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1、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 三摩地

2018-07-21

若境至之时,单凭意识种子即能自起,无需意根对法尘之判定选择而起作意,则吾人应无睡眠一事,亦不需意根之恒、审、思量;亦应意识可以离意根之作意而单独运作或自行醒来,则意识应不以意根为俱有依,经论所说悉皆成谬,则法宣师是否为破坏者,应自行思量,决定是否忏悔!阿含中佛说,说法有违佛说而不如实者即是谤佛、谤法之人故。又:眠熟时,意根仍在触五尘上之法尘境,故意 三摩地

2018-07-21

除了六个根本烦恼以外,其余的二十个随烦恼,都与意识心相应,所以说这些心所有法,包括后面的二十个随烦恼,加上不定的睡眠、寻、伺等四个法,总共有五十一个心所有法,这些心所有法是和八识心王相应的,所以叫作与此相应故。因为八识心王有这些心所有法,配合过去世的无明,以及这一世父母和四大元素的助缘,所以就有了五胜义根大脑,也有了十一种色法的出现。包括修定以后能 三摩地

2018-07-21

什么叫作眠呢?所谓眠就是睡眠的意思。《成唯识论》卷七中,对如何是眠有这样的说明: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暗劣。(《成唯识论》卷七)论文意思是说:眠就是所谓的睡眠,它能令身不得自在,以暗昧简略为性,障碍观智为业;也就是说,在睡眠中的人,身不自在、心极暗昧。因为睡眠中,没有向外攀缘五尘境,只有独头意识在自心所变 三摩地

2018-07-21

其余的二十个随烦恼,都与意识心相应,所以说这些心所法,包括后面的二十个随烦恼,加上不定:睡眠、寻伺...等四个法,这些心所法是跟八识心王相应的,所以叫做“与此相应故”。因为八识心王有这些心所有法,配合过去世的无明,以及这世父母的缘,四大元素的缘,所以有了五胜义根、有了十一种色法出现。包括修定以后能够变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八地菩萨、七地菩萨都 三摩地

2018-07-21

末那识从无始劫以来,于五位中——睡眠、闷绝、正死位、灭尽定、无想定中,它都是不断灭的,所以说它恒;但是成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以后,他入了灭尽定时,第七识是会有少分消失的;到了入涅槃时,第七识则是永灭无余,所以它又不是遍一切时的。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包括睡着无梦乃至闷绝、死亡、无想定与灭尽定中,一直都是如此,不曾有丝毫改变,恒常 三摩地

2018-07-21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三摩地

2018-07-21

有些人品格较好而对身外之物较不执著,却往往落于识阴所领受的感觉中,所以他们很重视气氛:住家的气氛、说话的气氛、睡眠的气氛、饮食的气氛、路上的气氛、独处的气氛、与人相处的气氛、插花的气氛与神韵、刚回家时的气氛、别人对他说话时的气氛。种种气氛都使他觉得很重要,这是很重视生活品质的人,但却都是识阴领受的情境。假使气氛使他觉得不愉快,就会生闷气,整天不愉快 admin

2018-07-21

若无此心,一切人不能于睡眠中醒觉,一切修行者也不能于无心定中出定;乃至一切有情虽能分别觉知,而悉不能造作一切事业,都将像植物人一样,虽然能够觉知痛痒,但不能自行的搔抚,也没有办法向别人表示意思请求协助处理。所以说必须有意根刹那刹那作主思量,才能有有情的一切行为产生。这个意根虽然无始劫以来恒审思量一切法,而不曾刹那间断,但是祂却是可以灭除的。譬如二乘 admin

2018-07-21

意识于次晨复起,名之为醒﹔未起之前,名之为眠,不可谓睡眠中尚有意识觉知心现起。如是依他而起,易起易断之法,必非根本真实心,非自在法故,既非本来自在之根本真实心,则应藉此意识觉知心之能分别性,寻觅本来自在而远离一切境界、与真实心同时同处之无分别心。诸佛菩萨皆因觅得如是「根本无分别心」,故断我见︱否定意识我之常不坏性,确认觉知心为易起易灭之缘起性,故不 三摩地

2018-07-21

前六识于睡眠、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等五位中断灭,意根于阿罗汉入无余涅盘时,亦是断灭。这七识既然本质上都是生灭之法,都是剎那剎那断灭再又生起,既然生灭之法剎那断灭如何能够于断灭后再自行出生呢?必然要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心做为生灭的七识心的所依,才能够让生灭的七识心能够灭除后,再行生起。而且必然是心法才能出生心法,色法从不能出生心法。所以法界 三摩地

