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世间的交易都只是亏损你的福德,然而只要你转向如来藏,去修学如来藏妙法,你的福报福德就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呢,既然你已经找到了,或者在快要找到的道路上了,你真的决定要以此作为你人生的目标、不断地增上,希望每一世都要证悟,那你就不要颠倒行。因为你的如来藏是怎么样的体性呢?你将会一点一滴的清楚地知道。不论是祂的平等性,不论是祂的随顺众生性,不论是祂怎样 admin

2018-08-04

从大乘法来讲,大乘法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一般所了解大乘的目标,一般修学佛法的目标不外乎两个:第一个就是解脱,第二个就是成佛。(大乘法的)解脱有些也通二乘法,二乘唯独解脱,它没有要求成佛;可是为什么要成佛?因为佛是两足尊,具足智慧的、福德的,所以佛是两足尊。大乘入道就是要实证于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为什么要实证如来藏呢?就是因为祂是因果的所依,法界的事实。 三摩地

2018-08-01

不过当时心中立个目标,打算再给自己半年沈淀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把一贯道的书籍再整理一番,以确定自己未来应该走的方向。当然此时,已拜读了平实导师所著作的书籍达两年之久,也就试著用这些日子以来自己所学的观念,针对一贯道最引以为殊胜的三宝,与一般最普遍的讲法来做一一的检验。 一贯道的性理真传,传的就是“关”“诀”“印”三 admin

2018-07-23

(注一)   一贯道认为「修道」目标即是回归宇宙与我人身心的根源──「明明上帝」,也就是所谓的「道理」,而「道」即是「理」(只是名相不同),其乃宇宙本体,也是宇宙万物创生起源;但这样的说法,事实上只是人为的想象与建立,与宇宙万有的本体不相干。   一贯道又说,「求道」后,若认真「修道」、「办道」(传布一贯道信仰,简而言之即为 admin

2018-07-23

甚至结合了「性力派」的信仰,与藏传佛教提倡的「男女双修」方式相同,追求「解脱烦恼、开悟明心」的目标。所以印度教的「苦行」只是透过色身上的寒热、痛楚锻炼而已,仍然无法断除内心贪爱男女的,而且外道的苦行也不能消除丝毫的业障;唯有佛教的「苦行」--『心不放逸』才是真苦行,以先断我见再彻底断除我执、我所执,才能真正的解脱生死轮回永入无余涅盘。从此文章证明密 三摩地

2018-07-23

二、坚持修学三乘菩提,以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为修行目标,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奉献人生。三、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认真学习禅宗明心见性的如来藏,以般若智慧救护学佛人回归正道,维护信教群众的利益。四、宣传、团结信教群众勇于藏传佛教僧人非法传教,向有关部门举报假冒利用藏传佛教教义行骗,损害信教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佛教四众2016年1月16日 (原标题 三摩地

2018-07-23

二、坚持修学三乘菩提,以解脱道和佛菩提道为修行目标,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奉献人生。三、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认真学习禅宗明心见性的如来藏,以般若智慧救护学佛人回归正道,维护信教群众的利益。四、宣传、团结信教群众勇于藏传佛教僧人非法传教,向有关部门举报假冒利用藏传佛教教义行骗,损害信教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佛教四众2016年1月16日(原标题:佛教 三摩地

2018-07-23

因藏密教理法义皆以第四喜灌顶之淫乐遍身不退,作为们即身成佛之最高修证目标。)这样说来,凡是新密无上瑜伽体系也包括藏密,无论哪个教派都有双修之举?我问。是的。佛母继续说,无上瑜伽的修持要建坛城,即曼荼罗寺庙,或者在荒山野洞中进行,各派均有自己的本尊神,这些神均为佛菩萨的变化身,梵名‘俄那钵底’。扎凯撒仁插话说:俄那钵底,译成汉语,就是&lsquo 三摩地

2018-07-23

回向本身的实践就是一分的功德受用,如法的回向,不论回向给别人或者自己,都不会有所谓的缺损,反而是增益,重点在回向的标的是佛道的成就,还是世间我所烦恼的需求?这当中有所差别,故平实导师在书中所述「回向要具体」,乃是希望各位修学佛道的行者,不可盲目的回向,乃是要有具体的目标与对象,并祈愿世间逆境的解决与趣入菩提的善根,如此于事于理皆可如法,才能渐渐方便 三摩地

