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心经密意》从禅宗破初参明心所得的般若智慧,以及禅宗破重关的眼见佛性所得的般若智慧,乃至从禅宗的破牢关所得涅槃智来看,都只是在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上,都不能及于一切种智。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禅宗的修证确实是了义法,确实是般若正义,但不是究竟法,因为仍然不能够通达成佛之道,仍然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只是打开了成佛之道,打开了后续进修一切种智的门罢了,可以 | admin 2020-06-08 |
|
《心经密意》从禅宗破初参明心所得的般若智慧,以及禅宗破重关的眼见佛性所得的般若智慧,乃至从禅宗的破牢关所得涅槃智来看,都只是在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上,都不能及于一切种智。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禅宗的修证确实是了义法,确实是般若正义,但不是究竟法,因为仍然不能够通达成佛之道,仍然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只是打开了成佛之道,打开了后续进修一切种智的门罢了,可以 | admin 2020-06-08 |
|
《心经密意》从禅宗破初参明心所得的般若智慧,以及禅宗破重关的眼见佛性所得的般若智慧,乃至从禅宗的破牢关所得涅槃智来看,都只是在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上,都不能及于一切种智。因此我们就可以断言:禅宗的修证确实是了义法,确实是般若正义,但不是究竟法,因为仍然不能够通达成佛之道,仍然不能证得一切种智,只是打开了成佛之道,打开了后续进修一切种智的门罢了,可以 | admin 2020-06-08 |
|
明心的人断了三缚结,见性以后,殷勤的舍除贪、瞋、痴以后再配合悟后的思惟修,以及见性的体验,然后继续修学后得智——差别智,而得到牢关的解悟,在因缘具足以后,体验牢关境界,称之为破牢关。那么这个破牢关的人,或者进入三果向,或者还在二果之中,又或者断五下分结进入三果位乃至四果,并不一定。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的习性,配合他今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禅宗实证有三关之别:第一个破初参证真如,亲证如来藏;第二个破重关眼见佛性;另外还有第三个破牢关。这样全部都成就了,一般而言,是可以使人成为慧解脱阿罗汉,一定会具足发起初禅,但是智慧却绝对不是阿罗汉所能想象。所以,真正懂得禅宗的人,都不会小看禅宗的开悟明心,因为这是入道的基础。不管哪一个宗派,只要真的在大乘佛法中入道了,都是跟禅宗的破初参相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复于见性后求破牢关,或先深入教典学四悉檀。以四悉檀为方便,将自心所悟所学接引后学。则脚跟稳,心笃定,说法无碍。信者往往因之精进修学,终能断结而得度。此后即以所悟见地广度有缘众生,不至以盲引盲,自他皆能得度,此方名真菩萨行。然而,求开悟乃至见性,非小根小器及诸聪明尚慢者所能得,求者应先除慢,除慢之法莫如三皈五戒,修菩萨六度行,心存谦恭,不轻慢一切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例如说:说自己证得了初果、二果,乃至于说自己已经有明心见道、破牢关。但是实际上的一个检视,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实质,所以这就是大妄语。这样的一个大妄语,在经典里面说:妄语之罪,它不但是会害到自己,因为自己的迷骗众生,让众生因为一时的不察而跟着他,这些众生这一世会因为他而耗损了许多无益的时光;然后,他也因为自己的大妄语,让自己和众生都堕到了不好的业道之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复于见性后求破牢关,或先深入教典学四悉檀。以四悉檀为方便,将自心所悟所学接引后学。则脚跟稳,心笃定,说法无碍。信者往往因之精进修学,终能断结而得度。此后即以所悟见地广度有缘众生,不至以盲引盲,自他皆能得度,此方名真菩萨行。然而,求开悟乃至见性,非小根小器及诸聪明尚慢者所能得,求者应先除慢,除慢之法莫如三皈五戒,修菩萨六度行,心存谦恭,不轻慢一切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明心的人断了三缚结,见性以后,殷勤的舍除贪、瞋、痴以后再配合悟后的思惟修,以及见性的体验,然后继续修学后得智——差别智,而得到牢关的解悟,在因缘具足以后,体验牢关境界,称之为破牢关。那么这个破牢关的人,或者进入三果向,或者还在二果之中,又或者断五下分结进入三果位乃至四果,并不一定。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的习性,配合他今 | 三摩地 2018-07-23 |
|
