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你大脑中的视觉细胞区域,根据外面的影像而产生了一些讯号之后,你的阿赖耶识就根据这些讯号变现出一个和外面影像相似的内相分出来。而其实你的七个识所看到的是这个阿赖耶识所变现出来的内相分,你并没有真正地看见外面实际的影像。这就好像一辆战车中的驾驶兵,坐在战车里面,透过三棱镜的反射而看到外面的影像。他所看见的那些影像并不是真正外面的影像,但是跟外面的影像 admin

2020-02-18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015集胜义根处之内相分>林正仁老师 admin

2020-02-18

------《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一)》<第015集胜义根处之内相分>林正仁老师 admin

2020-02-18

有情这一世的意识,是这一世才有的,有情在刚入胎的时候,因为五扶尘根和大脑胜义根还没有发育完成,因此意识无法生起,还得要等到住在母胎六七个月,这些五根的功能逐渐发展,即将圆满,然后意根才可以借着五胜义根,接触阿赖耶识在这里所显示出来的内相分,使意识觉知心依靠这些外尘境内相分少分或是多分地现起,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胎动。意识刚出现的时候,就是在母胎的环境 admin

2020-02-18

法尘者谓如来藏所变现之相分,为意根、意识所缘者。如来藏变现似五尘境之内相分上所生法尘,为意根、意识所缘及意识所变生之带质境、独影境之法尘属色法;与意识所相应法及意识思惟而施设之名相,亦可称为法尘,属心法尘。因以依对境来分色、心法尘,如见分对五尘相分境上便依其境生起色法尘;见分不对五尘境,纯由见分之所转生相应之法尘为心法尘故。《楞严经》卷三说:意法为 admin

2020-02-18

吾人假使想要了解如来藏的见分,也就是想要了解佛性之前,应该先了解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意涵,才不致于误会如来藏的见分的意思,以免落入识阴六识的自性中而不自知。但这四分有不同的层次差别,我们就先从为一般菩萨所说的二分说起。首先说见分与相分相分是指六尘的境界以及自己的色阴,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内相分六尘以及色身五根,也就是百法明 admin

2020-02-18

若是胜义根已经毁坏,就无法接触外尘境,就不会被外法光明所照;譬如内耳处(也就是耳根的胜义根)以现在的话说,就是脑中掌管听觉的部分,它毁坏时,就不会被外声尘的光明所照,就无法使本识在胜义根中变现出内声尘的相分来,意根与意识都无法在这上面有意念出生,那耳识就不会出生。同样的道理,五胜义根如果全部毁坏了,意根就无法假借五根来对五尘及法尘接触,也就是内意处 admin

2020-02-18

此五根由阿赖耶识藉意根无明及父母四大为缘而变生,为阿赖耶之所缘境,阿赖耶依之缘外五尘,变现内相分五尘,为意根所触(五尘上之法尘),为欲觉知故,乃令意识及眼等五识现行,此六识现行已,便有色等六尘相出现于有情心中;乃至法处所摄色(例如观想所见色及意识所见无表色...等)亦得现起,具足十一种色法。如是十一种色法,要依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法和合运作方得现起;若 admin

2020-02-18

因为睡眠中,没有向外攀缘五尘境,只有独头意识在自心所变现的内相分中游戏,或者只有意根在暗劣的法尘中保持警戒状态;因此在佛门当中,诸佛菩萨常常会诃责睡眠盖,令弟子们警觉生死无常,应该要减损睡眠,使心不为昏暗所覆盖。譬如,根据《楞严经》的记载,佛世时的阿那律尊者,刚出家的时候常爱乐睡眠,在听法时常常打瞌睡,于是遭到世尊的诃责;尊者因此而心生惭愧,于是七 admin

2020-02-18

这五根由阿赖耶识藉意根、无明及父母四大为缘而变生,是阿赖耶之所缘境;阿赖耶识依这五根缘外五尘,变现出内相分五尘,为意根所触。这意根所触的乃是五尘上的法尘,有情众生为了想要觉知的缘故,乃令意识及眼等五识现行;这六识现行之后,便有六尘相出现于有情心中,乃至法处所摄色亦得现起。在十一种色法之中,除了五色根和内外五尘之外,还有法处所摄色。所谓法处属于十二处 admin

