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第一次听到《当你老了》,是来自一位叫做赵照歌手。后来又在黄磊演电视剧《嘿!老头》中听到。而后才知道歌词原版是来自爱尔兰诗人耶茨一首情诗Whenyouareold。有很多人都在用不同方式表达对老去这样一种生命状态关注,我也曾被那首当你老了所打动。但歌里唱着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灵魂,爱你苍老脸上皱纹,不禁让我想到,在世间流浪生死,有多少人能看到灵 admin

2020-02-21

我们今天要说故事是引用自《杂譬喻经》这一部经典,因为《杂譬喻经》相似经名这样子佛典有很多种,那这一部话,特别是后汉大月支沙门支娄迦谶所翻译,这取自于这部经第十一则。我们来看看这个经文:【昔者兄弟二人居,大势富贵,资财无量。父母终亡,无所依仰,虽为兄弟,志念各异,兄好道谊,弟爱家业、官爵俸禄,贪世荣色。】(~《杂譬喻经》)这个意思是说: admin

2020-02-21

当我们看待一个人时,说他是男人或女人,不是看他身形,而是看他心性;这个人心性如果是个女人,即使他是男儿身,我们也说他是女人,因为他只是男人中女人。如果是个女人,但是她心行、口行、身行显现出来时,都是丈夫相,我们就说她是女中丈夫,本质上是男人。菩萨在世间,应该这样看人才对,不是纯凭表相来看。通过下面佛说女人八十四态,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 admin

2020-02-21

今天我们要跟诸位菩萨一起来探讨有关“六尘与六入”相关法义,这个在佛法中是属于非常重要知见,因为这些法义与“断我见”证解脱果及“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法妙义有密切关系,如果能够对于这些法义有正确了解,那对于我们在佛道修学上就会有很大帮助。从平实导师《阿含正义》这套书副标题----唯识学探源,亦表示在《阿含经》中 admin

2020-02-21

修集大乘见道福德资粮----包括要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以及修十善业道。我们为什么要修十善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长修道成佛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障碍,也才能使得我们成佛之道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善业道,以迅速增长和累积自己福德资粮,以作为进修佛道基础。......什 admin

2020-02-21

所谓六尘就是指色、声、香、味、触、法,而法尘是依附在五尘上而存在,不能够离开五尘而有单独法尘,除非是证得二禅以上等至定境,才有单纯之定境法尘存在。我们都知道五尘分别对应至五识,为五识所了别,而事实上包括法尘及五尘上细相都是需要靠意识来了别,因此意识所缘境界,可以说范围是非常广大。譬如说,对于由色受想行识聚集而成五阴假我,意识会把这五个 admin

2020-02-21

真正佛菩提道不是只有生灭门,而是生灭门与真如门二门并行运作,而此二门都统摄于真如如来藏一心,这才是完整成佛之道。这个真正成佛之道,菩萨一方面具足对解脱道中五阴十八界灭除无余;而另一方面,因为真如出生一切法,所以菩萨也必须摄受无量众生才能完成佛果所需要资粮,因此菩萨对众生是非常怜悯多情,绝非冷酷无情。所以在佛《本生经》中大部分章节,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讲记:一个人如果有五种事情存在话,这个人就不能增长财命。哪五件事呢?第一、好乐杀生:当他看见众生时就想要把他杀来吃掉。第二、好乐偷盗:喜欢偷窃别人财物。第三、邪淫:女人不安己室,或者男人在外勾引别人家室。第四、常常喜欢说谎:就是妄语欺瞒别人。第五、喜欢一天到晚喝酒。这五件事因果是怎么回事呢?一切众 admin

2020-02-21

一位富豪买了块地,修了别墅,后院更有多棵百年荔枝树。当初买地时他看中就是这些荔枝树,因为他老婆喜欢吃荔枝。装修期间,朋友劝他找个风水先生看看,以免犯煞[shà]。原本不怎么相信风水富豪,这次居然表示赞同,专程去香港请了个大师。大师姓德,从事这一行三十余年,圈内很有名气。在火车站接德大师吃过午饭后,富豪开车载[zài]着大师前往自己住宅。 admin

