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若言贮畜金银珍宝名为破戒。不贮畜者名为持戒。如来何处当作此说。此非佛语说为佛语。我当云何不惜身命。恭敬供养如是恶人。宣说恶语以为佛语。唱说恶戒以为佛戒。诸大德。我实不能信受如是恶比丘言。若有供养如是人者。唐捐其功终无果报。尔时诸人闻是语已。所有信心各各坏灭。若有信受是恶语者。当知是人从闇入闇。若不信受是人。则得从明入明。善男子。若有随顺是恶语者。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见有破戒毁者。呵责毁辱令灭无余。具足修习十波罗蜜。受持五戒拯济贫穷。教导无量一切众生。说大云经以调其心。若闻大乘方等经者。恭敬供养尊重赞汉。满二十年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是大云经。然后寿尽。是时乃当转此女身。为众生故示大神通。为欲供养无量寿佛故。故生彼界。世尊。是女王者。未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耶。善男子。如是女王。未来之世过无量劫当得作佛。号净实增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于佛法中有破戒者作逆罪者毁正法者。云何当于如是等人同子想耶。佛告迦叶。如是如是。我于众生实作子想如罗睺罗。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昔十五日僧布萨时。曾于受具清净众中有一童子。不善修习身口意业。在屏隈处盗听说戒。密迹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刚杵碎之如尘。世尊。是金刚神极成暴恶。乃能断是童子命根。云何如来视诸众生同于子想。如罗睺罗。佛告迦叶。汝今不应作如是言 | 三摩地 2018-07-21 |
|
破戒人边咨受未闻。复应礼不。若出家人。从在家人咨受未闻。复当礼不。然出家人不应礼敬在家人也。然佛法中。年少幼小应当恭敬耆旧长宿。以是长宿先受具戒。成就威仪。是故应当供养恭敬。如佛言曰其破戒者。是佛法中所不容受。犹如良田多有稊稗。又如佛说。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如事帝释。如是二句其义云何。将非如来虚妄说耶。如佛言曰。持戒比丘亦有所犯。何故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衣服。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终不敢以毁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饮食。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愿。宁卧此身大热铁上。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床敷卧具。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愿。我宁以身受三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医药。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不以破戒受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从事相上来看,就不能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尔则破戒、也都成了佛法了。同理,《维摩诘经》言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也是这个道理,淫怒痴之性即是第八识所具有的成就染净诸法的功能性,以第八识本身是自性清净心,即是涅槃,故言淫怒痴性也是解脱。这也是从理体上来讲的,不能以为通过杀生、邪淫也能解脱。故读经须要解经,理解的真实义理,不能望文生义。(2) | 三摩地 2018-07-21 |
|
如果从事相上来看,就不能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尔则破戒、也都成了佛法了。同理,《维摩诘经》言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也是这个道理,淫怒痴之性即是第八识所具有的成就染净诸法的功能性,以第八识本身是自性清净心,即是涅槃,故言淫怒痴性也是解脱。这也是从理体上来讲的,不能以为通过杀生、邪淫也能解脱。故读经须要解经,理解的真实义理,不能望文生义。(2) | 三摩地 2018-07-21 |
|
二地离垢地,二地菩萨性戒具足,于一切菩萨的戒行、威仪中已经远离一切微细的毁戒犯戒的戒垢了,而不受一切破戒尸;就像海水一样,有死尸一定浮上海面,就被发现,就会冲到岸边的。三地发光地,三地发光地的菩萨,已经具足一切世间的禅定、神通、解脱三昧、止观,能引发而且能够安住,对于四禅八定能够引发、能安住于这样的禅定,但是却不随于这样的修力,而往生天界去享天福; | 三摩地 2018-07-21 |
|
