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学研究不是佛法实证----佛学教育不是佛法实修佛法修学要实证八识心,所谓实证这个心,就是说明佛教整个的内涵,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那什么叫实证的方法呢?也就是要把八个心全部找出来。我们说实证的方法,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常会有的。譬如有一种水果莲雾名为黑珍珠,它甜度很高,大家都很喜欢;如果有人说,莲雾这个水果怎么可能很甜呢?那很简单,他 | admin 2020-02-20 |
![]() |
世间法上所说的善业,都不是真实的善业,只是表相的善业;那什么才是作了以后,永远都不会消失掉的真实善业、善事呢?从事相上来说:当然就是能让众生真正解脱三界轮回生死的善业,才是真正的善业。因为像在人间募化许多钱财,来救济众生的贫病,这是世间的善事,并不究竟,不是真实的善事;因为这种事情会使行善的人,生到欲界天去享福,但是享福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生 | admin 2020-02-20 |
![]() |
请问您有烦恼吗?您的烦恼是什么呢?您希望能够降伏您的烦恼吗?我们应该如何修行才能断除烦恼?在说明应该如何修除烦恼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有情一生的历程,有情从处[chǔ]胎出生之后,历经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mào]熟位等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几乎都有说不完的苦和烦恼存在。幼年时虽然不知天高地厚,却有着对世间一无所知的苦;进了学校,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来谈谈,有关祭祀的一些正见。有不少人,有到处进香拜拜的习惯,那么,如果我们在宗祠或是其他地方来祭祀的话,这个布施到底有没有人领受到?如果有的话,那么是由谁来得到供品的受用呢?关于这个问题,世尊开示说:【随其祠处,而为受者;若近树林,则树神受;舍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就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来作供养祭祀,就由那 | admin 2020-02-20 |
![]() |
既然说各人造业各人担,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没办法尽孝心,来为亡故的父母、亲属做些事来利益他们呢?这倒是不一定的,这是要看亡故的亲人是往生到何道去,而有种种不同的差异的。就如世尊开示说:【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优婆塞戒 | admin 2020-02-20 |
![]() |
恒顺众生是佛弟子们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到底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不是学佛人对众生的一切要求都应该要随顺呢?譬如有学佛居士是机关的领导人,在面对必须喝酒吃肉的应酬时,是否应该为了恒顺众生而随缘跟着一起喝酒吃肉呢?又譬如有人学佛了,但却跟错师父走错路头,我们是否也依然应该恒顺众生,随着他的因缘而不把他拉回正路呢?如是林林总总的疑问,相信或多或少都存 | admin 2020-02-20 |
![]() |
学佛人应该依止三宝、依止正法,而不应该依止于自己的私心。许多人都知道要护持僧宝,但是佛陀明白的交代过:怎么样的修行人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如果这一件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弄清楚,那就很容易堕入表相崇拜之中,便成了依人不依法了;这样子想要真正地研读这一本《起信论讲记》,也会有所阻碍。在《阿含经》中世尊一再地交代,唯有证得四沙门果的人,加上即将证得四沙门果的四 | admin 2020-02-20 |
![]() |
一、什么是放生?所谓放生就是当我们看到有畜生道的众生即将被杀害、猎捕、囚禁、煮食等,或是有些因为过度惊恐而撞得浑身是伤甚至头破血流,也有可能即将造成还在巢的小生命因为失去父母的照料而死亡;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多会很自然的生起慈悲之心,不忍看到这些畜生道的众生面临被杀害的恐惧以及痛苦;所以出手相救,让牠们回归到本来生存的地方,或者放到适当的处 | admin 2020-02-20 |
![]() |
平实导师所著的《宗通与说通》课本第56页第2行,书上这样写着:【说法授人,令修佛法,如是之人名为法师。传授佛法之师,则有在家出家之别,是故法师一词,不单指出家弘传佛法之师,亦泛指在家弘传佛法之居士。】从平实导师说法当中,分两点来加以说明:第一点,说法之师名为法师;第二点,说法之师有出家人、在家人之分,不单单是指出家人。今天针对这两点来加以说明。第一点 | admin 2020-02-20 |
![]() |
世尊一生弘护正法的历程,约略可以分为五时三教。所谓五时,就是指华严时、阿含时、般若时、方等时以及法华涅槃时。而三教则是指,初时四谛的小乘教,说二乘法;二时方等般若大乘教,说如来藏空性之总相与别相;三时解深密经唯识教,说如来藏空性之别相一切种智。这三时三教之前为华严时,之后为法华时,总称为五时三教。接下来,我们就来略说这五时。首先是华严时。世尊在菩提 | admin 2020-02-20 |
