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虽然是因为自己误会了佛法而犯下了过失,把自认为的正确的观点和做法强加在了佛法上,把对家庭、对社会的一切责任几乎全部想推脱掉!然而多年来却没有善知识把我拉回正道,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到非常可怕!而且,在那段学佛历程中,甚至出现了彼此之间的眷属欲,打着学佛的旗号来满足自己的私心。比如说,计较自己布施道场比别人更尽心竭力;自己更能舍弃世间的牵挂,舍弃小家 | admin 2020-02-21 |
![]() |
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讲记:一个人如果有 | admin 2020-02-21 |
![]() |
你生存的环境有人、事、时、地、物这些东西互相影响;也就是说,你所处的空间,你所处的时间,你所相处的眷属,这些都是属于你的依报。这是属于你的、后生的、运的部分,会跟你互相影响。这一部分能不能改善呢?当然能改善!如何改善?还是要依着佛法修持五戒十善,自然而然,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会慢慢改善;乃至于相应于所受生的依报土之间的关系,也会慢慢改善。所以正报跟依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你能够不会侵犯别的众生的眷属,能够保护众生的眷属、保护众生的名誉,让他没有恐惧,这也是施无畏。例如恶口来说,譬如有人喜欢到处张扬别人的过失,如果有人得罪了他,心里就一定会恐怖,因为怕他会四处张扬、编造是非!所以这样的人,每个人对他只有产生一种少得罪为妙,最好赶快远离他,不要跟他来往;因为万一一句话不小心得罪了他,以后就倒霉了。这就是大家对他产生 | admin 2020-02-21 |
![]() |
第六、信心施,眷属和乐爱念。由于贫穷夫妻相信,布施给清净僧人有无量无边的果报,所以与妻子共同商议一起布施,二人将微少之物拿来布施,使得夫妻二人和乐爱念布施,因而成就殊胜的布施果报。第七、时节施,须物随得。由于贫穷夫妻看到众僧到村庄接受大众布施供养,如果当时没有物品可以布施而丧失布施的机会,还会有死后生忉利天及九十一个大劫世世端正、身体金色等殊胜果报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世间人一般想要的万事如意,无非就是家庭和乐、眷属平安,然后资财广大,能够升官发财,总是祈求这些世间的种种事物,所以称为万事;而且希望这样子都能够如意,都是往好的方向,能够获得好的结果。可是我们要想一下,这些世间的万事它是不是可以永远获得,譬如我们的生命、我们的钱财,我们是不是永远可以获得呢?事实上,我们世间的种种事物它是生灭变异的,因为它是生灭 | admin 2020-02-21 |
![]() |
当然,有些福报比较大的菩萨,可以早早退休,全身心护持正法(比如:导师和台北很多菩萨们),那有些菩萨找到比较好的眷属,一边照顾家庭做全职太太,一边护持正法(末学身边就有很多这样有福报的师姐),那是他们过去世修得好,也可能发过愿要这样子护持正法。真是很随喜赞叹。那大部分,尤其是年轻的师兄师姐,需要在世间法上去奋斗,也不用自怨自艾,末学有看到很多世间福报 | admin 2020-02-21 |
![]() |
二、恶愿:如果有人奉祀鬼神的目的,在咒愿某人出车祸、家财散尽,或是眷属分离,乃至求神处罚一切异教徒全部死光,发这种愿谓之恶愿。三、许愿:有人祭祀三牲五牲纸钱,供奉鬼神、礼拜鬼神,希望保佑儿子今年考上台大,或希望未来不久能发大财,如果鬼神能满他的愿,就要为鬼神翻修庙宇、装贴金身等类。不伤害第三人,只求自己色身眷属平安或求名求利求权势而与鬼神交易所发的 | admin 2020-02-21 |
![]() |
如果是为了求世间有为有相之福德,就必须以无私无我之大慈悲心,譬如四无量心,来回向给广大之法界众生,同沾利益;这样感得的有相福德,会比回向自身、回向眷属来得高广。但是,如果是为了求三乘菩提中修学时无障无碍,那就应当以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为什么呢?因为六道有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缘故;也就是,欠人债务就应当先偿还债务才对!如果回向明确,就表示 | admin 2020-02-21 |
![]() |
很多人是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眷属,能在世间法上面的遮障减少,或者世间法上面的福报增广,乃至可以家庭和乐、色身康泰等等。这样的回向大多是要求得世间有为有相的福德,虽然不是无倒回向,但是这样的回向也是很好,毕竟也是善净法,也是增益回向的功德。不过,这样的回向,还是应当以回向业障的消除,以及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而且要以无私无我并且无漏的作意来实践 | admin 2020-02-21 |
![]() |
可是他不是去驱使鬼神,他就是希望人家,乃至有些人希望人家眷属分离,或是求神去处罚他怎么样。可是他不一定是驱使,不一定是作法,也有一些属于这种恶愿。可是如果有这种恶愿,我们也可以知道那也绝不会是佛教,因为佛教之中是不会有这种恶愿的。譬如说有一个宗教,他们就会告诉人家:我们这里也有三宝,你们知道我们三宝的秘密之后不可以告诉人家;而且你进入我们的道场后你 | admin 2020-02-21 |