2018-07-21

有些人品格较好而对身外之物较不执著,却往往落于识阴所领受的感觉中,所以他们很重视气氛:住家的气氛、说话的气氛、睡眠的气氛、饮食的气氛、路上的气氛、独处的气氛、与人相处的气氛、插花的气氛与神韵、刚回家时的气氛、别人对他说话时的气氛。种种气氛都使他觉得很重要,这是很重视生活品质的人,但却都是识阴领受的情境。假使气氛使他觉得不愉快,就会生闷气,整天不愉快 三摩地

2018-07-21

他在精进波罗蜜多的性相上,可以看到这位菩萨本性就是精勤不懈;他向来早起晚睡,不会贪爱睡眠,凡是所作之事总是尽心尽力;对于没弄清楚的事,他总是不断的思惟整理,一直到弄清楚为止。而这位菩萨所作的事,如果还没有完成,一定不会半途而废的;他对于第一义谛的追求也非常的坚定,绝对不会轻言放弃;而他对于菩萨所应作之事,不但有能力去作,而且十分的勇勐,他能够在大众 三摩地

2018-07-21

(佛说,过午不食有五种利益:一是淫欲心减少,二是睡眠减少,三是容易得定,四是不会放屁,五是身体安康不生病。出家修行人知道这些好处所以过午不食。)佛言。昔有沙弥与师共行。见地有金便默取之。语师言。疾行是间。无人甚可畏。师言。但坐有金故令汝恐耳。弃金去便不复恐。便为师作礼言。我愚痴无所知故。今已弃便不复懅。于是佛告诸。学人贪道如沙弥贪金。何忧不得道。( 三摩地

2018-07-21

345,a4-7)心信此如来藏虽未证之,然以乐于受熏,知道我见,我所,需由之断除,对于诸方大师说法违背佛法,各依断常二见所生戏论,从不置信!相信此意识心乃是因缘和合,根本违背无生无灭之实相心,相信此实相心绝对现在时时刻刻直接、间接、辗转出生显现万法,此者皆非此意识心之虚妄想以及其心所法可知,因此对于意识心乃至说意识心之修行后之成果:离念灵知、一念不生之灵知 三摩地

2018-07-21

何等为五?谓贪欲盖、嗔恚、睡眠、掉悔、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净信者,谓必解脱。智者谓慧解脱,贪欲染心者不得、不乐,无明染心者慧不清净,是故比丘!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彼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发起初禅)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缚、结、慢,无间等(不落入断灭空),究竟苦边 三摩地

2018-07-21

你如果现前观察意识觉知心确实是如此,这就是符合断身见的现量智慧!如果自己没有睡眠的经验(事实上不可能没有),假设自己从来不曾睡觉,所以不曾体会过自己睡著了以后意识会断灭,但仍然可以从比量上来看意识觉知心会不会断灭。譬如看别人睡著以后,意识觉知心还在不在?可以看看你的丈夫或是你的妻子,以及你的子女、你的老父母,当他们睡著的时候,你在旁边轻轻跟他们说话 三摩地

2018-07-21

最简单的例子,佛法当中我们有说无心五位:【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成唯识论》卷7)换句话说,在很多有情存在的状态当中,意识心是会断灭的。举我们现前现代人能够了知的,您全身麻醉的时候,您意识断灭;您睡觉熟睡了,可是您没有在作梦状态当中,您意识也是断灭的;然后再推而到这一期生命的一开始,您我还是受精卵的时候,您根本没有大脑 三摩地

2018-07-21

至若五盖(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深重者,不唯闻法,不唯闻法思维已,尚须于历缘对境中,藉闻思所得慧作诸观行,以断我所执及我执而证声闻菩提。慧强而无盖者,但须闻佛或圣略说蕴处界空,立时可成慧解脱阿罗汉,不由思维;闻说法音声而证解脱果,非由自觉自悟,故名声闻菩提。已修成四禅八定者,其三界有爱已经完全降伏,五盖已灭,唯因不断我见故不证解脱, 三摩地

2018-07-21

欲界爱的具体显现,主要就在五盖障上(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要很用心的去舍离。五盖障的内容:第一个叫作贪欲盖,是说执着贪爱于五欲法,贪着欲界当中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众生被五欲所缠缚,无时无刻都想要去攀缘五欲的境界;对于五欲有执着,如此的热恼,会障碍我们修道。第二个叫瞋恚盖,是说众生对于那些不如我们自己原先预期的境界上面,生起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4   5   6   7   8   9   10   …   11   12   下一页»   共231条/12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