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这些境界以及种种分别,都是自心如来藏所变现出来的内六尘相分,再由如来藏所出生的七转识见分来作种种分别,都是自心如来藏所变现出来的相分及见分,然后见分来分别相分,都是自心在玩自心,从来没有外于如来藏。由于众生不了知如来藏所变现的种种境以及种种分别,误以为真实有外境为自己所接触、所领纳,因此迷己逐物,造作了许多善恶业,不断地在三界 admin

2020-02-21

既然是自心所现,不同的众生各有自己的六尘内相分,可见都是虚幻生灭因缘所生之法。那我们就可以透过这样的知见作观察、作观行,因此就能够对于我们远离种种虚幻的五欲境界之贪染与执著,产生莫大的帮助,这就是这个知见的重要之处。因为既然是自心所现,当然是虚幻变异而非真实不坏之法,不应该错认而执著之。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很容易沉迷于种种似真之六尘境界,因而造作诸 admin

2020-02-21

从上面的讨论,相信大家都知道六尘内相分的法义,对于出离六尘的种种拘束是有很大的帮助,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第七辑中有这样的开示:【所以,众生所见的六尘都是自己心内的东西,并没有外法;菩萨如是亲见,所以不受六尘所拘束。因为所见的六尘都是自己的,并不是外有的,为什么要受六尘拘束?】(《金刚经宗通》第七辑,正智出版社,页176。)也就是如果知道自己贪取的 admin

2020-02-21

外六尘或者外相分六尘就是说:【眼根所触外色尘、耳根所触外声尘、……乃至身根所触软硬、粗涩细滑等外触尘】(《阿含正义》第一辑,正智出版社,页265。),这是外五尘;而在外五尘上显现之有变动或无变动的法尘,就称为外法尘,因此合外五尘与外法尘就是外六尘,通常这也是一般人所了解的六尘。然而上述之外六尘却不是我们的识阴所曾缘取的,识阴六识心直接缘取 admin

2020-02-21

或是受到邪知邪见等外道法,不正教授的影响而取相分别,这都是属于马鸣菩萨前面所曾开示的执相应染的范畴。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是不会有天魔来干扰,因为还没到那个程度。因此,主要会自心取相的是五阴魔、烦恼魔、见魔等,也是因为自心有相应的心行,才会成就魔事。禅宗四祖道信禅师曾说:修学要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平实导师开示:无论行者修行哪一种法门,只要能以第 admin

2020-02-21

就跟我们之前举过的一个电视节目,或者小孩子玩的这些RPG,角色扮演游戏里面的那些角色,有杀人、有被杀、有去收集宝藏,可是实际上都只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光影变化!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这个色身在这里被骂,我时时刻刻我老了一秒、两秒、三秒、四秒;没有时常不变的一个意识,因为意识是依如来藏生起,他本身不是常住法、不是不生不灭法;被骂的我如是,骂人的 admin

2020-02-20

而且菩萨也知道,意识心所接触到的六尘境界,都是自心所现之内相分,因此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执着不舍的;并且也要如实了知出离之法,知道觉知心之我虚妄,思量心之意根我虚妄,三受五受之我悉皆变异无常,如此才有可能真正断除我见,与逐渐修除我执。这里面菩萨们与二乘根本的不同,在于菩萨虽然也是要摄护诸根,但是并不是要摒除六尘境界的触,而是要在利益众生之中不断地触六尘 admin

2020-02-20

而真正能够作到戒行圆满,需要到二地满心才能够作得到,因为二地满心菩萨有犹如光影之现观,也就是二地满心菩萨可以经由这个犹如光影的现观,而了知如何能使自心如来藏所含藏的种子转变清净的道理;从此他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去转变自心的染污种子,去转变自心如来藏所含藏的内相分,这就是犹如光影的现观成就了;使得七转识的染污性可以根除,因此可以持戒清净,才可以称为真 admin

2020-02-20

接着我们来探讨什么是观想?观想是说,将眼睛闭起来集中注意力,在脑海里想象一个影像;也就是说,观想只是脑海里的假想,只是内相分。观想纯粹是想象,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法。例如把眼睛闭起来,观想中了头彩一千万元,许多钞票从天而降、飘落到身上,满心欢喜地再把眼睛张开来看,钞票在哪里?一毛钱也没有!所以,如果观想自己的身相与佛的身相一样,以为就能得到与佛一样 admin

2020-02-20

就跟我们之前举过的一个电视节目,或者小孩子玩的这些RPG,角色扮演游戏里面的那些角色,有杀人、有被杀、有去收集宝藏,可是实际上都只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光影变化!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这个色身在这里被骂,我时时刻刻我老了一秒、两秒、三秒、四秒;没有时常不变的一个意识,因为意识是依如来藏生起,他本身不是常住法、不是不生不灭法;被骂的我如是,骂人的我,乃至他骂出 admin

