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刚学佛读颂经文,不会修定时,就有粗浅禅定境界出现。偶尔外出活动时,由于心念专一于背诵经文,旁无他顾,也能发起禅定境界和觉受。且多次在清醒情况下回到自己过去世,见到自己过去世各种身世以及生活环境。法师学佛仅数月之后,就自然对禅宗深有兴趣,开始自修一些禅宗典籍,也熏习了诸多禅宗禅法和公案;并在之后大约十年时间里,逐渐突破禅宗各个瓶颈和关口。 admin

2020-03-12

【作者】刘正莉老师等合著【出版日期】西元2020年6月30日【书号】978-986-98891-4-8【开本】32开【定价】NT$300 【内容简介】 在距世尊二千五百多年后末法时代今天,谁知此生可以有机会破参明心?遥望祖师大德,历来找到自己本来面目者几希!望著那不知所云祖师公案,不知叹气过多少回;阅过现代诸方大师解释公案,更是唏嘘!而人人朗朗上口《心经》:“ admin

2020-03-03

布施表面上看来是他人得利,但其实自己道业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为什么呢?因为布施就是把贪瞋痴布施出去,就这样从利他之中,渐渐地把自己贪瞋痴去除。俗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利他就是利己。众生在世间福报都是有因果,不可能无因无果就变成很有钱或很穷。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连一只鸡它想要吃到一滴水,想要在地上找到一粒米来吃,都有过去世因缘。一个人固然要努力 admin

2020-02-21

我们今天要继续来讲佛典中故事。这一集我们要谈是恒伽达故事,他是在佛世时候出现一位修行人,他经历颇为曲折;他是阿闍世王大臣儿子,当初这位大臣他没有孩子,因此他决定去威胁恒河庙神。说来也很奇特,那位庙神经过他威吓以后,就很担心地跑去找天神说:这世间有一位国王大臣,他权势和富贵非常高,不可抵抗啊!然后他说,如果我不给他一个孩子话, admin

2020-02-21

我们今天要讲故事是卖身供养三宝果报。从前有一对贫穷夫妇,这位先生叫作罽夷罗,他工作得非常辛苦,却有一餐没一餐,总没办法让自己可以得到温饱。有一天,他看到他去帮佣那一户人家长者到寺院去供养三宝时候,他心里面不禁有了一些感触。后来回到家以后,休息时他就开始感叹!这时候,情绪一上来就不禁落下泪来。刚好他太太手就放在那里,一滴泪水就滴到了这 admin

2020-02-21

就算是你有精进禅定,六度中少了能够安忍这一度,你就要受到恶报;受到恶报还不能够保证自己来世是不是可以继续得到人身,甚至还要担心自己会到三恶道中最残酷地狱道去。所以应当去想:世间上所说一些果报,跟这相比实在是太轻微了,所以应当要能够安忍。甚至有人他因为杀人,但是他心里面,他却想个念头:反正我杀人就是一命赔一命嘛!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这个人我是一定 admin

2020-02-21

我们今天继续来讲子题是乐修忍辱。在忍辱波罗蜜里面,我们会在这个纠结上是说,我要如何忍受这样侮辱?如何能够安住?然而真正波罗蜜,是理解这生死过患。所以你修学忍辱,是与其他众生忍辱,不计任何理由,也不管有什么样,就是要安忍;因为说要安忍,我就安忍,这毕竟是不同。因为忍辱,你要知道你要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能够忍辱?这我本身是不是存在 admin

2020-02-21

我们继续来讨论业报偿与转变。在前一集节目中,我们已经说明了业意涵,就是指过去造作善行或恶行,而形成了一种会感生未来苦乐果报势力,就是业力;而业力在没有失坏之前,必定会依着它势力,去报偿该有果报。在《优婆塞戒经》中,释迦世尊开示:【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优婆塞戒经》卷7)就是依着所造业受报时间来区分业有 admin

2020-02-21

明白了业种、业力与众生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间关系,接下来要探讨业报偿问题。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告诫弟子们:【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57)就是强调业力是无可逃避,不管善业或恶业在没有失坏灭除以前,有业就会有果报;今生不受报,来生不受报,就是千千万万生,业力照样存在,只要因缘和合还是要受报。像学佛人 admin

2020-02-21

】(《成唯识论》卷8)是说众生之所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一生又一生不断在三界六道中相续流转,都是由于惑、业、苦这三个法,会引发种种业行而滋润未来世生烦恼,就称为惑。能感生未来世继续存有于三界世间种种业力,就称为业。业力所引生种种苦果,就称为苦。所以业就是指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力量、势力,由业势力就有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因果报应,以及过 admin