2018-07-23

自从萧平实采用唐朝玄奘大师法义公开辨正的方式,要求与佛教界一些著名人士辨正佛教法义正邪后,揭开了佛教界一千多年以来混淆明心见性目标、你好我好大家好混日子的铁幕,真实还原了佛教了义的本来面目;打破了佛教界南郭先生吹竽表面相安无事、实则共同损害中国佛教文化的局面,同时,也揭露了一些表相大师贻误众生的真实面目,在佛教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戳穿皇帝的新衣的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个体会是,对修行目标的认知不明确,并且这个目标常常被淹没在一波波的烦恼中。虽然常常因为几句话而惹恼众生,自己也十分懊恼,但始终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自知惹恼众生并不是自己的本意,但往往就是生出恼害众生的言行举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分析之后才觉知,在某些情境之下,自己根本没有察觉这些言谈举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自己是非常乐意依照萧平实导师的教 三摩地

2018-07-23

除了密教化的议题之外,什么是菩萨道的修证目标?什么是可以成就佛道的所依?一切法空的真正意涵为何?般若智慧的密意如何具足因缘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心到底是什么?……等等,都是新判教所应探索的议题。这些关于到底佛教是什么的内涵性议题,在西方僧人与学者间已经探讨二百年了,仍然在黑暗中无法清楚说明。因此,认识佛教是什么的新判教议题,正是全世界佛教 三摩地

2018-07-23

知道菩萨能够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的道理之后,再进一步来思惟,我虽然知道了这样的道理,而且也能够在心中生起了意乐,希望可以成办这样的功德,可是毕竟是没有办法立刻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啊!那到底有没有善巧方便,可以让我们快速达成这个目标呢?熏习佛法之后了解到,若没有福德资粮作为依凭,就没有办法使人证得更深一层的智慧;而有了进一步的智慧之后, 三摩地

2018-07-23

知道菩萨能够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的道理之后,再进一步来思惟,我虽然知道了这样的道理,而且也能够在心中生起了意乐,希望可以成办这样的功德,可是毕竟是没有办法立刻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啊!那到底有没有善巧方便,可以让我们快速达成这个目标呢?熏习佛法之后了解到,若没有福德资粮作为依凭,就没有办法使人证得更深一层的智慧;而有了进一步的智慧之后, 三摩地

2018-07-23

故说临济禅宗之开悟,乃是修学大乘佛法一切宗派行者之首要目标、之急切目标。舍此禅宗破参开悟之亲证,则不能真入佛教内门修学佛法。(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入不一门》,代序,页25-26,佛教正觉同修会。)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恒常以不争胜,不轻慢受施者,不为受世间名声,不为刻意去讨好他人,或者不是为了酬偿所曾发的世间愿等等,不以种种不清净的心态去布施,这样的时候就可以除去种种的烦恼,而向着一切施的目标前进。布施的时候也不计较自己现在身边的财物或多或少,只是说遇上众生需要的缘分现前了,那就布施出去,这样子才能够成就一切施。遇上该布施自己最喜欢宝物给所需要人的时候,也要 三摩地

2018-07-23

当菩萨的修学,最终的目标是成佛,而在菩萨行过程的解脱都不是究竟的;甚至于能够修证到二乘人,能够解脱于三界中的生死,甚至于二乘人的入无余涅槃,也不是无上。因为佛法对于解脱法本身,它不是相等的;也就是说,解脱法不等于就是佛法,佛法的目标就是要成佛。所以在二乘人修学解脱道中,入无余涅槃,他只是方便。所以能够成就佛果,他所得的安乐才叫作无上,所以我们对于世 三摩地

2018-07-23

物即是作的意思是说:布施的过程不能说有身口意业,可是却没有物品拿出来;因为这个物品、这个财物,是由施主拿出来,作为利益乞求者的一个目标。因为这个物品、因为这个财物,让乞求者能够得到利益。所以布施一定要有这个物的存在,既然有这样身口意业,以及有这个布施的物品,那就具足了布施。在这个过程里面,为什么说具足了布施,就称为无贪呢?因为不会对这个财物,有这个 三摩地

2018-07-23

为了庄严菩提道,庄严菩提道,我们知道菩萨修学佛菩提道,最后的目标就是成佛,成佛的庄严就是福德庄严以及智慧庄严;福德庄严以及智慧庄严呈现出来就是三十二大人相,以及八十种随形好;这些都是来自于修学菩萨道过程里面,所修的一切布施,一切内财、外财、法财的布施,所以为了要庄严菩提道,一定要修布施。所以菩萨他在进行一切布施以后,不会去生起后悔他的钱财减少了,或 三摩地

2018-07-23

在这个故事里面,主要也凸显了菩萨的大悲心与大愿心,因此能够不顾自己的安危而行慈悲救济,拔除众生的苦难;因为他已经设定了成就佛道、救护众生的明确目标,并且不畏艰难地朝著这个目标前进。我们来看菩萨之所以能够在菩萨道上精进修行,不畏艰难勇猛不退,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有发了五种的心。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2中有开示:【复次,慈氏!当知即是菩萨摩诃萨修大乘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