![]() |
今天要探讨的子题是观行、观想。什么是观行?就是实地现前观察的行为过程。因为阅读或听闻来的只是佛法知识,不同于亲证,而佛法是要体验与亲证,才能产生证转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听闻之后必须以相应的定力作为基石,加以思惟整理,现前观察以及证实,才能产生智慧而加以运用。换句话说,所谓观行,就是在现象界中,将所闻熏的正知见实地去作观察,经过实地观察之后,确认了 | admin 2020-02-20 |
![]() |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里,因为不同原因,选择素食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我们佛教徒选择素食,是因为长养慈悲心的关系。吃素对佛教徒来说,它不是一个强制的要求,而是因为修学佛法的缘故,逐渐发起的。我们刚修学佛法时,在佛教的立场,并没有要求每一位佛教徒都一定要先吃素。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并不需要马上吃 | admin 2020-02-20 |
![]() |
在《莲宗宝监》中有一首偈,具足说明了三宝的功德,偈中说:十方薄伽梵,圆满修多罗,大乘菩萨僧,功德难思议。所谓薄伽梵就是指佛,不光是娑婆世界有释迦世尊,也不光是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在十方无尽虚空的无量世界中,有无量诸佛,这都称为佛。修多罗则是指佛法,也就是佛所说的法,有修有证的菩萨,或有修有证的声闻、缘觉所说的法,都叫做佛法。所谓初中后善,甚深了义,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常听到的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这四种悉檀包括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所以说是圆满修多罗。也就是说,从世间法一直到出世间究竟解脱的法,都圆满的包括在佛法之中。我们就从世界悉檀来说明三界世间之成住坏空和五阴之生住异灭。所谓三界又名世间,三界包括了欲界六天和人间,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总称为三界。欲界及色界名为器世间, | admin 2020-02-20 |
![]() |
佛教到底是不是宗教呢?到底是要用religion这个意涵来说佛教是不是宗教,还是用佛法原来的意涵来说佛教是不是宗教呢?如果说,从我们这个宗教的概念已经被religion这个意涵异化以后所产生的宗教来看的话,佛教就不是宗教了。因为所有其他的宗教都是宗教。如果从已经被religion,也就是说信仰这个字,也就是说我们宗教如果是代表religion,代表信仰、一般信仰的这个意涵来讲的话 | admin 2020-02-20 |
![]() |
我们知道,宗教这个名相并不是汉语里面传统的一个名相,汉语里面这个宗法制度,从头到尾形成中国的一个民间信仰,并没有形成宗教的这个名相;而从佛教进入到中国以后,才慢慢有宗教的这个名相,而宗所说的,就是在指佛语心为宗的这个宗,所以宗教其实是佛法传进中国以后佛教的专有的词汇。所以,其实所谓的宗教,就是在指佛法真正的一个体系,也就是成佛之道;所以其实宗教两个 | admin 2020-02-20 |
![]() |
宗教一词一直都是佛教的专有用词,而不是其他的用词。而且,这个宗教指的就是宗门跟教下。宗门最主要就是在指,以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为标的的,这个就是宗门。所以,宗门虽然佛教在中国分成有八宗,但是,不是只有禅宗叫作宗门。虽然我们平常都习惯把禅宗称为宗门,把天台宗称为教下,所以叫作宗门教下,合起来叫作宗教;但是,只要是你依止着佛的教导、依止着佛的教示而修行,修 | admin 2020-02-20 |
![]() |
在(《瑜伽师地论》卷64)里面所说的:观自宗教者:谓契经、应诵、记别等依止,摄释、宣说、开示。所以,《瑜伽师地论》这边就直接的指出观宗教者,也就是说观宗教是什么呢,所谓的宗教是什么呢?就是契经,契经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应诵、记别这个三藏十二部经。就是说,佛所开示给我们成佛之道,佛所开示给我们解脱诸法的教说,是记录在什么地方呢?记录在三藏十二部经里面,那 | admin 2020-02-20 |
![]() |
在汉语当中,宗教它本来并不是一个连缀词,也就是说,宗跟教它并不是被连结起来称为一个名词的;在中国的汉语里面,有宗、有教,但是就是没有宗教这个字,就是没有宗教的这个名词。宗这个字,在中国人的信仰里面,原来是跟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家国一体的文化型态,这是一种制度的文化,也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文化。宗法制度大概是从商朝跟周朝的时候就已经确 | admin 2020-02-20 |
![]() |
有很多初学佛的在家居士,对于在家里如何设佛坛产生很大困扰,因此藉着这个机会来说明:在家居士如何在家里设佛坛。在家里设佛坛不免牵涉到摆设方位、位置以及其他应注意事项。首先谈的是佛坛摆设的方位。在或者大陆,有很多家庭会牵涉到风水的问题,所以在家里设佛坛时,会请风水师来看,看看佛坛的方位可不可以,佛坛开光的日子吉不吉利,有没有对家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或者佛 | admin 2020-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