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十四)眷属亲友无能沮坏。(十五)有所言说人必信受。(十六)不为冤家伺求其便。(十七)得无所畏。(十八)多诸快乐。(十九)为诸智人之所称叹。(二十)善能说法众人敬仰。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著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又能成就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得智人眷属。29.集大智因速疾得法。30.不起不正忆念之心。31.舍离一切世间财施。32.得大~法藏辩才无尽。阿难。菩萨法施。有是三十二功德名称。-------《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原标题:布施佛法的三十二大类殊胜功德善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瞋恚之心都是由于我执而引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是不顺己意就勃然大怒,能令有情身心产生热恼,进而生起忿、恨、怨、恼之心,采取种种不理性的身口意行为,对家人、眷属、一切众生,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人性命,甚至于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都是由瞋心而起。因此火烧功德林正是瞋恚心生起时的最佳写照,尤其是菩萨道行者,瞋恚会断送和众生之间的法缘,影响非常深远,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作正在看一个狂人表演狂戏,那你只是观众而已,岂不是可以置身事外吗?难道我们也要跟著愚痴人来表演愚痴相吗?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用互相对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会用理性的方式来面对问题、处理问题,所以狂人在那边大声叫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嗔恚之心都是由于我执而引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是不顺己意就勃然大怒,能令有情身心产生热恼,进而生起忿、恨、怨、恼之心,采取种种不理性的身口意行为,对家人、眷属、一切众生,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人性命,甚至于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都是由嗔心而起。因此火烧功德林正是嗔恚心生起时的最佳写照,尤其是菩萨道行者,嗔恚会断送和众生之间的法缘,影响非常深远,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瞋恚之心都是由于我执而引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是不顺己意就勃然大怒,能令有情身心产生热恼,进而生起忿、恨、怨、恼之心,采取种种不理性的身口意行为,对家人、眷属、一切众生,轻则诟骂,重则损害他人性命,甚至于伐城伐国、喋血千里,莫不都是由瞋心而起。因此“火烧功德林”正是瞋恚心生起时的最佳写照,尤其是菩萨道行者,瞋恚会断送和众生之间的法缘,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最后,确实消除完毕以后就没什么烦恼了,那时意识(离念灵知)觉知心就不会再轻易生起妄想了!】(《人间佛教》第68~69页)【觉知心会生起妄想的原因都是因为烦恼多,老是挂念着财、色、名、食、睡,或是老挂念着世俗眷属或法眷属,所以妄想就会很多。你若是已经转依如来藏以后,由于如来藏从来不起妄想,也从来不记挂生意成功或失败,赔了钱或赚到百亿元,法眷属很多或是了,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聪慧指的是因为他有正知见,不会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也就是说他能够真心与妄心分得很清楚!那讲堂的这些证悟菩萨们,他们因为多生多劫以及今生努力累积福德!所以他们的心性越来越调柔,对众生与对菩萨们都越来越恭敬!当然假设有菩萨说:为什么我遇到那种对我很凶的证悟菩萨,那你可能也要检讨,一定是你自己也有坏坏的地方!或者可能是你跟他往昔的因缘不好!或者他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复次,金刚慧!彼佛世尊常放光明如来住世之时,有一菩萨名无量光,与二十俱胝菩萨以为眷属。是时无量光菩萨,于彼常放光明如来.应.正等觉,已曾问此如来藏法门。金刚慧!是彼常放光明如来.应.正遍知,于五百劫不起于座,广宣说此《如来藏经》。以种种句于法了别,无碍辩才,百千譬喻,哀愍摄受彼菩萨故,是故广演此如来藏甚深法要,于彼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俱胝百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与二十亿菩萨以为眷属。