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宗通又名自宗通;大乘佛子修学佛法,若已满足信心,具备福德资粮者,当以大乘见道为第一要务;大乘见道即是禅宗之开悟明心。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与类智,成位不退菩萨。此即自宗通之初步入门,然犹名为习种性菩萨,虽得证悟而有见地,仍未 admin

2018-07-21

然而在开悟明心之前,必须要先随从真善知识修学,次第的具备见道所需的定力、慧力和福德资粮,这样才能次第的修集、次第修证,也才能次第成就佛道。所以说,禅宗的开悟明心,乃是修学大乘佛法一切宗派行者的首要目标,也是最急切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除了禅宗的开悟明心——亲证如来藏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方法,可以使人能够真正的进入佛教的内门当中,来修 三摩地

2018-07-21

)宗通又名自宗通;大乘佛子修学佛法,若已满足信心,具备福德资粮者,当以大乘见道为第一要务;大乘见道即是禅宗之开悟明心。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与类智,成位不退菩萨。此即自宗通之初步入门,然犹名为习种性菩萨,虽得证悟而有见地,仍未 三摩地

2018-07-21

为什么不多说呢?因为他们没有福德资粮,他们没有对于如来的具足信!为什么会没有?你说:“他们已经出家了,为什么还没有具足信?”因为他们不愿意相信如来是永恒常住的!所以如来也不要跟他们讲。因为呢他们这样做,只会导致他们未来的苦果,要等到他们不断的因缘能够成熟,然后才有因缘、才有时机,来选择这个大乘法来跟他们讲授。那你说:“如果他们很快就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佛菩提道的基本修行方法则是实修六度,累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以求证诸法实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种智为目的。大乘佛菩提道的见道、修道、成道,皆需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作为基础,若缺少资粮便无法进修。二乘无须积累很多的福德资粮即可成道,是以有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之说。相对佛菩提道来说,解脱道易修易证。只要有善知识指导,每一个人都可以藉意识深入 三摩地

2018-07-21

已成就十信位修习对于三宝以及因果具有信心而进入住位的菩萨,经过初住位到五住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福德资粮的修集后,进入六住位中,一方面先要证得声闻解脱道的见道,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另外一方面,才能够经由般若中观的熏习建立知见,再藉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成唯识论》卷九),这大乘四加行的寻思与现观,在六住位满心时,一念 三摩地

2018-07-21

 是故大乘佛子修学佛法,若已满足信心,具备福德资粮者,当以大乘见道为第一要务;大乘见道即是禅宗之开悟明心。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类智,成位不退菩萨。随后尚须亲随宗教俱通之善知识修学定力功夫,求见佛性;眼见佛性时,即入十住位 三摩地

2018-07-21

虽然这样积聚很多福德资粮,可以中品往生。但是如果他中途翻悔的话,还是一样生在边城。所以绝对不能后悔、怀疑。我们前面讲过,“信,是道源功德母”,信,能生诸佛法,生诸功德,尤其“念佛门”,必须要有绝对的净信。同一部经的卷下里而又有一段说:“至要当斋戒,一心清净,昼夜常念‘欲生阿弥陀佛国’,十日十夜不断绝,我皆慈哀之, 三摩地

2018-07-20

体究的时候,应当以思惟观的功夫去审究“如何是佛性?”如果自己的福德因缘和功夫具备,那么遇到真善知识的话,一言便了;如果这善知识已经明讲了而我们还不能见,就表示自己的福德因缘和功夫还不够,应当要同时再修集各种福德资粮和念佛定的功夫。而在体究的这个过程里面呢,方向有一点差别,这个阶段的体究,要往动态之中去体会,这个时候要避免打坐,避免静中的参 三摩地

2018-07-20

*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勤修三福净业。第二阶段*参话头,参公案。*开悟明心,一片悟境。*锻夫求见佛性。*眼见佛性(余五根亦如是)亲见世界如幻,成就如幻观。*学习禅门差别智。*深入第一义经典。*修除性障及随分修学禅定。*修证十行位阳焰观。第三阶段*学一切种智真实正理--楞伽经、解深密经、成唯识论……。*参究末后句。*解悟末后句。*透牢关--亲自体验所悟末后句境 三摩地

