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前六识于睡眠、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等五位中断灭,意根于阿罗汉入无余涅盘时,亦是断灭。这七识既然本质上都是生灭之法,都是剎那剎那断灭再又生起,既然生灭之法剎那断灭如何能够于断灭后再自行出生呢?必然要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心做为生灭的七识心的所依,才能够让生灭的七识心能够灭除后,再行生起。而且必然是心法才能出生心法,色法从不能出生心法。所以法界 三摩地

2018-07-22

再食七万二千,或有不食亦在其数,所谓或病,或醉,或时断食,或复瞋恨、睡眠、调戏、诸余事务及饮母乳,以此因缘名为不食。如是之身,虽寿百年,必归磨灭。谁有智者,于生死海而当爱乐?“复次,阿难,受于此身有二种苦。云何为二?一者、众病集身,名为内苦;二者、人与非人之所逼恼,名为外苦。何者名为众病集身?所谓眼、耳、鼻、舌、咽喉、牙齿、胸腹、手足,有诸病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五种是睡眠欲,睡眠应该是有正常的规律和时数,休息到精神足够了就好。但是如果是因为心性懒散,没事就贪爱睡眠而没有厌足,那就是睡眠欲了。如果是很贪爱这财、色、名、食、睡这些粗重的欲界五欲,那么可以说和修行之路是完全相背离的,别说要出三界,就连欲界都出离不了了,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克制这些欲界粗重的五欲,才有可能走上修行之路的。一般世间所说的六欲,则是把前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五种是睡眠欲,睡眠应该是有正常的规律和时数,休息到精神足够了就好;但是如果是因为心性懒散,没事就贪爱睡眠而没有厌足,那就是睡眠欲了。如果是很贪爱这财、色、名、食、睡这些粗重的欲界五欲,那么可以说和修行之路是完全相背离的,别说要出三界,就连欲界都出离不了了,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克制这些欲界粗重的五欲,才有可能走上修行之路的。而一般世间所说的六欲,则是把 三摩地

2018-07-22

头发稀疏少于睡眠。坐卧行立不失容仪。所有财物能速救急。寻后悔惜受义疾得。寻复喜忘惜于举动。难自改变难得离欲。作罪轻微。如是种种是淫欲相。嗔恚人相。多于忧恼。卒暴怀忿身口粗[麩-夫+黃]能忍众苦触事不可。多愁少欢能作大恶无怜愍心喜为斗讼。颜貌毁悴皱眉眄睐。难语难悦难事难可。其心如疮而宣人阙。义论强梁不可折伏。难可倾动难亲难沮。含毒难吐受诵不失。多能多巧心 三摩地

2018-07-22

而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这五盖原则上不与所知障相应,因为所知障是属于迷理无明,而性障五盖是属于迷事无明,是烦恼障所摄。所以三障应该说是理障、事障和业障,不宜用性障来取代业障。问题二:弟子因为犯了很重的戒,一直希望能忏悔见到好相,有位师兄介绍拜忏时也忆 三摩地

2018-07-22

111.为人爱独处贪食,晚上睡眠少,前世为狸。112.为人爱偷盗,贪财记怨,不分亲疏,前世为鼠。113.为人破塔坏寺,隐藏三宝物自己用,死堕阿鼻大地狱,罪毕转生为畜生,像鸽雀、鸳鸯、鹦鹉、青雀、鱼鳖、弥猴、獐鹿等,若得人身,生为阴阳人淫女。114.为人爱发脾气,死堕毒蛇、狮子虎狼、熊狸鹰雉,若得人身,喜欢养猪鸡,作屠夫猎人或狱卒。为人愚痴,不解道理,死堕象猪牛 三摩地

2018-07-22

111.为人爱独处贪食,晚上睡眠少,前世为狸。112.为人爱偷盗,贪财记怨,不分亲疏,前世为鼠。113.为人破塔坏寺,隐藏三宝物自己用,死堕阿鼻大地狱,罪毕转生为畜生,像鸽雀、鸳鸯、鹦鹉、青雀、鱼鳖、弥猴、獐鹿等,若得人身,生为阴阳人淫女。114.为人爱发脾气,死堕毒蛇、狮子虎狼、熊狸鹰雉,若得人身,喜欢养猪鸡,作屠夫猎人或狱卒。为人愚痴,不解道理,死堕象猪牛 三摩地

2018-07-22

头发稀疏少于睡眠。坐卧行立不失容仪。所有财物能速救急。寻后悔惜受义疾得。寻复喜忘惜于举动。难自改变难得离欲。作罪轻微。如是种种是淫欲相。嗔恚人相。多于忧恼。卒暴怀忿身口粗[麩-夫+黃]能忍众苦触事不可。多愁少欢能作大恶无怜愍心喜为斗讼。颜貌毁悴皱眉眄睐。难语难悦难事难可。其心如疮而宣人阙。义论强梁不可折伏。难可倾动难亲难沮。含毒难吐受诵不失。多能多巧心 三摩地