明心的人断了三缚结,见性以后,殷勤的舍除贪、瞋、痴以后再配合悟后的思惟修,以及见性的体验,然后继续修学后得智——差别智,而得到牢关的解悟,在因缘具足以后,体验牢关境界,称之为破牢关。那么这个破牢关的人,或者进入三果向,或者还在二果之中,又或者断五下分结进入三果位乃至四果,并不一定。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的习性,配合他今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性障极微的人而未证禅定,也就是说性障非常的微薄,但是虽然没有证禅定,但是他破牢关以后,相当于通教的三果或是慧解脱的四果。但是,虽然没有具足证禅定,如果要入通教的三果,他必须一定要证初禅的,因为没有不证初禅的三果人;所以,这个性障极微而未俱证禅定,接着破牢关而后入了三果,相当于慧解脱四果的菩萨,他是一定会证初禅的。因为这样子的一个证果的功德,所以 | admin 2018-07-22 |
|
若性障极微而未修证禅定者,破牢关已,可入通教三果或慧解脱四果。眼见佛性者,必入别教菩萨位中进修,必不取证解脱果,故不说其所证解脱果。禅宗证悟者于佛菩提果﹙别教﹚之证量略述如下:破参明心而不退回常见意识心者,成别教七住菩萨,入位不退中;眼见佛性者,入十住中,常住不退,不论其眼见佛性境界是否因定力丧失而退失,见性之见地常在故;只须数周时间补修定力即可复 | admin 2018-07-22 |
|
例如说:说自己证得了初果、二果,乃至于说自己已经有明心见道、破牢关。......在口业当中还有一种情形是绮语。绮语是什么样意思呢?绮语,它这个绮字,本来就是一个丝绸品,上面有非常美丽的花纹。所以引发出来,凡是一切邪僻不正的,或者会涉及男女私情的、会增长世间贪爱的这样的一个话语,都叫作绮语。在《瑜伽师地论》当中,对于绮语有作了十种的分类:非时语、非实语、非 | 三摩地 2018-07-22 |
|
明心的人断了三缚结,见性以后,殷勤的舍除贪、瞋、痴以后再配合悟后的思惟修,以及见性的体验,然后继续修学后得智——差别智,而得到牢关的解悟,在因缘具足以后,体验牢关境界,称之为破牢关。那么这个破牢关的人,或者进入三果向,或者还在二果之中,又或者断五下分结进入三果位乃至四果,并不一定。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的习性,配合他今 | admin 2018-07-21 |
|
悟有深浅,智有广狭,所以禅宗设有三关:破初参明心,过重关眼见佛性,破牢关成慧解脱而证尽智。 错悟之人不证实相本际,不能眼见佛性,不得涅盘尽智,而执坛经之方便说,每谓:“一悟即至佛地,明心证悟已,则同释迦佛,故悟后不必修行。”便否定禅宗之三关。 若人言悟后必须修行,彼则加以破斥,并谓人曰:“主张悟后起修者,皆是未悟之人。& | admin 2018-07-21 |
|
悟有深浅,智有广狭,所以禅宗设有三关:破初参明心,过重关眼见佛性,破牢关成慧解脱而证尽智。错悟之人不证实相本际,不能眼见佛性,不得涅盘尽智,而执坛经之方便说,每谓:“一悟即至佛地,明心证悟已,则同释迦佛,故悟后不必修行。”便否定禅宗之三关。若人言悟后必须修行,彼则加以破斥,并谓人曰:“主张悟后起修者,皆是未悟之人。”如是邪见之人 | admin 2018-07-21 |
|
破牢关是指以慧力与定力证得涅槃非境界之境界,随其慧力定力深浅的不同,而分别得到薄贪瞋痴或者断五下分结,乃至断五上分结的解脱正受。禅宗三关,自古以来,投子大同、五祖法演、克勤圜悟、大慧宗杲、无门慧开等祖师皆如是说。故悟有深有浅,悟后仍需起修,一悟成佛是方便说(若以天台宗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的观点 | 三摩地 2018-07-21 |
|
明心的人断了三缚结,见性以后,殷勤的舍除贪、瞋、痴以后再配合悟后的思惟修,以及见性的体验,然后继续修学后得智——差别智,而得到牢关的解悟,在因缘具足以后,体验牢关境界,称之为破牢关。那么这个破牢关的人,或者进入三果向,或者还在二果之中,又或者断五下分结进入三果位乃至四果,并不一定。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的习性,配合他今 | 三摩地 2018-07-21 |
|
祖师禅者,举凡助人破初参之机锋,眼见佛性之关节,悟后进破牢关,乃至悟后方便度人悟入之“机锋娴熟了知而能运用自如”,皆属祖师禅之范畴。然而后来以讹传讹之结果,便成了颠倒之说:祖师禅之证量胜过如来禅之证量。星云法师上来所举香严与仰山间之对话亦复如是,可谓完全错解如来禅之真正意旨者也。香严所言:“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rd | 三摩地 2018-07-20 |
|
尔星云法师虽有世智辩聪,长袖善舞,能将世间法舞得团团转,迷惑多少世间未悟底众生;然而到此地步,却无用武之处,蒙混不得也!故说禅门向来深似海,竟无涯底可探,唯除已破牢关者。且将俱胝一指公案拈来天下人眼前一提,看有什么入处,使得俱胝平生只用此一著度人?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庵时,有一尼师名实际者到庵参访,戴笠执锡,威仪齐整,于俱胝禅师面前绕行三匝示敬,然后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