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化身佛为佛子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真实心之般若智;报身佛唯说唯识种智之智慧,不说六度。是故方广诸经中,属于唯识种智之般若,皆是报身佛所说;或有依于化身中而于人间说者,或有不依于化身而纯以报身说者,其义深妙,非未证悟者所能知之,是故一切凡夫及与二乘定性无学众人皆不能知,闻之茫然,不知何趣。然而化佛为度众生,依法身佛自觉圣智所缘境界而次第开示 admin

2020-06-08

  三昧是包括止与观所得的境界,不单是禅定的境界。止就是心的决定性,这定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觉知心对于法决定不疑——心得决定,其二是觉知心降伏烦恼而能制心一处,住于一境之中而不动摇,这也叫作止;止,又名奢摩他。三摩提的另外一部分是毗钵舍那,毗钵舍那就是作观——观行;这是要去观察诸法的本质,证实诸法的虚妄,或是证得诸法依如来藏心而不生不 admin

2020-06-08

  佛意乃谓:外道供养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神只,菩萨亦供养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唯有菩萨乃能供养。然此菩萨性、非人人皆有,若菩萨性是人人皆有者,则不应和合众善业因缘方能供养六方---布施乃至智慧。若人人皆有菩萨性者,不必修诸善业因缘,便自己能修布施乃至智慧---供养六方。若人人皆有菩萨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 admin

2020-06-08

  菩萨他的三三昧,要具足这两种三三昧,至于我们刚前面所说的四禅八定的三三昧,世间定的四禅八定也称为三三昧,但是这种三昧是通外道的,是讲禅定中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三昧,是属于世间定的三种三昧,通有漏法;从二乘俱解脱圣人的立场,从菩萨的立场来看,都有所不同,所以三昧不是只有少数几种。菩萨要进修的种种三昧有非常多种,而诸佛如来所得的空三昧、灭尽定的 admin

2020-06-08

  一般来说三昧可以概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属于禅定的境界,第二种是属于观行以后产生的智慧境界。今天我们要谈的主要是智慧三昧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观行的内容能够心得决定,使得心能够安住在一个境界而不退转。我们先来看这个三三昧的意思:三三昧包括空三昧、无相三昧,还有无愿三昧。三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在《长阿含经》卷10中的开示:云何三法趣向涅槃? admin

2020-06-08

  一般来说三昧可以概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属于禅定的境界,第二种是属于观行以后产生的智慧境界。今天我们要谈的主要是智慧三昧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于这个观行的内容能够心得决定,使得心能够安住在一个境界而不退转。我们先来看这个三三昧的意思:三三昧包括空三昧、无相三昧,还有无愿三昧。三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在《长阿含经》卷10中的开示:云何三法趣向涅槃? admin

2020-06-08

  」】若否定如来藏,以六识论外道见,则完全无法解释涅槃和禅定境界之四禅八定丶无想定丶非想非非想定丶灭尽定之差异。[8]亦无法解释四禅中息脉具断与死亡的差异何在?亦无法解释死亡丶昏迷丶植物人丶眠熟无梦之八识心王不具现起之差异。[5]佛世时,古印度和中国诸多修习禅定有成就者自称涅槃,然而皆是外道五现见涅槃;若外道已证如来藏,则不名外道(如来藏心外求法),当无须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16集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下)>正光老师无色界爱住地又称为有爱住地,是指修学禅定的人断除色界爱烦恼证得四空定,或修道的人超越了欲界、色界到了无色界,没有了色阴但是还有受、想、行、识四阴,就是四空定中的意识心,也还有能作主的意根心,这二个心还在就是有,也是三界之中的有;执着无色界有,就是执着四空定中微细的离念灵知心, admin

2020-06-08

  中阴身有这五种神通,但是这五种神通,都是有限制的,主要的作用是让祂能够顺利的投生到下一世的色身(受精卵等)中,比不上修习禅定者所发起的五通,所以称之为小五通。这是有情众生在中阴身时的异熟果报,不是修来的。--------《正觉电子报第21期般若信箱》问一 admin

2020-06-08

  (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八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华鬘璎珞、不习歌舞戏乐也。斋者,过午不食也。)(四)每月二十三日,四天王遣辅臣观察。与初八日同。(五)每月二十九日,四天王遣太子观察。与十四日同。(六)每月三十日,四天王躬自按行观察。与十五日同。又:所谓吃素,是指不食荤腥。荤 admin

