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第三者,世间的治生是指的经营谋生,佛法中真正的善知识,他还能够广为众生施设方便,令他不只是修集来世的人天福德资粮;而且,更能够进一步去成办未来世乃至久远世菩萨道的资粮,还进一步令学人发起意乐,而自自然然地欢喜奉行;因为已经知道,什么是对他们的佛菩提道的进展有利的。第四者,善知识还能够广开法宴,因为说法的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能够令那些不喜欢经道的欢喜 | 三摩地 2018-07-22 |
|
假如你相信这样的说法之后,那就表示,你可能在修学佛法上的福德资粮还有所不足,所以才会被这样的假名善知识所笼罩。我们试着想想看,单单学佛一词就已经指出,我们是要对佛法的熏习或亲证是要有所求的,所以才会学佛。更何况说,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所以还得要进一步去求。而这个有所求,不妨是学人向上迈进的动力,怎么可以教学人要无所求呢?开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么,要亲证如来藏之前,不能说都不需要有种种福德资粮,而所应当具备的福德资粮要从哪里得到呢?答案是说,假如你只有修学一宗一派,是没有办法完全具足的。你应当更进一步去了解说,因为你所要亲证的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所以当然应当相对具足更广大的福德资粮才可以,这样才会有因缘去亲证法界实相;而这个广大的福德就要普遍的从布施等五度中去修学。再者,于你所修学的宗门 | 三摩地 2018-07-22 |
|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实我们要知道,佛教所教导的目标就是成就佛道,成就福德智慧两足的佛地境界;所以除了必须要有福德资粮增长之外,也要有智慧功德的实证。真正的佛陀所教导的佛法内涵是非常深广,其中智慧的实证内容,也是要佛去探求真理,去实证法界实相心,发起了解脱的智慧,发起了实相般若的智慧;并且每个人都能够依据真理事实,依循正教而行清净行,最后成就究竟的佛道。只是世间看表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更何况今世有钱,乃是过去无量世布施钱财的关系,于今世因缘成熟成为有钱人,可以享受有钱人的快乐果报;然而今世享受有钱人的果报,乃是将过去无量世布施钱财所培植的福德于今世享受,如果今世不继续布施钱财,而一直享受有钱人的果报,待今世有钱的果报享受完毕,已经没有任何点点滴滴布施钱财的资粮来庄严,将于未来无量世要当贫穷人,不是吗?想想看这样划算吗?用膝盖想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应该赶快为亡者开示佛法正理,念佛、诵经及累积功德,帮助亡者有更多的福德资粮,而能够往生到更好的地方去。接下来我们看,投生到饿鬼道的主要原因,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1里面有开示: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一者、身行轻恶业;二者、口行轻恶业;三者、意行轻恶业;四者、起于多贪;五者、起于恶贪;六者、嫉妬;七者、邪见;八者、爱着资生,即便命终;九 | 三摩地 2018-07-22 |
|
问:本会是否可以出版一专讲戒律之书,内容涵盖如《菩萨优婆塞戒经》、《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地持经》…等,书中仔细剖析各戒律,还有易淆讹、轻忽、易犯…等细微处,并详加例证,以提升大众对于戒律之知见;增益大众之道行和福德资粮;并避免大众有退转及谤三宝、谤师…等过失。谢谢。答:正智出版社将会出版平实老师的《菩萨优婆塞戒经讲 | 三摩地 2018-07-22 |
|
再加上说,护持正法继续在人间弘传,也真的需要很多人力,而这正也是这一些有缘的菩萨可以投入这个行列,也好为他们自己累积广大福德资粮的时候;所以一方面随着平实导师一步一步往上走,一方面也衷心地希望说:有缘的菩萨在的道场修学的因缘能够快速地成熟。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有了第四个法相:尽己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因为菩萨在度众的阶段中,有一个事情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那么,要亲证如来藏之前,不能说都不需要有种种福德资粮,而所应当具备的福德资粮要从哪里得到呢?答案是说,假如你只有修学一宗一派,是没有办法完全具足的。你应当更进一步去了解说,因为你所要亲证的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所以当然应当相对具足更广大的福德资粮才可以,这样才会有因缘去亲证法界实相;而这个广大的福德就要普遍的从布施等五度中去修学。再者,于你所修学的宗门 | admin 2018-07-22 |
