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财、色、名、食,那您如果要有这样子的饮食,特别是不可能说不杀生,要不然那一些市场当中的鸡肉、鸭肉、鱼肉,如果没有人杀生,怎么可能有这样子的一个尸体让人类所食用呢?最后一个财色名食睡的睡,其实睡,这里是指贪爱睡眠,或是贪乐于睡眠的境界;乃至于贪爱于世间,譬如说饮酒作乐,而那样子昏沉沉的,觉得飘飘欲仙的状态是很可以去追求的。那世俗人贪爱财色名食睡;相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还有一种福德是心地上的福德,那就是修除五盖,所谓贪欲盖、瞋恚盖、掉悔盖、睡眠盖、疑盖,是五盖。修除了这五盖是心地上的福德,其实说穿了,就是「好心」所得到的福德。可是这个好心不是世间人讲的好心,意思是除掉了贪欲,对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无贪;也除掉了瞋,不会随意对众生起瞋。可是他心地却不会掉散,也不会常常作错了是再来悔恨。他也不会像某些人有很严重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者、修除性障性障深重者谓五盖粗重暗覆,五盖者谓五种障碍修证佛道之法: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由此五法障碍,令学人不能得证大乘别教菩提,福德资粮尚未具足。今世若欲值遇大善知识摄受护念,应当戮力护持了义正法,修行伏除性障,方有因缘遇见。如佛陀所开示,要行菩萨道就要努力修集福德资粮,以求值遇善知识之摄受教导,并熏闻了义,令慧力增长故;应将所修世间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还有一种福德是心地上的福德,那就是修除五盖,所谓贪欲盖、瞋恚盖、掉悔盖、睡眠盖、疑盖,是五盖。修除了这五盖是心地上的福德,其实说穿了,就是「好心」所得到的福德。可是这个好心不是世间人讲的好心,意思是除掉了贪欲,对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无贪;也除掉了瞋,不会随意对众生起瞋。可是他心地却不会掉散,也不会常常作错了是再来悔恨。他也不会像某些人有很严重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最简单的例子,佛法当中我们有说无心五位:【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成唯识论》卷7)换句话说,在很多有情存在的状态当中,意识心是会断灭的。举我们现前现代人能够了知的,您全身的时候,您意识断灭;您睡觉熟睡了,可是您没有在作梦状态当中,您意识也是断灭的;然后再推而到这一期生命的一开始,您我还是受精卵的时候,您根本没有大脑,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不如法的意思是说,修学者多半落入定境之中,追求定境之有境界法,将定境之修证误认为即是内观禅之修行;因此教人时时保持警觉清醒,不能昏沉睡眠,要让这种觉醒性不能中断,以为这觉醒性就是不坏的涅槃本际;而事实上,都是堕入了我见之中而不自知。因为这觉醒性正是意识之作用,并非不坏的第八识心体,而他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所以说这不是声闻内观禅的正确修法。真正如法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众生所喜欢的,就是有这个功能体性的、有轮回体性的阿赖耶识,有轮回体性的如来藏;难道哪一个众生不喜欢吗?同样的,众生喜欢他的心识吗?不!如果说他的意识心是完全喜欢的,那他应该长久、应该保持;然而,众生到了睡眠、眠熟的时候,意识就断灭了;乃至于说,有时候听到一件很恶劣的事情,众生一下子就昏倒,进入昏迷,意识就断灭了;乃至于修证上,还有一个无想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受戒已,所不应作而故作之,所不应思而故思惟,懈怠懒惰、乐于睡眠,念恶觉观、邪命恶愿,是名污戒。若受戒已心生悔恨,求人天乐多诸放逸,不生怜愍,是名污戒。若畏贫穷,若为恐怖,若为失财,若畏作役,若为身命,若为利养,若为爱心,而受禁戒;既受戒已,心生疑惑,是名污戒。善男子!若人不乐久处生死,深见过罪,观人天乐、阿鼻狱苦平等无差;怜愍众生,具足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数嗔数喜,或多悲多爱,或恒乐昏寐,或久不睡眠,或身婴疹疾,或性不勤策,或卒起精进即便休废,或情多疑惑不生信受,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爱着世事溺情从好,或令证得外道诸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好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或复劝令受女等色,或令其饮食乍少乍多,或使其形容或好或丑;若为诸见烦恼所乱,即便退失往昔善根,是故宜应审谛观察,当作是念:此皆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quē)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舍利弗,中有白衣贪乐语言入于塔寺,有诸比丘好于言说能通诸经,依止语言乐于文饰,是诸沙门随顺为说谓是真道,但充众数如放牛人,但乐读经不入真际,但悦人意贵于名利,善巧世事不净说法,但能巧语行世间道,无有威德破涅槃因,舍圣默然不乐禅定,昼夜常好谈论诤讼,卧厚被褥尚无一念随顺禅定,何况能得成沙门果?