2020-02-18

有情这一世的意识,是这一世才有的,有情在刚入胎的时候,因为五扶尘根和大脑胜义根还没有发育完成,因此意识无法生起,还得要等到住在母胎六七个月,这些五根的功能逐渐发展,即将圆满,然后意根才可以借著五胜义根,接触阿赖耶识在这里所显示出来的内相分,使意识觉知心依靠这些外尘境内相分少分或是多分地现起,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胎动。意识刚出现的时候,就是在母胎的环境 admin

2020-02-18

接着我们来探讨什么是观想?观想是说,将眼睛闭起来集中注意力,在脑海里想象一个影像;也就是说,观想只是脑海里的假想,只是内相分。观想纯粹是想象,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法。例如把眼睛闭起来,观想中了头彩一千万元,许多钞票从天而降、飘落到身上,满心欢喜地再把眼睛张开来看,钞票在哪里?一毛钱也没有!所以,如果观想自己的身相与佛的身相一样,以为就能得到与佛一样 admin

2020-02-18

外六尘或者外相分六尘就是说:【眼根所触外色尘、耳根所触外声尘、……乃至身根所触软硬、粗涩细滑等外触尘】(《阿含正义》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265。),这是外五尘;而在外五尘上显现之有变动或无变动的法尘,就称为外法尘,因此合外五尘与外法尘就是外六尘,通常这也是一般人所了解的六尘。然而上述之外六尘却不是我们的识阴所曾缘取的,识阴六识心直接缘取 admin

2020-02-18

我们透过五根----扶尘根,去摄取外面的相分,然后呢成像在我们大脑的胜义根,这个是内相分;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一直都住在自己内相分的境界当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外相分。内相分就叫作内法,外相分就叫作外法。众生从无量世以来,一直就住在自己的内相分之中,从来没有接触过外相分,所以所有的众生他所能依靠、能够依赖、拿来运作动转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内相分。在《辨法法性论》当中弥勒 admin

2020-02-18

纵使亲值如是善知识已,长时一心受学之后,是否即得圆满非安立谛三品心及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而得入地?观乎平实二十余年度人所见,诚属难事;殆因大乘见道实相智慧极难实证,何况通达?复因大乘慧解脱果并非隐居深山自修而可得者,如是证明初始见道证真如已属极难,更何况入地进修之后,所应亲证之初地满心犹如镜像现观,解脱于三界六尘之系缚;二地满心犹如光影之现观,能 三摩地

2019-11-22

   十回向位菩萨的修证,依十住位所证世界如幻观、十行位所证的阳焰观,复起观察:亲见一切有情起诸无量心所有法,于六尘相分起于贪染受用,亦起厌恶逃避;为此爱厌故,造作诸行,而不知所造一切行及所受用一切境法,皆悉无得无失。犹如迷人梦眠,于梦中悲欢离合,喜乐无常,而不知是梦,复于梦中造作诸多善行恶行。十回向位菩萨依根本及后得无分别智,作此现前 admin

2019-11-03

还有一个重要的法就是内相分、外相分。你去查古德所说的一切著作,没有人在讲内相分、外相分,这是我们导师说出来的,从这里可以证明他是盗法得来的,对不对?只有导师的书有写这个东西嘛!如果有人可以去别的大德著作里面找到“内相分”“外相分”的话,来找我,我就修正今天所说,可是你一定找不到,你一定找不到。佛法里面有讲内相分、外相分的道理,可 admin

2019-09-13

可是要说到深层一点,这个境界受根源要牵涉到背后的如来藏,如来藏借著五根和意根摄受了六尘,可是摄受六尘后祂变现出内相分的六尘是在你的脑袋中──就是在你的胜义根中,是在胜义根中变现出内相分的六尘;但是意根对外相分的六尘也有领受,就是五尘上的法尘,对外六尘也有领受,所以意根反应很快。然后再由于内相分法尘上的变动幅度很大,唤起了意识,意识跟著再唤起五识来, admin

2019-09-02

”一相无相分第九“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 三摩地

2019-07-18

 语译:诸位难道没有看见:那个本来就在的第八识如来藏,祂是离见闻觉知而绝念无学、无作无为的悠闲道人,祂既不勤求断除妄想,也不企求能证得真实理;不管是出生无明烦恼,或者展现真实如如的体性,乃至无明的真实性,都是此第八识如来藏本具的成佛之性,对于幻化的五阴身以及如来藏本身自体所展现的空性之功德,都是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生、所显之法身功德相分;一旦亲证 三摩地

2019-06-25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