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还有呢?证得禅定也是心地上的福德,这个福德是诸天法界中通认的,这个福德比世间法的一切有形福德更大。但是还有一种福德,也是心地上的福德,就是不疑,除掉疑盖了。疑人、疑法、疑禅定境界、疑解脱、疑佛菩提,那就把自己的福德给缺减了。有的人就是这个福德好,他于不疑,于他的师父也不疑,所以他得法非常快。】(平实导师着,正智出版社,2013年4月2日初版二刷)平实导师在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种快乐的境界叫作禅定,那是比人间的五欲境界,更加长久而更为胜妙的;也就是说,一旦证得禅定,不但当世就可以享受轻安之乐,舍报之后还可以生到色界天,或者是无色界天;这个时候是寿命绵长,而且没有欲界的种种烦恼,所以才说,那是超胜于人间的境界。问题是,绝大多数的人们,不求那一种境界,只贪求五欲的境界,善知识作种种方便为之宣说:人间苦啊!有方法可以离开人 三摩地

2018-07-22

那其所感得的果报,只在人天之中,或生在人间享受富贵,或生在欲界天享受胜妙五欲之乐;乃至说此世有禅定的修证,来世就可以生到色界天或是无色界天受用禅定之乐。但是这毕竟还是在三界之中,依然不离开生死轮回。当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也许又会这么想说:啊!太好了,我希望来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的原因了,我已经知道了,而我也希望世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着。所以就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世间乐也可以再分为两种:五欲的乐,禅定的乐。然而现在世间人多只能受用五欲乐,已经很难有因缘受用禅定乐,更何况是出世间乐。而此处所说的菩萨受用一分的出世间的解脱之乐,是因为他能够在因地善观蕴处界的虚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对五欲有过分的贪着,所以一部分就显现在前面的知足常乐之中;但此时菩萨不但只是知足,进一步他还知道说,他并不需要那一分五欲之乐, 三摩地

2018-07-22

那这个部分,因为还要牵涉到禅定的证量,乃至于是极深的般若智慧的成就,这个就不是我们能够了知的。一般人是不是能够生于安乐,或者是说如何才能够生于安乐?上面已经说明而大略了知。而菩萨之能够生于安乐、死于安乐的条件,是说:从亲证佛菩提道为前提,然后依于次第修学,发愿世世回入三界来利乐有情,同时转依如来藏的无我性,进一步亲证,才终于也能够达到生于安乐以及死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生到色界天必须要有禅定证量,因此要与定相应。又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中开示:【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十五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种快乐的境界叫作禅定,那是比人间的五欲境界,更加长久而更为胜妙的;也就是说,一旦证得禅定,不但当世就可以享受轻安之乐,舍报之后还可以生到色界天,或者是无色界天;这个时候是寿命绵长,而且没有欲界的种种烦恼,所以才说,那是超胜于人间的境界。问题是,绝大多数的人们,不求那一种境界,只贪求五欲的境界,善知识作种种方便为之宣说:人间苦啊!有方法可以离开人 三摩地

2018-07-22

那其所感得的果报,只在人天之中,或生在人间享受富贵,或生在欲界天享受胜妙五欲之乐;乃至说此世有禅定的修证,来世就可以生到色界天或是无色界天受用禅定之乐。但是这毕竟还是在三界之中,依然不离开生死轮回。当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也许又会这么想说:啊!太好了,我希望来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的原因了,我已经知道了,而我也希望世世都能够这样快乐的生活着。所以就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世间乐也可以再分为两种:五欲的乐,禅定的乐。然而现在世间人多只能受用五欲乐,已经很难有因缘受用禅定乐,更何况是出世间乐。而此处所说的菩萨受用一分的出世间的解脱之乐,是因为他能够在因地善观蕴处界的虚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对五欲有过分的贪着,所以一部分就显现在前面的知足常乐之中;但此时菩萨不但只是知足,进一步他还知道说,他并不需要那一分五欲之乐, 三摩地

2018-07-22

二地菩萨要主修戒波罗蜜,要能够戒行自然清净不犯;三地则主修忍波罗蜜及四无量心、五神通,要能够成就俱解脱果而不取证,并且要能够成就无漏妙定意生身;四地则主修精进波罗蜜,要能随意到十方世界度众,无有疲倦;五地主修禅定波罗蜜;六地主修般若波罗蜜,要能自然证得灭尽定,成为俱解脱的大乘无学菩萨;七地主修方便波罗蜜,要能成就方便善巧,念念入灭尽定;八地主修愿波 三摩地