|
第三个条件就必须要有福德,必须要有广大的福德来亲炙大善知识,随学种智正理而实证之;所以,菩萨的福德必须要由多劫所集的福德资粮,由多劫修除性障所成的福德为最主要的因缘。如果能够具足这样子三缘的人,那一世就能够因为唯识种智的修习而进入到初地。像这样的菩萨悟入唯识正理以后,大多是十生、百生乘愿护法弘法的人,所以能够世世开悟以后,就能够自修自证唯识种智正理 | admin 2018-07-22 |
|
初者名为本性住种性,由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有无漏法为因;次者名为习所成种性,由多世闻熏法界等流法已,熏成种子而成习气为因;其三名为菩萨福德,由多劫所集福德资粮及多劫修除性障所成福德为因;具此三缘者,一世即可因唯识种智修习而入初地。若是菩萨悟已,多十百生乘愿护法弘法者,世世悟已即能自修自证唯识种智正理,佛恩所加,欲至三地不难,由是可知唯识宗义在佛法中 | admin 2018-07-22 |
|
】马鸣菩萨于《大乘起信论》中既已明示此难可了知之理,今逢导师的《起信论讲记》为众进一步开示大法,开演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有缘佛子承斯般若慧之熏习,应消除个人之性障,累积深厚之福德资粮,速求悟入,以便悟后起修,将来莫因世法种种缘故,起贪瞋痴慢疑而退失,致废失今生往世修习一切道业。后记此世诞生于西印度婆罗门家族,后移居中印度舍卫国婆枳多的马鸣菩萨,上承 | admin 2018-07-22 |
|
一旦继续保有人身的话,他就可以有机会继续修习第一义,并且继续修集福德资粮;等到他有一天他的这些资粮都具足了之后,他自然就能够又重新见道;并且到那个时候,他再重新见道的时候,就不会再退转了。但是,这个人如果说在生疑退失的时候,如果不持守禁戒,动不动就诽谤乃至破坏正法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他就违犯了菩萨的十重戒;一旦他犯了十重戒的话,一切果证皆失,成地狱罪 | admin 2018-07-22 |
|
此人若能严持净戒,心虽有疑,不敢便谤,乃至不敢毁破其法,则尚可保来世人身,继续熏修第一义,修集福德资粮;此世之悟而复退,亦可于来世助益其见道不退;若不持净戒,辄便诽谤,乃至毁破其法,则犯十重戒,成波罗夷﹙断头﹚罪,三贤十地所修证果位,一切皆失,成地狱罪。来世人身尚且不保,何况三贤十地果证及与智慧?净戒之重要者,其故在此,应遍一切佛门道场一切学人,普 | admin 2018-07-22 |
|
小编希望自己将来可以用菩萨的胸怀去接纳和包容人性,并由此与人广结善缘、累积福德资粮!那么,你愿意与我一起学做一名真正的菩萨吗?(原标题:人性不可考验,只需遵循)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能够经常像这样子做的人,一定是已经三业端正的人,那么他的财富以及寿命就都会不断地增长,而具足进入佛道中修学的福德资粮。如果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听闻了佛菩萨或者善知识的教导,接受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正理,并且已经了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间最究竟无上的正道,那么,他就会乐于进入到佛门中成为佛,开始修学十信位的初信位,来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吃素行善乃是积累今世或未来世亲证三乘菩提的福德资粮。佛教所讲的解脱即是依般若智慧修行,从而达到身心的究竟解脱;如同章太炎所说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佛教的理论,使上智者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佛分明是求智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楞严经》云;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