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难道真的要完全断除世间法中的所有烦恼,才可以明心证悟实相吗?维摩诘大士说: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也就是说当您还有烦恼时,不用先把烦恼完全断了,只要先降伏部分烦恼而能够专心修学、发起菩萨性、累积福德、具足正确知见,在大善知识广大悲心的因缘下就可以有机会证悟明心。明心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后,转依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性,来修断烦 | admin 2020-02-18 |
![]() |
当意根开始作主之后,却又把阿赖耶识据为己有,而说阿赖耶识的所有功德性都是意根祂自己的功德性,这就是唯识学中所说的意根恒内执阿赖耶识为我。这一句话,还没有破参的人就一定听不懂,只懂得字面上的意思,不懂真正的意思,但是破参的人一听就懂了。其实意根是附属于阿赖耶识的,只是因为阿赖耶识从来都不作主,祂就像西蜀后主阿斗一样,意根就像诸葛亮,八识心王都是意根在 | admin 2020-02-18 |
![]() |
当你把如来藏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亲证了之后,就知道什么叫作真如无为了。真如无为是依附于阿赖耶识而说有一个真如无为,不能离开阿赖耶识而说有真如无为。虚空无为也是一样,这个真心的体性犹如虚空,非形非色,这就是虚空无为。一般人常常会误会虚空无为,说是因为虚空中没有任何一法,不起作用,所以是无为,这是误会了虚空无为。真正虚空无为所指的是这个阿赖耶识如来藏 | admin 2020-02-18 |
![]() |
那第二句的与此相应故讲的又是什么呢?这是在讲八识心王所拥有的五十一个心所有法;这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必定是与八识心王相应的,所以称为与此相应故。这里的此所指的就是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中的五遍行: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心所有法在十八界中与八识心王相应,它们跟八识心王的每一个心统统相应,所以叫作遍行,遍行于八识心王中的一切识。而且这五遍行法,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八识心王有这些心所有法,配合过去世的无明,以及这一世父母和四大元素的助缘,所以就有了五胜义根大脑,也有了十一种色法的出现。包括修定以后能够变现出来的法处所摄色。这些色法都是由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才能够显现出来,包括我们的色身,所以说这十一个色法,叫作二所现影故,是由第一位,五位百法第一位的八识心王与第二位的五十一个心所法,由这两类的法而变 | admin 2020-02-18 |
![]() |
】(《大乘起信论》卷1)若离妄念这个意思是什么呢?也就是如果能够理性的信受一切众生果报,皆是由众生的自心如来藏所出生、所建立、所长养,众生一向都是住于其自心如来藏中,从未离开过,而如来藏真实如如,不对六尘见闻觉知,不在六尘中生起妄想、妄念,不觉知自我;六识心及意根末那识因为无明,才会对五蕴以及六尘境界生起妄想分别,对五蕴生起颠倒想,而误计为真实我与我 | admin 2020-02-18 |
![]() |
接着说第二种缘起,赖耶缘起,是说众生所造一切善恶业,以及所熏习的一切善染法,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论是什么法,都落在阿赖耶识之中所集藏,众生所造的一切善恶业种,以及八识心王的一一种子,及众生因不明实相、不知解脱,而熏习种种外道邪见和我见、我执所成的无明,都集藏在阿赖耶识中,就有了三界的生死轮回。然后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往世所造业种以及所熏无漏法种就会 | admin 2020-02-18 |
![]() |
为什么阿赖耶识会有本来存在的涅槃性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就要说到阿赖耶识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性。先说本来性;阿赖耶识的本来性,祂不是父母生的,也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佛菩萨所给的,而是每一个有情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有的;祂不是后来才出生的,所以说涅槃境界不是有生之法。有生的东西将来一定会灭掉,没有生就没有灭;因为祂本来就无生,所以祂不灭,这叫作本来性, | admin 2020-02-18 |
![]() |
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心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把它们叫作有法。为什么有法又叫作一切众生心呢?因为这是一切众生所会显现出来的心。人类是这样子、狗也是这样子、蚂蚁也是这样子。因此我们看 | admin 2020-02-18 |
![]() |
