与有智慧,更加安乐!除了修福德也要修智慧,而心性的福德就是因为有修定力降伏五盖,或是转依如来藏的无我清净自性,或是用二乘解脱道的修法让心性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无我。而大乘的修法就是开悟明心并且转依如来藏。《瑜伽师地论》卷51:「缘真如境胜道方能转依故。」(CBETA,T30,no.1579,p.581,c10-11)以下关于转依如来藏的法语都是平实导师的在书中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又到了周一快乐上班日!今天天气很好!所以我们要快快乐乐去上班!当一个菩萨如果福德不够,可能日子就会过得不顺利!而如果定力不够,那在事业或生活中不顺利时就容易退转!因此定力和福德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我们之前也常常强调证悟的条件,请看这一篇:今生能信受,都是往世多劫修行的结果【洞山•禪師】开悟证般若注意事项记得平实导师曾经说过,开悟菩萨退转的原因有几 | 三摩地 2018-07-23 |
|
葛格我在正觉讲堂上课已经超过九年半了,明年四月就要满十年!这十年来我认识很多很多的证悟菩萨,应该有三、四百位以上(主要都是北部),当然很多是看过人但忘记名字,因为大家常常都会见到面!三四百位的证悟菩萨中,年轻人很少!当年二十几岁就证悟的那几位,现在超过三十岁以上了!最年轻证悟的就是《我的菩提路》第一辑的林明佳师姐,她大学时就证悟,现在应该也三十三岁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因此,要劝请同修学员们,一定要善于诃护自己对善知识之信受力,善于培植在上之福德,善于思维之法义,莫随恶因缘而转,进而破坏自己之信根,又成为退分菩萨。《华严经》中说:「若离信根,心劣忧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着,于少功德,便以为足。不能善巧发起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护,不为如来之所忆念。」同修们应随时生起感恩善知识之心,生起无法报恩 | 三摩地 2018-07-23 |
|
其目的一方面在修除性障,减少执着,一方面累积福德,再一方面就是增强定力及摄取般若知见。待定力、知见具足,便知转折和方向,层层转折升进后,禅的实证就出现了。不知道的人认为这个禅应该是很妙、很玄,亲证之后,就知其实祂平实得很,一点儿玄、一点儿妙都没有,但祂在平实之中却处处显着大用。我们可以这样说,禅宗参禅的过程,就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但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如理实见分第五“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尔时世尊说伽他曰:“或有乐求菩提者,闻此经典而受持,乃至书写于经卷,若能恭敬于一偈,应听彼福而无量,发生无量福德藏。得闻如来之藏经,若能求胜菩提行,以神通力住上乘,供养恭敬人中尊,并及十方声闻众,乃至满足于千劫,多千劫数如恒沙,超于彼数不思议。一一世间行无量,纯以宝作妙楼阁,其量高十逾缮那,纵广有一逾缮那,涂香烧香而供养,于中七宝微妙座 | 三摩地 2018-07-23 |
|
然而要亲证自心如来,必须具足定力、慧力、福德三资粮。所谓的定力,就是要有念佛的基本定力;也就是前面所说,于动中都有定力,所以心很细腻,才能够随佛方所去参究一切有情的自心如来。然而在末法时代,有动中定来参究,真的很罕见!因此缘故,现代的佛弟子很难培养动中定来参究;就算有定力,那都是在打坐当中所培养的静中定,于下座不久后就散失掉了,更遑论能够在日常生活 | 三摩地 2018-07-23 |
|
534,c13-22)这在《正觉电子报》中也有提到,请看:《正觉电子报》第82期第108页中,〈我与同修受戒因缘(下)─正辉正占─〉,正占篇:【白老师慈悲教给我们好多方法和注意事项,让我们在如实去作的时候,功德、福德、果报都会更殊胜。第一,在六种时间我们不能出现怪声音,如礼佛、说法、众和合、乞食、吃饭、大小便。第二,六种作意供佛功德更殊胜:佛是大功德田,佛是大恩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正藏》册2,页170,上12-20)】所以平实导师常教导我们,供佛功德无量,是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我们大家要趁活著的时候每天都供佛,即使供奉佛像也是功德无量!因为佛在经中说,若能至诚心供养佛法僧三宝或诸佛形像,不论佛陀有没有在世都一样功德很大。《菩萨优婆塞戒经》卷3〈供养三宝品第17〉中说: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