2018-07-22

接着来说禅定度,修学的过程中可以破除散乱心,未来世感得一分身心清净,当然也是福德啊!乃至说能够于禅定有所分证,来世可以生到色界天以上,那么这一种福德又与前面所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从所得的果报不同,也可以了解福报是有种种的差异的;这么样子看来,由于某甲菩萨过去世,在外门修学六度的差别,就会使其今世上的外貌、生活资财、人缘的好坏、头脑的聪明与否, 三摩地

2018-07-22

不杀,就是不杀生;不盗,就是不偷盗;不淫,在家人是讲不邪淫——凡是夫妻以外,不受国家法律,不受社会道德所承认的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就叫作邪淫;那不妄语呢?妄语是指说话不如实,有说没有、没有说有,甚至未证言证、未得谓得;也就是没有开悟却说已经开悟,没有证得禅定与神通,却说已经证得,这是大妄语。至于不饮酒,酒的本身无罪,但是酒会使人失去理智,为了 admin

2018-07-22

《楞严经》卷8佛开示说:想要求证佛菩提或修证禅定,不能吃五辛。五辛如果熟食会使人增长淫欲,如果生吃会使人增长瞋恚;吃五辛会使得善神远离,饿鬼接近,福德就会渐渐地削减。修学佛法必须要有许多的助缘来帮助,护法善神也是助缘之一,如果吃五辛就会使得护法善神远离,所以要避免吃五辛。另外,不能用残食——残食就是剩下的食物,也不能用不清净的物品来供佛。 admin

2018-07-22

因其行于菩萨之道,常修慈心,而不象一般小乘行者常修禅定,为此,当弥勒被释迦牟尼佛授记当于未来继释迦牟尼之后在阎浮提世界成佛,并且号称弥勒佛时,一些小乘行者倍感不解。譬如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中,就有优波离问佛说: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说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佛因此问, 三摩地

2018-07-22

——就是为了谋求利养,在世俗人前虚假诡诈显现奇特的形貌,比如显得自己好像淡泊名利,好像得道的样子;或者假装安然寂静有禅定的样子;或者假装自己有神通,可以知道人的前世、吉凶等。反正装出一副与众不同的样子,令众生对他生起敬仰,谋求供养的,都是邪命。二、自说功能: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能,令所见者心生信敬,而求利养,是为邪命。&mda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禅定以缚诸我以道缚我。缚者菩萨以善权生五道解彼受。菩萨无权执智缚。行权执智解。智不执权缚。智而执权解。彼何谓无权执智缚。谓以空无相不愿之法生。不治相及佛国以化人。是无权执智之缚也。何谓行权执智解。谓修相及佛国开化人。而晓空无相不愿之法生。是行权执智之解也。何谓智不执权缚。谓以见行劳望受。立修行一切德善之本。是智不执权之缚也。何谓智而执权解。谓断 三摩地

2018-07-22

《楞严经》卷8佛开示说:想要求证佛菩提或修证禅定,不能吃五辛。五辛如果熟食会使人增长淫欲,如果生吃会使人增长瞋恚;吃五辛会使得善神远离,饿鬼接近,福德就会渐渐地削减。修学佛法必须要有许多的助缘来帮助,善神也是助缘之一,如果吃五辛就会使得善神远离,所以要避免吃五辛。另外,不能用残食——残食就是剩下的食物,也不能用不清净的物品来供佛。甚至像榴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已发愿」行菩萨道,志向无上佛菩提,是「学『佛』」,而不是学「解脱出三界」入涅盘的「阿罗汉道」,那么「善修菩萨十度行」之自度度他渐次趋向「佛道」是定然必须修学的道路!始自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再加上入地菩萨之方便、愿、力、智波罗蜜,总共有十度的修学。其实长劫菩萨道之行止是以六度、十度为总纲而衍生出无量无边的菩萨万行,所以种种善 三摩地

2018-07-22

(三称三拜) 八、随喜赞叹文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修行信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又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初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所有功德、福德,及过百劫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是一切功德之蕴,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 三摩地

2018-07-22

”(三请三拜)八、随喜赞叹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随喜赞叹文》:“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修行信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如是过去、未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我今皆悉至心深生随喜赞叹!又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现在初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所有功德、福德,及过百劫行菩萨行、有大功德、获无生忍,至不退转、一生补处,如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