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修除性障及随分修学禅定。*修证十行位阳焰观。第三阶段*学一切种智真实正理--楞伽经、解深密经、成唯识论……。*参究末后句。*解悟末后句。*透牢关--亲自体验所悟末后句境界,亲见实相,无得无失。*救护一切众生回向正道。护持了义。修证十回向位如梦观。*发十无尽愿,修习百法明门,亲证犹如镜像现观。*修除五盖,发起禅定。持一切善法戒。亲证犹如光影现观。*进 三摩地

2018-07-20

欲得成佛,非仅持念佛名可办,必赖禅定悟明心性。见道之后,速得晋入修道之位,佛果可期。然欲见道,需赖参禅或止观法门之理观,此则非定力莫辨,尤其是动中的工夫。而念佛人欲持名念佛至一心不乱,亦需工夫。若能以持名念佛及礼佛为方便,欲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并非难事;则往生极乐净土便有把握。亦可参究念佛:所谓“不暇方便,自得心开”,非无可能。若以 三摩地

2018-07-20

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佛法虽然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每一法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亲见佛性或断除烦恼。念佛人于此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至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后,闻法而入无生忍(注二),亦复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 三摩地

2018-07-20

其前之永明延寿禅师亦复如是,以禅师所修所证,深知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之道理,便知禅净可以互通。 (原标题:04第二章禅净互通,禅净双修第二节禅净双修之事例) 三摩地

2018-07-20

到此地步,则净土通于禅定。以上所述,尚只是事一心及定的层次;若理一心,则与理相应。也就是亲见自己本具的佛性(自性),所谓“西方不离方寸,弥陀即是自性”,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境界自然现前,这是禅的悟境,若非禅净双修,必不能得。行者不论是参话头、公案、机锋,抑或是因参究念佛而得入理,其本质莫非是禅。虽然发禅方式各各不同,而见道之后所得境界其实 三摩地

2018-07-20

是故,不论是修禅定者或念佛修净土的人,若肯详细阅读本书,体会修持方法和知见,精进而且持之以恒地天天练习,即可于二至六个月内学会。若是一日捕鱼、三日晒网,欲求收获,恐无是处。 (原标题:07第三章第二节一点声明和一些鼓励) 三摩地

2018-07-20

至于修学禅定者,如上所述贪瞋无明等三毒为害,实无二致。而参禅者偶有自视利根之人,私心鄙视念佛人,认为念佛人根器较劣,信心与知见,二俱不足,是故念佛求生诸佛所化净土。殊不知念佛人中亦不乏上根人,常念至心无所念,无佛可念,而定心宛然。亦有少数参禅者,不但鄙视念佛人,亦对共修禅者乃至其他道场修禅者,心存慢意,谓己胜彼。不肯下心倾听对方之经验与心声。于三毒 三摩地

2018-07-20

行者若曾修习禅定数息多年,便会感觉到此一无相忆念拜佛时之净念相继、比之于数息到“数而不数、一念相续”,简直无所分别。此时心中己非常笃定,并在无相忆念拜佛时已能体会一念不生的境界了。也能了解末学为何要说:“对于已经进入此一境界的人,其实应该说是一念相续”的意思了。行者到此阶段,仍应在平常行往坐卧之时,心中默唱佛号,不可中断。若此时 三摩地

2018-07-20

3、证得禅定者(退分除外)若于日常生活中亦如无相念佛者保持内摄外缘均等,则可常在初禅定心中,过平常人之正常生活而不退于定心。 (原标题:15注释) 三摩地

2018-07-20

虽然已经知道了所谓的菩提涅槃、真如实性、真如实相等一切的道法都是施设,但是为了究竟解脱和度众生的缘故,修学三界之中的一切禅定、三昧、神通、福德,而不因此起烦恼。第四个见地正受,就是他离开了一切的相;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和寿者相,也没有男女相;看待一切有情众生,平等平等。他了解,所谓的没有事相,所谓的没有男女相、没有天神相与我相等,指的是在 admin

2018-07-20

不妄语也是一样,要持守这个重戒,重戒这个大妄语就是所谓的,还没有开悟说自己开悟、还没有证果就说自己证果、没有禅定的证量就说自己证了禅定,这个就是属于大妄语的应该要我们要持守的这个范围。如果违犯了,就一定会沦落恶道,人身不保,所以我们要持守不妄语,特别是不大妄语这个部分。可是如果我们跟人相处之间,有时候会有一些方便妄语,那是可以的。譬如说,有一些人生 三摩地

2018-07-20

若是求来世的禅定证量,是求色界、无色界境界,是求三界之家的布施法,这就是求三界有为法的果报,就成为心不净而施。还有人想:我们家都是代代单传,我应该多布施、多行善,多跟众生结缘,未来世就可以每一代都广有多子。这就是求眷属多饶,求眷属多饶也是心不净而施。如果能避免这五个不净心而行施,就叫作心净。心净而行施,是单纯的为了庄严佛菩提,庄严自己未来成佛时的世 三摩地

2018-07-20

(作者案:意识粗心就是欲界中的离念灵知,意识细心是初禅、二、三禅定境中的离念灵知,意识极细心就是非想非非想定中不能返观自己的离念灵知),他们教导你这种外道的涅槃解脱道,你去布施护持他,这可不是种福田,而是害你大妄语的毒田;那你护持他,是要报什么恩?是想要回报他害你大妄语之恩吗?这当然不是报恩田。如果他教导你、正见,即使他还没有证量,但他教导你的知见 三摩地

2018-07-20

勤修精进戒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一切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缘故。一切众生能令如来满足本愿故。是以当知。一切众生于佛有重恩。有重恩故。如来不舍众生。以大悲心故。常修习有方便。为一切三界二十五有诸众生中不思己功。修平等慈。常修舍行方便。亦明鉴一切众生空法空五阴空。如是不退不没不沈空有。修实相方便 admin

2018-07-20

若是求来世的禅定证量,是求色界、无色界境界,是求三界之家的布施法,这就是求三界有为法的果报,就成为心不净而施。还有人想:我们家都是代代单传,我应该多布施、多行善,多跟众生结缘,未来世就可以每一代都广有多子。这就是求眷属多饶,求眷属多饶也是心不净而施。如果能避免这五个不净心而行施,就叫作心净。心净而行施,是单纯的为了庄严佛菩提,庄严自己未来成佛时的世 三摩地

2018-07-20

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布施有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财施是赈济贫穷以及助成一切的善业。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譬如刚下过雨,路上有一只蚯蚓爬到路边,我们发起侧隐之心,将其捉回草丛即是。又如帮助老人、残障者过马路等。而法施为佛法之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亦为最重要之一部份,一 三摩地

2018-07-20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时佛敕十方众僧, 三摩地

2018-07-20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 三摩地

2018-07-20

他住于大乘修圣道门的人是怎么样呢?就是说,他是非常地信受如来藏,在听闻熏习的都是属于与如来藏有关的法义,来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波罗蜜,甚至于自己也能够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的,这是属于专修圣道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倘若以清净心来向阿弥陀佛,乃至十念念阿弥陀佛来发愿要生极乐世界,这是一种;第二种就是说,他住于大乘者听闻甚深法都能 三摩地

2018-07-20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呪随持呪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楞严经》卷八)这是说,如果平日福慧具足,而且发起了往生净愿的众生,那就可以自得心开,见十方佛,随愿往生一切净土。这是仰仗释迦世尊愿力慈悲加持的往生,而能够达到在心所愿而生;特别是要发心,要护持如来正法的人,可以亲住如来座下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