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不是依靠大慈大悲世尊的教导,众生是没有机会离开轮回之苦。因此太虚大师作词的《三宝歌》,就是在叙述众生真的是需要依靠佛才能离开生死之苦,其中赞叹佛的内容为:人天长夜,宇宙黮暗,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归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太虚大师《三 | admin 2020-02-21 |
![]() |
什么是太岁?太岁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思想,那太岁星其实就是木星。太岁星这个木星,是我们太阳系九大行星里面的第五颗星,也是里面最大的一颗星。那这颗星它为什么会称为太岁呢?这是跟中国的天干地支的阴阳五行、还有易经易理相关的。因为木星运行太阳一周,刚刚好是十二个地球年;也就是说,木星绕太阳一周,差不多就是地球绕太阳十二周。那其实也不是刚刚好是十二年,大概以精 | admin 2020-02-21 |
![]() |
现在我们来谈谈,有关祭祀的一些正见。有不少人,有到处进香拜拜的习惯,那么,如果我们在宗祠或是其他地方来祭祀的话,这个布施到底有没有人领受到?如果有的话,那么是由谁来得到供品的受用呢?关于这个问题,世尊开示说:【随其祠处,而为受者;若近树林,则树神受;舍[shè]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就看你是在什么地方来作 | admin 2020-02-21 |
![]() |
为什么要讲断三缚结?因为只要你能够了解三缚结的内涵,你就可以自己判断什么人可以依止?什么人不可以依止?同时也知道,声闻菩提的路应该怎么走?断三缚结,主要分成三个部分说,第一个部分是三缚结的内涵,第二个部分是三界中的我见,第三个部分是如何断三缚结。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部分三缚结的内涵。什么是三缚结?三缚结其实就是三种烦恼!烦恼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面,就是心里 | admin 2020-02-21 |
![]() |
在世间有山河大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与各种物质与器具可供我们使用;也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这些种种的现象都会引发人类的好奇而去思惟:为什么会这样?因此也产生了种种的论说。而这众说纷纭里面,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是要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相信这个议题也是大家都非常有兴趣的,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知见。首先我们来看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都知道持戒在学佛过程中,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戒法可以说是诸佛世尊为了让我们在修行路上,能够安全又快速的前进所制定出来的;戒法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应该要作,以及什么不应该作。它是诸佛世尊以无量无边的智慧,对于因果之究竟了知,而为我们所制定的;因此,凡是佛子们,都应该要确实遵行。因为戒法是以利益佛子成就为目的,也是遵循三界因果律而制定出来的;因此依之确 | admin 2020-02-21 |
![]() |
关于有情众生舍寿时的过程,在弥勒菩萨所著作的《瑜伽师地论》卷1中,有开示有情众生是如何舍寿的,其大意是说:当生命将结束时,造恶业的人先从头部开始生起冷触,也就是阿赖耶识从头部先开始舍离,慢慢地往下舍离,而使冷触到达心脏处。阿赖耶识舍尽头部时,意识已经消失;在舍离头部的整个过程之中,死者是住在恶业所造成的恐怖境界逼迫之中,这时死者的心会非常混乱。舍离 | admin 2020-02-21 |
![]() |
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说到在佛法中,有关往生者的中阴身现形的三个法则,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中阴身现起的过程,接续前面的随业、随重和随愿的三个中阴身现形法则。我们今天在节目的一开始,先举一个譬喻,来简单地说明法界的这三个规则。大家都知道在地区,要进入大学就读有一个制度,叫作大专联考分发制度。大专联考的分发规则有两个条件,一个就 | admin 2020-02-21 |
![]() |
(《大乘起信论》卷1)论中的这句话,我们想要引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所说的来举证,一方面举证,一方面作为解释。经中说到: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想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 admin 2020-02-21 |
![]() |
所说的世间有五阴世间及器世间,五阴世间又称为有情世间,有情世间包括了人、天、鬼道、畜生道、阿修罗、地狱道等三界六道有情;器世间指的就是有情所居住的山河大地等处所,包括了无色界四空天。有情世间在三界中生死轮回,无论苦与乐,不能出离生死本身那就是苦。那么有情世间的苦,菩萨怎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的所说:若诸有情十资身具之所摄养, | admin 2020-02-21 |
