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5、修行法会,如戒(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会、三坛大戒)、定(金刚禅定会、佛七)、慧(讲经法会、佛学讲座、禅七、禅三等)、忏悔(水忏、大悲忏、梁皇宝忏)等。6、祈福法会,如千僧斋、玉兰盆法会、光明灯会、报恩会、消灾增福会。7、荐亡:追悼会、超荐法会等。8、其它,如传法法会、晋山大典、朝山等。以上各种法会,都有其固定的礼仪。佛子参加佛事时,须知所有佛事无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在三、四千年前的印度,雅利安人还没有进入印度的时候,当时印度的土著就认为,修学禅定、静虑,是每一个印度人都必须要知道、去作的实修方法。乃至于当时乡下的农民,例如当时的这个哈拉巴文化里面的这一些这个宗教的拥护者,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在全世界的文化当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再也找不到有第二个文化,表现出所有的这个人类对于哲学、对于宗教的渴仰。大家可以 admin

2018-07-22

因为禅定的缘故,破散乱心,不但能够得到更深细的观慧,又能够得到离开五欲的功德;并进一步能够为众生说离开五欲的法,也能够帮众生离开五欲的过患。依照前面五度的福德,加上长时间的熏修般若的正见,般若的正知正见熏修以后,那么亲证实相的因缘当然就会很快成熟。可是一定有人会觉得说,这个过程这么久又这么辛苦,所以在你真正发心想要亲证般若之前,应当要先问自己一个问 admin

2018-07-22

这些比佛更先来到人世的菩萨们,包括了佛陀成佛前曾经教授佛陀禅定的两位老师,或者像是劝告阿阇世王要归依佛陀的御医耆婆,他们都不是佛教徒,而是所谓的外道的修行者;可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因缘,却是不折不扣的菩萨作为。比佛陀更早就出现在这个地方的菩萨们,他们把佛法的如来藏第一义谛,用隐覆的方式广传出去,弘传到整个印度社会;即使是贩夫走卒也都知道,每天要 admin

2018-07-22

虽然出家后,修习禅定而得离欲,但对生命实相总不能深解,于是他沿著恒河流域向东行脚参学,一路上曾反复思维“空义”,苦于无法悟入,万分痛苦之下,恨不得要自杀。那时有一位宾头庐阿罗汉(即:宾度罗跋啰惰阇尊者,乃十六位住世大阿罗汉之一、声闻极果身,与释迦牟尼佛的因缘很深)闻知此事,特来为他解说“小乘空观”。他依教修观,便得深入。无著菩萨 admin

2018-07-22

如果性障极微的人而未证禅定,也就是说性障非常的微薄,但是虽然没有证禅定,但是他破牢关以后,相当于通教的三果或是慧解脱的四果。但是,虽然没有具足证禅定,如果要入通教的三果,他必须一定要证初禅的,因为没有不证初禅的三果人;所以,这个性障极微而未俱证禅定,接着破牢关而后入了三果,相当于慧解脱四果的菩萨,他是一定会证初禅的。因为这样子的一个证果的功德,所以 admin

2018-07-22

若具四禅定力者,破参时可证通教三果。若具四空定者,破参后入定,可证灭受想定,成通教俱解脱四果。若性障极微而未修证禅定者,破牢关已,可入通教三果或慧解脱四果。眼见佛性者,必入别教菩萨位中进修,必不取证解脱果,故不说其所证解脱果。禅宗证悟者于佛菩提果﹙别教﹚之证量略述如下:破参明心而不退回常见意识心者,成别教七住菩萨,入位不退中;眼见佛性者,入十住中, admin

2018-07-22

”那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呢?我们先来看看,一般人所谓的“竖出三界”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人认为的竖出三界,指的是修习禅定、渐次修习禅定之后,然后再来成俱解脱者;但是我们从《阿含经》里面所开示的道理我们就知道,四禅八定乃是定学,跟解脱无关的。你如果解脱的知见不具足的话,任凭你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你还是没有办法成就灭尽定,自然最后 admin

2018-07-22

“安世高”精研《阿毗昙经》,修习禅定,尝游化西域各地;于公元147年(汉桓帝建和初年),辗转来到中国洛阳,不久即通晓华语。那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已有相当时期,故产生了切实修行的要求,“安世高”以通晓华语故,重点地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他主要是译传了定、慧的法门。定学依禅师“僧伽罗刹”的传承,用四念住贯穿 admin

2018-07-22

止跟观,在智顗大师所揭示的修行的历程里面,主要是用在禅定的修行里面;那这个部分呢,而且这个部分应该是从智顗大师的师父,从慧思那边所习来的。但是,止观的这个道理,我们必须要给它极大的肯定。因为止观的道理,不止是修习禅定的时候必须要按照这样的修习,因为禅定的每一地每一地的境界的修习,都是要经过止观的程序才有办法达到。可是我们也要说,除了禅定之外,其实我 admin

