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个契证阿赖耶识而迈入相见道位且深入观行的人,一定能如理作意、如实了知:如来藏之性用,在众生因地时之阿赖耶识位已是深不可测,何况如来藏于佛地时之无垢识位,更是难思难量。细观自身八识之互动状况,烦恼习气如何形成?与习气形成息息相关之记忆如何运作?如何储藏?又如何提取?它们又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行为?……?如上一言难以尽举之问题,现代科学亦 三摩地

2018-07-23

这些法义以前我都详细讲过,真见道与相见道也都讲过了!也已详细的说明:真见道只是根本智,相见道是更胜妙的后得智。可是他们当时听我讲解时没有生起胜解,所以念心所没有成就,早就忘记了!上个月还在抱怨我:萧老师以前都不为我们讲解‘真如是识之实性’。我说:他们不该怪我啊!我早就讲过了,只是他们当时没听懂而记不住!而且有录音带为证。不信!你看他们自己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真见道的菩萨只是证得如来藏的总相智而已,还要在紧接着开始的三贤位中,相见道位修学如来藏的别相智,十回向位并且要修学熏习一切种智,直到满心时,完成了相见道位的修学。在这三贤位的阶段当中,菩萨在解脱道方面要继续薄贪瞋痴,成为二果解脱;断五下分结,成为三果解脱;乃至消除性障如阿罗汉,断除烦恼障的现行,已有能力舍报后入无余涅槃,成为四果解脱。但是却由 三摩地

2018-07-22

这些法义以前我都详细讲过,真见道与相见道也都讲过了!也已详细的说明:真见道只是根本智,相见道是更胜妙的后得智。可是他们当时听我讲解时没有生起胜解,所以念心所没有成就,早就忘记了!上个月还在抱怨我:萧老师以前都不为我们讲解‘真如是识之实性’。我说:他们不该怪我啊!我早就讲过了,只是他们当时没听懂而记不住!而且有录音带为证。不信!你看他们自己 三摩地

2018-07-22

发现祂真的如经中所说,真实存在而如如不动,因而发起了般若智慧,这般若智慧叫作根本无分别智,也叫作总相智;然后以此智慧为基础,进修相见道的后得无分别智,也就是别相智;以及进修地上菩萨阶位的道种智,得以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之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然后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然后依着初地以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然而在佛门中,藏传佛教的应成派 三摩地

2018-07-22

让众生具足定力、慧力、福德三资粮,得以真见道而证得自心如来第八识,也就是证得阿赖耶识;因而发起了根本无分别智,也就是总相智;然后以总相智为基础,进修相见道的别相智、修道位的道种智,最后得以圆成一切种智的究竟佛。也因为如来世尊诞生人间,不辞辛劳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让众生在漫漫长夜当中有了明灯的指引,因而到了究竟的彼岸,得以解脱生死及成就佛道。所以如来 三摩地

2018-07-22

这些过程不就是法相唯识宗所说、所修、所证的内容吗?《大乘起信论》所说的内容,它不但提到了菩萨由凡夫地的这个资粮位,进入真见道的见道位,也就是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中,由凡夫地至七住位的修证,还包括了由真见道证悟本心,到相见道见道位的满足,也就是由七住、十住位到初地前的所证;还有修道位至成佛的道种智,也就是诸地菩萨修到成佛的过程。所以说《起信论》是大乘佛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禅三明心回来的人,他本身原来习性很重的人,现在仍然还会习性重,这是正常的;见性回来的人,当他的禅悦期间过了以后,习性还是会有一部份又恢复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都还是习种性的菩萨嘛!习种性的第二个部分就是说,他还要熏习很多的法,也就是还得要熏习很多的相见道位所应修的般若别相智,以及熏习入地所必须有的道种智,还要熏习很多的法义,所以也叫做习种性。这 三摩地

2018-07-22

四地的增上慧学的熏习主要是重新依相见道位去观行:现观声闻法中的四圣谛。四圣谛有十六心的观行,不是依二乘法的那种方式观行,而是以真如的立场,从无生法忍来观这四圣谛的十六心,叫做安立谛十六心。四地,可以随意化现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四禅八定及五神通未修学具足者,则不能发起意生身)。可是他观察:我的真实的本心在这里,我化现这些化身到处去说法利乐有情,其实都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明心后,对禅宗的公案、二转、三转法轮的经典渐渐看得懂了,然后以真见道的总相智为基础,深入相见道的别相智,于别相智,深入诸地修道种智,最后圆成一切种智的究竟佛。然而,坦特罗佛教只靠观想就能成佛的说法,非常荒唐!因为坦特罗佛教所有修行法门都以观想为基础,不能自外于观想法门。譬如坦特罗佛教所谓的观想天身法门,藉著观想自己有广大的天身,于观想成就后,自 三摩地