无边光菩萨摩诃萨于彼佛所。问如来藏经佛为演说。在于一坐经五十大劫。护念一切诸菩萨故。其音普告十佛世界微尘等百千佛刹。为诸菩萨无数因缘百千譬喻。说如来藏大乘经典。诸菩萨等闻说此经受持读诵如说修行。除四菩萨皆已成佛。金刚慧。汝莫异观。彼无边光菩萨岂异人乎。即我身是。彼四菩萨未成佛者。文殊师利。观世音。大势至。汝金刚慧是。金刚慧。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有一个人是你今世从未见过面的人,可是你一碰到他,会觉得这个人很熟悉,似曾相见一般,不会讨厌他,反而喜欢他;乃至有人觉得,这个人过去世是自己的眷属,而且是亲密的眷属。这表示过去世曾与他结过缘,而且是善缘。这些缘都含藏在个人如来藏里,带到未来世,今世有因缘遇见,自己的如来藏种子与别人的如来藏种子相应而产生的结果。这些现象与结果,很多人都经歷过,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豫章王妃及内眷属,敬信甚深,从受禅法,…欲建禅斋,遣信先谘请,尼云甚善。…斋竟,自索纸笔作诗曰:世人或不知,呼我作老周,忽请作七日,禅斋不得休。…作诗竟,言笑接人。…」․昙勇尼师「…常以禅律为务,不以衣食经怀。…」(以上录自卷三)․净秀尼师「…尝三人同于佛殿内坐。…他日又与数人于禅房中坐。…同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歌词意涵如下:(一)、犹有爱恋往世亲密眷属之习气种子未断故,菩萨难捨忧郁:初谓十迴向满心位如梦观成就故,能知往世事。次谓已证初地佛性故,能感知往世所爱亲人。三谓已断烦恼障现行故欲界爱不復现行,然犹有欲爱习气种子流注故,常关爱多劫相伴之往世亲人。四谓菩萨多情(註)不捨往世所爱,世世受生人间而未离胎昧,故多忧郁。五谓此非地前所知,故言菩萨底忧郁深沈难知 | admin 2018-07-23 |
![]() |
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原标题:劝发菩提心文) | admin 2018-07-23 |
![]() |
所以自己不学佛,怎么有办法来说要别人学佛?自己希望自己的邻居每一位都持戒的人,不希望他小孩眷属在这边受到伤害;希望他每天看到他邻居都是非常乐于佛法,非常守持戒律,可是自己却不想要守持戒律,却想要有这种守持戒律的人来作为他邻居。你想这世间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吗?所以自己应当向着佛学,来受戒,来让自己业种清净,自然就会有善友在你的周遭出现。或是你有心向着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命终哭泣所出目泪多四大海。尽地草木为四寸。筹以数父母亦不能尽。无量劫来或在地狱畜生饿鬼所受行苦不可称计。揣此大地犹如枣等。易可穷极。生死难尽。菩萨摩诃萨如是深观一切众生。以是欲因缘故受苦无量。菩萨以是生死行苦故不失念慧。曰众生识灵。微妙难知。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弘也天下。高也无盖。汪洋无表。轮转无际。然饥渴于六欲。犹海不足于众流。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要是没有这种因缘,还是应该以更积极正面的态度来看待婚姻;如同《华严经》中圣教:菩萨摩诃萨在家宅中与妻子俱,未曾暂舍菩提之心,正念思惟萨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属......以本大悲处于居家,以慈心故随顺妻子,于菩萨清净道无所障碍。——《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4就是除了克尽自己应尽的职责,随缘尽分去善了夫妻情缘之外,同时也可以观察因缘摄受配偶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般人不一定能够死于安乐,有时候贪着五欲、眷属,然后回顾一生的时候,想着说:难道一生就是这样吗?好像从来都不是自己要的,多么希望能够重新再来。当难以放舍之下,当然就没有办法安乐。有时候因为说于未来不得而知:到底有没有来世?假如有的话,我来世会生到哪里?可不可以再得到安乐?因为有一大堆的不确定,而心中生起了恐惧!更有的是因为此世造作了恶业,乃至是杀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既然色身是无常,死后财物、眷属、名声也都带不走,只有道业和因果随身,所以才能真正放下对无常法的执着,心系佛法,正念分明,专心修道,再苦也不苦了,这是佛法所带给世人的安隐与超越世间苦的快乐。(原标题:身是道器古圣贤这样“看”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好比说,有了贪就会有求不得苦:比如说钱财求不得;比如说身体的健康求不得;比如说眷属求不得;比如说事业的顺遂、家庭的和乐求不得......因而有苦!其实可以这样说,死亡的恐惧是因为对生命的认知而来,种种烦恼的苦是因为对于我所的认知而来――所谓我所,是我所有的财富、身体,还有我所有的眷属、事业等等。生死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烦恼的苦也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来源于认知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