是人睡眠常与俗心相应,初夜、后夜不修顺忍,乐于下法。是人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复有乐多事务,乐多讽诵,乐多睡眠,所言不顺无有次第说不清净,贪著我、人、寿者、命者,是故名为弊恶比丘。不知节量,不知沙门法,不知婆罗门法,乐行医术贩卖求利,乐为国使污染诸家,乐与白衣给使作务以诸树叶华果奉上,好为白衣说外道法,心常舍离出世间法。未满二十受具足戒,受戒事中有诸不具,形体缺少,不应于法受生米谷、钱帛金银,不顺教诲拒逆师命,不自知身,不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何以故?是人不乐众闹杂语,不乐读经睡眠多事,不为白衣营执事务,不为使命持送文书,不行医术,不读医方,不为贩卖,不乐论说世间语言,但乐欲说出世间语。是人能信一切法空,于一切法不起不坏。是人则能证真实际,则能如实正师子吼,非野干吼。舍利弗,若有比丘著外经义,是人为舍微妙佛法,诵持外道语言为大众说,但作野干吼。舍利弗,如是恶人名为朽坏沙门。何以故?是外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伏睡眠。如是名为善能清净奢摩他道。弥勒菩萨言。世尊。云何善清净毗婆舍那道。佛言。弥勒。若能善断掉悔二盖。如是则名善能清净毗婆舍那道。弥勒菩萨言。世尊。菩萨修行奢摩他毗婆舍那行有几种法。能知心散乱不名相应。佛言。弥勒。菩萨知五种法。所谓正念散乱。外心散乱。内心散乱。相散乱。烦恼散乱。弥勒。若菩萨舍正念大乘相应相。随念声闻辟支佛相应念相。弥勒。是名菩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睡眠无心觉起而能觉起。文殊师利。如入灭尽定而无起心。依本作心自然而起。文殊师利。如眠灭定二无起心依本而起。如是如来心生依本。般若方便修行成就。应知。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说如来应化所作化身。为是有心。为是无心。佛言。文殊师利。得言有心。得言无心。何以故。以自心不得自在故言无心。假他力故言有心。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如来行处。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惛沉睡眠疑是毗钵舍那障。贪欲嗔恚当知俱障。世尊。齐何名得奢摩他道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沉睡眠正善除遣齐是名得奢摩他道清净。世尊。齐何名得毗钵舍那道清净。善男子。乃至所有掉举恶作正善除遣。齐是名得毗钵舍那道清净。世尊。若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现在前时。应知几种心散动法。善男子。应知五种。一者作意散动二者外心散动三者内心散动。四者相散动。五者粗重散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正入无心睡眠。非于觉悟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势力而复觉悟。又如正在灭尽定中。非于起定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势力还从定起。如从睡眠及灭尽定心更生起。如是如来由先修习。方便般若加行力故。当知复有心法生起。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化身。当言有心为无心耶。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无心。何以故。无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曼殊室利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有罗刹持睡眠杵喜乐五欲。而复手秉三歧利叉。种种不善众杂恶色。猖狂大唤諠呼强笑无怖畏心。或有罗刹摇头动体嗔目唱叫。腾踊跳掷叱吒拍髀。或啸或歌或时戏舞。嗔恚罗刹。侠怨罗刹。小恶重报罗刹。卒暴罗刹。贪嫉罗刹。慢慢慢我慢不如慢。邪慢大慢。欲非法欲贪恶贪。如是凶险结使烦恼诸大罗刹。不可称数。菩萨到于众结冢间。见此无明种种过恶覆于慧眼障盖身原。令诸众生不见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又示同诸众生故现有睡眠。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具足无上深妙智慧远离三有。进止威仪头痛腹痛背痛木枪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杨枝等。众皆谓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无此事。我足清净犹如莲花。口气净洁如优钵罗香。一切众生谓我是人我实非人。我又示现受粪扫衣浣濯缝打。然我久已不须是衣。众人皆谓罗睺罗者是我之子。输头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处在世间受诸快乐。离如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佛说偈持戒则为乐 身不受众苦睡眠得安隐 寤则心欢喜若受衣食时 诵习而经行独处于山林 如是为最乐若能于众生 昼夜常修慈因是得常乐 以不恼他故少欲知足乐 多闻分别乐无著阿罗汉 亦名为受乐菩萨摩诃萨 毕竟到彼岸所作众事办 是名为最乐世尊。如诸经中所说乐相其义如是。如佛今说云何当与此义相应。佛告迦叶。善哉善哉。善男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