2020-02-21

又譬如玩杂耍人用不会燃烧绳子,绑了一团浸了煤油布圈,点了火以后将它旋转舞动起来,因为旋转速度很快,所以看起来好像有火轮在旋转。如果我们把这个旋火轮,从前前后后每一刹那分析下来,就会发现根本就没有所谓旋火轮存在,都只是一个火球在移动,所以这也是念念生灭;这是由于我们四大微尘所成身体业行,以及四大微尘所造那个绳子和火圈,因此才能使火 admin

2020-02-21

我们今天将延续上一集题目作罪、无作罪及得戒之释疑。上一集我们有提到道与业之间差别,也就是说作和无作戒罪差别;我们也作了总纲说明,也就是身三业和口四业,既是道也是业;也提到如果只是在意业上面有贪瞋痴,但是没有落实到口业和身业上面,那就只有业而没有道。也提到一切微尘,次第而住,亦念念灭,灭已无住。若无住者,尚无有作,况有无作?这个说法不对,也说 admin

2020-02-21

又譬如玩杂耍人用不会燃烧绳子,绑了一团浸了煤油布圈,点了火以后将它旋转舞动起来,因为旋转速度很快,所以看起来好像有火轮在旋转。如果我们把这个旋火轮,从前前后后每一刹那分析下来,就会发现根本就没有所谓旋火轮存在,都只是一个火球在移动,所以这也是念念生灭;这是由于我们四大微尘所成身体业行,以及四大微尘所造那个绳子和火圈,因此才能使火 admin

2020-02-21

佛说:是义不然!佛又说这个道理是不正确,前面这样子讲这个道理是不正确。假使口业只有有作罪而没有无作罪,那么为了私事而恶心下命令杀人时候,就不应该得到有作罪和无作罪;可是恶口命令属下,动手杀人时候,也会得到有作罪跟无作罪,所以他们说口业不一定具足有作罪和无作罪,这个道理是不正确。那心所造业就不是这样,心不会具足有作罪和无作罪,原因是凡 admin

2020-02-21

这三个罪会影响到未来世果报,所以在这里佛开示说:欲界天这六天当中没有方便罪,只有根本罪、成已罪。譬如偷盗罪,欲界六天天人他们不可能有窃盗方便罪,只有根本罪和成已罪。欲界六天财物各有所属,欲界天人想要得到任何财物时候,都看各人褔报而有胜劣差别,但不会没有褔报,所以他们想要得到自己财物都随时可得,但是想要得到别人财物也是随时可得,因为 admin

2020-02-21

我们接着要来说明一下,十恶业道报果还有余果。十恶业道报果还有余果:如果是造作十恶业道,那就一定会得到正报业果,也会有余果。我们先说正报果报,经中如是说:【是十恶业,决定当得地狱果报,或有饿鬼或有畜生。】(《优婆塞戒经》卷6)也就是说,如果是造作十恶业道,那就一定会得到地狱果报,若是比较轻微十恶业道,就会堕入饿鬼、畜生道中,就更与解脱及 admin

2020-02-21

所谓僧宝并不是只有一种表相上出家僧,也包含了胜义僧,而胜义僧可能现出家相,也有可能现在家居士相。我们先说表相出家僧,就是在表相上剃发着染衣,离世俗家而住在寺院中受了出家戒,这就是僧;他们即使只是凡夫僧,你也不能冤枉他们;若没有证据而冤枉他们,这个也是重罪,得要下地狱了,虽然他们只是凡夫。这是因为必须崇隆僧宝,否则佛法不易或无法住世,所以这个要 admin

2020-02-21

我们所依止是平实导师所著《优婆塞戒经讲记》,我们前面已经说明完了十恶业道根本、方便、成已,还有十恶业道所谓有作色还有无作色这样子差别。接着我们要来说,十恶业道轻重差别,还有十恶业道引生原因,还有十恶业道报果跟余果。那我们现在看一下,十恶业道轻重差别。《优婆塞戒经》说:【是十业道,有轻有重:若杀父母及辟支佛,偷三宝物,于所生母及罗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6)现在先来说明有作色跟无作色是要怎么定义,因为这个是在戒律上很重要部分,必须要让大家能够了解。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戒律是非常重要;戒如果有所缺犯话,道业就很难成就,所以恶业道犯了以后,到底是有作色还是无作色?这个大家都要详细了解,千万不要轻忽了。这个十恶业道有时候会得到有作色而没有无作色,有时候会得到有作色而同时得到无作 admin

2020-02-21

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告诫自己孩子:出门在外不能太老实,否则会被人欺负!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这孩子,太单纯,到了社会上可怎么办!我自己也是被这么告诫着长大。从上学、参加工作、找男朋友、嫁做人妇,直到近几年,四十出头人了,这种声音才渐渐听得少了。也许父母那颗殷殷护佑之心终于松了口气吧,我在他们一路小心注视下,也终于没改了那单纯而憨直性情,如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