2020-02-19

……云何唯于一法等中普能任持一切法等?谓佛菩萨增上念慧不思议力,自心相分一法相中现一切法,文、义亦尔。又能示现无量无尽功德法门,见分自体亦具无边胜功能故,任持一切令不忘失,如是念慧不思议力,名陀罗尼。】(《佛地经论》卷5)所以佛法中的陀罗尼,就是把某一些法的内涵,用名词加以贯串起来成为偈颂,或者四句、六句、八句不等,每句或者五字,或者六字 admin

2020-02-19

生为天人一天到晚都看见可爱的妙色,下堕地狱所见的色尘,统统是苦受的恶劣六尘,都是唯心之受;到了饿鬼道时,我们人间看见的清净水,天人看见的是琉璃,饿鬼看见的却是脓血、大火;所以恶道众生所见的六尘都是痛苦的杂色,虽然所见为同一对象,但是因为业报的不同,造成所现起之内相分有差异,因此所见各各不同。又譬如《维摩诘所说经》卷1中的开示: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 admin

2020-02-19

 地狱众生的所有活动都是属于内相分中的生活,不是依外在的世界物质世间的色法而生存的,所以都属于内相分。也正因为都是内相分,所以痛苦就可以痛到无量无边,远远超过人间的痛苦而不会闷绝,只有死亡而又重新再出生地狱身。也因为他们都是以识食而存活的,不是依外在的色法而存活的,所以他们都是依恶业种子而报得恶受种子的流注,所以色身都很广大,受苦就可以无量无边 admin

2020-02-19

此五根由阿赖耶识藉意根无明及父母四大为缘而变生,为阿赖耶之所缘境,阿赖耶依之缘外五尘,变现内相分五尘,为意根所触(五尘上之法尘),为欲觉知故,乃令意识及眼等五识现行,此六识现行已,便有色等六尘相出现于有情心中;乃至法处所摄色(例如观想所见色及意识所见无表色...等)亦得现起,具足十一种色法。如是十一种色法,要依八识心王及五十一心法和合运作方得现起;若 admin

2020-02-18

假使意根真的可以如此,那么意识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了,大家只要有六根及五识就够了!乃至五识也不必要了,都只要有六根就够了,因为意根就能统摄前五根、前五识所行的境界了,那就只需要保持色身五根就够了,就成为只要意根及五根就够了,前五识及意识也都不必要了;这样子,又何必要有六识识阴的存在?所以,意根单独就能统摄五色根所行的五尘互异境界,那是说不通的,必须要 admin

2020-02-18

或是受到邪知邪见等外道法,不正教授的影响而取相分别,这都是属于马鸣菩萨前面所曾开示的执相应染的范畴。例如:某教教徒在修止时所观想的像,都要供血、供肉、供酒;而会贪食血、肉、酒的众生,都是属于罗刹、魑魅、鬼神之流。这样修止,不仅与真如三昧绝缘、与欲界天果报绝缘,甚至连人身都会失去;因为心中所想、所相应的,都是罗刹鬼神之流,当然会成就欲升反堕的业流中。 admin

2020-02-18

那么在藉五根触五尘出生六识的过程,这个五根呢,五尘呢,五尘本身是由如来藏藉五根触五尘所现起的内相分五尘以及法尘,而六识却是要由如来藏藉根尘相触的时候,于这个眼根触色尘的时候生起眼识来分别色尘,于耳根触声尘的时候生起耳识分别声尘,于鼻根触香尘的时候生起鼻识来分别香尘,于舌根触味尘的时候生起舌识来分别味尘,而于身根触触尘的时候生起身识来分别触尘,于意根 admin

2020-02-18

这一些内相分、外相分的道理可以这样子说:众生的世界里面,共同的部分是外所取的外相分,这个外相分可以说它是依止于能取之识,因为所取的外相分离开了能取的识,也就没有意义了;众生各个不同的则是在心中所显现之内相分。我们透过五根----扶尘根,去摄取外面的相分,然后呢成像在我们大脑的胜义根,这个是内相分;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一直都住在自己内相分的境界当中,从来没 admin

2020-02-18

[5]意识有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意识的能知之性,包含警觉、直觉之自性,其实正是意识觉知心的五遍行、五别境心所法共同运作出来的虚妄自性。[2]佛陀想要使弟子们赶快断除我见而证初果,所以处处宣说意识的缘生性、虚妄性,期望大家至少能证初果。《杂阿含经》卷三云:【缘意及法,生意识。】于声闻罗汉所造之论中亦皆如是说,不一一尽举。[2]唯有师承自天竺密教的黄 admin

2020-02-18

第二件事,既然众生所领受的诸法境界都是由如来藏变现出来的,有什么好执着的?有什么好争执的?有什么好计较的?或许有人不相信,今再为大众详细说明:譬如自己的五根身,难道不是由自己的如来藏借着父母四大等缘长养而出生的吗?难道你所接触的外五尘,不是由共业有情共同变现出来的山河大地器世间所显现的外五尘吗?又如果不是你透过自己的五根去接触外五尘,如来藏就在自己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