2020-06-08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 admin

2020-06-08

  三地修学这些境界很迅速,事半而功倍;为什么很迅速呢?因为你在初地应修的增上慧学,和应修的檀波罗蜜的福德已经圆满,所以修学禅定等法将会很迅速。简单举例来说:譬如说三地要修学四禅八定与四无量心、五神通等,得要有清净安静的地方才能用功;初地修布施波罗蜜多圆满,自然就会有那个环境让他用功。又如三地的行门也牵涉到等引、等持、等至,可是你们诸位谁知道什么叫做等 admin

2020-06-08

  上流就是说往上层境界投生去,往上去并没有说一定去到什么地方证解脱,有的人是中阴身出现以后,他生到五不还天的下四天中去;生到那一天以后,赶紧修禅定;证得禅定之后,断除了所剩下的一分微细我执,提前舍寿而取涅槃,这也是解脱。但是他在人间舍寿时,得再受后有之天身,他不是不受后有啊!他受了中阴身的后有,五不还天的后有,然后证得解脱。这叫做生般涅槃,也是上流般 admin

2020-06-08

  未到地定这个佛法名相的解释,就是未到初禅地的一个定力,未到地因为就四禅来说,初禅有初禅的地,也就是有所谓初禅的境界,二禅也有二禅的境界,三禅也有三禅、四禅也有四禅各自互别的境界,每一个禅都有根本禅──禅定,就是我们叫作根本定。根本定之前会有一个所谓的近分定或者方便定,换句话说,您证得欲界定,还在欲界的层次的时候,您入了未到地定了,这个未到地定特别是 admin

2020-06-08

  所谓不动无为,是指凡夫或贤圣等人,在修证禅定以后而发起第四禅境界时,不再堕入初禅到三禅定境的喜乐当中,灭除了各种的苦乐受,心得以不动,似与无为相应;依着第八识心体中所含藏不动无为法种生起现行,这时意根不动,觉知心也完全不动,所以就立名为不动无为。意思是说,不动无为乃是修除第八识心体所含藏七转识种子之贪乐厌苦,而住于无为境界,其实仍然是依止于第八识心 admin

2020-06-08

  我们欲界是这样子,色界天他们虽然离开了抟食,可是他们以触食、意思食还有识食作为饮食;乃至无色界,他们也有他们的饮食,他们以禅定中的触食、意思食跟识食作为存活。所以说,不同的境界的众生,都会有他四种食的食用,而使得众生安住在他的世间的境界里面而长存着。如果这个因缘中断了,他的食中断了,他就继续转生而轮回生死,在不同的境界里面。我们说佛教徒的饮食观,就 admin

2020-06-08

  譬如说禅定禅定就属于世间法,因为禅定的修学,得到禅定的证量,而不是依止于解脱而修禅定,而是纯粹修禅定的话,他的果报就是离开欲界,生到这个色界天。生到色界天仍然是在三界世间生死,既然是有生死,既然不离三界世间,所以一定是世间法。出世间法就是说,这样的一个法要本身是解脱于三界生死的系缚的,才叫作出世间法。譬如说断我见,譬如说开悟证得实相,这个就是要出 admin

2020-06-08

  所以我们说悟后起修,要大家修习禅定,修习禅定就要同时除烦恼。目的在哪里呢?就是要断一念无明。我们菩萨的入道——见谛,是明心见性。这是破除根本无明,破除掉所知障。菩萨初果已破所知障,因为对真如有真实的体验。可是菩萨初果明心见性,还是没有断尽一念无明。但是阿罗汉、缘觉,一念无明都已经断尽。那么一念无明要如何断?要从修除性障与断烦恼下手。我们修 admin

2020-06-08

  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的习性,配合他今生断除贪、瞋、痴的习性的深浅,以及配合他所修证的禅定功夫的深浅而产生了过牢关之后所证的境界有所不同。一个人悟了之后,从见地到薄地,可能很快,也可能拖很久,完全要看这个人他过去在修除习气方面有没有真实下工夫。薄贪、瞋、痴的境界完成之后,要进入菩萨三果时,除了智慧增进之外,也要除习气,也要修学定 admin

2020-06-08

  为说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门已。乃云:如诸菩萨,具足菩萨所有行愿,了达一切无边法界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三十三参〕,善财承教,即于菩提场右边,参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为说大势力普喜幢解脱门已。乃云:如诸菩萨于念念中,普诣一切诸如来所,疾能趣入一切智海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普救众生妙德夜神。〔三十四参〕,善财承教,即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