2018-07-22

四地的增上慧学的熏习主要是重新依相见道位去观行:观声闻法中的四圣谛。四圣谛有十六心的观行,不是依二乘法的那种方式观行,而是以真如的立场,从无生法忍来观这四圣谛的十六心,叫做安立谛十六心。四地,可以随意化现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四禅八定及五神通未修学具足者,则不能发起意生身)。可是他观察:我的真实的本心在这里,我化现这些化身到处去说法利乐有情,其实都是 三摩地

2018-07-22

真正的菩萨行,是于内门广行六度四摄,此时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基础前提,这个基础前提就是先要触证空性心如来藏,菩萨证得空性心如来藏以后才能开启般若智慧,继续进修增上而趋向相见道位的般若智慧见道;菩萨以实相般若智慧来行内门的六度四摄,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转依法界实相的智慧必能符合因果的正理,功德无量无边故,必定事半功倍。因此佛第二转法轮时期开演大乘了义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真见道的菩萨只是证得如来藏的总相智而已,还要在紧接着开始的三贤位中,相见道位修学如来藏的别相智,十回向位并且要修学熏习一切种智,直到满心时,完成了相见道位的修学。在这三贤位的阶段当中,菩萨在解脱道方面要继续薄贪瞋痴,成为二果解脱;断五下分结,成为三果解脱;乃至消除性障如阿罗汉,断除烦恼障的现行,已有能力舍报后入无余涅槃,成为四果解脱。但是却由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在修道的过程中,非但见道必须有福徳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也必须具备福徳作为进修之资粮,如是次第进修,莫不如是;乃至即将成佛前的等觉位中尚须百劫专修布施,以如是百劫难施能施所得福徳,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具足如是广大福徳之后才能成佛。因此,佛说菩萨六度乃至诸地所修十度波罗蜜,都是以布施为首要。然而,布施与成就 三摩地

2018-07-22

这是他没有进入相见道位去修,因为菩萨七住位同时也是声闻果的初果;菩萨证得实相心,同时一定断我见、断三缚结,所以七住菩萨同时也是初果人。假使断我见、证如来藏以后仍然不改原有的脾气,他就永远都在初果,所以贪瞋痴不改,那就表示他还没有进入相见道位中。如果有进入相见道位,他一定会成为二果人。初果叫见地,二果叫薄地;薄是指贪瞋痴薄,贪瞋痴淡薄就表示他有在修道 三摩地

2018-07-22

这是他没有进入相见道位去修,因为菩萨七住位同时也是声闻果的初果;菩萨证得实相心,同时一定断我见、断三缚结,所以七住菩萨同时也是初果人。假使断我见、证如来藏以后仍然不改原有的脾气,他就永远都在初果,所以贪嗔痴不改,那就表示他还没有进入相见道位中。如果有进入相见道位,他一定会成为二果人。初果叫见地,二果叫薄地;薄是指贪嗔痴薄,贪嗔痴淡薄就表示他有在修道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就佛菩提道修学来说,这还只是相见道位修证的别相智而已,到了见道通达入地前,必定会具足解脱果的十智。所以从智慧证境来比较,阿罗汉与诸地菩萨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更何况重要的是,声闻法是要取灭的,证得阿罗汉果后,他如果不灭除蕴处界,就不是证无余涅槃,不但蕴处界要灭掉,所证的解脱智十智也全部要灭掉,才能够入涅槃。因为如果这十智不肯灭,他就必须保持著意识 三摩地

2018-07-22

非唯见道必须有福德为助,乃至见道后修学相见道位观行所得之智慧,亦须具备福德作为进修之资粮;如是次第进修诸地,莫不如是;乃至即将成佛之前的等觉位中,尚须百劫专修布施,头、目、脑、髓、舍宅、妻、子,无一不可布施,都无贪着;以如是百劫难施能施所得福德,方能成就佛地三十二大人相及无量随形好,具足如是广大福德之后始能成佛。由是缘故,佛说菩萨六度乃至诸地所修十 三摩地

2018-07-22

如何是金刚三昧?从事于如来藏的修证,证得而不退转时就是证得金刚三昧;这是最浅的金刚三昧,金刚三昧是在实相上说的;从如来藏的转依而往上进修,修证“相见道”位的种种别相智慧,也是金刚三昧;再往上进修,修一切种智,也是金刚三昧。金刚三昧的范围很广,但金刚三昧都是在实相上修的。从实相上面修,还得要在虚相上面修;什么叫虚相?就是修电光三昧。也有人解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你们能够信受我所说的话,勇猛精进的修证,不久就可以触证如来藏心,而得到般若中观智(亦名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那么就可以依如来藏无生的智能,进修相见道所应得的别相智而达初地通达位,进修地上菩萨所应得的道种智,乃至终于证得一切种智而究竟成佛,就可以度脱无量无边的苦难轮回的众生。”由佛的开示,已经明白告诉我们,如来藏本体就在吾人身中,与世尊一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107条/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