2020-02-21

如果出家人摄取已经往生比丘生前所有财物,这是从什么人那边得了罪呢?罪会产生,一定有对象,没有对象就不会有罪,所以前面说有三种戒罪:根本罪、方便罪、成已罪。乃至说:如果没有成已之罪,根本罪就不成立。这是因为罪成就,一定是有受损一方,比如说身体受损、财物受损、名誉受损等等。所以得到罪业时候,一定已经有被得罪人,也就是一定有受损一方。比 admin

2020-02-21

现在民法亲属篇中也有这样规定,法律上叫作家属。家属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只要是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而永远住在一起,就叫作家属。如果是认定为家属奴仆,主人财产中有一部分是与奴仆共有,不单是由主人完全所有。所以,这些家属奴仆对这个家庭财产也是拥有部分所有权,古时候是如此。现在法律对财产所有权已经有所区分,只有四个顺位继承权。但是古 admin

2020-02-21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在布施时候,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布施 admin

2020-02-21

贪爱钱财而又吝啬人会有什么果报?任何善恶业,都是因于我们身口意行造作;身口意行是从如来藏—从第八识—所出生五蕴十八界当中生灭法一部分;依五蕴当中七转识造作有了身口意行。生灭五蕴它虽然是刹那生灭、刹那就过去了,不是常住之法,可是依这个刹那生灭出生五蕴而有身口意行,所造作这些身口意业,在生灭五蕴落谢之后,却依然会储存于如来 admin

2020-02-21

今天要谈题目是:五戒五施与五善。什么叫作五戒五施与五善呢?因为受持五戒,就是行五种广大布施;受持五戒能够得到五种善心行。我们先说五施,佛陀是这样开示,佛陀说:【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 admin

2020-02-21

有智慧人还能够作到哪些事情呢?世尊接着开示说:【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著财。信因果者复有二事: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维。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贪著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有智慧人还能够作到三件事情:第一是明信因果。明就是很清楚知道因缘果报道理,而且很相信布 admin

2020-02-21

”像这样说法是否正确?今天刚好借着这个机会来说明。到底什么样布施才是正确布施?这个主题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布施定义是什么?第二个部分:所布施对象为何?第三个部分:布施有何果报?首先谈第一个部分:布施定义是什么?所谓布施,就是将自己所拥有施与他人,让他人可以受益。这样布施可分为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所谓财施,就是 admin

2020-02-21

在制造如来圣像时候,不管或坐、或卧、或立,应该是全身塑像,而不是只有头部、半身、或者身上有残缺,因为那是不如法也不庄严。所以制造如来圣像时,应该是全身雕塑或制作,而不是仅有头部、半身、或残缺不全。如果有上面这种情形,应该秘密藏起来,并赶快找人将它修补好,或者赶快去找残缺部分修补;如果看见如来圣像已经毁坏、或有残缺,还是要至心供养,然后向如来圣 admin

2020-02-21

在1999年12月时候,在网路上有一篇署名是现代禅副宗长张志成所写文章,他评论里面内容就是这么说。他说:【俗话说画鬼容易画狗难,抽象哲理容易推衍,但具体生活经验,由于旁人都容易检证,反而不容易说了。除非萧老师减少搬弄佛学名相,就人人生活中所易遭遇矛盾与困境(如婚姻、事业、子女教育、社会风气、宗教文化,乃至心理困惑、人格成长、生命意义之省思)多 admin

2020-02-21

在路上,碰到有人说他缺钱没有足够钱可以回家,希望你能布施五十元、一百元不等,让他可以搭车回家,像这样说法有可能是骗人,不知道要不要布施?其实这件事很简单,身为菩萨还是要布施。为什么?如果这个人真缺钱而无法回家,你布施了,不就是解决他燃眉之急吗?他一定很高兴地接受你布施,未来世如果有机会再碰到他,他一定对你言听计从,不会违逆。此外佛在戒律也 admin

2020-02-21

有些菩萨他希望修学佛法之后,能够获得佛菩萨庇佑,能够万事如意。我们世间人一般想要万事如意,无非就是家庭和乐、眷属平安,然后资财广大,能够升官发财,总是祈求这些世间种种事物,所以称为万事;而且希望这样子都能够如意,都是往好方向,能够获得好结果。可是我们要想一下,这些世间万事它是不是可以永远获得,譬如我们生命、我们钱财,我们是不是永远可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