![]() |
二、恶愿:如果有人奉祀鬼神的目的,在咒愿某人出车祸、家财散尽,或是眷属分离,乃至求神处罚一切异教徒全部死光,发这种愿谓之恶愿。三、许愿:有人祭祀三牲五牲纸钱,供奉鬼神、礼拜鬼神,希望保佑儿子今年考上台大,或希望末来不久能发大财,如果鬼神能满他的愿,就要为鬼神翻修庙宇、装贴金身等类。不伤害第三人,只求自己色身眷属平安或求名求利求权势而与鬼神交易所发的 | admin 2020-02-21 |
![]() |
很多人是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眷属,能在世间法上面的遮障减少,或者世间法上面的福报增广,乃至可以家庭和乐、色身康泰等等。但是这样的回向大多是要求得世间有为有相的福德,虽然不是无倒回向,但是这样的回向也是很好,毕竟也是善净法,也是增益回向的功德。不过这样的回向,还是应当以回向业障的消除,以及回向遮障自己的冤亲债主为优先,而且自己的作意要以无私无我,并且无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平时作完早晚课以后,或者作完一些功德后的回向是这样的:弟子○○○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现前见闻者,历劫及现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诸天护法圣众,本境山神、土地灵只,无祀男女孤魂、流产堕胎之婴灵,及日常作务中所误伤亡之一切众生,一切地狱众生、饿鬼众生、畜生众生、天魔外道等一切罪苦六道众生,仰仗阿弥陀佛威神之力,消除无始劫来之 | admin 2020-02-21 |
![]() |
因为魔王都很怕失去眷属,魔王都希望一切众生都在贪、瞋、爱染的无明闇当中;如果众生解脱了,那么他的眷属就减少了,所以他就起心,他要去破掉这个首罗长者的这一个道心。那么知道首罗长者是非常恭敬供养佛陀,所以他就化身为佛陀的相貌,有三十二大人相,有八十种随形好一样,就来到首罗长者的家。他来到首罗长者家的时候,也一样示现像佛有那样的一个光芒,首罗长者就觉得说 | admin 2020-02-21 |
![]() |
不论你居家里面你的眷属,你学佛他不学佛,结果你想要怎么样来劝导他,结果一开始方便的施设了一些方法,结果对方都不领情。最后你会发现:原来我的家中的眷属根本就是度不来的。可是这点还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世间许许多多的法,不是我们这个时节因缘所能够了解的。所以应当来想再难度的众生也有他度的一个方式和法门,或是说他的时节因缘比较晚,但没有说最终都完全都没有 | admin 2020-02-21 |
![]() |
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作正在看一个狂人表演狂戏,那你只是观众而已,岂不是可以置身事外吗?难道我们也要跟着愚痴人来表演愚痴相吗?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用互相对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会用理性的方式来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所以狂人在那边大声叫骂 | admin 2020-02-21 |
![]() |
如果生在人间会得到两种果报:一是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也就是眷属不和睦,亲朋好友互相争斗很难相处。所谓无义语:乃是污杂、巧佞之语,对众生说没有意义的话。在大乘法中名为言不及义。也就是菩萨所说的法,没有牵涉到第一义谛;如果菩萨说无义语,未来会下堕三恶道中。如果生在人间会得两种果报:一是菩萨所说的话,别人都不相信,二是菩萨所说的,不仅不清不楚而且词不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当我们违背戒法的时候,如何能够不感到惭愧呢?虽然有些众生我们看不到,可是因为报身或者神通力的不同,他们却可以知道我们在作什么;因此,我们除了对于行为上的不如法要感到惭愧之外,我们也要知道自己的身、口、意行,除了直接影响到周边的眷属与亲朋好友之外,也影响到其他的众生。例如身边的鬼神,这些影响也都是会产生因果力量的。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珍贵地持戒 | admin 2020-02-21 |
![]() |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1)总合来说,掉举是指由于对亲人眷属等的思念,或者回想起过去曾经经历愉快、欢乐、嘻笑的这些事情,因而生起了贪欲而不断忆念,致使本来已经清净的心念变得喧闹骚动、不宁静,所显现出来意识、意根的心行;又因为意识没有正知正见,于是对于这些所曾经历事情中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贪着不舍,不能随着本已生起的清净心念,安住于一念不生的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