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即便是相同的业力当牛做马在一起,或是去欲界天一起当神仙眷属,这样的所谓的好日子又能持续多久,说到底都是业力的牵引,业力最是变化无常啊,梦终不能成真! admin

2020-02-21

所以,我们来看看世间的这些种种的痛苦,由于贪欲而让我们泯灭了许许多多人们正常的人性,所以应当要想:即使说父母能够疼惜我们,家长爱怜我们,乃至于说有自己的好眷属,然后有自己好的子女,可是这世间的种种贪爱是没办法久远的,它们都是在生死别离中所产生的。没有哪一对眷属,他们会无量世一直作为夫妻的,这些事情从来在法界中不会存在。那你真正爱的人到底在哪里呢?那 admin

2020-02-21

那如果是他之前跟我的因缘实在是太深了,我也难以处理的话,那怎么办呢?我还是因为可以把他作一分观察,观察说他将来也会因为彼此因缘而继续相会;既然会相会那也没有关系,我可以作他的小孩,他因为是我的父母,他就疼爱子女的缘故,他就不会来起怨仇,我不用远离这个怨家,而能够当这怨家的眷属,能够彼此就因为家眷的关系,而不再缘起种种寇雠等等的伤害了。所以怨亲平等, admin

2020-02-21

瞋恚之心都是由于我执而引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是不顺己意就勃然大怒,能令有情身心产生热恼,进而生起忿、恨、怨、恼之心,采取种种不理性的身口意行为,对家人、眷属、一切众生,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人性命,甚至于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都是由瞋心而起。因此火烧功德林正是瞋恚心生起时的最佳写照,尤其是菩萨道行者,瞋恚会断送和众生之间的法缘,影响非常深远,比 admin

2020-02-21

同样的我们所执著的我所,前面跟大家说明过,就是说我的身体、我的财富、我的眷属、我的事业,乃至于说我所享受的一切,也无非都是在摩尼宝珠上面生起又灭谢,都是生灭的。那么这样子去认知生命的实相,知道说我们的五阴身,我们见闻觉知的心,还有我们所能够拥有的一切的财富、一切的眷属,无非都是在那个恒不生灭的摩尼宝珠表面生生灭灭、起起落落。这个五阴身有生灭,你的财 admin

2020-02-21

好比说,有了贪就会有求不得苦,这个求不得苦:比如说钱财求不得;比如说身体的健康求不得;比如说眷属求不得;比如说事业的顺遂、家庭的和乐求不得……因而有苦!讲到这个学佛要了脱生死,说因为对于死亡的恐惧有苦,然后想要来学佛。为什么会有死亡的恐惧呢?因为死亡之后要离开自己的家人、死亡之后要离开自己努力奋斗了几十年的事业家产,还有一点就是死亡之后 admin

2020-02-21

但究竟什么是业?佛教认为一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出生成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哪一道的有情?拥有怎么样的色身?以及身体健康衰弱、美丽丑陋、寿命长短等的正报;乃至于拥有的财物或者是富足,他的眷属是不是亲睦,以及生存环境是清净的还是垢秽的这些的依报;这种种的苦乐果报都是由业所感生的。所谓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民间也常说:不 admin

2020-02-21

佛陀在人间或在天上说法时,天龙八部中各个天主、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等都会带着他们无量的眷属一起前来听经闻法。佛陀说会生到龙族里有四种因缘,如《佛说骂意经》中说:【堕龙中有四因缘:一者、多布施,二者、多瞋恚,三者、轻易人,四者、自贡高坐,是为四事作龙。上头一得福,后三事得龙身。】所以,如果有人过去世多怀瞋恚 admin

2020-02-21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6怎么说:【劫盗他财亦复三种:自为己身妻子眷属,贪他财物而往劫夺,是名从贪;盗怨家物,是名从瞋;劫夺下姓,是名从痴。】(《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偷盗的罪业,身业的窃盗或者抢劫业道也是有三种引生的原因,但主要不是讲偷窃,而是强行取财,叫作劫盗;劫盗他财也有这三种引生的原因:第一种是说明是为了自己、或妻子、或子女、或眷属的受用,因而贪 admin

2020-02-21

然后随自己高兴而施与眷属或是他人,共同欢喜受乐,这个也是成已之罪。受乐之后又去对别人宣扬,没有惭愧心,也不生悔恨心,甚至炫耀说:我就是有办法让别人欢欢喜喜地把钱送来给我。这也是贪业的成已之罪。我们接着来看一下瞋的根本、方便、成已这三件事。《优婆塞戒经》如是说:【若打骂人,是名根本;若捉杖石问其过罪,是名方便;打已生喜,受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 admin