当时,菩萨的母亲带领著他到月氏北山,有一位阿罗汉见到鸠摩罗什菩萨,非常惊异地告诉菩萨的母亲:应当常守护这位小沙弥,假如他能到三十五岁而不破戒,那么将会大兴佛法,普度无数众生。后来,他们到了沙勒国。鸠摩罗什菩萨天天跟随母亲读经学佛。有一回,菩萨走进一间寺庙,看见一个又厚又大的铁钵,一时觉得好玩,便将铁钵戴在头上,竟然没有沉重的感觉。他心中暗自奇怪:铁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及有他人自己、朋友同伴、师长,修行苦行,节身断食;持戒、破戒;有行、无行;和尚阿阇黎教导称说,听受我教、我受他教,同行同业,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八者大愿∶若有众生,广造诸恶,堕于地狱,无有出期,经无量劫,受诸苦恼;从地狱出,生于五趣,先作畜生,将命还于前生;负物作驼驴猪狗、牛羊象马、奴婢仆从,偿他宿债,累劫赔命,还他偷盗,无有休息。我于五道,从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效法精修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许破戒,一定要保持你的戒行清净,这样就不会违戒了,所以应当如是了知佛是调御丈夫而修行念佛法门。诸佛第八个尊号是天人师,因为祂能方便教化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在三界六道中,有种种苦,也有种种恐惧怖畏,都无法消除,但是佛有能力施给众生一切无畏,因为这个缘故,众生乐于亲近祂;因为只要依于佛座而住,什么恐惧都可以消除;既然如此,就 | 三摩地 2018-07-21 |
|
可是效法精修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许破戒,一定要保持你的戒行清净,这样就不会违戒了,所以应当如是了知佛是调御丈夫而修行念佛法门。诸佛第八个尊号是天人师,因为祂能方便教化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在三界六道中,有种种苦,也有种种恐惧怖畏,都无法消除,但是佛有能力施给众生一切无畏,因为这个缘故,众生乐于亲近祂;因为只要依于佛座而住,什么恐惧都可以消除;既然如此,就 | 三摩地 2018-07-21 |
|
行住坐卧无复时节毁禁破戒。实非沙门自言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不解经典为他解说。邀致四众供养恭敬。善男子。王与大臣及恶比丘犯根本罪。余如上说。是名初发心菩萨犯于第八根本重罪。未来之世,初发心菩萨造作种种恶行。所谓刹利恶行,婆罗门恶行,大臣恶行,大将军恶行,辟舍恶行,首陀罗恶行。这样的恶行比丘依持国王大臣的势力,自言智慧,自恃财富,大行布施。于是放逸 | 三摩地 2018-07-21 |
|
」乃至经典更说:「如是之人为护正法故,虽有所犯不名破戒。」若是真不犯处应予广说,如是则可为真实,如何乃可说不犯?以不犯菩萨道上之一切障碍事,随所利益而利益,以究竟利益而利益之,所以为说佛法大道,为说佛法正义,指斥非道,不因僧众白衣有别,如是方为真信三宝者!一切论法,不以僧衣白衣表相以为究竟,表相尚且是为蕴处界法,即是生灭义,以不知如来藏故,尚未入门 | 三摩地 2018-07-21 |
|
优波离!菩萨若时时犯不名破戒,声闻若时时犯,是名破戒,是名失戒,是名不得沙门道果。何以故?声闻之人为坏烦恼勤行精进不应毁犯。优波离!菩萨若于恒河沙等劫受五欲乐,亦不失于菩萨禁戒,不名破戒,不名失戒,不名不得菩提之果。优波离!菩萨不能于一世中尽诸烦恼,当以方便渐渐令尽。声闻戒菩萨戒之不同,略归纳如下。一者,声闻戒待缘而制——先有犯戒之事实, | 三摩地 2018-07-21 |
|
他舍寿的时候,这时候因为他造了这些破戒、甚至不净说法这些恶业,只是说他没有毁谤大乘,造了这些恶业,恶业的境界现前以后,但是他临命终的时候,由于过去生与的善知识结下了善缘的这个少许的福德功德,能够因为遇了善知识,遇到善知识为他来开示。善知识怎么开示?善知识要替他赞叹阿弥陀佛的十力威德光明,也要赞叹持戒、修定、修慧、修解脱、解脱知见。如果这个善知识,他 | 三摩地 2018-07-20 |
|
在布施方面,由于所施的对象不同,福德会有很大的差异;若施予畜生,来世得百倍回报之福德;若施予俗人或佛法中破戒而不谤者,来世尚可得千倍回报之福德;若施予持戒者,来世得十万倍回报福德;施与佛教中初果人及上位者,皆得无量回报福德;是故施予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或其所属的僧团,可得无量报。受五戒、菩萨戒则是属于持戒的范围。无相拜佛既有礼佛的功德,本身又是精进 | 三摩地 2018-07-20 |
|
又佛开示在家菩萨财施有二种,分为外财(指财物等布施)及内财布施(尤指为护持正法而牺牲身命,如《大涅槃经》卷三所说,有德国王护持觉德比丘,与破戒诸恶比丘战斗,身被刀剑箭槊等,体无完肤,死后住生阿閦佛国作声闻第一),在家菩萨应以外财布施为上,护持出家菩萨弘扬,必要时,得以牺牲身命内财而使佛的能够延续下去。由上可知,头目脑髓悉施之布施,是初地满心开始的菩萨为 | 三摩地 2018-07-20 |
|
若破戒堕陷。何以为人。何以为子。大众闻者。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或损额失声。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尝中夜顶像行道。有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虽不肖。呵以畜生。有玷三宝。自是对佛悔过者三年。建炎元年秋。谓首座修慧曰。床前多宝塔现。非吾愿也。所愿见阿弥陀佛耳。可为我集众念佛。首座鸣钟集众。僧至百余人。玉举首加敬曰。佛来也。端坐合掌 | 三摩地 2018-07-20 |
|
法眼禅师问道潜禅师:“律中道,隔壁闻钗钏声,即名破戒。见睹金银合杂,朱紫骈阗,是破戒?不是破戒?”道潜禅师道:“好个入路。”法眼禅师于是给他印可,说道:“子向后有五百毳(cui)徒(僧徒),为王侯所重在。”道潜禅师悟道后不久,即礼辞法眼,驻锡于衢州古寺,阅读大藏经。曾有上堂法语云:“佛法显然,因甚么却不会?诸上座欲会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