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来介绍业是怎么来的呢?常常有人修学佛法时不断地埋怨自己,老是说自己的业重,所以听经也听不懂,学法也学不会,更别说开悟了。这种讲法其实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是业障碍了他,所以明明是一个很单纯、很容易懂的法呢,但是他老是听错,都无法理解。有时候明明是很容易入手的方法,他却始终没有办法,学完回家修行时总是没有办法用功;就算是听懂了也使不上力,这叫作业障。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今天将为各位介绍《众经撰杂譬喻》卷上之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标题是当观无常以离众苦。故事是说:一切有情众生贪爱恋著世间种种可乐之事,从不思虑、不会想到这种种世间之乐,其实是变化无常的;也不认为贪爱这种种乐,会带来继续轮转生死的过患就是苦。譬如过去曾有一个人,他因为遭遇了一些事情,应该要被处以死刑,所以被关在牢狱之中;但是由于他心里非常恐惧被处死, | admin 2020-02-21 |
![]() |
在佛法中说到:凡有出生就一定会有死亡,有生就必定会有后面的老死。当众生一出生的时候,已经开始在衰老了,衰老到一个程度,就会进入死亡;这个过程任何众生都避免不了,包括我们自己也已经像这个样子,经历了无数的出生与死亡。也就是,在生死轮回当中来来回回,虽然现在我活着,但未来一定会有死亡的一天。所以,丧葬的事情,是任何一个众生都避免不了的。如果我们不是进入 | admin 2020-02-21 |
![]() |
意识所了别的六尘境界非常广泛,而且祂也只是摄取自心所现的内六尘。有关这方面,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先来看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中的开示:青赤诸杂色,波浪悉无有。大意就是说:青黄赤白、乐音、噪音……等诸色相,其实都是自心之所幻现,犹如波浪是由海水所幻现一般,全部都没有真实不坏之自体性。既然是自心所现,不同的众生各有自己的六尘内相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再来看看,对于种种境界产生错误了知的几种状况,在《瑜伽师地论》卷53中有这样的开示:【此想颠倒复有差别:谓于四事邪取其相是名想倒;若由如是等了相故于境贪著,是名心倒;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有执著者,于颠倒事坚执忍可开示建立,是名见倒。】(《瑜伽师地论》卷53)这里开示的范围已经是非常广,其中想倒指的就是对于无常、苦、无我、不净种种法,因为无明、不如理作意 | admin 2020-02-21 |
![]() |
大家都知道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法尘是依附在前五尘上面所显示出来的,这也是一般众生所能理解的道理;而上述六尘进入识阴六识心中这个现象就称为六入。虽然一般众生能够知道六尘是哪六个,但是通常会误认为自己的识阴祂是直接摄取外面的六尘境界,而且觉得非常有真实感,所以很少有人会去怀疑这些事情。因此如果不是有佛菩萨的开示,大家都很难去发现这六尘 | admin 2020-02-21 |
![]() |
这种别离的痛苦,在佛法里面就是爱别离苦,是八苦之一;是说心爱的人、事、物与我们离开而引生的苦。在佛法里,苦集灭道四圣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法,其中苦圣谛就是在讲众生种种的苦,可以归纳为常见的八种苦,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众生的苦不外乎可以归纳为这八类。有些人在某些时候,对某些苦的体会特别深,就像故事中的这一对父母,就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略谈的题目是:佛对声闻人的最后遗教。在佛陀快入灭时,身边有许多的弟子们围绕着,而且都非常的悲泣,佛陀就说:我要离开了。你们还有什么在法上的或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赶快问我。当时身边的弟子们都只顾着伤心,大家默然无语。这时候佛陀就主动的开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般涅槃经》卷3)佛陀说完这句偈颂后,就跟这些弟子们说:你们应当知 | admin 2020-02-21 |
![]() |
佛陀说的第三句偈颂,生灭灭已,如何是生灭灭已呢?就是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无明痴、永断于对于三界的欲爱,以及一切的烦恼相。因为断了对三界的无明痴,对于三界的欲爱、烦恼能够灭除,一切苦就能够消灭了,而这三界的一切的法相,包括五蕴、六入、十八界,于当中的自我贪爱以及邪执的断除,是必须历缘对境深心体察,不能只是在知见上。当一个人在修学当中,他是以现观、亲证去看 | admin 2020-02-21 |
![]() |
(《杂阿含经》卷11)在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三辑中的语译为:【眼根、眼识、色尘,以及触、受、想、思等心行都犹如幻化、犹如阳光下的地面热炎一样,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灭尽而朽坏,不曾真实的来到此世、或真实的去到后世。】(《阿含正义》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862~863。)首先,当我们看到经教中所开示的刹那时顷,尽朽,这个真的是非常令人震撼,因为诸有为法、诸行 | admin 2020-02-21 |