2018-07-22

现归纳列举如下:1、恶梦惊心人在睡眠中比较容易感知冤亲债主的活动,它们逼近受报者身心磁场的信息最容易在梦中被接受到,因此受报者常常会作各种恶梦。这些梦境,如果懂得易理,都不难分析出其对应于受报者的哪些方面。恶梦常是恶因正式释放前最重要的预警信息,如果能够高度重视,也就不容易错失机缘,并且可以将恶因化解于萌芽状态之中。2、善缘自断冤亲债主在正式开始讨报 三摩地

2018-07-22

从一个植物人,乃至从唯识里面所说的唯识无心的五位: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比较接近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是睡眠与闷绝。睡眠,当您睡著了,睡得很熟,您不是在动眼期,您也不是在作梦当中,您这个意识是断灭的。断灭的意思表示:祂不是一个自在法,祂是一个依他而起之法。既然本身都有断灭,祂当然绝对不是常法,可是众生很不幸地,却没有办法在每天 三摩地

2018-07-22

意识于五无心位(昏迷闷绝、睡眠无梦、无想定、灭尽定、正死位)消失而不现。意识是生灭法,如果把意识心当作真我,这种错误的见解就是我见。意根又称末那识,祂恒与我贪、我见、我痴、我慢相应,意根无始劫来恒审思量、时时作主、处处作主、与无名业力相应、具有遍计执性。末那从无始劫来于五位中(睡眠、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都不断灭,所以说恒;祂在灭尽定时少分 三摩地

2018-07-22

”〗讲记接着说供养禅波罗蜜,是谁能做得到?做到的人有什么样的表相?如果有人能清净他的身口意,心中没有污秽的思想,口所说言不说恶事,身体所行不造恶事,并且乐于处在空闲无事的地方,譬如山洞或山中,或者住在树下,或在空的房子中打坐修定;不乐于喧闹的地方说话嬉笑,也不贪着于高广大床或乐于过度的睡眠,也不乐于听别人说世间法上的事情,心中始终不乐于贪瞋痴 三摩地

2018-07-22

慎勿懈怠懒惰睡眠纵意。夜即摄心存念三宝。莫以空过徒设疲劳后代深悔。众等各各一心谨依此戒。如法修行应当学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这五戒能让众生远离五种的恐惧怖畏,又不必施舍钱财,没有钱财也可以布施给众生无畏,所以佛说这五种布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而且是随时都在布施无畏,乃至你在睡觉时也在布施,因为你睡觉时仍然有五戒的戒体在,大众不必恐惧说:把他吵醒了就没命了!所以睡眠时也是在布施无畏。所以说这五种无畏布施是随时随地都在布施的,所以叫做自在无碍,而且也不必失掉财 三摩地

2018-07-22

纵咨睡眠,小死无异。今捐除睡卧,即是止善。思念经道,即是行善。(九)八关斋戒最重要的是「斋」,斋一定做得清淨,帮助你得清淨心。在形式上要过午不食,中国人讲「午」是十一点到一点,但佛经不讲「过午」,是讲「过中」。「过中」是什麽?就是日中,日中以后就不能食。通常在古时候搞不清楚,怎麽办?大概在十一点钟吃饭,这决定不过中,十一点到十一点半是肯定不过中。过 三摩地

2018-07-22

纵咨睡眠。小死无异。今捐除睡卧。即是止善。思念经道。即是行善。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时食。食少节身。过中日后不复食。如清淨戒。以一心习。以时受食。顺诸佛法。资身办道。身无病苦。心得安閒。离舌端贪嗜之过。无数数营理之烦。日中。以表中道。中道之外。更无所需。隐示第一义趣。又根尘相对。皆有食义。如眼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等。若堕聪除明。便成断 三摩地

2018-07-22

每晚欲睡眠时,可以安闲地卧于床上无相念佛,不必专心;自然的在无相念佛之中入睡。行者到此地步,仍需每天早晚专心一意无相忆念拜佛,不可中止。直到大部份时间可以无相念佛而不忘失,则此阶段已经成功。此时已得强烈之法喜。若此阶段修成时间超过二个月、法喜稍淡。时间超过越久,法喜越淡;乃至延迟到六个月才成就者,几无法喜,而工夫具在。迅速修成者,其所得法喜亦将因为 三摩地

2018-07-22

名的部分,指众人,对我们所作所为的评价,就是我们所得到的名声;食,就是吃东西;睡,也就是休息睡眠。所以财色名食睡这五样,约略可以概括我们在世间所碰到的烦恼。在这五项里不管是财、色,或者名、或者食、或者睡,只要有所匮乏时,我们就会觉得产生了烦恼。世间人往往会认为,这个烦恼的起源,是因为在这五项里有所匮乏引起,那么我们就努力工作,努力赚钱,让它们每一样 三摩地

2018-07-22

那到底为什么是我们总有这么多烦恼呢?佛经中开示:欲界众生受制于三大:一个是饮食欲,就是众生对于各种美味的饮食大多会产生贪爱;第二个是睡眠欲,众生会因为耽于睡眠,所以心中多有昏暗,没有办法勤修于道业;第三个是淫欲,一切男女都会互相追求,产生贪染的心,行各种的欲事。所以佛陀在为众生开示的时候,都会依着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这个人能够信受了、心地柔软了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5   6   7   8   9   10   …   11   12   下一页»   共231条/12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