2018-07-20

若能具备善根福德资粮及方便善巧者,深入修习至理一心及更深境界,则欲往生诸佛净土亦可得生。若不欲生诸佛净土,亦可自住唯心净土。得事一心者--即无相念佛修成者,固然可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可即生深入修学更深境界,藉以提升莲品,得以早日迥入娑婆,救度苦难众生。参禅人若不欲深入念佛圆通法门,则可将此法门作为敲门砖,用过即弃(其实此法胜逾金玉);亦如渡河需要船 三摩地

2018-07-20

体究的时候,应当以思惟观的功夫去审究“如何是佛性?”如果自己的福德因缘和功夫具备,那么遇到真善知识的话,一言便了;如果这善知识已经明讲了而我们还不能见,就表示自己的福德因缘和功夫还不够,应当要同时再修集各种福德资粮和念佛定的功夫。而在体究的这个过程里面呢,方向有一点差别,这个阶段的体究,要往动态之中去体会,这个时候要避免打坐,避免静中的参 admin

2018-07-20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二》第19集<福德资粮概说>张正圜老师(原标题:慈心不杀对修道的影响) 三摩地

2018-07-20

各位菩萨,我们想想看,三界至尊的佛,对父母尚且都能这样的恭敬奉养,何况我们一介凡夫想要求明心见性,却不需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呢?绝对没有这个道理吧!我们从社会新闻当中,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不仅不孝养父母,甚至于苛求父母,或者父母的钱财,像这样的人,说是要来学佛,求明心见性,想要求解脱,根本就是缘木求鱼,不可能的事啊!因为人伦的基础尚且都无法作好,何况 三摩地

2018-07-20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二》第19集<福德资粮概说>张正圜主讲(原标题:奉侍师长的重要性) 三摩地

2018-07-20

体究的时候,应当以思惟观的功夫去审究如何是佛性?如果自己的福德因缘和功夫具备,那么遇到真善知识的话,一言便了;如果这善知识已经明讲了而我们还不能见,就表示自己的福德因缘和功夫还不够,应当要同时再修集各种福德资粮和念佛定的功夫。而在体究的这个过程里面呢,方向有一点差别,这个阶段的体究,要往动态之中去体会,这个时候要避免打坐,避免静中的参究,尽量在活动 三摩地

2018-07-20

而且到八地以上,能以定果色化现有形的食物普供一切有情,因此能够迅速的累积福德资粮,所以能够迅速的成佛。可不离极乐世界而作三种广大的布施;所以成佛很快,所以极乐世界净土法门是速行道也是易行道。第七、极乐世界劫短。咦!刚才不是说极乐世界劫长吗?怎么又变成劫短了?说来说去都是你的道理啊?但我们是有根据而说的。在六十华严,卷二十九里面这么说:如此娑婆世界释 三摩地

2018-07-20

要寻觅善知识,请善知识教导我们什么呢?教导参禅的正知见,教导我们第一义的知见,教导我们断我见的方法,教导我们怎么样修集见道的福德资粮,教导我们要怎么样发起菩萨的种性。因为这个如来藏、这个法身,是菩萨的根本,如果你不发起菩萨种性,即使你证悟了以后,也很快会退转,所以你要请善知识教导你这一些证悟法身的因缘。找到了善知识然后慢慢修学,具足这一些证悟法身的 三摩地

2018-07-20

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九品往生之中,越上品往生者,所需要的善根、福德资粮是要越加深厚的。那么现在就针对这一个层面,再来跟大家作进一步的说明,这里举世尊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所作的开示,但是由于是比较冗长,就仅节录一部分的内容,虽然只是节录,还是足以能够说明这个问题。中提到:上品上生者,……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 三摩地

2018-07-20

因此要往生极乐的时候就应该要植众德本,也就是你至少要把三贤位每一个位阶所该有的实证功德的正知见必须在此世熏习完成具足那个种子,还要将自己性障消除、禅定的正见、福德资粮种种该有次法的功德种子,也应该要具足熏修多分少分。这时你上品上生到了极乐以后,自己的善净法的功德种子,再加上弥陀世尊的开示加持,才能够快速证入更深入的无生法忍果证。所以我们强调理行当中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