![]() |
如上集所说,识阴之苦的灭除就是灭除识阴的存在,若不肯灭除识阴的存在,绝对无法获得二乘圣果的亲证智慧境界,特别是亲证二乘极果----阿罗汉的解脱境界。但是如何是确实了知真的识阴内涵呢?难道前面所说的还不够吗?要回答您,确实是不够的!《中阿含经》卷7言:【云何知识如真?谓有六识,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是谓知识如真。】(《中阿含经》卷7)这意思是说,对于 | admin 2020-02-21 |
![]() |
】(《杂阿含经》卷8)这段经文特别强调,对于意识及其相应法都不想要再出生了,就是断除生死根本的人,如截断了多罗树的树头,使得多罗树的生机永断,就不可能再生出枝叶了。专修解脱道的比丘们,若能将六根、六尘、六识的触受,认清是虚妄无常的,并且认知无常虚妄的五阴不是真我,也不异于真我,也与真我不是混合而相在的,了知灭尽五阴十八界以后,有真我独存,才不会堕入 | admin 2020-02-21 |
![]() |
接下来我们再从三苦的角度来了解识阴是虚妄不实的。众生在世间生存,一定接触六尘而领受六尘的境界,所以一旦识阴出生了,苦就会存在不灭;所以在六尘境界中一定会有苦、乐、忧、喜、舍等五种领受。忧、苦这两种觉受本身就是苦,属于三苦中的苦苦,所以领受苦觉、忧觉时就是识阴的苦,也是识阴的苦苦。那么领受喜、乐觉时又是如何呢?一般人都会认为领受喜、乐是快乐的,不知这 | admin 2020-02-21 |
![]() |
即使有人在我们的世间法里面能够来帮助我们,可是有一些事情是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的,那这些事情是更不如意的。譬如,如果我们饥渴,有人可以给我们(饮食);我们因为生病了不能澡浴,不能洗澡,别人帮我们洗澡,那是别人帮得了的。可是,还有很多事情是别人帮不了我们。我们看经典怎么说:【(佛告慈氏):若我重患之时,求亲爱人,慈心瞻省扶侍我身,摩擦沐浴供给饮食,病瘦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世间人都在追求世间的名闻利养,或者是金钱,或者是权力的永远存在,而且要去获得它、保有它,而且坚执不舍。可是我们看到佛陀在经典里面就有说到,在世间里面,最有福德的人就是转轮圣王,就是国王,特别是金轮王,他可以管辖四大洲,他的福德是最为广大的,可是金轮圣王对于他的七宝,他能够永远去拥有它吗?佛陀也曾经说过,祂以前也经常作转轮圣王。在《 | admin 2020-02-21 |
![]() |
之所以要谈色、受、想、行、识这个五项内容,最主要是希望让大家透过这个五项内容,更精确掌握什么叫作我;如果我们一旦掌握了什么叫作我之后,我们就有机会能够真正的对治烦恼、减轻烦恼,或是到最后究竟解脱于烦恼。所以对于这个五项内容,我们在了解的时候,除了要了解每一项的意思是什么之外,并且最好各位观众在听的时候,听了之后最好能够自己反覆的思惟:我们是不是有执 | admin 2020-02-21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我们今天将为各位介绍《众经撰杂譬喻》卷上之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标题是当观无常以离众苦。经文不长,内容是这样子的:【一切众生贪着世乐不虑无常,不以大患为苦。譬如昔有一人遭事应死,系在牢狱,恐死而逃走。国法若有死囚踰狱走者,即放狂象令蹈杀,于是放狂象令逐此罪囚。囚见象欲至,走入墟井中,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我们要讲的佛典故事是优婆斯比丘的前世与今生,我们将藉由这个故事,进一步来说明三毒心对于有情三世流转的影响。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个国家叫作罗阅祇国。在这个国家中,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有两个儿子;兄弟两个人都长大了,富有的商人就将家中的事业,交给两个儿子来经营。而当年轻的哥哥到了要结婚的年龄,他喜欢上了那个国家中一位长者家非常漂亮 | admin 2020-02-21 |
![]() |
今天我们要讲的佛典故事是莲华女悟无常,我们将借由这个故事,进一步来说明释迦牟尼佛所开示的五阴虚妄。在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作莲华(莲华就是莲花的意思),她的姿色非常的端正,长得非常非常的漂亮,而且身材也非常非常的好,可以说在那个国度里面是美若天仙;而因为她长得这么的漂亮,所以全国的王宫贵族们都非常非常地喜欢亲近她,假借各种的理由就是要看 | admin 2020-02-21 |
![]() |
经典告诉我们,即使有人在我们的世间法里面能够来帮助我们,可是有一些事情是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的,那这些事情是不如意的。譬如如果我们饥渴,有人可以给我们;如果因为我们生病了,不能洗澡,别人帮我们洗澡,那是别人帮得了的。可是,还有很多事情是别人帮不了我们。我们看经典怎么说:【(佛告慈氏):若我重患之时,求亲爱人,慈心瞻省扶侍我身,摩抆沐浴供给饮食,病瘦医药种种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