意根各位可能难以理解,各位所知道的是意识,意根很明显就是意识生起跟运作的依靠。但是各位很难去了解说:那意根到底在哪里呀?如果谈到五根,五根的浮尘根你是很容易看得见的;但是五根的胜义根呢,你虽然看不见,但是现在医学很发达,我刚刚这样讲,你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意根是心,我虽然跟你说意根是意识所依靠的,但是因为你只能知道意识,事实上你没办法了解意根。我在这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现在就来对于意根在现在历缘对境当中,祂到底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来举一个例子。譬如说,晚上在睡觉的时候,你家附近有火灾,这时候你在睡觉,但是你为什么会听到那个消防车叮叮咚咚这样开过你家,你因为那个叮叮咚咚的声音而醒过来?但是你想想看,事实上你在睡觉,你的前五识还有意识事实上祂是处于没有现行,也就是说祂并没有起来分别外面,为什么你会突然间听到, | admin 2020-02-18 |
![]() |
如高峻的山、这座山看起来气势雄伟;形容山之高峻、山之气势雄伟则属带质境,夹带于性境本质上之质境谓带质境。而带质境又随七转识心之起伏而有所改变,如心情好时听见枝头上小鸟鸣唱便觉叫声悦耳;心烦气噪时闻见小鸟啼叫便觉啼声嘈杂;同样之小鸟鸣啼声尘,及同样之七转识心,所缘之带质境便随心境起伏而有所不同。又带质境会因比量之判断产生非量之相分法尘,名曰:‘ | admin 2020-02-18 |
![]() |
吾人假使想要了解如来藏的见分,也就是想要了解佛性之前,应该先了解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意涵,才不致于误会如来藏的见分的意思,以免落入识阴六识的自性中而不自知。但这四分有不同的层次差别,我们就先从为一般菩萨所说的二分说起。首先说见分与相分。相分是指六尘的境界以及自己的色阴,是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内相分六尘以及色身五根,也就是百法明 | admin 2020-02-18 |
![]() |
首先建立正确的观念寿暖识三,说为命根,再进一步由寿、暖、识三法中之识,说这个识就是如来藏本识,这样修习阿含解脱道时,才不会唐捐其功。什么叫作寿、暖与识呢?《中阿含经》卷58说:【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是谓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 | admin 2020-02-18 |
![]() |
佛告仙尼:我诸弟子闻我所说,不能全部理解我所说的法义,但因为正法是无间断而且平等的法,而他们所证的不是无间断而平等的。由于他们所证的法不是无间断而平等的,我慢就不能断除,我慢不能断除的缘故,弃舍这个五阴以后,与前世的五阴一样相续的五阴,又再度出生,由于这个缘故,仙尼!我就记说,这些弟子们身坏命终以后,往生到各个不同的处所。为什么这样记说呢?都是因为 | admin 2020-02-18 |
![]() |
今天我们要继续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我与无我的相关法义;今天我们会把重点放在应住不变异法,空无我、我所上面,这个也是属于在修学中非常重要的法义。一开始我们要简单说明我与无我的基本概念。一般人所说之我,通常是以意识觉知心为主,因为意识觉知心是因缘所生法、是生灭性的,因此称为假我,意识心祂也没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因此也称为无我性的;佛法中的真我就是如来 | admin 2020-02-18 |
![]() |
有情的身心可以称为五阴,也可以叫作名色,众生精神与物质在世间上的代表即是名与色,名色即是五阴。名代表着精神层面的心法;而色则是代表了物质的色法。名是五阴中不属于色法的四阴,也就是受想行识;色是五阴中之色阴,属于有形质之法,色的体性即是四大地水火风。《楞严经》对于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法性,五阴是第八识如来藏藉由五种妄想所变 | admin 2020-02-18 |
![]() |
(《中阿含经》卷7)这意思是说,自身内的耳的浮尘根、胜义根如果损坏,外部的法不来到它的领域,以及没有对应的注意,就没有对应的识出现。因此,识阴----识的出生基本条件是眼、耳、鼻、舌、身、意处没有坏,是正常的,外法处现前,生六识的作意现起,则六识得生;而意识是从阿赖耶识种子现行所生,依于意根为等无间缘,缘一切共不共法为境界,以了别为性,所以识就是了别的 | admin 2020-02-18 |
![]() |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题目是识阴是修道的关键。题目开宗明义就说明了佛法的修行,必须依靠识阴这个法来完成,它的关键是:识阴的组成中函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法----意识觉知心。一切的修行人,不论是佛门里面或是在佛门之外,修行者成就了错误的见解或成就了正确的见地,证得正确的智慧或是堕入邪见之中,这全部都是函盖意识觉知心的识阴所能够成就的事,都是意识觉知心才能完成的; | admin 2020-02-18 |
![]() |
三摩地又称为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等持。一般将意识心安住于一境,安定专注不散乱的定的状态,通称为三摩地。但是这样的说法很容易令人以为三摩地和奢摩他、止是一样的;然而,三摩地和奢摩他是有所差异的,这个差异在哪里呢?圣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说:【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瑜伽师地论》卷11)可见三摩地的修证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