![]() |
只是不知善恶境界现前时,是依照什么顺序?是按从小到大所造善恶像录像带一样依次回放,还是按生前善恶哪个业力大,与六道中那一道相应时就去投生?又假设此人念佛求生净土,依照极恶之人十念必生的弥陀大愿,是否可以判断:念佛之净业大于此人生前所造之恶业?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转变地狱报为净土受生报?答随业飘流受生者,有三种缘因而生变化:一为随业,二为随重,三为随念 | admin 2020-02-21 |
![]() |
凡夫众生因为具足了凡夫性,没有生命实相的智慧,所以不能够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以为生而为人就是生命的意义,认为人生如果能够不做恶事,就很了不起了,如果能够再做一些善事,那就真正对得起天地良心了。绝大多数的人是这样的想法。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追问:那么,生而为人,为什么会生而不平等呢?小儿时期的个性,有的小朋友顽劣、有的小朋友温驯,长成后,资质发展,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那个时候世尊告诉诸比丘,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这个事相存在的缘故?是从什么地方生起的?是被什么系缚着?从什么地方看见了蕴处界真实有我?诸比丘!因此而使得众生被无明所遮盖,宝爱系缚着头,而被牵着长途远道往来奔走,不断地轮回、生死流转不停,都不知道生死的本际。诸比丘向佛禀白说:世尊是佛法的根本,佛法之眼、佛法所依。善哉!世尊!唯愿世尊 | admin 2020-02-21 |
![]() |
佛在《楞伽经》曾开示:法身有七种性自性,其中一种就是大种性自性,祂能摄取地水火风四大而造一切有情种种的色身。也就是说,如果有情有因缘能够入胎而诞生于人间,就会藉着自己往昔所造的业种、无明,以及今世的父精、母血等四大为缘而诞生于人间。虽然诞生于人间,但随着往昔所造的种种业而有种种不同的果报在承受,因此在人的世间里,就会示现有男人与女人、身高长与短、体 | admin 2020-02-21 |
![]() |
真正的法身是什么?就是如来啊!因为依如而有这些诸法真正之身,因为一切诸法都是从如来作为真实的所依,没有如就没有诸法。当然有人对于这种说法,他是不服气的,可是我们来看看二乘教,它怎么说呢?它说:世间一切诸法,它是没办法自作的,不能他作,然后不能自他缘起和合来作,但是要有一个因。本身这段话就在说明,一切诸法全部兜起来凑在一起,也不可能出生任何另外一个法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题目是:人死后如果没有投胎的话,是否就变为鬼?在国人的传统文化里面,有一部分的人有人死为鬼的观念。例如:在古代《说文解字》这本书里面,鬼有人所归为鬼这样的意思。因此认为人死后的归趣就是鬼道,这样的说法是古人对于生死现象的一种观察与推论而得到的结论;但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佛法知见,也没有办法对于六道轮回现象有完整的观察,因此便有人死为鬼 | admin 2020-02-21 |
![]() |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孝养父母的故事,这是《杂宝藏经》卷1的记载。佛在舍卫国时,作了这样的开示:恭敬德高望重的老人,会有大利益!从老人那里,可以了解到不曾听闻过的事情而增广见闻;并且可以有好的名称而声名远播,这是有智慧的人,所恭敬赞叹的事情。众比丘听了佛的开示,请问佛说:我们 | admin 2020-02-21 |
![]() |
母亲的悲恩,纵然佛住世一劫,说也说不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着开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即使子女每天三餐,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供养父母,这样经过一劫的时间,也无法报答父母一天的养育之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接着又开示说,:【善男 | admin 2020-02-21 |
![]() |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孝养父母的故事,这是《杂宝藏经》卷2的记载。有一天,佛在舍卫国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有人想要获得梵天王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梵天王就已经常住在他的家里;如果有人想要获得忉利天主帝释(也就是玉皇大帝)常住在家里守护家人,那么他只要孝养父母,忉 | admin 2020-02-21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告诉韦提希夫人说: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当要修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接着佛又开示说:三福净业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不能离开三福净业,三福净业中的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贤愚经》卷1佛开示说: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