2020-02-21

饿鬼道有情众生除了这两种情形以外,还有另外一种有情众生,那就是住于自己家里的祖先;这些祖先们,有一些并不是因为欠缺福德资粮而流落到饿鬼道,而是因为他们在中阴身现起的时候,七七四十九天的期间,由于牵挂自己的子孙眷属,无法放下舍离他们而去投胎,在经过中阴身七七四十九天都不去投胎之后,就会流落到饿鬼道;在饿鬼道中,他就可以一直看着自己的子孙,并依赖自己子 admin

2020-02-21

第一个中阴身是最好的,因此如果能在第一个中阴身阶段往生,来世的福报通常会比在下一个中阴身阶段往生的福报更好;所以应该把握在第一个中阴身坏掉之前早点去往生,千万不要对于生前的眷属与财产眷恋不舍,而拖延往生的时间。因此较有智慧者,在第二个中阴身时,因为已经经历了第一个中阴身,知道中阴身仍然是会生灭的,而且第二个中阴身显然功德不如第一个中阴身,那他就知道 admin

2020-02-21

佛说:让眷属生起烦恼的布施,未来世虽然会得到布施的果报,虽然会有钱财;但是得了之后常常会遗失,无法在他需要用钱时,可以有这笔钱拿来使用,而且身体常常会病苦不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admin

2020-02-21

除此以外,我们也应该从佛法三世流转、因缘果报的角度来了解,家庭眷属互相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想想看:在这无尽的生死轮回过程中,为什么我们能够互相成为父母、眷属和子女呢?这当中一定有相当深厚的因缘在里面,也有许多修行的功课含藏在其中,我们如果能够先建立这样的观念,许多教养子女上的难题,自然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那有情要互为父母子女需要哪些条件呢?《瑜伽师 admin

2020-02-21

佛说:让眷属生起烦恼的布施,未来世虽然会得到布施的果报,虽然会有钱财;但是得了之后常常会遗失,无法在他需要用钱时,可以有这笔钱拿来使用,而且身体常常会病苦不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admin

2020-02-21

除此以外,我们也应该从佛法三世流转、因缘果报的角度来了解,家庭眷属互相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想想看:在这无尽的生死轮回过程中,为什么我们能够互相成为父母、眷属和子女呢?这当中一定有相当深厚的因缘在里面,也有许多修行的功课含藏在其中,我们如果能够先建立这样的观念,许多教养子女上的难题,自然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在说明如何教养子女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经典中所 admin

2020-02-21

佛说:让眷属生起烦恼的布施,未来世虽然会得到布施的果报,虽然会有钱财;但是得了之后常常会遗失,无法在他需要用钱时,可以有这笔钱拿来使用,而且身体常常会病苦不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佛开示说:【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admin

2020-02-21

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个人有他自己的因缘果报,这一世的相聚,也只是因缘的聚合,因缘坏散时还是得分离;因此,对于眷属,该付出的,就付出我们该尽的义务;责任都尽了,其余的就不须过度担心、执著。众生为什么会有这些苦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明,没有智慧的光明,也就是对于世间种种法,以及对于五阴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误以为这些都是值得珍爱执著的,无法看清这些法背后 admin

2020-02-21

每天不由自主地打开厅堂的门窗,又把房门一间一间打开,想要寻找我的儿子,并大声呼唤:‘儿子啊!回来与我相见啊!’佛开导这位男子说:眷属之间总是因为恩爱而产生了执着,所以在生离死别的时候,就会产生种种悲伤与忧愁,乃至痛哭流涕,而有种种苦恼出现;有相聚就会有别离的时候,有贪爱就会有失去的时候。这位男子听到佛陀开示以后,明了世间种种事都是无常变异 admin

2020-02-21

此五心中,一者、于诸有情起大悲心;二者、为诸有情求一切智----心无退转此二心者,于大乘法精进修行;三者、一切有情皆我亲友;四者、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未有毫厘用相酬报;五者、一切有情皆我眷属,我曾于彼起不善业,种种呵骂非理责罚,深心惭愧何时偿毕----此之三心令诸菩萨勇猛不退,乃至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有情皆我亲友、一切有情于我有恩、未有毫厘用相酬报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