2018-07-22

惟其止观禅定事修之法,于三地菩萨修习增上心学者,得受其益;若论般若,不入别教七住,不入圆教相似即佛位。故天台宗不应立宗,应隶属一切佛教道场教门之内;并修正其五时判教之三与四时,令诸学人知其义理。此谓般若教法乃是别教法门,方等唯识经典亦是别教法门,而总相、别相、种智,有异有同,有浅深广狭之异,不可颠倒也。是故天台不应立宗,应回归唯一佛乘之全面修证。平 admin

2018-07-22

道宣法师认为,定跟慧的两个法门是所谓的“化教”,化就是教化的意思,也就是禅定跟智慧的两个法门实际上是教化的用途;而戒的部分就是“制教”,制教就是制订要求,所有从学的人都一定要遵守的基本框架。所以按照道宣法师的这种分法,他把戒、定、慧三者,三者之中的前面两者——定慧两者把它划分在化教,然后再把戒单独成立变成一个制教。这样 admin

2018-07-22

中阴身有这五种神通,但是这五种神通,都是有限制的,主要的作用是让祂能够顺利的投生到下一世的色身(受精卵等)中,比不上修习禅定者所发起的五通,所以称之为小五通。这是有情众生在中阴身时的异熟果报,不是修来的。有天眼的人,可以看得见鬼道(俗称阴间)众生,也可以看得见天界有情;但是受到他的禅定境界高低限制:有欲界定的人所得天眼,只能看见欲界天;有二禅定境的 三摩地

2018-07-22

那个时候,他就可以依于福德的修持、正见的建立,还有禅定的修持锻炼之后,能够把欲界爱断除掉,能够这样作,他能够生到色界天去了。而且这个时候,欲界整个都败坏了,那人是可以生到光音天去的。那个时候因为欲界损坏了,所以说这个世界是成为一种空无的状态。然后逐渐经过非常久远之后,才逐渐又有物质的出生,譬如现在科学家所说的大爆炸之类的。首先佛陀就先说了这个前提,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意识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只依头脑的存在而存在?事实并非如此:先回到断灭论来讲,断灭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一直都有修行人在禅定中见到自己或他人的前世;也有人在被深度催眠时,可以回忆过去世的情景,这都证明确有过去世的存在。又从许多事相中,譬如出生才五、六岁,就懂得作曲,而且后来成为大作曲家,此事在欧洲古来已有;在的人文、艺术方面,也常常有这种现 三摩地

2018-07-22

那很会任何世间技能也是一种无记业(非关善恶),但用这种技能来行善就造就了善业,若用这种技能造恶就造了恶业,未来世就有善恶报!所以多累积善业与清净的业,未来世就会有很多可爱异熟果报,以及也会有禅定乃至解脱的果报。这些在经典中都有详细说明,而我们也应该继续在安居乐业中寻找安身立命及悟道解脱之路!所以就是要继续加油啰!《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语阿难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欲界是这样子,色界天他们虽然离开了抟食,可是他们以触食、意思食还有识食作为饮食;乃至无色界,他们也有他们的饮食,他们以禅定中的触食、意思食跟识食作为存活。所以说,不同的境界的众生,都会有他四种食的食用,而使得众生安住在他的世间的境界里面而长存着。如果这个因缘中断了,他的食中断了,他就继续转生而轮回生死,在不同的境界里面。我们说佛的饮食观,就要看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郁头蓝弗后来再一次得到非想非非想天的禅定,可是瞋心的种子已经含藏(cáng)在他的如来藏里;所以当郁头蓝弗寿命终了以后,堕入飞狸当中,因而杀了许多鸟类及鱼类众生。最后杀了许多众生的缘故,罪业很重,最后堕入三恶道受无量苦。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由于郁头蓝弗起了瞋心,与众生结下恶缘,未来要成佛将会很慢很慢。所以菩萨不应该起瞋。阿弥陀佛!------《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广行十善业道利乐有情者,就让你生到欲界天,享有欲界天之天身,受用欲界天胜妙之天福;修行禅定清净梵行者,就为您制造广大殊胜的色界中性天身;乃至十方三世一切佛所成之佛身,也同样都是这个工画师,所绘制、所创造、所制造。这个工画师就叫作阿赖耶识,祂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譬如说真如、空性、无相、实际、法身、涅盘、不生不灭、如来藏等等,都是在说这个能够出生三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三种,修得禅定以及证悟菩萨之死。此诸证悟菩萨悟后,若无往世业缘成熟者,则死时无有恶境现前,在正死位中无诸苦患;如果证悟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于死亡时就好像睡着ㄧ样,待中阴身成就现起见闻觉知时,遥见西方三圣与诸圣众前来迎接,自见其身坐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极乐世界。第四种,造诸恶业罪不及地狱者之死。死前及初死位中有四大分离之痛苦,这也是他们所必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